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必浪费时间去改造别人,你是你理想的载体

刘丽英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 2022-10-21


很多人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仿佛找到了他,自己这一辈子就圆满了,就拥有幸福和成功了。


我这样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贬义,因为寻找的过程本来就是成长的愿望在催动。


就像一个有趣的绘本《失落的一角》里讲述的,那个理想的一角在外面,在世界的某处,那个不圆满的我,找到了他就圆满了。


真的是这样吗?



自体学派的创始人科胡特描述了从对他人的理想化转变为对自我的理想指引的过程。


起初小孩子觉得自己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父母轻而易举就做到了,觉得他们好厉害,好伟大,父母就是孩子心中理想的化身。


渐渐地,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孩子会发现父母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神勇无敌,他们也会有不行、甚至不如自己的时候。


如果这个发现的过程是渐进式的,孩子就有机会来消化理想和失望之间的落差,把理想化的愿望从父母身上一点点抽回,回到自己身上,变为自己的一个理想目标。


如果这个过程是迅雷不及掩耳地破灭,比如,父母一方的突然亡故;或者父母跟孩子的先天素质不匹配,孩子所需的理想化不能得到基本的满足。那这些无处安放的理想化需要就像一个永动机一样,不断催促人们踏上寻找的旅程。



可是实际上,没有人可以匹配你心中的理想,因为它是没有经过现实修正的原始理想,近似于幻想。于是有人一直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坐过山车。


就像有一些老年人,永远相信有神医和灵丹妙药可以拯救自己于苦海,被骗之后,下回还是会无怨无悔地再去相信。当然这个行为里面也会有其他复杂的原因,不过这种比较原始的理想化愿望可能是原因之一。


还有很多父母会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就按照你的期望去描画吧。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还有我能支配的环境,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种人。


但孩子可不是白纸,随着他们个人意志的觉醒,父母那些想要出类拔萃的愿望,孩子可能并不认同或者很难做到,于是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反抗。


如果父母过于强硬,孩子就通过得病等迂回的方式来表达抗议,如果父母偶尔还能沟通,孩子就会表现得很逆反,在言语和行为上顶撞不配合。


有的孩子在父母那里失望了,会把理想化的愿望投注给老师,他会像爱父母一样爱老师,那也是另一种寻找。不过有时候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忽略就会让孩子很受伤,很失望,觉得他根本不在乎自己。


寄望别人的努力终归是会失望的。那怎么办呢?



科胡特所说的一点点抽回理想化的过程,不会自动发生。它需要爱大于恨,满足多于失望的条件下才可能启动。

比如说恰好的挫折,就是理想化有一些破碎但又不至于破裂。


对于孩子,他需要大人的协助,帮助他们完成这个过程。当自己被孩子理想化的时候,就去承载它,当自己让孩子失望,被攻击的时候,也去承受它,并且去看到孩子自己的力量。这个过程和咨询师做的是类似的。


而对于成人自身,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加艰难,因为无人协助。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咨询师,共同经历理想化转变内化的过程,这不失为一种爱自己的方式。



当理想化的强大力量由外转内的时候,整个人会有一种被赋能的力量感,别把时间浪费在改造别人上,你就是你理想的载体,你可以亲自去完成它。



长按识别二维码联系渔歌轻飏小助手




五月主题文章:

所谓“职业倦怠”到底是个什么鬼?

纪念林奕含—被谋杀”的女孩(引子)

纪念林奕含—“被谋杀”的女孩(之一)

纪念林奕含—“被谋杀”的女孩(之二)

纪念林奕含—“被谋杀”的女孩(之三)

你的内在冲突在表达着什么?

关系中重要的不是你讲的道理,而是情感的底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