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美术盘点:历史回望与时代创造/尚辉

尚辉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2019美术:历史回望与时代创造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2期

尚辉



对于历史的回望总充盈着现实的观照,这或许才是回望的视点与价值。2019年迎来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这使得本年度有关美术的创作、展览与研讨都似乎被嵌定在这种回望历史的语境之中,为这些作品与活动设定了题材标识与话语范围,甚至这些作品与活动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本年度最重要的展览无疑是牵动着全国美术家神经的、被各地美术机构积极策划组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各种美术作品展览活动,并最终汇聚为规模宏大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而有关对这一展览之中美术作品现代性特征的审视与讨论,又无不体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中国现代美术变革的命题。



No.1


以主流价值与学术意识为引领的主题展



本年度最具学术引领意识的美术门类是水彩与雕塑。水彩虽普及面广,但让这种具有写生性、习作性的画种体现创作意识的学术探索却不易。年初“风生水起——当代中国水彩画作品展”的学术性呈现了当代水彩画逐渐脱离小情趣而凸显其精神性表现的当代艺术特征,水彩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也于此获得了充分发掘与多样丰富的创造。年末,“祖国的笑容这样美——首届中国水彩风景画展”以202件作品呈现了当代中国水彩风景画的审美样貌。展览被冠以“首届中国水彩风景画展”,可见其以风景为题材在水彩画界的首创性及展览规模。雕塑历来是美术领域的重要门类,纪念碑式的雕塑、架上雕塑都因其庞大的空间与体量而鲜能汇集美术馆而举办雕塑专题展。本年度举办的“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和“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可看到中国雕塑近三年来发展的整体面貌与多元探索,尤其是以雕塑艺术体裁来展现中华56个民族形象,既注重对民俗生活形象的浓缩,也充分发挥了雕塑艺术的创造个与独特的表现方式。


△陈流《吉大港》水彩画 “风生水起——当代中国水彩画作品展”参展作品


就主题展的全国性综合汇展而言,本年度应以“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和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最为突出。“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展出了文化和旅游部历经两年精心组织实施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首轮验收通过的38件美术作品,以及上海时代风采现实主义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部分作品,从而形成了本届美展以新时代国家重大历史叙事为展览主调的宏大气势。


△李永康《唱着歌儿去北京(维吾尔族)》雕塑 “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参展作品




No.2


以国际视野与当代探索为路标的双年展



“双年展”的概念并非单纯指两年一届的展览间隔,更多指涉的是当代艺术的实验理念与展览体制。从20世纪末开始引进中国内地的双年展或三年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美术的当代演进及与世界艺术发展的交叉或同步性。2019年度迎来了第八届北京双年展、第十届深圳双年展和首届湖南双年展,而这三个双年展虽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国际双年展的体制与采展人制,但也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经验与主题意旨。


△李宏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画

第八届北京双年展参展作品

(来源:“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微信号)


本年度最富影响力的双年展当属北京双年展。和本年春夏之际第五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以“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提出的策展命题不同,第八届北京双年展以宏大视角设定了“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的主题。其国际话语的针对性,显然指涉了当下全球化所面临的越来越不明晰的文化界限。对此,2018年光州双年展以“想象的边界”来探讨人类社会那些既有边界的消弭与未来边界的生成,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提出的“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似乎自动疏远了艺术无法干预的社会现实而转向了对生活趣味的追索。这两种艺术主题对全球现实问题表现出的直面也好,逃脱也罢,都让人们愈加强烈地感受到,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已成为艺术表达挥之不去的情结,甚至当代艺术的核心命题都紧紧围绕着如何应对这些社会困境而展开。“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参展作品的主题立意,紧扣当下全球政治、经济与文化在急剧动荡中形成的新格局,提出了世界文明的多样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超级概念,并通过艺术对当代社会生存经验的丰富表达与文明变迁的视觉创新来探讨这一主题的深刻意涵。本届展览展出了113个国家的640件作品,其中包括外国(含特展)作品446件,中国(含港澳台地区)作品194件,涵盖了当代绘画、雕塑、装置、影像以及其他多媒体作品。除主题展以外,本届北京双年展还设有“白俄罗斯当代艺术特展”等六个特展。


△廖勤《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纸本水墨

第八届北京双年展参展作品

(来源:“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微信号)




No.3


以经典向历史致敬与以新创凸显时代华章



本年度冠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美术作品展览无计其数,从各地到中央,几乎都举办了不同类型、不同专题、不同规模的美术展,由此而在全国营造了一种回望新中国发展历程的浓厚的历史语境。在如此众多反映新中国美术创作成就的展览中,无疑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伟大历程,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则是国家最高级别的美术盛会。前者以经典作品审美地呈现了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后者则以近五年的新锐创作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人文新貌。这些作品所塑造的普通浇筑工、消防员、解放军官兵、都市青年、快递小哥等形象,既表现了他们打拼奋斗的艰辛,更凸显了他们作为这个社会的主体所具有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而一些作品对新的社会工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描绘,也以崭新的审美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城镇化给整个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当然,本届全国美展也前所未有地引发了社交媒体的热评和参与,并主要聚焦于对中国画越来越少的水墨写意作品和对油画作品中参用图像现象的批评。应当说,当代中国画的学术问题,或许并非单纯是工笔与写意的孰轻孰重,而是在中国画意象系统的前沿探索上如何积极地借用、转换镜头图像或电子图像——这一时代视觉表征的问题。


△封治国《艺术的故事》油画




No.4


以历史回望阐发新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精神



如果说中国美术馆以经典作品审美地呈现了新中国70年的历史进程、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以新锐创作展现了新时代民族崛起的人文风貌,那么,从艺术史的角度梳理新中国美术70年的历史演进,也必然成为本年度美术史学界聚焦的热点。


“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立言——第三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扬州”、“国家美术形塑——新中国美术70年学术研讨会”和“新时代之声——全国美术理论研讨会”等,都体现了本年度美术理论建设的学术路向与思想涌动。尤其是由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和《美术》杂志社举办的“国家美术形塑——新中国美术70年学术研讨会”,是新中国美术70年艺术史最大规模的全国学术会议。来自全国重要学术机构的美术理论家参加了研讨,并以“新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转型与借鉴”“新中国的公共艺术”“美术研究与批评”和“新中国美术教育与西北美术”五个单元对新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过程和现代性特征、新中国美术各门类的发展轨迹、新中国公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导向、新中国美术的评价体系以及新中国美术教育的理念、资源和模式等诸多问题展开梳理和讨论。


△国家美术形塑——新中国美术70年学术研讨会现场(来源:“中国美术报”微信号)


总体而言,这些研讨会都涉及到对中国美术现代性命题的探讨,从而也促使人们去延伸对中国美术现代性更加久远的历史视野的考察;而本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百年,正使这种现代性的历史聚焦获得一种历史视点的重合。以《美术》杂志为龙头的多家美术期刊本年度也以多期次、大篇幅的容量组织学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的中国美术“大众化”与“科学化”转向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确,以“科学”与“民主”为思想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真正促进了此后美术发展的“科学化”与“大众化”转向。发生在20世纪的所谓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转型,其实质就是建立一个适应中国现代社会需求的、体现了现代科学精神并使人人都能享有审美关怀的新的美术形态。正是在新文化运动这种文化理想的烛照下,中国美术开始了西学的引进与借鉴,由此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制和面向现实、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现代美术形态。现代美术教育体制赋予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审美教育权利,社会审美水准因此而获得普遍提升;而面向现实、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现代美术形态,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美术以文人画为主体的单一面貌,形成了国、油、版、雕等复合性的美术种类结构,而且美术作品通过对现实社会的表现,也使美术更具有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百年来中国美术的科学化转向,由引进西方再现性美术而改良、改造传统文人画,再到汲取西方现代主义哲学而重新认知写意笔墨的独立价值,其间虽几经波澜,但人们对美术科学化转向的认知,最终也从自然科学层面升华到更深刻、更符合人文艺术学科特征的人文科学层面。而美术科学化转向本身,也无疑包含了美术教育和社会审美教育的科学化探索。



△李可染《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中国画 伟大历程,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参展作品 (来源:中国美术馆官网)


2019年美术创作、研究与展览的厚重感,的确因五四运动百年、新中国成立70年而促使人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现实。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以及美展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作品,或许都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界碑。因为这些作品里蕴含的现代性命题,标志着中国美术已站立在一个世界艺术发展的制高点上而对其创作发展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这显然是和百余年前的新文化运动那种急切地引西改中的文化自卑、和70年前的新中国诞生那种刚刚起航的文化憧憬不同,这是个最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的艺术创造。




*作者:尚辉 单位:《美术》杂志社

*本文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所刊约万字理论评论文章的精简版


☞近期预告

▷2019舞蹈:与现实对话/仝妍

▷《中国文艺评论》专访戏曲音乐家时白林——学古学今更学新/采访人:冯冬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责任编辑:吴江涛

杂志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胡一峰

美编:木子



【最近热门】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审稿专家名单(2018-2019)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2019年评论文章TOP20


【年度盘点】

2019戏曲:前行在回归本体之路上/傅谨

2019电视剧:现实题材亮点纷呈/戴清 张钰铮

2019话剧:沉淀与奋起/宋宝珍 尤里

2019电影:产业回归理性,艺术质量提升

2019歌剧:多元风貌下的时代底色/张萌


【相关阅读】

重磅|《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刊扩展版

“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2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刊发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专访:美术,穿越中西

《中国文艺评论》刊发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孙其峰专访:传道解惑 永不知足

《中国文艺评论》|构建以民族和人民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美术价值体系/尚辉

《中国文艺评论》|本土美术批评的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

范迪安、邵大箴等美术名家热评逐梦70年(节选)

锦绣入画 祝福盈心:国庆题材绘画作品赏析

《中国文艺评论》|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新媒体三组,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向上滑动


“中国文艺评论”

wyplzg



“艺评中国”

artviewcn



中国文艺评论网




让我知道你在看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点这里,查看杂志电子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