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到孩子,也看到自己

周嫕雯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 2022-10-21


高考结束,数万学子终于可以放飞自我,而更多的孩子仍在考试的压力下向前求索。自身的希冀,对上家长的要求,有时会让孩子经历我们已经陌生了的“成长的烦恼”:


不敢承认忘做的作业,谎称没有带到学校来;考了不理想的成绩,竟自己仿造家长的签名;放学路上和同学玩耍,却说留在学校补课……


一旦家长发现孩子会撒谎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恐慌或愤怒: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撒谎了?之后遇上其他的事情可怎么办?于是想到要好好惩戒——严厉地质问、批评、说教,甚至更甚。


听起来似曾相识么?我们成长的过程也许都多少有过被家长“好好管教”的时刻。


而在我们因孩子撒谎而着急时,往往忘了哪怕现在,成人的我们偶尔仍会有适当的谎言——可能是为了避免尴尬,可能是为了照顾别人的情绪,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尊严……


而对于孩子,他们撒谎的原因可能非常浅显却重要:他们害怕说实话带来的惩罚和不理解。


当大人担心孩子这么小、可不能走歪路时,有时会忘了哪怕是小小的婴儿,ta也已经是个“人”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和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对于孩童来说,和父母的关系往往就是ta最重要的关系。


精神分析学家梅来妮·克莱因把我们建立的关系中的对象称为客体,并提出一个人如果没有客体关系的话是无法生存的。


想想看对于孩子来讲,如果家长不喜欢ta、不要ta的话,ta完全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小孩子心里看到的世界可能充满挑战甚至危险——从哪里得到吃的、怎么过马路、回家的路怎么走……


失去父母支持和照顾的小孩子很容易因面临死亡的恐惧而产生强烈的焦虑。而越是小的孩子,这样的焦虑会越强烈,也更难以分辨什么是ta的想象,什么是真实的现实。


哪怕是已经上学的孩子,想到家长强烈的情绪和反应,也会感到深刻的担心和焦虑。


有位来访者回忆,小时候妈妈会要求他把家附近认识孩子的每科成绩都抄回来,和他自己的成绩做比较,哪怕就是微不足道的几分落后,也会受到狠狠的训斥,于是他每次都会在落后时篡改别人的成绩,以免于那种放榜前的小心翼翼和惶恐。


当了解了这些,面对孩子被发现撒谎后的无措或者狡辩,我们能做的是帮助ta说出我们看到的事实,尝试平和地替孩子表达ta内心可能的感受或意图。


比如“你得了不理想的成绩时模仿了我的签名,可能你很怕爸爸妈妈知道这个成绩后我们会生气或失望,所以才自己尝试签名的,会是这样么?”


“爸爸看到你很想和同学多玩儿会儿放松下,但是觉得我们会责备你贪玩儿,于是才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也许你有你内心的想法,可以让我听听么?”


孩子由此会感到爸爸妈妈是在尝试理解ta的,“我是可以告诉他们我害怕的真相的,他们愿意陪我一起面对我的苦恼”。


在我们帮助ta的表达中,孩子也在学着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对小一点的孩子还会学着区分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自己的愿望。


直接的责问会让ta看不到自己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变得习惯地找办法逃离窘境而忘了关注自己真实的反应和感受。


体察孩子的内心很重要,而同样重要的是觉察我们自己的内心,当面临孩子成长中的种种挑战时,家长不可避免地会体会沮丧、愤怒、担忧、痛心、急躁……


有些情绪源于事件本身,而有些反复容易出现的反应可能源于我们久远的孩童记忆及成长经历。


当我们习惯的互动模式被触发,我们可能很难还能保持平和的状态去和孩子或其他人交流。我们的关键点可能在于害怕被挑战,恐惧失控,厌恶自己有失误,担心自己不够完美……


可能有些我们已经察觉并作出了调整,而有些仍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伴我们一起去探索和澄清。


对于一些已察觉和自己父母的关系有挑战的来访者,也可能会担心自己成为父母时的情况:我能不能好好关怀到我的孩子?能不能避免让ta经历我曾经历的痛苦?


精神分析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提出并不存在完美的妈妈,我们只需要能成为“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允许自己难免会出错,但尝试为之觉察并改正。


有时我们身上会有一些父母的影子,有时我们又竭力做的和父母不一样,寻找其中的平衡点也许正是我们要面临的挑战。


如果需要,你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熟悉如何能更好地看到自己。

 

预约咨询请联系渔歌轻飏小助手:17801120795(限微信、短信)



五月主题文章:

所谓“职业倦怠”到底是个什么鬼?

纪念林奕含—被谋杀”的女孩(引子)

纪念林奕含—“被谋杀”的女孩(之一)

纪念林奕含—“被谋杀”的女孩(之二)

纪念林奕含—“被谋杀”的女孩(之三)

你的内在冲突在表达着什么?

关系中重要的不是你讲的道理,而是情感的底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