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澳洲校长的做法,引发了我对利用“心理学经典效应”育儿的兴趣

爱阅公益 2021-05-26

相信不少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困惑,“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


理解孩子、懂孩子,是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而想要懂孩子,掌握一些心理策略就显得非常必要。


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策略走进孩子的内心,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以此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教育。


今天小阅带来的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可以运用在育儿场景中的“心理学经典效应”,希望这些理论可以帮助爸爸妈妈们进一步了解孩子。



本文已获得“夏天的陈小舒”

微信公众号(Shu_DrChen)授权,

版权归“夏天的陈小舒”所有。


前段时间澳洲私校群因为一起“弹珠丢失”事件而炸开了锅,有个孩子的弹珠放在柜子里,没上锁,结果被偷了。爸爸妈妈们纷纷在群里议论“偷盗”的严重性,说一定要严加惩罚才能杜绝这种事情再发生。没想到不到两周时间,事情就以最小的动静得到了最好的解决——仅凭校长对孩子们的一番话。


校长给家长写了两封信来告知事情的进展,我看了之后非常感慨,在此分享给大家。


第一封信是关于“信任”的。校长趁着周一的集会,向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偷橡皮擦的故事:他一时经不住诱惑偷了学校公用的的橡皮擦,却因为内疚和害怕最终偷偷扔掉了。即使55年后的现在,他也仍然记得那种偷了东西之后的煎熬感。


校长接着告诉孩子们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是多么重要,但却很容易因为小事而失去信任。的确,每个人都会面对诱惑,即使最乖的孩子在冲动之下也可能做出错的决定。做错了事当然必须承担后果,但更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校长的第一封信:《信任》


第二周的信就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消息——“重拾信任”。校长的的话显然说进了偷弹珠的孩子的心里,他们坦白了自己的过错,给弹珠的主人写了道歉信,还多退回了更多的弹珠。




第二封信:《重拾信任》


校长的教育方法让我不经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心理效应——“南风效应”。大概意思是说南风和北风比试威力,最终南风用“温暖”战胜了北风的“严寒”。


南风效应


南风和北风比试谁更厉害,看谁能先让行人脱掉身上穿的大衣。


北风一上来就一阵狂吹,想靠强劲的风力把大衣吹走,没想到行人却因为寒冷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另一边的南风却不疾不徐,吹来阵阵和风。行人感到暖意上身,又见乌云被风吹散、天空放晴,于是很自然地脱掉了大衣。


南风就这样赢得了胜利,而北风虽然费了很大劲,却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



校长的处理方法就契合了这个“南风法则”。试想,要是他一开始就发出各种警告、强调惩罚,可能那些偷弹珠的小孩会因害怕而更加紧守秘密。但实际上,校长顺着孩子的心理,一点点打开了他们的心门,最后主动坦白了错误。


其实很多习性都是从小事养成的,如何在这些小事中引导孩子很重要。要是有更多像校长这样的父母、老师,世界上会减少多少死不认错、满嘴谎话的暴徒啊!善用“温暖”,我认为这就是“南风”的力量。



其实,“南风效应”本来是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没想到这招用在育儿上也屡试不爽。




再一查,我发现能跨界“套路”孩子的心理策略还不少呢:


• 静止脸实验:爱和关怀到底有多重要?

• 皮格马利翁效应:为什么孩子需要鼓励?

• 超限效应:孩子犯了错,怎么讲道理?

• 感觉剥夺效应:为什么应该适当“放养”?


部分来源:《教孩子也要懂点心理策略》,2012





静止脸实验


爱和关怀到底有多重要?

——没有孩子应当被冷漠地对待


心理学家发现,成年人的很多问题都能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比如一个人很难相信和依赖别人,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没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怀;再比如一个人有暴力倾向,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后被粗暴地对待过……

爱和关怀


我读到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养育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比修复一个破碎的成年人容易多了。”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因此在平时带妞妞和酒酒的时候都会尽量给予他们我所有的爱、耐心(尽管有时候真的非常累了)。



“静止脸”实验(Still-face Experiment)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Edward Tronick在1987年做了一个实验,观察婴儿对妈妈从亲密互动到“静止脸”有什么反应。


妈妈先是和宝宝正常交流,有肢体互动,妈妈也会不懈地对宝宝说话。这时的宝宝显得很开心,也很活跃,会对妈妈做出各种回应。


接着妈妈将头转向一边,再转回来时变成了无比冷漠的“静止脸”。她不再逗宝宝玩,甚至对宝宝的举动不做出任何反应。在短短几分钟内,宝宝就会受不了、情绪崩溃。


我们当爸爸妈妈的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对孩子一时的不耐烦,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直到我看了这个“静止脸”实验:


“静止脸”实验,1987

视频来源:UMass Boston


在视频里我们能看到,一开始妈妈和孩子正常玩耍。宝宝用“哒!”来回应妈妈的问候:


“虽然我还不会说话,但是我会尽量回应你。”


宝宝指向一个地方,妈妈顺着看了过去:


“我喜欢你仅仅通过我的动作,就知道我想做什么。”


妈妈捏宝宝的小脚,宝宝高兴地笑了起来:


“我喜欢和你接触,这让我感到很亲切。”


在这种交流下,宝宝一直保持着积极地情绪:


“能有你的爱和关注,我真是太幸福了!”


孩子都是无条件依赖父母的,你笑他也笑,仿佛能懂你的心思。当你不再理他,对他来说是天塌了一般。看到实验中的宝宝在几分钟之内几乎情绪失控,我真心碎!


妈妈变得面无表情,不再对宝宝有所回应


宝宝很快意识到妈妈的冷漠


宝宝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压力,但她还是尽她所能,希望能引起妈妈的关注:


她对着妈妈笑,希望妈妈能回之以微笑


她像往常一样指,企图唤起和妈妈的交流


她拍手想引起注意,甚至尖叫


直到最后她用尽了她的所有招数,都没有用,她终于崩溃大哭:


宝宝失控大哭


还好在实验末尾,妈妈又“恢复正常了”,她重新抱起宝宝,和她说话、安抚她,这才使她们之间的感情得已修复。



然而,试想在一个冷漠的家庭,孩子长期处于受冷落的境况下,他会感到多么无助!



我们当爸爸妈妈的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对孩子一时的不耐烦,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的确,我们平时工作可能很忙,生活压力也大,但如果你真的想关心孩子,永远都能找到权衡的办法!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为什么孩子需要鼓励?

——积极的心理暗示最受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别人的期待会影响一个人的表现的现象;往往受到的期待越高,表现越好。


在希腊神话中,一个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塑家刻了一座神像。因为刻得太好了,他竟然爱上了这座雕像,每天把它当成人似的对它说话。由于他的殷切期望,雕像最终竟然真的变成了人。


皮格马利翁和他的雕像,希腊神话


这个故事我在中学的时候了解过,后来发现,原来真的有人对此做了实验:



罗森塔尔的实验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别人的期待会影响一个人的表现的现象,往往受到的期待越高,表现越好。


1960s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Rosenthal)把这个效应应用到了课堂中。他来在一所小学,做了一个IQ测试,测试完毕后,他给了老师一份名单,上面写着“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生的名字。事实上,这些学生只是罗森塔尔教授随机挑选的。


然而到期末的时候,这些被列入“具有发展前途名单”的学生却普遍表现更为优秀、进步比别人大。这验证了一个人所受到的期待和他的表现成正比的假设。



其实这很好理解,在我们的工作中就无时无刻不在验证着这个“皮格马利翁效应”。


两个水平差不多的人同时进公司,其中一个老板觉得:“嗯,小伙子不错,有前途”,而对另一个,老板却不怎么赏识。长期看来,前者做得的确就比后者出色,仿佛是在验证老板的“预言”。


“我早就知道你肯定不行。”

——消极的期望带来消极的结果


大人都如此容易受别人的期待程度的影响,更不要说孩子了。我们言行的点点滴滴,就算我们自己都没发现,孩子也能敏锐地捕捉到,我们对他们是“相信”还是“失望”,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可明白着呢。


你真棒。你很勇敢。你很坚强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多多鼓励孩子,把自信种在孩子的心里。我之前也写过一篇《如何让孩子深信自己被爱——请收藏这75句温暖鼓励孩子的话语》,你会发现,原来鼓励孩子原来不是一件难事。



超限效应

孩子犯了错,怎样讲道理?

——再正确的道理说过头就烦了!


成都有句土话:“黄荆棍棍出好人”,意思是孩子犯了错要狠打才能让他记住错误的严重性,不再犯。现在社会进步了不少,大多数爸爸妈妈不再靠“武力”教育孩子,不过进化出了一种新的招数——“紧箍咒式絮叨法”。


唐僧一念叨起来,猴王都受不了


孩子犯了错,肯定是应该“讲道理”的,他们心服口服了,才会改正。但是,要是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地讲,小心孩子不仅不服,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超限效应

这个效应其实来源于关于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一则趣事。(真假还有待考证,不过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也的确很有道理,所以分享给大家。)


一天,马克·吐温去教堂听一场募捐演讲。听了几分钟后,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打动人,于是决定要捐款。


过了十多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了,心想只捐些零钱就算了。


又过了一阵,牧师还在滔滔不绝地讲,马克·吐温听得腻味至极,不耐烦远远超过了原本想帮助穷人的愿望。最终,他在演讲结束后直接走了,分文未捐。



有次朋友聚会,我在吃晚餐的时候说到这个趣闻,立马收到了众多“这不就是我妈/爸吗”的反馈。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父母,原来喜欢讲道理的爸爸妈妈还真不少。



有一种是喜欢把一个道理翻来覆去讲的,也不凶,就是说得人上头。



另一种是发散思维卓略的,一个问题可以牵扯到十万八千里以外的话题,训起人来无穷无尽。


新晋“讲道理”代言人,剧照


还有一种是训着训着把自己说兴奋了,一不小心就切换到演讲模式,滔滔不绝:


(可怜天下父母心,借用一下罗老的肖像)


最神奇的是,我的朋友大多表示:“父母批评得确实是有道理!”但是当批评超过一定时限时,不耐烦的心态就远远压过自省、想改正的想法了。



因此,孩子错了得训!但下次训的时候,考虑从一下设个闹钟?



感觉剥夺效应


为什么应当适当“放养”?

——牢笼里培养不出来“龙凤”


现在很多孩子都过着“学校-家”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我虽然很能理解爸爸妈妈们望子成龙的心情,但真的不认为这种单调的学习能让孩子成功。因为孩子的发展并不仅仅凭借课堂和书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还有更多能给予孩子的。



我们在一个单一的空间里呆久了,感到“无聊”只是一种说法,更深层次来讲,是因为没有收到刺激所以思维活跃度降低了。



感觉剥夺效应(Sensory Deprivation)

1950s年,心理学家W.H.Bexton等人对一批学生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实验”。他们付给学生每天20美金的报酬(在当时算很高的),让他们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独自呆着。


这些学生被限制一定感官方面的体验,比如被要求带半透明的眼镜(视觉)、手臂上带有纸板(触觉)、被安置在隔音室里(听觉)。


刚开始学生们都很享受,什么都不用做就有报酬拿,何乐不为?然而一天后他们就感到无聊了,又睡不着觉(前一天睡太饱),很多人开始在房间里焦躁地踱步,或自言自语。


即便报酬很高,却很少有人在这种环境下坚持过3天。而实验后从房间里出来的学生,很多都被检测到行动变得迟缓、思维能力下降。



正是明白外界有趣事物的刺激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我才这么喜欢带妞妞和酒酒到处玩,四处瞎逛有时候也会有计划之外的收获。


上周妞妞回国了,一家人聚齐,正是“溜娃”的好时机。我带他们到外婆外公家附近玩,他们对这个离开很久的环境感到亲切又新鲜:


妞妞和酒酒在成都


走了一天,妞妞累得蹲在地上,却说:“我有点儿累,可是还想玩。”哈哈,这不就是所有小孩的心声吗。


“我有点累,可是还想玩”


周末带他们逛成都,因为最近总是下雨,我们便趣有屋顶花园的商场:


一个泡泡枪,三个孩子又跑又跳,能玩上一小时


小酒对着儿童钢琴玩得不亦乐乎


爱观察、爱探索是孩子们的天性,这是他们和这个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总是把孩子束缚在一个单调的环境里,又怎么指望他们会成长为一个有创造力、见识广阔的人呢?



其实说了这么多这样“法则”、那样“效应”,其实我觉得养育孩子的核心就是爱、耐心和正确的引导。


小孩就像一面镜子,你用什么样的“表情”(态度、方式)对待他们,他就反射出什么样的“表情”;他们也像一座花园,你用什么“肥料”(丰富或单一的刺激)滋养他,他们就会开出怎样的花。


参考资料:

【1】黄磊,《教孩子也要懂点心理学》,2012年。

【2】Edward Tronick,Still Face experiment, 1978. 




  —THE END—

作者简介。夏天的陈小舒:小舒是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从事幼儿健康科研工作,也是一位新妈妈,在育儿的路上边走边学,希望和你分享和交流养育孩子的所学所思。



#推荐阅读#


封面图:Olga Dwmidova

尊重孩子,给他们更多的爱和耐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