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女皇帝武则天传奇
| 读史 |ID:dushi818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编者按:本文由读史缩编自著名史学家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为通读中国史第23篇文章。
华夏第二个黄金时代二十年后,进入七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在唐王朝宫廷中站起。
这个女人就是武曌(zhào)武则天。
一、武则天用54年的时间登上皇帝宝座
武则天13岁时,被选入皇宫,之后被列为李世民大帝的姬妾之一。
唐王朝初期的皇宫姬妾,有十九级:惠妃、淑妃、德妃、贤妃、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捷好、美人、才人、宝林、御女、采女。
武则天是第十六级的“才人”,而“才人”同时有九人之多,她不过九人中的一人,那是一个绝望的位置。武则天26岁的那一年,即649年,李世民逝世,依照皇家规定,已故皇帝的姬妾,都要出家削发为尼,在空门青灯之下,寂寞的各终天年。
李世民的姬妾都被送到长安的感业寺,武则天自然也在其中,这更是一个更绝望的位置。然而,命运之神施给她恩典。五年后的654年,继任皇帝李治跟他的妻子王皇后,到感业寺进香。
李治当太子时曾对武则天的美色垂涎三尺。现在,他在尼姑行列中看到武则天,武则天当然也看到他,但今已非昔比,她流下眼泪,李治也流下眼泪。这一切被王皇后收入眼底,王皇后那时正跟李治的另一位姬妾萧淑妃争宠,于是把武则天接回皇宫,想用她帮助自己打击萧淑妃。
武则天的嘴可以流出蜜来,使王皇后待她如同姐妹,竭力推荐给李治。
654年时,李治27岁,武则天已31岁,比李治大4岁。一个没有人生经验的年轻男人,一旦落到一个备尝风霜,充满机心,年龄又成熟了的美丽女人之手,就好像一只苍蝇落到蜘蛛网上,除了粉身碎骨外,很难逃生。仅仅几个月工夫,李治就成为她掌中玩物。
武则天遂开始她第一个目标:皇后宝座。
655年,武则天把她刚生下来的女儿亲手扼死,然后诬陷是王皇后下的毒手。这个杀女案不久就发展成为王皇后与她的家人以及萧淑妃也参加的,图谋对李治不利的谋反案,兴起宫廷大狱。结果把王皇后、萧淑妃各打一百棍,砍断手足,再投到酒缸,听她们衷号而死。不久后,李治正式册封武则天当皇后,距她离开感业寺只有一年七个月,攻势之凌厉与无情,使人惊骇。
武则天完成第一个目标后,接着追求第二个目标:权力。这当然需要非凡的设计与耐心。李治头部经常剧痛,双目不能睁开。武则天就跟李治同时出现在金銮殿上,听取大臣报告,并由武则天裁决,政府官员称她们夫妇为“二圣”,政府的控制权遂无声无息地滑到武则天手中。武则天所需要的是李治这样不生不死痛苦地活下去,使她有充分的时间铲除反对她的人,并埋伏下自己的力量。然而李治活得未免太久,他在位35年,到683年才死。
武则天后来对李治厌恶入骨,但她能控制自己,没有谋杀他,这是她绝顶聪明的地方。李治死后,武则天所生的第三子李显继位,只有三个月,武则天就把他罢黜,立她所生的第四子李旦当皇帝,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听政,李旦完全成为木偶。
这样维持了七年,到690年,武则天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再把李旦罢黜,自己坐上皇帝的宝座。唐王朝,这个声势煊赫,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被武则天不动声色地取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她建立的王朝称周王朝(史称南周或武周)。
武则天是一个杰出的女人,具有绝顶的才干和智慧,她苦心孤诣28年才当上皇太后,再苦心孤诣7年才当上皇帝,那时已是67岁的老太婆了。在那个时代,可以想象到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她,李姓皇族和政府全体官员,以及当时的儒家学派礼教社会,无一不拒绝一个女人担任皇帝。所以武则天用她自己的方法保护她的王朝,即任用醋吏,无情而扩大地执行冤狱政策,做大规模但表面合法的屠杀。凡是反对她的人,或被认为反对她的人,以及酷吏所网罗的人,一律用法律判决他们谋反,连同家属或家族,一并处斩。包括李治的舅父长孙无忌(李治所以能立为太子,完全是舅父之力)和武则天亲生的两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而且连武则天的嫡亲孙儿,也都被这位应该是慈祥的老祖母鞭死。
——只有无限权力才有如此猛烈的毒性,使一个母亲和祖母疯狂成武则天这种样子。
二、酷吏与酷刑
武周王朝政权是一个赤裸裸的特务政权,建立在酷吏主持的诏狱系统之上。名义上是武则天在统治,实际上是酷吏集团在统治。
法律的好坏,不在“法条”的本身,而在“诉讼法”的执行。不在如何处罚犯罪,而在如何确定犯罪。唐王朝的法律,是中国各王朝法律中最完善的一种,但因中国古政治思想缺乏人权观念,所以始终不能产生证据主义的诉讼法,《唐律》自不例外。于是酷吏的酷刑就代替诉讼法,法官在侦查报告时,不追求事实,只追求口供。一个人明知道一旦诬陷谋反,即将全族被屠,而仍“坦承不讳”“自动招认”,这便是酷吏的功能。
武则天所组成的酷吏集团,最有名的可举出下列数人;
来俊臣,武则天最亲信的助手之一,在他当权时,除了武则天自己和武姓亲属外,所有政府官员和牵连所及的民众,都在他的刑事诉讼法——酷刑之下发抖。任何人(包括亲王、宰相)只要由来俊臣逮捕审讯,很少能活着走出狱门。他审讯被告时所用的酷刑,仅只“枷”一项,就有十种使人心悸的名号: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魄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
其他酷刑,也各有名称,而且美丽香艳,充分表示对人性尊严的摧折和戏弄。如凤凰展翅:把被告手足绑上短木,像扭绞绳索一祥地扭绞双臂。驴驹拔撅:把被告绑到柱子上,用绳子系着颈项,向前牵引,如果不及时招认,脖子就会被拉断。仙人献果:教被告赤裸着身体跪在碎瓦砾上,双手捧枷,举过头顶。玉女登梯:教被告爬上高梯,用绳子拴着脖子,向背后牵引,或窒息而死,或跌下摔死。
来俊臣不仅是实行家,还是理论家。他著有《罗织经》一书,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经上指示的程序有七:
1、先确定对象。
2、由特务们从四面八方向有关机关或当权人物,发出告密信件或检举信件。
3、等候有关机关或当权人物把这些信件,交下调查(事情发展到此,对象的命运已经确定。也可以说,当酷史在确定对象时,对象的命运就已经确定,因为那些涉及到谋反叛国巨案的信件,不可能不交下来)。
4、根据这些交下来的信件,把对象逮捕审讯。
5、审讯时施用酷刑,取得理想的口供。——注意的是,如果拒绝招认而死于酷刑之下,就又多了另一个罪名:“畏罪自杀”。被告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招认,一是死于酷刑之下。事实上并不需要对每一个被告都施酷刑,如宰相狄仁杰等,没有受到拷打就完全“招供”了——只教他知道如果不合作将发生什么,效果相同。
6、审讯时教被告们在口供中互相牵引,并向外扩大,人数多寡和范围大小,由当权人物或酷史决定。
7、把被告口供整理编撰,使互相吻合,毫无破绽。于是,程序完成,一件谋反叛国巨案,宣告破获。
索元礼,武则天情夫之一的薛怀义的干爹,所以最得信任。他最大的本领是,只几天工夫,就可以从一个被告牵引出一千个被告。被告交给他,跟交给来俊臣一样,百死一生。他发明一种特制的铁笼,教被告把头伸到里面,而里面钉满铁针。有时他把被告倒悬起来,在头部系上石头,使它下坠。有时用醋汁灌被告的鼻孔,直到招认或被窒息而死。有时用铁圈套到被告头上,在缝隙中打入木楔,直到招认或脑浆崩裂。
侯思止,一个不识字的法官,他对武则天说:“我虽然不识字,可是我忠心除奸。”武则天很欣赏他。侯思止以审讯宰相魏元忠一案而闻名,当魏元忠拒绝承认谋反时,他认为魏元忠空言狡辩,把魏元忠双足缚住,在地上倒拖。
周兴,他当权的时间很短,但在冤狱史上的地位却非常重要。有一天,武则天把一件密告周兴谋反的检举信件交给来俊臣调查。来俊臣跟周兴是最好的朋友,而且那一天二人又恰恰在一起共进午餐。任何人都以为来俊臣一定会为他的好友昭雪,但这是不懂特务本质的人的想法。
特务的本质是互相吞噬的,对越是要好的朋友越加残忍,用以表示自己的清白与忠贞。来俊臣问周兴说:“有一个被告,态度非常顽强,不肯承认谋反,最好用什么办法对付他?”
周兴说:“简单的很,把他装到大瓮(缸)里,四周燃起炭火,他就非承认不可。”
来俊臣教人如法布置妥当后,对周兴说:“有人告兄台谋反,我奉命调查,请君入瓮。”
周兴的尴尬与狼狈,以及结局,是可以推断的。从此,“请君入瓮”一语,成为中国最有名的成语之一。
三、武周谢幕
武则天的周王朝先天的注定它无法通过瓶颈,那就是,武则天没有能力解决继承人问题。如果把帝位传给儿子,帝位本就是夺自儿子的,不过物归原主,武周王朝一定消灭。
如果传给侄儿,当然可以保存武周王朝,但在感情上儿子总是血亲,而且武则天只是一个野心家,当了皇帝,已心满意足,她并没有高级的政治理想,要建立一个武姓世袭帝国。
更有一个原因,她也怕传给侄儿会激起强烈地反对。分歧复杂的原因使武则天不能下定决心,她知道人们都在等待着她的死亡,以便恢复正常。她唯一的办法是命李姓子弟跟武姓子弟到神庙盟誓,互不杀害。
武则天也知道这种办法不过瞎胡闹,但她已经计穷。就在她处于极端困难时,发生政变。
705年,宰相张柬之奉迎李显复位,派兵把武则天逐回皇太后应该居住的上阳宫。武则天已82岁,受不住这一生中最后的当头一棒,狼狈回到上阳宫后即一命呜呼。武周王朝自然随之而去,它在历史上出现短短16年,对人类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一部酷吏罗织罪名的《罗织经》。
唐王朝中断了14年之后,于此复国。然而,李显跟他老爹李治一样的昏庸,复辟不久,他的妻子韦皇后就效法婆母武则天往年故事,跟李显同时出现在金銮殿上听政。并且跟武则天的侄儿之一的武三思私通,把武姓家族置于新政府的保护之下,帮助李显复国的张柬之等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反而被祭起“诬以谋反”的法宝,落在酷吏之手,全部处死。众人所期望的中兴气象,完全落空。
当权人物除了武姓戚族(不久以前还是皇族)外一又多出了韦姓戚族。尤其是李显最宠爱的小女儿安乐公主,她跟她母亲韦皇后,公开招权纳贿,把国家官爵,分别标定价格,县长若干,州长(刺史)若干,公开兜售,价款缴足,母女就用皇帝名义,通知中书省发布人事命令,这种官员,当时称为“斜封官”——皇帝下达中书省的谕旨,都斜着封口,表示不必再交门下省审查。
安乐公主经常把诏书写好,用手遮住内容,请老爹签名。李显爱女心切,竟然也不看到底写些什么,签名了事。然而,事情不能到此为上,韦皇后希望丈夫早日死掉,以便她步婆母武则天的后尘,也当女皇帝。安乐公主要求父亲立她为皇太女,李显知道大臣们不会接受这个决定,不肯答应。于是女儿也希望老爹早日死掉,母亲当女皇帝时,她就可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权力欲望使母女丧失人性,710年,她们把毒药放到李显吃的馅饼里,这个老实的好丈夫好父亲,竟死在爱妻爱女之手。他死之后,韦皇后没有亲生儿子,就立李显跟姬妾生的一位16岁的儿子李重茂继位,而由她以皇太后的身份主持国政。
他们把政治看得太简单了,武则天布置她的势力费去20余年工夫,还不敢动谋杀念头,而韦皇后只在短短的6年后,在没有完全控制住局势之前,就把自己的能源切断。第六世纪北魏帝国胡太后所面临的大风暴局面,重新出现。母女们只高兴了19天,李显的侄儿李隆基就率领禁卫军冲入皇宫,韦皇后被杀,27岁的美丽少妇安乐公主正在对镜梳妆,变兵大刀一挥,人头与宝镜同时落地。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是李显的胞弟,曾在母亲武则天手下当过7年的傀儡皇帝。李隆基发动政变时,他不知道。等到知道时,政变已经成功。于是把李重茂逐下宝座,由李旦继位。两年后(712年),李旦把帝位传给李隆基。
李旦是一个淡泊的人,对权力名位不太在意。但他的妹妹,也是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却完全遗传了老娘的坚强性格,对政治充满野心。李旦在位时,她通过哥哥的手,控制政府,当时七个宰相,其中五个是太平公主的党羽。李隆基上台后,她发觉这位年轻的侄儿不太顺眼,计划另立别的侄儿。李隆基察觉到这个阴谋,713年,他先下手为强,在首都长安戒严,展开大规模逮捕整肃,这位姑母只好自杀。
一连串宫廷政变,延续9年,局势才定。接下来是由李隆基打造的唐明皇盛世,史称开元盛世。只可惜的是,李隆基在位的时间太久,几占去八世纪的一半,他的聪明才智,随着他的年龄日老而日渐消失。八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在他手中结束。中国经130年的超级强大,又走上了下坡路。
四、两洋海上交通
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在酷吏酷刑和一连串宫廷政变阴影下,仍然继续。
我们必须了解,酷吏酷刑不是偶发事件,而是一种常态。纪元前一世纪路温舒所指出的现象,一直存在,并没有改善。来俊臣之流的手段,并不能跳出这个传统范畴。在儒家学派政治制度下,“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刑罚只是专为平民而设,不可用来对付士大夫。所以任凭路温舒怎么为平民呼吁,士大夫并不注意,因为自信自己并没有被政府酷吏苦刑拷打的危险。武则天一下子用它来广泛地对付士大夫,士大夫才震惊哀号,奔走相告。所以酷吏酷刑对士大夫的影响大,对平民的影响小,社会结构如故。至于宫廷政变,更只限于宫廷。平民对谁当皇帝,既无力量干预,也无兴趣过问,社会的发展与运行也如故。所以黄金时代并没有中断,并且在李隆基建立一个安定的政府后,更为蓬勃兴旺。
首先是两洋海上交通,进入一个新纪元。
西洋方面,指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最早开始于公元二世纪166年(东汉延熹九年),罗马帝国的一位使臣,曾到日南(越南东河),声称奉罗马皇帝安东尼差遣,向中国皇帝致送象牙、犀牛角等礼物。这可能是商人的噱头,借此进行贸易,但他却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由海道到中国的西洋人士。
第二位是公元三世纪226年(曹魏时期),罗马帝国商人秦伦乘船到交趾郡(越南河内),交趾郡的郡长(太守)把他送到当时东吴帝国的首都建业(江苏南京),觐见当时的东吴王孙权。
中国人什么时候由海道前往西方,没有记录。但没有记录,并不是没有事迹,茫茫大海中,既有人冒险寻觅出一条航路,这条航路自不可能私藏,商人循迹往返贸易,应在意料之中。但定期航行,却延迟到公元八世纪盛唐时期,才正式大开。
中国沿海几个最大港口,如交州(越南河内)、广州(广东广州)、泉州(福建泉州)、明州(浙江宁波),都是跟西洋大规模通航下的产物。而诸港口中,又以广州为集散地。前往西洋(东南亚、印度)的商船,先由中国其他各小港口集中广州,做最后一次饮水食粮补充,然后出发。由西洋到中国的商船,也先到广州,再北上其他港口。
远洋船舶与近海船舶,构造不同,船员需要特殊技能。而当时阿拉伯帝国商船队,靠此两者掌握海上商业霸权。广州港内挤满了阿拉伯船舶,中国商船只能屈居第二位。另外还有南海商船(马来亚半岛诸国)、波斯商船(阿拉伯帝国属地)、昆仑商船(非洲东岸诸国)、师子国商船(锡兰岛)、婆罗门商船(印度次大陆诸国)。
为了处理这些商船的停泊供应,以及商品贸易和人员管理,唐玄宗开元间,在广州设立一个机构,名“市舶司”,首长称“市舶司使”,由广州地方首长(岭南战区节度使——节度使)兼任。
当时定期航运,有下列六线:
1、广州——波斯(伊朗)
2、广州——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
3、广州——亚丁(阿拉伯帝国本土)
4、广州——师子国(锡兰岛)
5、广州——南海(马来亚半岛)
6、广州——闍婆(爪哇)
中国跟东洋海上交通,指朝鲜半岛、日本、琉求。
1、朝鲜半岛航线。这是中国对外最早,海程最短的航线。在有文字记载前,就已开辟。中国与朝鲜半岛诸国,只隔一道黄海,从中国辽东半岛或山东半岛任何一个港口出发,都可以毫无困难的到达朝鲜,实际上与内海航行,无太大差别。
2、日本航线。中国与日本交通,远落在朝鲜半岛之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遣使节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人,前往日本(蓬莱)求不死药。这个第一批前往日本的庞大探险队不再返国的影响之一是,中日间航线不能马上建立。直至东汉时期的公元57年,日本列岛上诸国之一的倭国,派遣使节到中国朝贡,东汉皇帝刘秀特别封它的酋长当国王,并颁发给他一个“汉倭奴国主”玉印。自此以后,商人来往渐多。到了公元八世纪时,已有两条航道:一由山东半岛成山角(山东荣成)出发,沿朝鲜半岛南端,到达日本九洲岛北部肥前。一由明州(浙江宁波)出发,到达日本九洲岛南部长崎。
3、琉求航线。琉求(琉球群岛)是一个比日本还古老的王国,最初名“夷邪久国”。公元三世纪时,中国遥称它为“夷洲”,而遥称日本为“禀洲”。230年,三国时代东吴帝国皇帝孙权派遣大将卫温东征禀洲(日本)。卫温到了夷洲(琉球)后,不敢再进,捞掠数千琉求人而返。从明州(浙江宁波)到日本,顺风顺流时,三日三夜可到。从福州(福建福州)到琉求,顺风顺流时,五日五夜可到,有时三日三夜也可以到。但从这两个港口,由陆路去首都长安,步行至少也要一个月。
——有一件事需要注意,台湾岛比琉球约大四十倍,而且距大陆更近,但中国直到十四世纪,还没有把它发掘出来,只知道有这么一块陆地,陆地上有生番而已。在航向琉球途中,有时可以望见台湾的山峰,所以遥称台湾为“小琉球”,有时又称为“毗舍耶国”,但始终没有觅出一条航路。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台湾海峡只有南北海流,而无东西海流。只有南北季风,而无东西季风。帆船时代,很难横断航行。即令船舶损坏,失去控制,也只会北漂到琉球,南漂到越南,反而不容易漂到台湾。当然,据记载,东吴大将卫温曾无意中到过台湾,但也没有引起过多注意。
五、工商业都市兴起
第七、八世纪两百年间,地球上有三大超级强国:位于南欧的是东罗马帝国;位于西南亚的是阿拉伯帝国;位于东亚的是万年不倒翁的中华帝国——大唐时期。中国与罗马因地理相隔,不易接触,但跟阿拉伯帝国和阿拉伯以东地区诸国,却有陆海两路频繁的交通。商业繁盛必然促使新兴都市的崛起,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福州、明州之外,在内陆还有洪州(江西南昌)、扬州(江苏扬州)。在西面则有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益州(四川成都)。都市中的都市,自然是首都长安,陪都洛阳。
以广州为例,可以了解当时都市的形态。广州一地,仅西洋侨民(大多数是阿拉伯人),估计总在20万人以上,他们居住在一起,单独成为一个社区,社区内街道纵横,完全阿拉伯式建筑。有自己的行政管理,并使用自己的法律,只在跟中国人发生争执时,才由中国政府用中国法律裁决。这好像是不平等条约下的领事裁判权,但不同的是,这种特权是中国政府主动授予的。
西洋人到广州后,往往继续向内陆深入,以求更厚的利润。于是分为两道,一道由陆路北上,经大庾岭到洪州(江西南昌)。另一道由海路前往沿海其他港口,或从长江到扬州。
扬州是杨广被绞死的地方,西洋侨民估计至少有数万人,商船、酒店、旅邸,以及以美色闻名的妓女,使扬州成为被羡慕的天堂和诗人赞美的主题。唐朝诗人张祐有诗: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神仙,指妓女,形容妓女美如神仙。
唐朝诗人杜牧也有关于扬州的诗: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另有唐朝诗人徐凝诗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显示出扬州这个商埠的纸醉金迷。
但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不在东南,而在西北。河西走廊在大分裂时代,兵马踏践,荒凉不堪。自隋朝全国统一后,因与西域(新疆及中亚东部)以及更西诸国的交通恢复,水利建设跟着发达,遂成为一个广大的黄金走廊,稻麦稼禾,青葱千里,人给户足,以致谚语说:“古凉州,甲天下。”
商业都市从敦煌到长安,一连串排列下来,像一条灿烂夺目的珠宝带。尤以敦煌为最,它同时还是一个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中心,用各种文字,如中文、西藏文、梵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写成的佛教经卷和文学作品,在市面上流行,供应过往的各国商旅行人购买。
西南地区的成都,也是财富集中地,当时又有谚语:“扬州一、益州二。”扬州通海,是水陆码头。益州(四川成都)则纯是内陆贸易,南临新兴的南诏王国,商人们可以穿过南诏,到达印度,不过道路艰险,并不能构成贸易动脉。所以成都的繁盛显然不靠对外贸易,益州四周是一个富庶的大盆地,它本身的条件就够它发展。
首都长安,集中全国精华。它除了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外,同时还是全国商业中心。跟任何国家的首都一样,长安市民大部分是消费者,人口密集。内有东西方40余国侨民,包括远自非洲来的黑人(昆仑奴)。他们很多在长安永久居留,开设商店酒家,用西洋女子作招待(胡姬),以与中国的男性酒保竞争。他们往往跟中国人通婚,连姓氏也都中国化。大多数都操中国语文,而且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有些人还参加科举考试,成为唐政府正式官员。如进士及第的李彦升,就是阿拉伯人。
唐朝被当时各国崇拜的程度,远超过其他两大超级强国,因为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对宗教是排斥性的,只有大唐对各种宗教兼容并包。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人的足迹先到中国,此外还有景教(基督教的一支)、袄教(波斯拜火教)、摩尼教(波斯阴阳教)先后都传入中国,教堂寺院,各地林立,尤以长安为最多。
中国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中国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为中国人为荣。他们来到中国之后——西洋人多为经商,东洋人多为求学,便不想再返回,千方百计地要留下。
各国派到大唐的使节,也往往不肯返回他的本国,就在长安定居,有些使节到中国已四十年之久,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从语言到文字,全盘中国化,但他在法律上仍是外国使节。公元八世纪八十年代时,这种只来不去的使节,就达4000余人。他们来的时候,中国富饶,各国朝贡使节,一进入国境,唐政府即负责他们的饮食住宿,4000余位(而且有增无减)使节,40余年招待,使第二个黄金时代结束后的唐政府不胜负担。782年,宰相李泌命他们选择,或仍保持他们的国籍,那就得早日回国;或放弃他们的身份,成为大唐国民。结果他们全部归化为大唐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