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邓彬:宋代器物的“用”与“无用”
11月17日,活字文化作者、知名青年艺术家鱼山携新书《草间居游》(活字文化、中信出版集图出品)做客无锡初见书房,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师、金缮工艺师邓彬畅聊“瓶罐杯盏间的诗意居游”。
活字文化经作者授权,发表本次对谈的图文实录。因全文较长,本次分为上下两篇,本文为下篇。上篇鱼山《草间居游》创作谈可见今日一条。
(二)鱼山×邓彬
邓彬:宋代器物的“用”与“无用”
感谢大家,从市里跑过来其实挺辛苦的。我昨天看到鱼山老师的画,其实是很吃惊的。他实现了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我小时候上课有时候会开小差,看天上的云,会想象自己在云里面,做一些奇思妙想的事儿。包括有时候,小时候我们很喜欢看蚂蚁,会想自己变成蚂蚁在草丛中穿梭,那种感觉会很奇妙。我觉得小孩都会有这样一种天真的视角。而随着我们长大以后呢,这种天真就消失了,这其实是非常可惜的。因为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很多画家呢,是很注重这一点的。吴昌硕有一方印章,叫做“天真浪漫是吾师”。可以说,天真和浪漫是很重要的一种品质,可惜我们很多成年人,这一点就没有了。这也关乎我们在生命中间不断的寻找快乐的一个位置,你只有对世界抱有好奇心,你能随时随地、在日常事物中间,寻找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东西。你的这一生呢,可能就不会特别枯燥。我觉得鱼山老师的画呢,是有这种天真和浪漫的,这是特别可贵的。
我还注意到一点,鱼山老师的画有一部分,画了很多瓶瓶罐罐,我的工作呢,很多时候是和这些瓶瓶罐罐打交道,我今天也带来了几件东西。我觉得中国文化,有时候很有意思,尤其是中国的器物,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实用的东西,你在使用它的时候呢,你的思绪,其实是可以在其中游走的,你的精神是能得到某种安慰的。这是支撑我不断工作的一个原因,因为你不断地修东西、不断地跟各种器物对话。有时候可能看我工作挺枯燥的,但我其实挺满足的。我不断地在发现它的妙处。就像我们刚才看鱼山老师的画一样,比如我们就是一些小人,不断地在草丛里探险。
今天我想讲的主要是两块:宋代器物的“用”和“无用”。我今天带来了四件东西,先从年代最久的谈起,这是很朴素的一只碗,金色的部分是我修复过的,但他基本上是完整的,这只碗是五代、比唐更早的一个朝代,陕西的耀州窑产的。耀州窑早期受咱们浙江的越窑影响很深。耀州窑一共有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五代时期的天青釉,这是天青釉的一个瓷器。听说天青釉呢,主要是在北宋的汝窑,耀州的天青釉比汝窑要更早;第二件呢,就是北宋的一件,也是耀州窑的,一件香炉。这个香炉跟咱们平常看到的香炉形状不太一样,因为早期的香炉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它为什么会长成这样一个形状呢?这个是一个性炉,它是在我们宗教的一些香事活动中间,要拿着它从一个空间走到另一个空间,所以叫行炉,就是行走中使用的香炉;这一件,还没有把它修起来,还有一个缺口,这是我们南宋福建建州生产的建窑,标准的一个茶盏,也是南宋最典型的器形。最后一件是一件漆器,是我们在苏州买的,是一个传世件,所以它边缘有点残破。我自己凭感觉猜测它是元代的,后来朋友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拍到一件几乎跟我这个是一样的漆器,比它更大一些,是十一半的,我这个是九半的。他那件标注就是元代,和我的判断基本上是一致的。等下我再一件件具体的说。
我想分两块来谈,宋代器物的“用”和“无用”。“用”我们很好理解,中国人特别强调,“器以用为先。”器物生产出来,一定是为了使用的。器物不是纯艺术作品,它不是为了展示作者而存在,一定是为了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日本有一个民艺理论家,叫柳宗悦,他就讲的很好:越是好用的器物,往往也是越美的。这一点我也曾经这么想,因为我也很关注军事,世界上、像美国,很多武器都很漂亮,但它肯定不是为了做艺术品而把它做的很漂亮,它就是做一件最好用的战争机器。所以我觉得好用,很多时候会带来审美上的完美。所以器物最初要完成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为了使用不仅仅是功能上的使用。我们一般把“用”理解成功能上的“使用”。比如这样一个茶杯能够装水,这样一个茶壶可以把水倒出来。
但是我理解的“用”,不仅仅是这一个层面,这个层面可能比较多,大家也比较好理解。中国人的“器以用为先”和“以用为美”。“用”里面其实还包含着,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你看这个东西(行炉),这样的一个东西,因为这个部分是要手持的,所以它特别强调手握住它的手感,如果你做的太大了,那我们很多人握起来就非常吃力,太细的话也不舒服,所以它的尺度就是人的尺度,就是你握着它要很舒适。我们再看它手持的部分,是一楞一楞的,对吧?这个其实也是从用的角度考虑。因为你握住很圆滑的一个东西手会滑,这样的话你握着它就不太容易滑。包括这个部分,你把两个手指放上去,它会让你很自然的,不会很难受。这些它都考虑在“用”的这一块,使用的舒适度。
另外我们中国人很强调人是有五感的,我们今天对器物的要求往往停留在视觉,那么现在很多传播,都是依赖于视觉传播。我们看一个人的作品,可能这个人的展览是在北京,也可能在上海,但是你是在无锡,你不可能亲临现场,去掂量那个分量、去触碰它,你只能通过照片去判断它好与不好。就像我们今天的网购,你并没有掂量过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摸起来会怎么样,只是照片很吸引你,因此你把它买回来了。但是很多产品买回来会发现,可能用一两次你就不用了。但是古人没有这个问题,他都是实体店,都要亲自去买的。掂分量,是要用手去碰的,因为器物是为了用,天天都要去接触它的,双手都要去接触、去抚摸它。这个触觉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中国的器物呢,比如说漆器,中国最早的漆器,距离现在有八千年的时间了,比我们说的中华文化历史上下五千年还要早五千年。漆器也是东亚所有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以前的琉球、就是今天的冲绳, 包括越南、缅甸、老挝,他们都有漆器,都是从中国扩散过去的。所以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工艺,漆是天然的漆木上留下的一种汁液,一般来讲我们会对漆器的视觉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它的颜色朱砂色,漆器还有黑漆的,我们说颜色漆黑漆黑,像漆一样的黑,它颜色是非常黑的。浇上朱砂以后呢,它就变得非常红。这种红我认为是能够代表中国的红,中国红就应该是朱砂、朱漆的红。它是红而不艳的,虽然很红,但是不刺目。它是非常沉稳的,但是它又不暗淡。除了视觉之外啊,漆器你摸着它,你会感觉非常舒服。你比方 32 41074 32 13307 0 0 4153 0 0:00:09 0:00:03 0:00:06 4188漆的一个桌子,你的胳膊放上去,夏天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你的身体抵触它,你的每一个毛孔是跟他非常贴合,很舒适。中国人为什么强调材质,不是强调材质的贵重,而是强调材质本身的一个美感。你的身体跟它接触的时候,流露出一种愉悦。审美的愉悦,不仅仅是视觉的愉悦,也包括听觉的愉悦和触觉的愉悦,包括嗅觉的愉悦和味觉的愉悦,这都是美的愉悦。
所以中国的器物,不仅是要用眼睛去看它,也包括我们身体的接触。人的感知是全方位的,我们不仅仅要用眼睛去感知世界,我们身体其实有很多器官去感知这个愉悦。所以从“用”的角度考虑呢,我们古人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非常多。考虑这些东西,说实话,当它呈现在你面前,如果你没有长时间跟它接触,也不一定能够主动的探知到。它是隐藏在背后的。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这种细小的发现很开心,这是一个方面,就是触觉。
再来看这个朱漆的盘子。它的圈幅、也就是它的脚,特别的高,它为什么做的这么高呢?还有它的盘子比我们平时吃饭的碗,做的还要平缓一些,没有那么深。为什么那么做呢?因为这是一个供盘。中国的哲学里面,它强调阴阳关系。这个漆器是朱红色,朱红代表阳。我们在西安的杨河村窖藏里面出土的银盒子,里面放着朱砂,天然朱砂矿,上面写着“大粒光明砂”,它代表的是光明。所以朱漆的盘子,代表的就是一种至阳。整个又很像一轮太阳。作为一个供盘,它放水果的时候,高脚就意味着这里面的东西是不能随便触碰的。因为它是敬天的、或者说是敬祖先的,是一种贡品,所以抬高之后小孩子就不会随便乱拿了,因为会制造出一种威严感。另外为什么盘子不做成深腹的、做成这种浅腹的呢。因为供水果的话,它需要水果能够摆放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做成深腹的,它的通风就会有影响,也就是容易沤烂。它做成这种浅腹的,空气流通就会顺畅一些。所以它是有这么多的一些安排,这些安排都是服务于用的。
我们再来看这一件建盏。这个建盏有一个特点,我们叫束口盏。靠近口沿的位置呢,像我们的腰一样有一个小小的设计。这个设计呢,其实是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就是它跟我们的嘴唇贴合度会更好,第二个是宋人,到南宋的时候,他们是斗茶,就像现在日本人做抹茶一样,每个人拿个小碗,拿个茶筅,在里面搅拌。那么如果它是一个直壁的,标准的斗笠形,直线上去的,那么搅拌的时候茶汤有可能就飞溅出去。就像搅鸡蛋一样,鸡蛋就容易飞溅出去。它改变了器壁的抛物线,不太容易让茶水溅出去。这也是从用的角度考虑。
我们再看它下面是有垂釉的,像泪珠一样,也是强调中国器物跟禅宗的关系,特别有禅意。这样一个碗,放在桌子上其实是看不到它的垂釉的,但是为什么对底下的这个圈足要求这么规整、底下的垂釉一定要修成这个样子,非常似有似无的感觉呢?什么对这个屁股这么讲究呢?所以有一次我们在争论这个问题。包括宋代其实是有盏托的,就是这个茶盏,其实是放在盏托里面的。如果放在盏托里面,你就更加看不见它的底部了。那它为什么在底部这么讲究呢?后来我一个朋友讲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启发。他说古人厉害的地方,比方说我们坐在一起喝茶,我把这个茶一饮而尽的时候,它的底部其实对面的人能看见。我的客人能看见,虽然说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他们是看不见的,只有百分之十的时间,是露在外面的。这个时候它的暗处,也不能马虎对待。这个也是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这个建盏照片看的很清楚,它的口沿还是有一个银边的,银边的目的就是洗碗的时候我们容易把这个弄破,它加强这个强度。而且它现在生锈了,变黑了,如果说银白的时候,其实是有个色彩对比的。
鱼山×邓彬:
文化中的诗意与自然;
用艺术重新想象生活、设计生活
鱼山:我刚才听完邓彬老师的介绍,我特别的诧异。因为刚开始以为邓彬老师会讲他怎么修的问题,但是他今天的主题我特别感兴趣。有用无用,使用和器物的关系,我们日常建筑领域非常关心的,人如何使用一个东西。建筑里头,可能大家很关心建筑的外观啊,但是建筑的本质是如何去使用一个东西,人如何在里头生活。刚邓老师讲这个行炉,这个我之前还不太了解,他讲的时候我觉得太有意思了,而且他讲的很细致,很细的说明了器物和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匹配的关系,就是使用是什么样子的。他今天的这个主题,有用无用,跟我之前的建筑的东西,有很多直接的关系。宋人提供了很多空间、器物、使用、材质之间关系的哲学性的思考。怎么说呢,在北京,有个龙泉寺。龙泉寺被毁过,也被改造过,但是里面有个特别老的东西,也可能是明代的,我记不太清楚了,大概六百年。那就是一个泉槽、古泉槽,所以叫龙泉寺。那个寺庙可能面貌变化非常大,房子也改过、也盖过,但是古泉槽一直留着。特别好那个泉槽,从高的地方往下流,槽是那种用石头一点点刻出来的,在适当的时候,比如转角的位置,它会放大一个小豁口,像小水池一样;或者靠近一棵树,它会变一下,变成一个取水的地方。然后它会流经门、流经厨房、流经一些取水的空间,又有跌落,又会有一些取水的水池。很显然这个东西一直在被人使用,和身体有关系、和生命有关系。所以它一直没怎么变,它也很美。刚才邓老师也讲到了,实际上美不仅是外观的、是形式的,也可能和使用有关系,它可能更结实。邓老师举例的美国战机,这种美很结实,它不是表面的看上去很漂亮。所以我听完他刚才举的例子,我特别特别的喜欢。
当然还有对于无用的东西,您(邓彬)怎么去看待它?刚才讲的是有用。“有用”是对我们如何思考设计和具体使用之间的关系,宋瓷也是设计。另外“无用”呢,我想讲一下自己的看法。“无用”最开始是庄子对一棵树的理解,这棵树长得非常奇怪,又不能做梁,又不能做车轱辘,弯弯曲曲的,没用。他认为是有用的,他可能种在一个相对荒凉的地方,你可以在下面徘徊,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的地方。这种情况在园林里非常多啊,很多树可能长的很奇怪,但是可以在下面不停地徘徊,因为它长得很有姿态,很像一个人有性格一样。我也看到很多树木,倒在水边,本身被大风刮倒了,有的直接被人锯掉,挪走了;但有些仍然在生长,可能变成一座桥,人可以踩着跨过河,也可能变成人能躺着晒太阳的地方,等等。我看过很多类似的,看似无用,其实有用,而且非常有趣。这是我对“有用”“无用”在建筑和设计方面简单提的两个例子。
关于器物,我的理解,当然我可能不在行,但是我的理解,包括后面青花瓷,我有朋友可能在景德镇呆过,他就跟我讲,青花瓷其实不如宋瓷。因为青花瓷更多的是在器的表面画一些东西,更像是一个画家在干的事儿,不像一个匠人。建筑师其实也是匠人,建筑师考虑的是空间、是使用。宋瓷我们看到的大量的器物,其实是和使用有关,它的器形本身,和使用、和身体有关系。我们很多东西和这个距离有点远,可能想的不清楚吧,可能会有一些形式和意义的浪费。它老觉得不美,但事实上那个东西可能恰到好处。
还有诗意和自然。我想问邓老师一个问题,因为他对器物特别了解,就是“随物赋形”的问题。我听别人讲,中国和日本对于器,有一些不太一样的理解。中国人在自然中取来一半竹子、或者取来一块石头,它可能是不完美的,可能不直,也可能有个结吧。但中国人对待这个东西是很有趣的,比如一个竹节,上面有个叉根儿,但是他在雕刻这个竹筒的时候未必会把它削掉,可能就把它这个形态,刻成了一棵树。大家可能见过类似的。然后树下开始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有可能是人在下面徘徊,也有可能有鹅啊什么的。他利用了一个看似不完美、或者说是多余的东西,但却是自然的东西,这个设计就突然变得诗情画意。
另一个比如说一块砚台,我们说砚台看上去很漂亮,黑色,中间有块斑点,白色。有可能放在日本,因为日本人追求极致,尤其是木材,干干净净不能有节。但是中国人看到有瑕疵的东西的时候,他会利用这个瑕疵。把一块白色的斑点变得很有诗意,猴子捞月,刻一方水池,砚台就是个水池啊,刻个猴子。本来在自然中,老天干了一半事情,人再去干另一半事情。我今年的另一本书,《借天工》,谈建筑的,也是这么一个逻辑。古人在给另一个东西赋形的时候,他是有另一种认识的。大自然鬼斧神工,干了一半的事情,很有趣,然后人再怎么根据这个关系,借它的另一部分的功力,去做另一部分事情,所以就特别的有意思。
今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邓老师关于这个“器”啊,讲到我的心里头去,因为我所有工作的核心都跟身体有关系。当然我对“器”也不了解啊,第一次知道这个东西是这么一个(原理)。所以我特别想请教的就是“器”和“身体”更多的理解,另一个就是诗意和自然、人工和神工之间有没有一种更有意思的关系?
邓彬:今天我带来的话题是宋代器物的“用”与“无用”。那么刚才我一直在谈的是“用”。我觉得其实“无用”更重要,因为如果我们对器物,它如果仅仅是满足于“用”,还不是(足够好的。)我们知道宋代器物在全世界受到推崇的原因,我认为工艺分三个层面:第一,它一定是要满足于“用”,要好用;第二,工艺要做到极致,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第三,器物背后要有哲学。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器以用为先”,我们刚刚说到;还有一个,就是“器以载道”。“道”可以理解为中国人的哲学,今天呢,一旦谈到中国人的哲学,我们往往会陷入到从文字到文字(的境地)。大家会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无法解释,或者是比较缥缈、玄乎的东西。我们的古人,并不是在玩玄的东西,我正是因为在做器物的时候,有着非常多的体验,所以我觉得我们古人是一直在很实在的在讲实话。你像庄子的《逍遥游》里面,他用了很多生物的例子来讲哲学,比如《庖丁解牛》,他其实是很直白的描述,但这里面包含了很深的哲理。我想中国的哲学,如果讲复杂的话,也挺复杂的,但是要简单讲,也可以很明面。就像我们刚才鱼山老师提到的《浮生六记》。《浮生六记》中沈复在描述他堆假山的时候,用了一段话:“大中见小,小中见大,深中有浅,浅中有深。”这一段话呢,听起来感觉这不是在绕吗,互相都是很矛盾的,这个绕来绕去,似乎什么都没有说。其实这里面讲到了一个很核心的东西,中国文化其实一直在讲一个阴和阳的关系。就是太极,就是在讲阴和阳的调和。调和不是对等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国的器物呢,它其实一直在讲究这个动态的平衡。
比方说我举个例子啊,咱们拿着这个行炉。这个行炉,你看到上边呢,它其实是往下的弯曲的这么一个形。它没有锋芒,它的圈足呢,其实是往下卷的这么一个形。它的整个形是一个围合的圆形。所以他的整个外形,我们可以说是圆的。圆的就是它偏柔软。但是你看它的内部,特别像屋檐,特别像一个佛塔的屋檐,它的这个塔檐,里面有很多尖锐的东西,它跟这个圆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反差。包括另一个角度讲,它有楞,这个楞啊,它其实也是一种方,它跟外面的圆,也构成一种对比。这里面也体现出中国人的阴阳观,它一定是有阴有阳。
你看这个器物是朱红色的,但是中国所有的漆器,即便是朱红色的,它不可能让朱红涂满,比方说它的圈足内部,它就是黑的。这种朱漆和黑漆混搭的方式,从战国就一直这样使用了。中国的这种阴阳观,它不会把朱漆做满。同样的,一件黑漆的漆器,他也会这样的处理。他不会把一个事情做的过分。这也是中国人的哲学。
像这样的一个茶盏,我们会认为这样的一个茶盏,长得很奇怪,它叫斗笠盏,就像我们农村的斗笠,帽子。它的口这么大,它的底这么小,我们会很担心它会不会倒。它其实很难倒,即便你把它弄过来,它还是会回过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拉胚的时候,它的底特别厚,越往上越薄。所以虽然做出这样的形状,也不会产生问题。口极大、底极小,其实也是一种矛盾的双方,也是一种对比。口沿薄、底极厚,也是一种矛盾的对比。所以中国人,包括家具中间、建筑中间,我们的书法、我们绘画中间,统统都是把哲学贯穿于始终的,我们经常谈中国文化的哲学其实就是老庄的哲学,这一点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是老庄,而不是儒家的东西。这一点在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里面谈的比较多。他就谈到影响中国一切艺术的核心,是老庄的思想。
我想再补充另外一点,是谈“无用”。最早的时候我是喜欢中国古代家具的,我觉得中国古代的家具,它为什么这么迷人,给我的感觉是放在我的家里面,它不是主人,它是仆人。主人是我们,家具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家具放中间,放在家里的时候它一定不能太跳,这一点也是中国包括宋瓷的一个精神。它呢是非常的低调和内敛。虽然说它是仆人,它很低调,但是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很乐意于为你服务。比方说中国的圈椅,像是张开怀抱想拥抱你,它非常欢迎你去使用它,对人是非常亲近友好的。它不是抗拒你的。你注意到他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说低调,不代表是低品质。你会发现,它会像一个训练有素的管家,穿着白衬衣很低调的颜色,但是他很干净,他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所以他是很有品质的。低调不代表就做得粗糙。其实这一点,很难。
我们今天有大量的器物,非常的漂亮,因为它们想赢得你的关注。希望你在一大堆东西中间看到它,能把它买回家。但是你买个特别“漂亮”的器物,比方说我们在茶桌上使用茶杯,特别光鲜亮丽,特别的刺目,实际上你的眼睛一直会被它干扰。你在跟人说话的时候,桌上一个特别刺眼的东西,它会吸引你的目光的注意,因此你会心神不能。我觉得好的器物是服务于人的,器物放在家里面,包括家具也好,都是让我们的内心真正安静下来的东西。
鱼山:我这么说吧,就是书里的话,这句话可能大家看似都能读得懂,但往往我跟人解释的时候,就遇到个难题:如果我抛开建筑师这个职业去跟人解释,应该怎么解释?就看似脑洞很大,有时候别人经常疑惑怎么想出来的。但是我的工作方式也特别有意思,我现在基本上是在做研究、在画画,规定时间,今天画多少,一定会画这么多。而不是很多艺术家的方式,今天兴致来了,情绪比较好,有灵感了,创作。实际上刚才讨论的问题,也是我在画画的时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创作,有可能会把创作带入一个有趣的世界里头。我把建筑师的关于身体的一些讨论,居住、游玩,可能居住、游玩,跟现在谈论的园林也有关系,带入器物中的时候,它很自然就匹配上了。刚才大家也看到了我家的照片,也有一些植物,植物放大了就是树,也可能是竹林,你就可以想象在这里头,发生的人的活动,以及它可能产生的身体的关系。
我今天其实特别想试着去握一些那个行炉,对于器物,古人经常讲把玩,把玩到一定程度还包浆了。把玩本身带来了一些身体的讨论,你怎么把玩它的这个最合适,这个东西你怎么拿最合适。身体一部分的讨论进入到了器物。我们日常可能经常接触到这样的东西,包括它腹部的深度,可能跟水果能不能保鲜也有关系,很多可能我不是特别了解的。但是我认为,假设我们的生活中、身体,和器物有可能发生这种关系。那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比如我们上台阶,应该怎么样;或者我们在一个地方,挂衣服,姿态什么样;或者打招呼,种种之类的这些,和身体姿态有关系的事情。都可以移植到,和器物、小事这种对应起来。只要你敢想,我觉得都能找到对应的东西。
所以说我的这些小画里头,只能说这些小画里头,可能已经做了这些事。会有数之不尽的、你可以继续往下想的,各种各样的姿态。我在想,画这些小人我觉得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一开始我就把它画的特别简单,没有面部表情,身子基本上就是一袭白袍,也看不清楚腿。但他身体的姿态,大家看了以后老觉得怎么那么丰富,跟古代人完全不一样,就是因为他应该跟器物之间、花草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呼应。器物、花草绝对是宝藏,丰富到你无法穷尽。所以想象这个事情啊,中国有个词叫“迁想妙得”“触类旁通”。这个东西是它、那个东西是它,这两个怎么就串在一起,变成一个更有意思的东西,看似反常,但它合理,就变得有趣。苏东坡评价诗词,“反常合道为趣”,有意思。
所以我们看到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它未必就很奇怪,我们说“奇趣”,就是有点反常,但是它合理。比如这个形态我觉得看着就反常一点,合理就因为它和身体有关系。所以我在画里面表现了一些反常的动态,反常但有趣,是因为身体的姿态和器物、花草之间产生了似乎匹配的关系,所以它就合理了。推想我们在自然中、在园林中、在建筑中,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做的家具、你们家的门头、你们家的阳台等等,它是不是身体跟这些东西匹配上了,这个可以大家想一下,到底是不是舒服的。其实这个画里表达的就是大世界里的东西,只不过小世界是勾引你们去想象就是了。
鱼山 绘著
活字文化策划
中信出版集团,2017-10
★ 逸趣横生的中国古风版小人国
★ 一处建筑于纸上的居游桃花源
★ 一卷点染以诗意的日常行乐图
《草间居游》是由建筑师鱼山绘著的成人绘本,共收录两百余幅童趣盎然的水墨作品。在尺方大小的画中,人与器物、花草颠倒了大小,展现了一种想象空间的独特视角。
《草间居游》旨在用艺术去重新想象生活、设计生活。鱼山作为一位建筑师,在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过程中,关注到被现代人遗忘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通过捕捉生活中流变的东西,设计了一种人们在天地间诗意居游的生活方式。天马行空的想象,山水人物的韵味,令人心生温暖。
《草间居游》穿越现代与古代,其中有对古典爱情的动人描摹,有对雅致生活的细腻描绘,有对当代生活的谐谑戏仿,也有对山水拟人化的童话想象。鱼山通过对古典诗意的现代转化,展现了一种充满温情与趣味生活态度,并借此重新思考人与空间、人与现代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活动预告
我们追随鱼山立冬后的江南园林考察足迹,在无锡、杭州、苏州、上海四地举办四场《草间居游》新书发布&主题沙龙。江南行结束后,鱼山将在北京,进行一次园林之旅的分享活动。
像古人一样快活
——《草间居游》新书分享&主题沙龙
第一场:瓶罐杯盏间的诗意居游(无锡)
第二场:艺术创作与我们的在地生活(杭州)
第三场:居所如何成就我们(上海)
第四场:归去在园林(苏州)
第五场:我想住进你的画里(北京)
具体活动信息之后将一一公布,欢迎关注
大师电影
诗歌之夜
诗歌与生活之间,总存在着古老的敌意提升指南
书讯
人物
书单
招聘
活字作者
北岛 | 李陀 | 徐冰 | 汪晖 | 李零 | 张承志 | 韩少功 | 叶嘉莹 | 黄永玉 | 李泽厚 | 林西莉 | 王安忆 | 刘雪枫 | 戴锦华 | 冯象 | 刘禾 | 欧阳江河 | 西川 | 张枣 | 翟永明 | 许礼平 | 夏志清 | 李欧梵 | 狄百瑞 | 朱光潜 ……
后台回复作者关键词,收取相关图文
陆续开发中
长按关注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微信ID:mtype-cn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转载、合作、加入活字读者群 请加:Soundanf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