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误区:「萎缩性胃炎」迟早要变「癌」吗?
俗话说「十人九胃」。慢性胃炎无疑是消化科最常见的一个诊断了,几乎百分之百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会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同时,「慢性胃炎」又是最让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产生很多误解的疾病,笔者特总结了临床上关于此病的常见疑问及误解。
1
「萎缩性胃炎」迟早要变成「胃癌」吗?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误解。可能得益于网络的普及,很多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会将之与胃癌划等号,因此而忧心忡忡。
事实上,萎缩性胃炎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大约为 1%)。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才大大增加。
2
「萎缩」是说胃「缩小」了吗?
「肠化」与「不典型增生」什么意思?
「萎缩」并不是胃整个变小了,而是胃的粘膜层「变薄」了。「肠化」全称是「肠上皮化生」,通俗地说,就是胃粘膜细胞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发生某种形态上的变化,变得更接近于肠粘膜的细胞(必须切片化验,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不典型增生」,又称为「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通俗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胃粘膜细胞已经失去正常细胞形态,而接近于癌细胞的形态了(但还未变成癌细胞)。通常用「轻度、中度、重度」,以及「低级别、高级别」分别表示其接近癌细胞的程度。
3
慢性胃炎有哪些种类?
它们与胃癌的关系如何?
临床上,通常将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与非萎缩性胃炎,其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胃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
一般来说,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癌。发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是进展到胃癌的最后一步。据统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生胃癌的机率约为 0~23%,高级别者约为 60%~85%。
4
胃炎症状重,是不是说明炎症严重,发生胃癌的可能性就大?
不是。胃炎患者常会出现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反酸、嗳气等症状。但症状的有无与轻重往往与胃炎的内镜下表现及显微镜下严重程度不符合。症状很重者可能胃炎程度很轻,而无症状者亦有可能进展至胃癌。
5
慢性胃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原因较为复杂。最主要的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烟酒嗜好,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某些药物等均可能造成胃粘膜损害,导致慢性胃炎。
6
哪些因素可能加重慢性胃炎病情?
应该如何保养胃?
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较稳定。但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均为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潜在因素。
水土中含过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微量元素比例失调、吸烟、长期饮酒,缺乏新鲜蔬菜与水果,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食品,过多摄入食盐,有胃癌家族史,均可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风险甚至增加癌变可能。
相应地,保养胃的主要方法就是清除幽门螺杆菌,祛除上述这些不良习惯。
7
治疗胃炎有哪些药物,如何选用?
治疗慢性胃炎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减轻症状及减轻胃粘膜炎症。药物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抑酸药:抑制胃酸分泌,如「拉唑类」药物。主要用于减轻上腹痛、烧心、反酸等与胃酸有关的症状;
促动力药:促进胃蠕动排空,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主要用于改善胃胀、早饱、食欲不佳等症状;
抗菌药物: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8
萎缩性胃炎应间隔多久进行胃镜复查?
综合考虑病情以及患者方便、经济性,根据不同情况应遵循如下随访时间:
无肠化、上皮内瘤变者酌情随访复查;中重度萎缩伴肠化者 1 年复查胃镜一次;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每 6 个月复查胃镜一次;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确诊后需立即进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切除病灶。
9
什么药物能防止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
很遗憾,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肯定地逆转萎缩性胃炎或防止其发展为胃癌。比较有益的是,清除幽门螺杆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比例。
有些研究认为,增加维生素 C、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率。体内缺乏叶酸者,补充叶酸可能改善萎缩性胃炎,减少胃癌发生。
相关阅读
慢性胃炎的综合管理
引言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或萎缩性病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约占接受胃镜检查者的80%-90%[1]。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由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到异型增生逐渐进展,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1]。针对慢性胃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主要通过控制危险因素、缓解症状及改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三个方面进行干预,此外,适当的心理干预、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可提高治疗效果[2]。
一、危险因素控制
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危险因素包括H.pylori(Hp)感染,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NSAIDs或长期暴露于乙醇等可造成胃黏膜损伤的化学物质等[3-4]。
1. 根除Hp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胃黏膜炎症程度、活动性、黏膜萎缩以及肠化分级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证实Hp阳性的慢性胃炎,无论有无症状和并发症,均属感染性疾病,除非有抗衡因素存在,均应进行Hp根除治疗。根除Hp可减缓炎症向萎缩、肠化甚至异型增生的演变进程,降低胃癌发生率[5],最佳根除时间为癌前病变发生前。我国第五次Hp感染处理共识推荐应用铋剂四联方案(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根除Hp,研究表明,铋剂四联方案根除Hp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6]。此外,中药治疗Hp相关慢性胃炎也取得了显著疗效,一项研究将91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摩罗丹、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胶体果胶铋、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 2组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停药 4 周后复查Hp清除情况,结果显示,摩罗丹治疗组Hp根除率与对照组相似,均接近85%,且摩罗丹在改善症状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铋剂四联疗法[7]。
2. 避免长期服用NSAIDs
NSAIDs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直接损伤等机制损伤胃黏膜,长期服用NSAIDs是慢性胃炎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8]。慢性胃炎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NSAIDs,对于使用NSAIDs后出现慢性胃炎症状者,需评估患者是否可停药,对于需长期服用NSAIDs的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抑酸或胃黏膜保护治疗[1]。
二、控制症状,合理用药
慢性胃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一项全国范围的多中心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慢性胃炎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和早饱,近1/3患者同时表现出上述2个或2个以上症状[9]。慢性胃炎尚无特效治疗,缓解症状为目前的治疗目的之一。针对不同的临床症状,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如下:
1. 抑酸药
抑酸药物可提高患者胃内pH值,降低H+浓度, 减轻H+对胃黏膜的损害及H+反弥散程度,为胃黏膜的炎症修复提供有利的局部环境,促进胃黏膜的炎症修复。适用于以上腹痛、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临床可选择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10]。
2. 促动力药
促动力药可通过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十二指肠液等反流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减少反流物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治疗一般将促动力药和吸附胆汁药物联合使用,既可增加疗效,又可降低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促动力药还可通过调节胃肠动力,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适用于以上腹饱胀、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临床常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
3. 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保护剂 ,如吉法酯、铝碳酸镁制剂,可改善胃黏膜屏障、阻止损伤因子对胃黏膜的破坏,促进胃黏膜糜烂的愈合[11],适用于以上腹痛、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4. 中药
中成药可用于缓解慢性胃炎的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痛、腹胀、食欲减退、上腹堵闷,烧心等,临床常用如摩罗丹等[1]。
三、逆转组织病理学进展
目前认为由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恶性肿瘤的过程是胃癌发生的主要演变模式,因此,逆转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进展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慢性胃炎重要的治疗目标之一[12]。目前尚缺乏西药有效逆转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进展的确凿证据,某些维生素(如,叶酸)和微量元素可能有助于组织病理学的改善。中成药对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进展的逆转也有报道,如摩罗丹等[1]。
四、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是预防慢性胃炎发作的关键。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缓解患者应激状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慢性胃炎的治疗[10]。对于伴明显精神心理因素的慢性胃炎患者,可适当选择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治疗,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研究表明,在慢性胃炎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抑郁治疗显著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提高临床疗效[13]。
五、生活方式改善
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如长期吸烟、浓茶、烈酒、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等,均可导致胃黏膜的损伤,因此,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慢性胃炎治疗的一部分,如避免长期吸烟、大量饮用咖啡和酒等[14]。
综上,慢性胃炎是一种长期进行性炎症反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消除危险因素、控制症状、逆转组织病理学进展、关注心理健康和调整生活方式等途径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11): 721-738.
[2] 王艳君, 侯艳雁. 心理干预对慢性胃炎疗效的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8): 194.
[3] 丁士刚, 王晔. 胆汁反流性胃病的诊断[J]. 中华消化杂志, 2016, 36(6): 365-368.
[4] 高原, 董蕾.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1): 1997-1997.
[5] You W, Zhang L, Gail M H, et al. Gastric Dysplasia and Gastric Cancer: Helicobacter pylori, Serum Vitamin C, and Other Risk Factors[J]. J Natl Cancer Inst, 2013, 92(19): 1607-1612.
[6] 孙丽玲. 序贯疗法、四联疗法及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21): 105.
[7] 刘绍能, 刘正新, 孟淼, 等. 摩罗丹配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7): 749-751.
[8] Dixon MF, Genta RM, Yardley JH, et al.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gastritis. The updated Sydney Syste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Histopathology of Gastritis, Houston 1994[J]. Am J Surg Pathol, 1996, 20(10): 1161-1181.
[9] Du Y, Bai Y, Xie P, et al. Chronic gastritis in China: a national multi-center survey[J]. BMC Gastroenterology, 2014, 14(1): 21.
[10] 张丹. 慢性胃炎的治疗近况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2):175-176.
[11] Du YQ, Su T, Hao JY, et al. Gastro-protecting effect of gefarnate on 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 with dyspeptic symptoms[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12, 125(16): 2878-2884.
[12] 王冠庭. 胃癌癌前病变癌变机制及其逆转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8(1): 1-4.
[13] 王汝祥. 慢性胃炎抗抑郁治疗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 2013(21): 82-83.
[14] 洪文君. 不良生活方式对慢性胃炎发病的影响[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7, 27(5): 392-392.
大家都在看
★★★★★
看完记得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