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门密诏!角色成长离不开这四点
好莱坞故事顾问John Truby曾说:
写故事大纲不难,难的是找出角色的变化曲线。
角色的变化就像故事的脊椎,支撑整个故事。而角色的变化要怎么安排呢?首先要找到角色的「渴望」。整个故事的就是角色追求渴望的过程,从「没有」至「得到」,这也就是故事主线。
为什么这会是故事的主调呢?因为人说穿了有「满足需求」的本能,这也是为何许多故事教学在谈理论的时候,总要先引援一下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人类需求金字塔,才能接着谈角色的目标。
不管角色是任何身分,心中一定会有所追求。
需求构成内心冲突
我将角色的「需求」再拆得更细,变成「期盼与落差」、「想要与需要」。
「期盼」是角色行动的「动力」
「想要」是「误导」角色的假目标
「落差」是显现角色的真正「阻碍」
「需要」是角色终极追求的「圆满」
这四者组成了角色内心的冲突,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四点在过渡变化中的四个区块,也对应了角色的心境:
从「期盼到想要」是「盲目」状态
从「想要到落差」是「挫折」状态
从「落差到需要」是「醒悟」状态
从「需要到期盼」是「满足」状态
故事中角色的心境变化也是两两相对:
先「盲目」后「醒悟」;先「挫折」后「满足」。
故事的编排往往是:
由「期盼」出发,主角会希望得到他当下最「想要」的东西,但在他的想要与感受产生「落差」之后,主角才会知道他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这就是主角的成长(或说改变)。
故事本身就是在教导角色道理,也在教导听众道理。
人的心中都有渴望,有时真正的渴望是不会直接显现在角色行为上。
a.你想要有钱,因为你觉得有钱才有安全感,事实上,你需要的是安全感。
b.你想要有女友,因为你觉得有女友才有真诚的感情,事实上,你需要的是真诚的感情。
大众故事到处充斥着这类「模式」,诱导着角色(也诱导着读者观众)先去追求他们的「想要」,最后才醒悟他们的「需要」。
《食神》里的史提芬周,费尽心思想夺回他的名利权,但是直到他失去鸡姐,他才知道他真正需要的是一分温暖、一份关怀。
角色会为了他的「想要」去努力,当他「以为会发生」(以为得到会很开心)跟「真正发生」(真正得到却又不觉得开心)的出现落差时,他才会终于去面对那些被压抑、或未知的「需要」。
从「想要」到「需要」之间,必须经过一段「落差」。他本来的防卫机制、逃避与抗拒,将在这里一一被挑战、击溃。
在「想要」被击溃后,真正的「需要」就会浮出水面。
找到「需要」对角色来说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就算不艰巨,我们也必须把它搞得很艰巨,我们要让角色经过外在的折磨、内心的考验,才会充满成就感地浮现「需要」。
角色要成长,「需要」必须战胜「想要」,或者两者最后合而为一,角色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故事也才会圆满。
两难的想要
「想要」与「需要」两者操作上,基本设定成二元对立其实是相对容易的编剧方式。
但如果故事每次都是「想要」是肤浅而错误;「需要」是深度而正确。读者往往在「想要」一亮相时就会猜到「需求」是什么,故事的感动也大打折扣。
所以进阶的做法可以将「想要」与「需要」设定成「两难」,两个都没错,但基于角色精神他必须选择「需要」、放弃「想要」。
如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一组军人的任务就是深入敌营救出瑞恩。这时两者各代表什么?
需要:忠诚执行任务,救回瑞恩,但这也将会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
想要:在战争中,每个军人都想回家、都想活下去。
当「活下去」与「完成任务」两难斗争时,「弃」想要「选」需要才更显角色节操!这是更有深度的编排技巧!
但,故事也不一定要依循这种「圆满模式」,有时让「想要」获胜,自己被自己的欲望吞噬,故事演变成悲剧,也有另一种戏剧效果。
最后建议
在具体安排「想要」与「需要」时,我还有三个经验小提醒:
1.主角的需求越具体越好,像是生命安全这么直观而强烈的需求才会立刻得到读者关注,让读者知道主角的目标进度。
2.让需求坚持到故事最后才满足,需求可以在故事中段转换,但应避免在故事中段满足,这会使故事失去悬念,无法再吸引读者。
3.需求必须让角色非常非常渴望,几乎是没有就会死一样!角色没有「非常想要」达成,读者也不会「非常在乎」故事。
本文的概念相当少见,坊间可能只有提到「想要」与「需要」,但我却将它再拆分成四点,并界定角色的处境心态,希望让你在运用上不只是简化的两端对立,而是能更具内涵的编排!
最后,建议你自己尝试用熟知的故事拆解出这四点,一定更能理解个中的奥妙喔!
作者:李洛克(小说家、编剧、总编辑。)
▼▼▼
推荐阅读
剧情急转弯!结局令你意想不到的20部电影丨如何修改你的故事概念?丨前期调研,会让纪录片奠定50%的成功基础!丨看完《一出好戏》,我想到这5部电影丨写好“一场戏”有多难?这个方法也许能帮到你丨秋季开班 | 我们希望的是带你直达编剧工作的核心丨4个短篇小说元素,助你写一个出色的短片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