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渊冲先生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天地境界逍遥游

新读写 2021-11-2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6月17日上午,翻译界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在北京逝世。
他从西南联大走出,是钱钟书的得意门生、杨振宁的同窗挚友,因《朗读者》一夜走红,被无数青年学子视为“偶像”。他的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曾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和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等殊荣。他曾说,“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渊冲192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西南联大,是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互译工作。

      作为首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的亚洲翻译家,许渊冲是无数青年学子心中的“偶像”。在许老家书桌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幅老友写给他的字:
“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
许渊冲的书桌

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许渊冲的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他的翻译讲究三美:“音美、形美、意美”,认为翻译文学作品时,最高标准是传达感情,求真是低标准。

1941年,许渊冲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三年级。

      1938年,17岁的许渊冲以第七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外语系。在这所战时岁月的特殊学校,他与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王希季成为一生挚友。

      当时,西南联大曾流传一句话“湖北朱,安徽杨,外加许二王,理文法工五堵墙”,指的就是后来的科学家朱光亚、物理学家杨振宁、翻译家许渊冲、财政金融学界泰斗王传纶和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

这张照片拍摄于物理学家杨振宁归国后的一次聚会,从左到右依次是朱光亚、许渊冲、杨振宁、王传纶和王希季。

      当年这五人才识过人,像一堵墙一样难以被超越,许渊冲就是其中的文科代表。

       在《永远的西南联大》一书中,许渊冲回忆道:

      “大一国文”课堂上,居然亲耳听到朱自清先生讲《古诗十九首》,真是乐何如之!

      这一年度的“大一国文”是空前绝后的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我这一组上课的时间是每星期二、四、六上午11时到12时,地点在昆华农校的三楼。清华、北大、南开的名教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鲁迅的学生魏建功讲《狂人日记》,还有罗常培、唐兰等教授也都各展所长,学生大饱耳福。
 

      记得1939年5月25日,闻一多先生讲《诗经·采薇》,他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千古名句,写出了人民战时的痛苦,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他讲时还捻捻抗战开始时留下的胡须,流露出无限的感慨。

      陈梦家讲《论语》,讲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挥动双臂,长袍宽袖,有飘飘欲仙之概,使我们知道了孔子还有热爱自由生活的一面。

      罗庸等等讲杜甫的《登高》:“急风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罗先生说这首诗被前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因为通篇对仗,而首联又是当句对,“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一、三句相接,都是写所闻;二、四句相接,都是写所见;在意义上也是互相紧密联系,因“风急”而闻落叶萧萧,因“渚清”而放眼滚滚长江;全诗融情于景,非常感人,学生听得神往。

      有个历史系的学生,用“无边落木萧萧下”要我猜一个字谜;我猜不出,他就解释说:“南北朝宋齐梁陈四代,齐和梁的帝王都姓萧,所以‘萧萧下’就是‘陈’字;‘陈’字‘无边’成了‘东’字,就只剩下一个‘曰’字了。”这就是当年联大学生的闲情逸趣。

      浦江清先生讲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他说:“用船载愁还载不动,形容愁多,真是妙想天开,出人意外。后来《西厢记·送别》:‘泪填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量这般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宋词。

      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文化,五十年后,我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古诗十九首》,《唐诗》一百五十首,《宋词》一百五十首,《西厢记》四本十六折,译成格律体的英诗;又把《唐诗》《宋词》各一百首,译成押韵的法文。

      回忆起来,不能不感激大学时代教我《诗经》的闻一多先生,教《古诗十九首》的朱自清先生,教《唐诗》的罗庸先生,教《宋词》《元曲》的浦江清先生等,但现在却是“英魂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了。 


许渊冲第一次听老师吴宓讲翻译,是1939年暑假,在昆华工校的大教室里。他记得吴宓说,翻译要通过现象见本质,通过文字见意义,不能译词而不译意。

有一年西南联大出现了“空前绝后的精彩”,来自清华、北大、南开的名教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去听冯友兰讲哲学,冯先生在台上说,“诗的含蕴越多越好。满纸美呀,读来不美,这是下乘;写美也使人觉得美,那是中乘;不用美字却使人感到美才是上乘”。

许渊冲把这些话琢磨了几十年,联系到翻译上,悟出“形似是下乘,意似是中乘,神似是上乘”。他自诩按照这条路译诗,就能“在天地境界逍遥游”。

朱光潜曾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许渊冲认为翻译也是这样:“不逾矩”求的是真,“从心所欲”求的是美,合起来便是“在不违反求真的前提下尽量求美”

翻译处女作是一封情书

      在大一英文课上,许渊冲喜欢上同班女同学周颜玉,为表达心意,便把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小诗《别丢掉》翻译成英文寄给她。

      没成想对方已有心上人,许渊冲便把这封情书发表到《文学翻译报》上,在当时引起轰动。

许渊冲大一时翻译《别丢掉》的英文手稿

      2017年在《朗读者》节目上,当时96岁的许渊冲忆起这段往事,深情朗读了这首诗,感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别丢掉
Don’t Cast Away 
林徽因(许渊冲 译)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Don't cast awayThis handful passion of the bygone day,Which flows like running water soft and lightBeneath the cool and tranquil fountain,At dead of night,In pine-clad mountain, As vague as sighs, but youShould e’er be true.
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The moon is still so bright;Beyond the hills the lamp sheds the same light.The sky besprinkled with star upon star,But I do not know where you are.It seems You hang above like dreams.You ask the dark night to give back your word,But its echo is heardAnd buried though unseenDeep, deep in the ravine.

      1941年,许渊冲大四的时候,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中国空军志愿援华航空队”,俗称“飞虎队”来华对日作战,需要大批英文翻译。许渊冲和三十几个同学一起报了名。
      在陈纳德欢迎会上,中方翻译不知如何翻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时,许渊冲举起手,脱口而出:“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他用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的一句名言,让外国人参透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传为译林佳话。
      在当年的日记中,年仅20岁的许渊冲写下:“大约翻译真是我的优势,我应该做创造美的工作了。”
      自此,择一事,终一生。许渊冲说,西南联大对他最大的影响是为人生镌刻下一种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白话文来说就是‘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抗战胜利三年后,1948年,许渊冲通过考试公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读硕士,短期内完成了法语学习。1950年,许渊冲随大批留学生一起回国。

      许渊冲在一次采访中谈到自己回国建设时说,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出超越国外的成就。

      “我觉得外国人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就要证明连你们英文、法文我都可以超过。你最擅长的英文,你英国人、美国人的,我的英文可以超过你的英文。你法国人的法文不如我翻的法文。”


“没有完美的文学,也没有完美的人生”

      许渊冲从1956年开始出版译作,自此六十多载笔耕不辍,已经出版了《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英法三国文字互译的近百本文学作品。《朗读者》节目组感慨:“这是一场文化的遇见,因为他,西方世界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了杜丽娘。”

      1996年,许渊冲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4年,许渊冲获得翻译最高奖项,国际翻译“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人。

      但是在许渊冲自己看来,“没有完美的文学,也没有完美的人生。
      
      他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要靠表叔(翻译家熊式一)。他有两出英译剧目最有名,《牡丹亭》和《王宝钏》。在英国演出时,英国女王都来看,萧伯纳都夸奖他翻译得好。我当年读书时,父亲就跟我说,你能达到他(表叔)的成就就不得了了,但现在我的成就早已超过他了。

      “我和他最大的差别是,他翻译的是散文,我翻译的是诗歌,(翻译)诗歌比散文难多了。他翻译过的,我如果再去翻,就要超过他,不超过他再去翻有什么意思呢?

      《西厢记》中有一句最著名的‘露滴牡丹开’,这句话别有深意。表叔译的是,“露水滴下来牡丹盛开”。后来我译《西厢记》,认为露水代表张生,牡丹代表的是崔莺莺,这一句描绘的是他们美好的爱情,是在写男女之事,有这个意象但不能明说,又要人能理解到这层意思。

      我的译本就译成,“The dew drop drips/The peony sips with open lips.” drips、lips还押着韵,翻得简直绝了!现在我敢吹这个牛,后人要超过我也很难、很难。

   

      让我们一起欣赏许渊冲教授于2019年02月22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从中寻找灵感和启迪:

翻译就是追求两种语言“双赢”

文学翻译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在我的翻译实践过程中,也确实一直围绕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这几方面展开具体工作。

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是西方的对等翻译理论,因为英、法、德、意、西等国运用的都是拼音文字,约有90%的词语可以找到对等词,所以翻译时基本可以用对等译法。

而中文是象形文字,只有一半词语可以在西方文字中找到对等词,有对等词时自然可用对等译法,没有对等词时,最后得到的译文要么胜过原文,要么不如原文。

劣不如优,我认为应该发挥译文优势,尽可能选用最好的译文表达方式,这就是“优化论”。“优化论”是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文学翻译理论,它继承发展严复、鲁迅、郭沫若、朱光潜等人的翻译理论,是我对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进行的总结。

《老子》第一章开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话说出“道”和“常道”的矛盾,“名”和“常名”的矛盾。

“道可道”中第一个“道”是“道理、真理”的意思,第二个“道”是动词,是“可以知道、可以说得出来”的意思,“非常道”的“道”则是大家常说的“道理”,这句话是说,客观真理和人主观所知道的真理并不常常是统一的。联系到翻译上来,尤其是文学翻译上,因为翻译求的“真”不能脱离人的主观认识,所以不可能是客观的“真”。

“名可名,非常名”,实物是可以有名称的,但名称并不等于实物。联系到文学翻译上来,意思就是:翻译的内容是有一个形式的,但这个形式并不完全等于原本的内容。

成书于2500年前的《论语》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西方有学者把它翻译成“学习而且适时温习,不是很愉快的吗?”这是“对等译法”。我则把它译为“得到知识而付诸实践,不是一种乐趣吗?”这就是“优化译法”。

我曾把诗词翻译理论总结为“美化之艺术”五个字。这是对鲁迅的“三美”论、钱锺书的“化境”说、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的继承发展。

“美”指三美——意美、音美、形美,译诗要译出原诗的三美,这是诗词翻译的本体论。

“化”指三化——深化、等化、浅化,这是文学翻译的方法论。对等译法一般只是等化,我们却可以深化、浅化。

“之”指三之——知之、好之、乐之,这是文学翻译的目的论。译文首先要使读者知道作者说了什么,其次要使读者喜欢读译者的译文,最好还能让读者读后感到快乐。换句话说,“知之”解决“真”的问题,“好之”解决“善”的问题,“乐之”解决“美”的问题。文学翻译的标准从求真到求善再到求美,层层上升。求善求美是高标准,已经超越对等译法的求真阶段,进入自由王国了。

钱锺书说过:“艺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文学翻译不是1+1=2的科学,而是1+1>2的艺术,中国译论不仅“不逾矩”,还“从心所欲”,是积极的。

西方有学者说,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统一。而中国也有人讲过,统一就是提高。联系到文学翻译上,英译中的时候要用中文最好的表达方式,中译英的时候要用英文最好的表达方式,这样双方都能得到提高。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两种语言总是各有优势劣势,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双赢,那翻译就使得世界文化向前发展了。

2014年,国际翻译家联盟把“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颁给我,这是翻译领域的全球最高奖,是对我的翻译和译论的认可。

一方面把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译成中文,另一方面把中国优秀作品译成外文,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这是一个翻译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我虽然已近百岁,仍然还在努力!


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许老是如何在翻译时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许渊冲指出,在这首诗中,“清明时节”不是指天气,而是悼念亡人的节日,所以不能按字面对等翻成“the Pure Brightness Day”,而要翻成“the Mourning Day”;
 
“雨纷纷”如果光译为“it drizzles thick”传达不出原文的意境,把雨水比作眼泪则能体现哀悼之情,所以译为“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路上行人”不是指一般的过路人,而是特指上坟悼念死者的亲友,所以翻译为“mourner”;

断魂”译成“伤心”略轻,译成“心碎”略重,但许老认为这里“过之”胜于“不及”,所以整句译为“a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酒家”不能直接译为“public house”,因为英国的酒家太热闹,而翻译为“wineshop”又可能指卖酒而不喝酒的酒店,所以需要补充为“a wineshop to drown his sad hours”;

杏花村”是酒店的名字,不能直译为“村”,所以处理为“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一片杏花中的小屋).

整首诗翻译如下: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icot flowers.

《诗经》中一首最美的短诗《诗经·采薇》,写战后士兵回家的情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这句话说的是当我离家去打仗的时候,杨柳也舍不得我走。

将“杨柳依依”翻译成了“杨柳飘扬”就不准确了,可以翻成“When I left there , willows shed tear。

2017年,许渊冲用中文、法文抄写《诗经•采薇》的名句

最后,附上许渊冲先生对一些经典诗句的精彩翻译,供大家品读。

江雪

唐·柳宗元  许渊冲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许渊冲译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a desire strong,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powder the face.

迢迢牵牛星

许渊冲译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Where brimful, brimful waves appear,They gaze but can't lay bare their heart.
北方有佳人

西汉·李延年  许渊冲译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At her first glance, soldiers would lose their town;At her second, a monarch would his crown.
静夜思
唐·李白   许渊冲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Oh can it be frost on the ground?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  许渊冲译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Long long the pathway to Cold Hill;
Drear, drear the waterside so chill.
Chirp, chirp, I often hear the bird;
Gust by gust winds caress my face;
Flake on flake snow covers all trace.
From day to day the sun won’t swing;
From year to year I know spring.

而今,在北大畅春园的老屋,仿佛还能看到在夜晚“偷时间”的许渊冲,眯着眼凑近键盘,坚定地敲下每一个字…… 
“越向前走,越有光明的前途每个小时,都要快快活活”这是他翻自莎翁的一段话 致敬,许渊冲!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非虚构阅读,绕不开这四本经典
为何20年过去,他的这些非虚构名篇依旧是范本?
真正的写作高手,都这样读书!
真正的写作高手,都这样读书!
这个寒假,孩子们就开始写起来了|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