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筷子会传播乙肝病毒吗?筷子到底会带来什么病?

HAOYISHENG 2021-12-15


HAOYISHENG导语

乙肝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疾病,关于乙肝的传闻也有很多。比如,筷子会传染乙肝病毒,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感染乙肝等等。这样的担心有道理吗?

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


乙肝是一种体液传播的疾病。资料显示,乙肝患者的唾液、血液、尿液、乳汁中确实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但是一同吃饭,即使将乙肝病毒吃进体内,乙肝病毒也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染,因为消化道内没有可传染的受体。而且,完整的消化道表面拥有自己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乙肝病毒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



乙肝病毒不从口入,从哪儿入?


血液和体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才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一些会损伤皮肤或黏膜的行为,如共用剃须刀、牙刷,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污染了的针具,还有性生活等是可能传染乙肝病毒的。


实际上,无论是急性乙肝感染、慢性乙肝携带者,或是大三阳、小三阳,乙肝病毒均不会从口传播。消化道尚且不是乙肝传染的通道,就更别说是身体触碰,甚至使用相同的日常用品这些方式了。



你真正该担心的是筷子能带来这些病


1.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众多胃病的罪魁祸首,其感染途径主要是口口和粪口传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即家人如果有一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会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有幽门螺杆菌,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就很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


2.甲肝、戊肝


很多人对肝炎避之不及,事实上,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不同的。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因此如果与患者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过唾液等传染健康人。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6岁以下孩子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因此,家里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家长应注重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幼儿园时应专碗专用,防止儿童间相互传染。  


4.伤寒病


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也以“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有些病情痊愈的患者,因体内病毒未排清,仍具有传染性。饮食卫生状况差,水源受污染等情况都有可能传播该病,因此,伤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应与家人分开使用。


5.肝癌


由于清洗方法不当、使用时间过长,都会让入口的筷子,成为嘴边最大的危害,甚至会滋生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


经常使用、整把搓洗的过程,会给筷子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使筷子表面变得粗糙,容易残留、滋生微生物。有的人清洗时选择用洗洁精浸泡,时间长了反而会使洗洁精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进入到筷子中,如果冲洗不彻底也会给细菌繁殖提供土壤。家用筷子很少洗完后烘干,常集中摆放在柜橱内,导致筷子的含水量很高,滋生各种霉菌,严重的会产生黄曲霉素。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存留最多(是其他组织器官的5~15倍),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可诱发肝癌。


理论上,竹制、木制筷子应该3~6个月更换一次,使用期限超过6个月以上的筷子,可能会滋生黄曲霉素。



3种筷子赶紧换掉


1. 筷子变色、霉斑


普通筷子在使用3-6个月后,筷子头的颜色会变深,即使仔细刷洗也依然如故,这是细菌长期堆积导致的颜色变化。


就餐前应仔细观察一下筷子表面是否有斑点,特别是有没有霉斑。


如果筷子上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就不能使用了。


2. 刮痕、磨损


不论是竹筷子还是木筷子,为了延长使用寿命,生产厂家一般会在筷子表面刷上一层食用漆——生漆,以便让筷子表面不易被细菌附着。


但筷子使用时间过长,表面的生漆会脱落或破损,加上经常使用、搓洗的过程会给筷子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使筷子表面变得粗糙,容易使微生物残留、滋生。


一旦发现筷子出现刮痕、磨损或变形,就要及时更换。


3. 异味


筷子出现弯曲、变形,看上去很潮湿或闻起来有明显酸味,都是受污染或过期的标志,不可继续使用。



筷子这样用最健康


1. 吃饭时不要咬筷子


如果筷子头被咬坏,表面的凹槽会沾上许多残留食屑、油腻等脏物,若清洗不净,就会繁殖各种细菌、病菌,如幽门螺旋杆菌最容易在筷子上传播,引起胃肠炎。


2. 不要用吃饭的筷子煎炸食物


竹木筷子煎炸后会碳化变黑,硬度变差,容易发霉、掉渣、藏污纳垢,而漆筷中含有铅、铬等重金属,经煎炸可能有重金属中毒和致癌的风险。


3. 避免酸性、碱性清洁液


清洗筷子,不要用小苏打、柠檬酸等碱性或酸性清洁液,以免伤害筷子表面,令外层的防水漆脱落。


相关阅读

乙肝相关肝细胞癌:吸烟等于雪上加霜!| Hepatology

导读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原因,占全球病例的50%。HBV载量是HCC的较强预测因子,维持不可检测的HBV DNA水平或低病毒载量对减少HCC至关重要。为了理解导致病毒载量巨大变化的原因,人们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以调查宿主和病毒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宿主遗传和病毒遗传多样性,但环境作用尚不清楚。



大量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发现,吸烟是肝癌的主要非病毒危险因素。此外,吸烟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共同作用可能加速肝脏疾病的发展和肝癌的发展。然而,对于吸烟导致肝癌的机制尚不清楚,除了致癌物引起的遗传变化外,慢性HBV携带者吸烟所致HCC的过度风险很可能通过其对持续病毒感染和肝细胞损害的免疫学控制的作用来实现的。与过量饮酒相比,肝病学家历来很少关注吸烟的不良影响。


来自我国台湾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病毒载量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在吸烟与HBV相关HCC风险中的潜在介导作用。研究者使用了一组包括4841名男性HBV携带者队列数据,纳入了209例HCC病例和1256例对照患者数据,并进行多重中介分析。


研究结果


➤ 吸烟对随后HCC风险的作用实质上是通过病毒载量介导的(介导百分比=31.7%,P=0.0054),病毒载量和ALT均在HCC发生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

 

➤ 1143例重复测量病毒载量和ALT水平超过16年的受试者中,研究者进一步观察到,较高的吸烟指数(包-年)与较高的病毒载量、持续高病毒载量状态(>4.39 log 拷贝/mL)、更严重的肝毒性和ALT≥80U/L的可能性增加相关:相较于不吸烟者,吸烟指数为10~19(包-年)者的比值比(OR)为3.14(95%CI 1.03~9.64;吸烟指数≥20(包-年)者的OR为 6.06(95%CI 1.10~33.25)。

 

➤ 相较于不吸烟者,吸烟者的基线血浆干扰素γ水平降低(干扰素γ阳性率:28.7% vs14.9%,P<0.0001)。


➤ 亚组(171例受试者)长期随访显示,吸烟也与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减少相关,其特征为通过免疫系统途径调控的NK细胞功能降低。


➤ 吸烟和NK细胞降低的同时作用,进一步升高了病毒载量和ALT≥80 U/L的可能性。


研究结论


总之,吸烟是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戒烟可降低烟草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该项研究数据强调了吸烟对HBV病毒载量的作用。当然,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验证其他人群众中的结果。研究结果强调在临床评估期间纳入更全面的吸烟史,并建议在进行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之前戒烟。


信源:Wang YH, Chuang YH, Wu CF, et al. Smoking and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sk: The Mediating Roles of Viral Load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Hepatology. 2018 Nov 1.


大家都在看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

漫画看乙肝形成过程,你就明白了!

乙肝检验结果的25种可能,大科普!

乙肝两对半报告单怎么读?一看就懂!

乙肝早期能治好吗?选择治疗方法需谨慎!

带你读懂:乙肝病毒携带者与乙型肝炎患者的区别

女朋友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会被传染上乙肝吗?该和她分手吗?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980151516)或者微信沟通,谢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