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好的妈妈”“抱持”“无法思考的焦虑”,这些你曾经有过吗?
又是一年高考季,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高中生,尤其是之前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恰巧最近学习了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于是便试着用这一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客体关系理论核心的词汇是:“足够好的妈妈”“抱持”“无法思考的焦虑”。以下内容便是我对客体关系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浅薄的理解。
温尼科特认为,在婴儿时期,一个好的母婴关系依赖于妈妈对孩子的饥饿感的理解以及回应的敏感性。
当充满饥饿感的婴儿遇到了妈妈的乳房,他就会产生这样一种体验:我可以创造(一种)乳房。
而婴儿这种创造性的错觉则是个体与外世界联结的关系的开始,是一种创造性关系的开始。因此,这种创造性的错觉有着积极地意义,它能带给婴儿一种全能感。
当婴儿有了全能感之后才会慢慢发展到去全能感的过程。他会慢慢地理解,原来这个世界不是自己创造的,有些东西是不可控的,有些东西是不属于我的。
但是去全能感的过程是以之前的全能感为基础的,他只有有了前面全能的体验,才有能力获取更多的现实化的部分,继而发展出更复杂的内部幻想,这些复杂的内部幻想构成了婴儿丰富的内部世界。
如果一个婴儿的内部世界是色彩缤纷的,那么我们就说妈妈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抱持”环境。
相反当妈妈消失的时间太长,无法做到那么好的“抱持”的时候,婴儿的这种饥饿感没有办法遇到乳房,甚至回应是不足够,或者不匹配的,那么婴儿的内部幻想世界就会变得非常的贫瘠,充满力比多的关系也就不存在了。
婴儿需求不能够被满足,就会产生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是非常原始的,原初的,十分强烈的焦虑。温尼科特称之为“无法思考的焦虑”。
这是一种完全丧失安全感的感觉,比如说觉得无法承受,总是有一种永远在往下跌落的感觉,或者觉得自己跟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种时候,婴儿就会试着自我抱持,试着重新把自己再拼起来。
在成长的路上,如果婴儿用这种自我抱持的模式试着去抵御“无法思考的焦虑”,当积累了太多这种感觉的时候,个体作为一个承载者,就容易在青春期出现精神病性或者崩溃的现象。
为何是青春期呢?青春期是儿童到成年的一个过渡时期,从身体到心理都会有巨大的变化。
青春期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当遇到巨大的外部压力的时候(例如高考),这种“无法思考的焦虑”就会完全的回来。
如果此时没有进行很好的心理疏导,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所以家长们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问题尽早看医生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
长按识别二维码联系渔歌轻飏小助手
五月主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