查看原文
其他

剧作课丨巧设“伏笔”与“照应”,让你的“反转”有据可依

2017-07-05 David Landau 编剧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编剧圈



希区柯克曾说过,如果你在故事第一幕展示了一把枪,那么这把枪一定要在最后一幕结束前被用到。大师的话对应了剧作中的“伏笔(set-up)”和“照应(payoff)”手法,这种手法在悬疑片中常见,在其他类型的电影中也是必不可少。

 


所谓“伏笔”,就是在故事进程中安插一些叙事元素,比如某种信息,某个道具,甚至是主人公拥有的某种才识,这些元素会对情节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伏笔”在故事结尾处得到“照应”,也即悬念在故事的结尾处得以揭晓,电影就得到了一个“反转”的结局。

 

一个故事可立下多处“伏笔”,完后再去“照应”。这一个个“系扣”与“解扣”的过程左右着故事的发展方向,最终达成剧情的“反转”。故事在没有“伏笔”的情况下凭空“反转”,或者采用非常低级的手段预设“伏笔”,不仅会引起观众的质疑,甚至还能激起“民愤”。“伏笔”埋设合理,故事才能可信,观众才会充分享受剧情的跌宕。

 

比如,在故事的开端处,某人试图修好楼梯顶层松动的栏杆。这时候我们就会猜想,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人因为倚靠了那段栏杆而导致坠楼死亡,并且这一情节很可能发生在与坏人搏斗的高潮场面。再比如,某人的刹车坏了需要维修,那么接下来,肯定会有个倒霉蛋开了这辆车最终导致悲剧。

 

如果以上剧情只有结果没有前提,或者该情节进行了一半的时候,有人突然发现刹车或栏杆有问题,那么以上的悲剧结果就会显得不合理了。设计“伏笔”的秘诀在于:不要过早地揭露谜底,不要让观众有所察觉。



“伏笔”在悬疑片中的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好。在这些电影中,解释悬念的线索(即“伏笔”)很早就暴露给了观众,但是随着大量剧情信息的涌入,观众会渐渐忘记编剧早前立下的“伏笔”,经过“照应”后,“反转”效果就出来了。

 

通过观察观众的观影反应,编剧可以判断自己埋下的“伏笔”究竟有没有奏效。

 

如果观众的反应是恍然大悟——“我早就应该猜到是这样的”,那么恭喜,你的“伏笔”成功了;如果观众的反应是黑人问号脸——“什么?!鬼才猜得到结局”,这说明你的情节发展不合理,“伏笔”没做好。

 


上世纪60年代由罗德·瑟林自编自导自演的经典悬疑美剧《迷离时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为天使推销》一集中,瑟林写了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他经常把自己推销的玩具送给邻居的孩子们,死神的造访打破了其原本平静的生活。死神告诉推销员,除非他能找出一个留在人世的重要理由,否则他就得在午夜前被死神带走。这个推销员随后机智地回答死神,他做推销那么多年,至今还没能向天使做一次推销,死神接受了这一说法,准备在午夜前换一人交差。推销员的邻居小女孩当天出了车祸,死神打算把小女孩带走。于是推销员不停地向死神推销东西,拖延了他勾人魂魄的时间,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这也意味着他完成了一次向天使的推销。



编剧在短短的30分钟剧集内不断地为观众系扣、解扣。死神找到推销员的时候,上面提到的邻居小女孩正好从推销员家门口经过,因为推销员不相信死神的话,于是他向小女孩介绍死神。除非是将死之人,凡人是看不见死神的,所以小女孩认为推销员在跟她开玩笑。

 

编剧为什么要呈现这一幕呢?因为在后面的剧情中,小女孩被车撞到后,她指着死神问推销员,街上那个穿黑衣服的人是谁,推销员这才得知死神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小女孩。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剧本中每一个情节的存在都应该有一定的原因,它要么可以驱动人物,要么可以驱动故事的发展。

 


在电影《第六感》中,编剧兼导演在电影开始的前十分钟向观众展示了主人公(一个儿童心理疾病专家)被杀,但是紧接着镜头转到三年后的某一天,主人公开始为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有阴阳眼,能看得见鬼魂)进行心理治疗,这让观众们产生了主人公并没有死的错觉。导演把细节处理得很精确,在故事进行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跟主人公讲过话,甚至帮他开门(因为主人公已经死了,是个魂魄,人们看不见他)。

 

导演在电影开端处明确给出了故事的真相,并展示了各种主人公已死的线索,但是观众并没有察觉到这一切,所以电影结尾的反转才特别使人震撼。



其他电影类型同样需要“伏笔”和“照应”来营造戏剧效果。有时候,主人公对于某种知识和能力的擅长,除了可以加强人物的性格特质外,也可以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伏笔”。《律政俏佳人》的主人公是一个特别关注时尚的金发美女,由于人们对这类金发美女普遍抱有“花瓶”、“无脑”的偏见,主人公在其见习律师事务所期间常常受到各种不公平待遇。最终,主人公凭借其对妆发常识的了解,在一场官司中突破局面、取得胜诉,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人物、对白、道具等各种叙事元素都可以作为“伏笔”被编织到故事情节中,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把它们装饰起来,转移观众的注意力,不要让观众一直记挂这个梗,只有这样才能在 “照应”情节(解扣)的时候才能达到效果。



人们常说,“万事皆有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似乎全宇宙都信奉这样一条规律:每件事情发生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换句话说,多数人都倾向“善恶有报”这一宿命论。拿到剧本创作上来说,编剧的任务就是要满足观众普遍的这一心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戏剧故事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对故事发展没有任何作用的情节可以直接删掉。“伏笔”是情节发展的重要依据,埋设“伏笔”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过程,观众在其间享受的是一种“因果循环”的生命体验。



我们永远不能预知自己的生活是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产生因果的(比如,某人因为一个在很久以前认识的人,得到了现在的工作机会;某人因为认识了另外一个人,才得以结识这个人的朋友),但是冥冥之中,我们似乎又能感觉到世间万物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有没有遵循着某种规律呢?观众在类似的剧情中得到快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理满足。他们希望在故事的最后,好人总会得到好的结果;他们认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讲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连接人物、制造因果的过程。埋好“伏笔”,适时“照应”,在可信的前提下为你的观众带去“反转”吧。


   FIN   

作者丨David Landau  编译丨BJQ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由拍电影网翻译组成员翻译,转载请注明来自:拍电影网www.pmovie.com

推荐阅读


什么是伏笔的最高境界?丨明确故事“行动线”究竟有多重要? 如何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特别煽情的剧情?序列结构图告诉你《甄嬛传》是如何设计剧情的五大剧本写作陷阱,你中招了没如何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特别煽情的剧情?《汉尼拔》编剧大卫·马梅的“大师课”:别让你的剧本废话连篇助你完善剧本大纲的5个小贴士如何写出结构优美的剧本丨电影剧作中的“三幕式”结构划分《隐藏人物》剧作谈:电影开场与人物塑造让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构成故事脉络的要素如何设计戏剧性动作?如何在剧本中建立视点?详解分镜头剧本与剧本的差别编剧如何融入团队创作?这里有7个小秘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