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基于生态策略的南宁五象新区智慧生态城区规划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 关键词 ] 生态策略;生态城区;智慧城区; 五象新区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6)11-0055-05
[ 中图分类号]TU984.12
[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突出。智慧城区和生态城区是破解城市发展问题的两个不同视角,城市的智慧性和生态性有极大的关联,并逐渐融合在现代城市规划研究中。作者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中心主任助理王钧,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中心李三奇,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城市中心关聪聪,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城市中心吴乐斌在《规划师》2016年第11期撰文,文章通过对我国智慧城区建设现状的分析及规划策略的研究,提出基于生态策略的智慧生态城区规划策略,并结合广西南宁五象新区建设国家级绿色生态和低碳示范城区的目标,在智慧五象的规划中进行生态策略的运用和尝试,以期引导广大规划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回归和关注。
基于生态策略的智慧生态城区规划
策略
一、国内外智慧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1) 智慧典范阿姆斯特丹。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主要通过节能智慧化技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 ,通过智慧交通和全面使用太阳能节能计划等,用行动证明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2) 花园城市—新加坡。
拥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于2006 年提出的“智慧国 2015”计划将整个国家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考虑范围,通过清洁能源的使用、绿色建筑的建设、废水和垃圾处理等方法,运用智慧手段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 图 1)。
(3) 生态智慧新城—松岛新城。
韩国松岛新城以智慧和生态为最大亮点,是 U-city 和 Eco-city 相结合的复合型城市,其建设目标是完全杜绝现代都市生活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用智慧数字的基础设施将城市支端与末端连成一体,推进生态智慧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4) 智慧深圳。
智慧深圳的建设以“人本深圳、创新深圳和绿色深圳”为三大城市发展愿景,通过提供贴合民生福利、符合民众需求的信息化服务,营造安全信赖的生活环境,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将深圳打造成为智慧产业核心技术的发源地、智慧城市创新创意应用的孵化器、智慧生活的实验和示范区、低碳环保健康的城市 ( 图 2)。
除了上述典型城市之外,国内外许多城市均根据其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智慧城市差异化规划发展策略 ( 表 1)。通过对这些策略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共同点:生态和低碳,这也是国内外规划师们普遍关注的智慧城区建设重点。
二、智慧城区规划中“生态策略”的解读
本文所界定的生态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生态,更是社会、经济及自然生态环境紧密联系的城市生态 。智慧城区的内涵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态的追求和要求,其智慧性与生态性是对等、并列的相辅相成关系,其中生态性又包含在智慧性之内,如高效、便捷、低碳的城市交通是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对于城市交通发展的共同目标与追求,两者采用的手段相互关联,最终殊途同归。可见,健康的生态环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而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目标的片面追求。只有城区生态系统运行良好,整个智慧城区才能健康运作。
三、智慧生态城区规划策略
1.推行环境感知化保护
通过生态分析结果引导,划定生态保护控制线,并进行功能管制区划分和分级,明确范围界限,为后续的开发建设提供明确的生态指引。同时,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架构,建立环境保护的感知系统和统一的环境监测平台,实现环境监测的智能感知,增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景观可视化监测
在城市生态绿地网络化布局的基础上构建可视化监测的园林景观系统,运用“互联网 +”思维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生态园林现状,建立智慧园林大数据库;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的 GIS 平台,对城市绿地、园林景观进行动态可视化监测,并制定养护计划。
3.促进交通低碳化运行
遵循促进交通高效低碳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协同发展的原则,加强需求管理和交通换乘体系建设,抑制私人交通的无序发展;运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加强交通各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逐步构建智能化、综合化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4.提升能源网络化管理
通过提升能源网络化管理水平,搭建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完善城区电力、燃气及冷热源等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引导清洁能源、可持续能源的利用;改变人们的能源使用习惯,从简单的消费管控能源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结合智能建筑和智能交通等形成一个智慧应用的生态体系 ( 图 3)。
5.普及建筑智能化建设
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普及建筑智能化建设,打造智慧小区,构建典型的智慧建筑小区服务网络,可以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提升建筑的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 ( 图 4)。
6.引导产业信息化发展
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加大节能降耗力度,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服务产业,推动工业、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构建并推广运用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产业信息化发展。
南宁五象新区智慧生态城区规划
实践
一、五象新区概况
(1) 自然地理条件。
五象新区是南宁城市规划中一个全新的城区,位于邕江之南,北起邕江,南至那马,西起良凤江东侧连片丘陵,东至邕宁老城区和八尺江,包含良庆区的蟠龙小区、良庆镇、玉洞经济园区、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龙岗新区、邕宁老城区和那马组团在内的 175 km² 土地。五象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太阳终年辐射强,雨量充沛,气温高,夏长而高温多雨,冬短而温暖干燥,无霜期长。区域内现状水体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景观和环境资源,动植物种类丰富,物种多样性良好。
(2) 区位优势。
五象新区处于南宁市沿邕江向东、向南发展的通道之上,北接南宁老城区,南连沿海港口,西与机场、空港经济区遥相呼应,区位优势显著。而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是中国向中南、西南开放的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战略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是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
(3) 发展要求。
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决定》( 南发〔2015〕2 号 ) 及《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等有关政策和规划文件,以“现代、生态、便利、特色”为建设发展要求,将五象新区打造成具有壮乡首府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宜居生态新城。
二、基于生态策略的五象新区智慧生态
城区规划
1.总体目标与设计体系
五象新区提出“智慧五象”的总体目标,即以生态本底为依托,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应用,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共享平台,提升城区的管理效率,打造一个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智慧生态城区 。
“智慧五象”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体系构成的一个整体,其顶层设计体系包括以下内容:①智慧城市的应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应用体系主要包括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城市运行及智慧公共服务等;②网络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网络与智能终端体系,为智慧应用系统运行和服务提供技术保障;③智慧产业体系是“智慧五象”发展的基础,也是五象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保障体系是“智慧五象”体系框架的重要支撑,包括组织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等内容;⑤评价体系主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对工程建设和应用系统运营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 图 5)。
2. 基于生态策略的“智慧五象”规划
智慧城区应用体系和产业体系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生态的因素众多,而网络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主要是作为“智慧五象”的重要技术支撑,故本规划对生态策略的运用和尝试主要集中在应用体系与产业体系中,通过构建五象智慧生态城区规划框架来落实具体的规划内容 ( 图 6)。
(1) 定位感知—推行智慧环境保护工程。规划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的感知系统,对各类污染源 ( 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声污染 ) 进行监测 ( 特别是在重点工业污染源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安装污染物自动监控设备 ),并结合“五库四平台” 的建设,完善数字城区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市政设施的综合管理;通过建立环境监测平台,完善日志、系统管理等功能,实现环境监测的信息化、自动化,以提高环保部门的信息化能力和行政效率,打造智慧服务型政府。
(2) 可视监测—打造智慧园林景观系统。配合打造智慧海绵城区和亚热带园林城区的目标,规划以“3S”技术建设数字管理系统,通过 GIS 平台实现对五象新区海绵设施、园林景观的全流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养护。通过布设传感器、视频监控和物联网等监测设备,结合人工智能,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预警;通过智能化识别、跟踪、分析和管理,进行园林管理体系的自诊断和自调节。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园林绿化人员、智慧园林系统和公众信息交流的平台,可以监测空气质量、预报室内外微环境,向公众提供园林科普、个性化健康绿道等综合信息服务。
(3) 绿色低碳—发展智慧交通运行模式。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交通各行业间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构建涵盖地铁、公交和公共自行车的智能化、综合化的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预测交通需求,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优化通行能力,引导绿色低碳出行;通过改善点到点的通行体验,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4) 网络监导—构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以清洁高效利用为原则,提高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构建多元、健康、高效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打造“智慧能源”综合监测管理平台,通过与五象新区能源站的接入,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调度与分配,引导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规划利用,实现其与常规能源的相互衔接和补充;形成节能监测与能效评估机制,对重点耗能单位进行用能监管;通过对城区碳排放的监测,逐步建立碳交易制度,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度契合。
(5) 信息惠民—推进智慧社区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智慧社区(包含邻里中心)、智慧商业建筑 ( 包含办公楼、写字楼、酒店和商业综合体等 ) 及智慧公共建筑( 包含学校、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和公园等 ) 三类智慧建筑体系群,并编制相应的建设标准;在五象新区总部基地、蟠龙、龙岗和玉洞等片区的在建项目中重点打造一批智能小区样板,加强政府引导,鼓励开发商建设星级智慧小区,形成示范效应;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通过智慧小区服务平台,围绕终身教育、社区安全和环保节能等重点领域,应用移动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开展“智慧家庭”应用示范建设活动 ( 表 2)。
(6) 创新发展—打造智慧低碳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广其在旅游、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业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中国—东盟信息港”( 图 7),促进信息化与“两基地一中心一商圈”建设的全面融合,以“智慧制造” “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商务”等平台引领五象新区智慧产业的发展,打造一批面向东盟、特色鲜明的低碳产业园区,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优势;积极引导与发展智慧农业,融合生态农业发展,推进“五个农业”( 特色农业、安全农业、集约农业、科技农业和休闲农业 ),打造“三大板块”( 农业科技园、新农业示范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带 ),建设“两个平台”(“农信通”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专家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深化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工业设计、生产、仓储、物流和服务等环节的应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3.基于生态策略的五象智慧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构建
规划结合“智慧五象”总体建设目标,在坚持导向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原则的前提下,通过特征指标选取、指标权重设定和指标有效性验证,制定基于生态策略的五象智慧生态城区规划指标体系 ( 表 3)。该指标体系采取约束性和引导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抽样检测、组织专家评审及验收等方式验证指标的有效性。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各工程项目均制定了具体的关键考核指标,形成《“智慧五象”工程项目评价指标考核表》,用于对工程项目的精细化规范和管理。
此外,该指标体系从统一、共享、开放和创新等维度提出量化要求,全过程监督和考量指标的落实情况,有助于五象新区明确自身在国内的水平地位,为政府部门确定下一阶段的建设方向和重点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缩小与优秀城区之间的差距,并提高城区的综合竞争力。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11期
《基于生态策略的南宁五象新区智慧生态城区规划》
《规划师》11期文章推荐
【规划师论坛2】住房、社区与“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 —基于四大城市群流动人口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规划师论坛3】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 问题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4】城市人口空间重构及规划响应:武汉案例跟踪研究
【规划师论坛5】共同城市:深圳移民城市的空间转型与城市治理探索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