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大空”综合征

2018-03-27 郁土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阅读明星大PK||作文门诊||爱读书的语文老师

名师教你写作文||素材库&新书架

 

身为一名面向中学生读物的杂志编辑,每日都要阅读许多中学生投稿,这些来稿中,充斥着“假大空”内容者不少。


比如,


说河山必万里锦绣,

说历史必上下五千年,

说祖国必伟大,

说科技必走在世界前列,

说信心定必胜,

说力量必磅礴,

说历程必光辉,

说贡献必伟大,

说事业必崇高,

说工程必了不起,

说阐述必深刻,

还动不动就把“人民”“人类”“使命”等挂在嘴边。


所见即多,不胜其烦,一日忽然有悟:这难道不是一种病吗?


而且这种病如同流感一般,大有广泛传播之势,不得不引起重视。这里,姑且称这种病为“假大空综合征”。


先来说假。


近日读到一篇初中生作文《厉害了,我的国》,其中第三部分有句“我们中国的科技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射火箭卫星零失误率的国家;中国创造了火车中的佼佼者——高铁”等等。


其他的不说,这两条就都是假的,去年我们就有一次火箭发射的失误;高铁则为日本人所发明。这样的虚假事实,只要在文中出现一次,就足以动摇整篇文章的可信性。


而“大”与“空”紧密相连。


比如说“河山”必“万里”“锦绣”,万里不假,锦绣则未必。至于“历程”,有光辉必也有黯淡。


“贡献”则有伟大肯定也有不足,比如北大张维迎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就曾举例说,自1500年以来,影响人类的838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是中国人贡献的。


至于“人民”,情况更为复杂,《国语辞典》定义为“全体国民”,如此说来,就更要慎用了,不能动不动就是“为了人民”,那被城管驱散的流动商贩是不是人民?跪在路边乞讨的白发苍苍者是不是人民?因付不起高昂医疗费用而选择出院回家等死的农村老人是不是人民?冤假错案的受害者是不是人民?因贪腐入狱的大小官员是不是人民?


“人民”所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广太多了,而这些“人民”的诉求、欲望各式各样,且无法完全统一,当你动辄就很轻松惬意地写出“人民”时,不妨问问自己:你真的了解“人民”么?理解“人民”的需求么?能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么?


患上“假大空”综合征,病因不外有二:


一为投机取巧。以为使用了这些大词丽句就可赢得编辑或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达到发表或得高分之目的。


二是缺乏观察与独立思考能力


我想,更多的“假大空”作文,属于第二种情况,也就是说,缺乏基本的观察、感受与思考能力。


因缺乏对身边人、事、物的观察能力,故而感受能力也就十分贫弱;无观察与感受能力,则很难进行独立之思考,此三者欠缺,又要勉强为文,结果只能人云亦云,堆砌些假、大、空的词汇来掩饰内容之虚弱了。


说到这种作文病的治疗,很简单:假的要用真来医治,大的用小来治,空的用实来治


记得当年在市北中学教书时,有学生的小练笔写早晨上学,看到城管将路边小吃摊的豆腐脑筒踢翻,白花花的豆腐脑洒了一地,她由此生发议论:小贩占道经营固然不对,可城管如此执法能说是文明么?


还有一个女生写早晨背着大书包挤公交车,一中年男子嫌车内挤,先是说一老人“这么大年龄了还挤公交车,也不怕被挤坏”,又说她“这么小个人,却背着那么大个书包”,气得她真想踹他一脚,却又不敢,只盼着车快些到站,然后逃一般下了车。


这些练笔所记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真人真事,虽非什么宏大叙事,读来却亲切有味,我都在全班予以表扬。


我曾读过一名赴美工作的爸爸写的文章,说儿子在美国读小学,一次,老师居然布置了一道论文题目——观察、描写小区的鸟类。要知道,他是上了大学后才写论文的。


刚开始他十分担心儿子没能力完成任务,没想到儿子积极性十分高涨,先是从图书馆借阅有关鸟类的书籍,一边阅读,一边对照着观察所住小区里飞着的鸟类,由刚开始的所识无几,到后来几乎认识所有在小区出现过的鸟类,并很自豪地讲给爸爸听。


最终,儿子不但完成了一篇出色的小论文,而且增长了关于鸟类的知识。



其实,何止中小学生作文应当如此,就是那些大作家写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以我喜爱的知堂为例。在《乌篷船》一文里,他向即将去自己故乡旅行的子荣君介绍故乡,没有用什么诸如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之类抽象的大词,而是十分详细介绍了故乡的乌篷船,及坐船可见的两岸之景色,如:


“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蓼和白蘋,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


你看你看,都是很具体、很小的事物与景色,你可曾见一丝一毫抽象、高大、宏伟的东西么?


说到这里,不妨分享一篇小文章,是身为大学物理教师的路明写的,《一碗小馄饨》。文字很短,却很值得回味。你可曾这样去观察过身边的人,身边的这些细节?


《一碗小馄饨》

路明


下午泡图书馆,出来时天已经黑了,下着小雨。觉得有点饿,于是走进了路边上的一家小面馆,打算先垫点啥再回家。


正吃着,一个中年男人走进了面馆,一手拽着装满空塑料瓶的编织袋,一手牵着四五岁的小男孩。男孩显然是感冒了,不停地吸鼻子,时不时咳嗽两声。


男人站在柜台前,盯着价牌看了半天——汤包6元,烧卖6元,咸菜肉丝面8元,洋葱牛肉面12元……老板,来一碗小馄饨。


小馄饨5元,最便宜。


小馄饨端上来了,热腾腾的,撒着胡椒粉,漂着碧绿的葱花。男人把碗移到小男孩面前,催促他趁热吃。自己从口袋里掏出半个干硬的馒头,拿勺子舀一口馄饨汤,啃一口馒头。


听见小男孩说,“爸爸,你也吃。”


“爸不吃,给你补营养的,吃了病就好。”


小男孩突然剧烈地咳嗽,男人扔下馒头,一边责怪着,一边轻拍小男孩的后背。


我站起身,去前台点了一碗牛肉面、一碗小馄饨、一笼汤包,付了钱,吩咐老板送到男人那一桌。想了想,又对老板说,小馄饨里不要放胡椒粉。


然后走入冰凉的夜色,雨水打湿了我的脸。其实没有资格去怜悯谁,不过是同为父亲。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