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写公众号的这周,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
从问题本质出发
在更早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讨论了一个话题:如何看待花费。
如果是从消费角度,很多钱都不应该花,比如买更好的电脑,毕竟,之前的还可以用,只是慢了点。
但如果从投资角度展开,那这钱就该花。毕竟提高了效率,在更长时间里,可以用其他方式将这部分成本弥补回来。
如果我们将这个「成本-投资」逻辑进行扩展,那么就是决策思维。
个人来看,它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要素:
第一是理解问题本质。
第二是找到方案集合。
第三是考虑判断标准。
回到刚刚的案例,那么:
1.问题本质并不是花费,而是为什么花费。
如果现在的核心问题是「省钱」,那么电脑够用即可。
如果现在的核心问题是「效率」,那么买好一点的是更优方案。
2.方案集合并不是非此即彼,还有可能折中。
受制于知识层面,我们能想到的方案普遍不是全部。
如果想要兼顾「省钱」和「效率」,其实还有可能是更换电脑的内存,亦或者组装一台高性能的台式机。
3.有了判断标准,决策会更加理性。
例如加入时间标准:如果只考虑到一两年的使用期限,那么旧款肯定没压力;但如果时间拉长一些,新款普遍更好。
一个购买决策,可以延展出这么多问题。看起来很烦对吧?
不过有了这个思维框架,很多问题都可以更清晰地找到解决思路。
再举一例。
(二)
曹将
你为什么不考虑辞职做自由职业者?
要说没想过这个问题,肯定是骗人的。
1.问题本质
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对未来的规划,即:希望过怎样的生活。
2.方案集合
大的方案有两个:其一是自由职业,其二是企业工作。
但是,也有一个折中:同时做两个,只是自己累点。但它又会涉及到哪个方向付出更多点。
3.判断标准
挑选判断标准是一个很纠结的过程。
如果从需求的角度,那么就包括了:生理、安全、归属、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
如果从可持续的维度,那就是:半衰期长和半衰期短。
(半衰期是物理上的概念,引申到这里,就是这件事带来的价值持续能力到底如何)
如果从金钱的角度,那就是:来钱快和来钱慢,以及未来来钱快和未来来钱慢。
看到这里,你肯定也有点烦躁了。
但是,这是有必要的,毕竟职业选择是大事,考虑全面一旦终究不是坏事。
列出了所有内容,然后找到最重要的三个,对自己而言,那就是:①归属感,②自我实现感和③可持续。
具体来看:
①归属层面。
在企业工作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而做自由职业者,则需要长时间地一个人做事。
②自我实现。
两项内容都可以达到。
③可持续性。
企业里基本上都有一条自己的培养机制,只要按照既定轨迹走,方向是比较清晰的;自由职业者则需要自己规划,但有时很容易陷入到纯粹输出、没有输入的尴尬境地。
所以,答案其实很清晰了:至少在目前,工作肯定是首要,而自媒体这边是辅助。
(三)
如何利用这个决策框架?
一旦知道人的决策逻辑,那么便可以进行适当干预,从而让他人的判断朝我们希望的路径上转移。
1.重新定义问题
很多品牌在宣传时,永远不会说功能价值,而是强调生活态度。
这样的结果就是,本来只是为了买个产品,结果问题变成了:我是否应该追求独立(浪漫、幸福等等)。
↑ 将驾驶延伸到「感受路」
一旦问题转向,方案和标准也会改变。
类似的案例是:在各种号召中,很少会谈实质上的付出与收获,而是强调愿景,比如为了让每个人都成就自我。
2.限定方案
在很多产品的宣传中,都会强调相较于历史产品做了哪些改进。于是你自然觉得它很不错,产生购买冲动。
它们的套路是:让消费者将「方案」聚焦在该产品系列中,弱化了和竞争对手的比较。
↑ 强调「和上一代比」
类似的案例是:我们在沟通中,给出两个方案。当他人短时间想不出更多答案时,只能在这两者中做出选择。
3.标准重塑
我们买东西,本质上「好用」是最朴实的诉求。
但是,在企业宣传中,普遍会给出其他有利的判断标准,特别是一些带有情绪化的 Slogan,比如「民族品牌」。一旦把这个因素加入进去,那么选择自然会偏向于它。
↑ 加入「民族品牌」的判断标准
类似的案例是:很多人强调自己工作多么努力,而忽略掉成果,让领导在评价自己时,更在意付出。
(四)
我是小结
这个思路的运用场景是:决策。
决策的第一步是定义问题。问题的本质很多时候都不是它本身,而是我们更底层的诉求。例如想买一台好的笔记本电脑,本质上是为了提升效率。
决策的第二步骤是找到方案集合。我们经常会陷入到非此即彼的怪圈,但有时也存在兼容状态。
决策的第三步是寻找标准。最重要的标准普遍是第一想到的内容,但是不要急着下结论,最好多想几个,让答案更完整。
(五)
我是延伸
无论是写材料,还是做决策,凭感觉来行动肯定最快,但也最容易陷入经验陷阱。有一套基本逻辑作为支撑,可以让自己更有信心。
这也是过往文章的一大类别:
思路决定出路。
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