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文考试命题把诡异当正常,是借着学术耍流氓,最终祸害语文祸害学生

陈兴才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创作的散文《清明》出现在苏州市高二年级语文统考的试卷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作者在做这道满分20分的阅读理解题时,只得了6分。但曾经从事过语文教学的王亚认为,题目符合语文教学,自己做不对题目是因为没有掌握答题技巧。


然而在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陈兴才看来,语文考试如此命题,完全违背了新课标关于考查学生以及高考命题建议的要求,他说:一直以来,高考命题时把握话语主导权的是一批大学教授,他们自以为是的鉴赏知识就成了命题的宝库,这类考题流布于各种考试,影响普通教师,最终祸害语文,祸害学生。


把诡异当正常,是借着学术耍流氓


陈兴才

江苏省特级教师


      刚刚结束的苏州市统考(都说不许统考的,但没有不统的),高二试卷阅读题,用到王亚的一篇《清明》,因苏州考生“想知道原作者做题时是什么感受”而通过微博“找上门去”请教,作家王亚先是做了用自己文章命的题,对照答案,20分卷可得6分,于是王亚调侃:“一切祸害”都非我的本章,向苏州全体高二学子致歉。




      欢乐心酸之余,有语文老师出来作高深状:规则不一样——语文考试与文学鉴赏并不冲突,但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侧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标准答案也是需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而按照这样的要求,文章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很正常。


      正常吗?


      无独有偶,甚至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2017年浙江高考现代文阅读,用了巩高峰的《一种美味》,一条草鱼刷爆了网络,原因是文章最后写到,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考题叫考生解读“一种美味”的意蕴以及结尾“诡异的光”的妙处。


      “史上最难考题”的调侃之余,有人采访巩高峰,其回应,称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解读,当时写这句话完全是为了搞笑,自己也不明白这个“诡异的光”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网络上出现“考生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的“笑话”。


      也许是因为太热闹,自然就会有“冷反思”,甚至人民日报也出来为考题的设题和答案辩护,主要意图大约是怪网友吐槽过度,“作者做不了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题,可以理解”。


      比较“高深”的理论依据是:作者的写作往往源于直觉或经验,是浑然天成的状态;文本诞生后,作者就只能隐退,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默雷特”。结论是作者写作时没想到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产生,可以不受作者的制约,所以,“浙江的草鱼”并不“诡异”。




      说实话,类似这样的洗白是否就可消除那条草鱼的“诡异的光”了呢?就可以让王亚所说的“祸害”消弥了呢?我看未必!


      怎么读作品,固是读者的自由,但不是要把千万颗脑袋统一到答案上来的命题者的自由,读者和命题者是两个概念,不得偷换。


      当命题者辩护“我有权不管作者时”,是冒用了“读者身份”。于是留下了一个悖论:你既然宣称读者可以不管作者原来怎么想,那你凭什么要考生服从你的答案,岂不是打自己嘴巴,或难道有双重标准?


      说“语文考试与文学鉴赏有本质区别”那位老师,只是把“存在即当作合理合法”的冬烘腔而已,你这样的题还好意思说是“侧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训练的什么思维,文本可以像出题人那样读?把你的行为视作合理,等于是你州官放火,却用标准答案让学生不能点灯,还好意思说“作家写完作品就退出了”这样貌似高深的话?


      其实这事的根子不是作者意图与命题人的立足点不同,也不是读者可不可以读出作者没意识到的,而是腐朽肮脏透顶的命题,尽考些没用的。


      多年来的阅读题考法,在所谓的文学鉴赏知识里让学生走迷宫,这作用,那意蕴,此手法,彼效果,命题人以己昏昏,却要求学生昭昭,别说原作者答不出,让命题人试试,如果题目不是你出的,或答案不是你做的,看你得几分。


      考题诡异到如此地步还说正常,是借着考试学术的名义耍流氓!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里反复强调,语文课程评价要重点考查学生“基于社会情境的阅读表达与交流”,并在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指出,未来的考试题目要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的任务”,“设计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多样化、综合性和整体性表现”。


      命题人,你们懂吗?学习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先去读课标,命题要改,像课标说的那样去做。


      一直以来,高考命题时把握话语主导权的是一批大学教授,他们自以为是的鉴赏知识就成了命题的宝库,要说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倘若考考他们为何学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语文应该考什么,我打赌他们基本不及格;然后这类考题流布于各种考试,影响普通教师,最终祸害语文,祸害学生。


      所幸,用心点,可以找到很多好的命题。只举一个同是苏州的初二的命题,看了是否羞愧:


三则材料(略)


      1、在泰山旅游景区内,一位游客看到石壁上随处可见历代名人的碑碣石刻,便想在山石上模仿题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志愿者的你赶忙上前劝阻,请把劝阻的话写在下面。


      2、针对某地产集团租借网师园一事,如果你是苏州园林管理处负责人,你的态度是怎样的?请具体阐释你的观点。


      3、“材料一”是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教材编者希望这则材料风格亲切并具鼓动性,你认为他成功了吗?请从版面编排、写作风格、图片选用或其他方面来解释你的答案。


【陈兴才,语文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国培江苏特级教师研修班写作工作坊主持人,苏州工业园区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共同体主持人。现任教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中。】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