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研究5】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

2017-06-16 王长柳 赵兵 等 规划师杂志
 

点击蓝字关注规划师杂志公众号

本期主题: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

2012 年,我国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在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的联合启动与大力推动下,截至 2014 年底,已公布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合计 2555 个村落。如何实现这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期“专题研究”栏目以“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刊发一组文章,系统介绍我国传统村落规划编制与实践,以及不同类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专题研究5】

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讲师王长柳,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教授赵兵,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教授麦贤敏,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聂康才在《规划师》2017年第4期撰文,传统村落保护已成为城乡规划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板夹溪十三寨为例,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分析,提炼出村寨特色文化与村寨景观相互作用的三个特征尺度,进而提出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技术和方法,以期为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编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村落;特征尺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板夹溪十三寨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4-0075-07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王长柳,赵兵,麦贤敏,等.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7(4):75-81.

  一  

特征尺度的概念和意义

针对一般系统而言,能够体现系统过程本质特征的最小时空跨度叫做特征尺度 。系统变化过程的特征尺度从根本上决定了研究它所需的时间周期和空间范畴。特征尺度的概念最早由昝廷全提出,并将其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 。事实上,尺度是生态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并已在人文地理、景观生态和风景园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征尺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最佳的尺度来揭示和把握复杂景观系统的本质规律 。

文化景观同样具有尺度效应,即景观在不同尺度下呈现的特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不同,不同文化特质所展现的尺度域亦有差异。例如,刘沛林在研究我国古村落的规划思想时发现,区域尺度下传统村落的选址大多体现防御思想和风水观念;在村落尺度下,整个村落布局往往以宗祠为中心,呈现由内向外逐步扩展的平面形态,受宗族礼制观念的影响显著;村落内部的景观标识大多体现人们的宗教信仰。李和平等人认为,传统文化景观的内涵是通过物质载体系统来传承的,这些载体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可分为行为、建筑、空间、结构和环境,同时从聚落格局、族群地段和街巷场所等不同尺度进行了论证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景观是不可复制的、具有极高价值的旅游资源。然而,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文化景观的感知或关注度不同:村寨中年长的原住民依旧注重传统文化,而年轻一代原住民则要求改善居住环境,他们抛弃了陈旧、设施落后的老建筑;旅游者在关注原汁原味的文化体验的同时,还要求村寨具有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开发商竭尽所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导致过渡商业化的包装使村寨景观失去了原始模样。在制定村寨文化景观保护策略时,地方管理者处于平衡各方利益的协调者地位,往往采取“周全”的做法,结果是无法切实明确保护与开发的界限。因此,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深刻理解和把握特征尺度,挖掘核心文化景观要素的特征尺度,既有利于理清文化脉络,顺利开展文化景观价值评估、保护、利用及可持续管理等实践活动,又能够准确把握保护重点,处理好保护与更新、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   

板夹溪十三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特征分析

板夹溪是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地震堰塞湖小南海的主要溪流,沿溪顺流而下,分布着 13 个原始古朴的土家山寨:谈家院子、向家坝、大湾寨子、周家院子、龙家沟、石咀坝、老熊坝、何家大院、走马坝、台子上、瓦房坝、熊家寨和学堂湾,合称板夹溪十三寨,其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小南海镇新建村(图1)。独具特色的山水环境、村寨布局、院落建筑及民俗活动使板夹溪十三寨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渝东山区土家族聚落,是首批挂牌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一)山水格局与传统人居文化

从村域尺度看,高低起伏的山地和蜿蜒曲折的溪流构成了板夹溪小流域的自然形态, 13个村寨选址均顺势而为,分布在朝南、西南或东南向的滨水高台或半山腰上,以山为屏,以水为界,背山面水,布局灵活多样 (图2)。村寨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和自然山水和谐统一,整体呈现“山—林—寨—路—田—水—园”七要素同构的格局(图3),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折射出“以居山水间者为上”的风水观念对土家村寨选址的影响。可见,风水并非巫术,而是传统人居文化的重要表现,其中不乏合理之处。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背山可以抵挡冬季偏北风;面水方便生活、农田灌溉和养殖,同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视觉通廊,迎夏日清爽的南风;向阳可以获得更好的日照;缓坡可以避免洪涝灾害;山林植被可以有效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

传统人居文化的特征尺度是包括村寨和周边山水自然环境在内的村界或更大范围,亦可理解为村域尺度下的景观特征主要反映以风水为代表的传统人居文化。

(二)村寨空间布局与社会生活

从规模上看,板夹溪十三寨各个村寨的规模都较小,一般为10~20户,主要原因是板夹溪小流域地形崎岖复杂,适宜居住的用地较少,环境容量有限。当村寨人口达到一定规模,需要突破环境容量时,村寨就会“跳”出原来的边界,到新的地方重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由此可见,“化整为零”是土家传统村寨主动适应所在地区环境条件的主要方式 。

从村寨形态看,板夹溪十三寨各个村寨均未出现大多数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中心或明确的轴线 ( 图 4)。村寨的建筑往往根据地形的变化灵活构筑,形态自由:坡度较小的村寨,其建筑或沿山脊呈凸形分布,或沿山谷呈凹形分布;坡度较大的村寨,其建筑则以层层退台的形式向上展开,在空间组织上较少体现伦理位序关系。村寨散布的众多小菜地、果园和畜禽圈等体现出“农耕至上”的文化特征。

13个村寨均无寨墙环绕,而是以山、水、农田构成自然边界,寨门仅作为标志来界定空间,不具有防御功能。村寨内的节点空间主要有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两类,前者多是四合院或三合院内的院坝,后者多是“一”字形或“L”形房屋前的院坝与道路相连形成的生活性开敞空间。这些节点空间自由分布在村落内,无轴线关系及强烈的秩序感,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交往的需求。连接各个节点空间的公共空间便是寨内步道,宽约 1~ 2m,蜿蜒曲折、四通八达,局促的地形和“先房后街”的村寨生长模式是影响寨内道路形态的主要因素。

总的来说,在村寨尺度下,板夹溪十三寨的规模、形态、节点场所和街巷空间等布局特征受传统宗法体制限制较少,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三)建筑营造与礼制信仰

板夹溪十三寨的民居多为半干栏式建筑,平面形式主要有“一”字形、“L”形、“U”形三合院和“回”字形四合院,分别形成开放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院坝。建筑主要由正屋和厢房组成,一般有三间,受“居中为尊”的礼制观念影响,堂屋位于正屋的中心位置,代表整个住宅的物质和精神中心,用于迎客、祭祀和红白喜事等仪式;厢房建在堂屋的两边和后面,其中一边与堂屋相连,靠实地,其余三边悬空,以木柱子作支撑,吊脚楼上通常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住宅内部的卧室分配布局“以左为尊”,表现出严格的长幼有序的礼制观念。建筑结构多为穿斗式木构架,质感古朴、淡雅、沉稳;建筑采用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和木栏扶手,窗花运用浮雕、镂空等多种雕刻工艺,主题多为动植物与吉祥图案,表现出土家族人“万物有灵”的精神信仰和审美观念(图5)。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院落尺度下,板夹溪十三寨的建筑营造和装饰特征体现出土家族人的宗族礼制、信仰和审美情趣,精神文化层面的特征尺度主要是指包括建筑单体在内的院落空间。

(四)特征尺度

综上所述,板夹溪十三寨的文化景观存在三个特征尺度:①村域尺度,主要体现传统人居文化特质;②村寨尺度,重点体现社会生活需求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特质;③院落尺度,体现礼仪信仰和审美等精神文化特质(表1)。

  三  

  基于特征尺度的规划策略

规划以保护和传承土家文化为目标,基于村寨文化景观的特征尺度,提出以下策略(图6)。

(一)村域尺度:保护传统山水格局和生态格局

良好的生态环境、山水格局是村寨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因此,对于村寨保护规划来说,应以生态安全为底线,通过“五线”控制,严格保护对村寨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山水,控制重要的生态廊道和绿脉,将村寨置于自然山水构架之中,使其与自然环境有机互动,和谐共融。

规划应用GIS技术提取板夹溪小流域山体、水系和植被等自然资源信息,利用 DEM 数字高程图进行高程、坡度和坡向分析,并结合现状用地、道路和基础设施等进行综合分析及用地适宜性评价,划定“五线”控制范围:①道路红线。209 省道是串联各个村寨的主要车行道路,现状宽度为 4.5 ~ 5.0m,规划在山体和植被不被破坏的情况下适度扩宽道路红线,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强化通行功能,使其满足四级公路双向两车道的要求。②建筑红线。规划结合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和现状建筑及院坝的分布情况划定建筑红线,主要包含各个村寨的村民集中生活区,以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③建筑紫线。走马坝摆手堂是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规划按《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将摆手堂主体建筑物边缘线外围一定范围划定为紫线保护范围。④山林绿线。规划结合GIS地形分析结果和村域山林分布现状划定山林绿线,主要包含海拔较高、坡度较大、不适宜农业开发的区域及存在地质安全隐患的区域,以保护区域生态安全。⑤水域蓝线。规划梳理板夹溪主流和支流河道,以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将河道至沿岸一定区域划定为蓝线控制范围。

(二)村寨尺度:保护传统布局和街巷肌理

村寨布局包括了村寨的边界、形态、街巷、节点及其他环境要素等内容,是村寨发展演变的印记,是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结果,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规划对板夹溪十三寨各个村寨进行分区保护和景观整治。

首先,规划对村寨进行现状调查,绘制用地现状图,并对村寨的物质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划定各级保护区:①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村寨传统建筑及院坝等村民集中生活区,该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层数和土家特色建筑风貌,保护建筑与院坝的组合特征,同时控制村寨规模;②建设控制区,主要包括核心保护区以外的附属房屋以及部分较近的山林、果园、溪水和耕地等村民集中生产区,该区严格控制山林、水系和农田用地比例,禁止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保护村寨形态;③环境协调区,主要包括建设控制区以外零散分布的农用地和未开发区域,该区鼓励退耕还林,以保护村寨的生态环境,并鼓励村民将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绿化用地,以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在分区保护的基础上,规划对村寨景观进行适度整治,保持宜人的街巷空间,改善公共空间节点,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结构,使村寨传统布局得以延续和发展,实现村寨形态与人文特质的统一。

(三)院落尺度:保护传统院坝和建筑风貌

建筑是村寨文化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最具表现力,最易被感知,能集中反映村寨的整体特色和人文氛围,是传统村寨保护的重点对象。板夹溪十三寨内的建筑种类复杂多样,新、老建筑共存,建设质量和价值差异较大,故规划对建筑采取分级保护的策略。

首先,规划对村寨内所有建筑单体进行详尽调查,记录建筑年代、结构、体量、风貌、功能用途和质量等基础信息,同时进行详细测绘,建立村寨建筑现状信息数据库。

其次,依据建筑基础信息,规划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分为四类:①一类建筑,主要指建筑形式、结构和装饰能反映土家村落历史文化,院落格局基本保存完好,年代久远且极具贡献度的建筑;②二类建筑,指建筑形式、结构和装饰基本能反映土家村落历史文化,院落格局基本保存完好,贡献度尚可的建筑;③三类建筑,指建筑外观残损严重,基本丧失传统风貌的建筑;④四类建筑,主要指建筑体量、色彩和材质等方面均与传统建筑差异较大甚至严重冲突,没有太大保护价值的新、旧建筑。

最后,按照建筑等级,规划对其进行保护、修缮、整治或改造:①保护。按传统土家建筑手法进行保护、修复,对于已改动的部分,应按改动前进行原样修复;确需进行功能调整的,需经专项论证,且不得破坏原有建筑形式、结构和材料等。②修缮。按传统土家建筑风格进行修缮,在保留原有格局与形式的基础上,可适当进行内部生活设施的改善和功能置换。③整治。按传统土家建筑风格进行立面整治。④改造。按传统土家建筑风格进行改建、整治甚至拆除重建。

板夹溪十三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保护规划实践

(一)村域尺度下的生态山水格局保护

规划运用 GIS 技术对村域地形地貌及现状用地进行综合分析,划定“五线”控制范围(图7);保护板夹溪十三寨“山—林—寨—路—田—水—园”七要素同构的整体山水格局,以及对村寨生态安全具有决定意义的板夹溪廊道和鸡公山绿脉,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传统人居文化。

(1)道路红线控制。

规划将209省道红线扩宽至6m,提升路面质量,增加路灯、道路指示牌等交通设施,对于确实不能扩宽的区域,应在100m内设置会车避让空间,在红线内禁止引入与道路功能不相符的建设内容。

(2)建筑红线控制。

规划控制村寨建 ( 构 ) 筑物的边界线,在村寨建设中建 ( 构 ) 筑物不得超过建筑红线外 1.5 ~ 3.0m;除建筑内连接乡镇的管线外,其他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3)建筑紫线控制。

规划将走马坝摆手堂东面、北面外缘线外 30m 以及南面、西面至公路线外侧划定为文物保护范围,该范围内禁止进行大面积拆除、开发和改建,禁止损坏或者拆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 ( 构 )筑物和其他设施,禁止修建破坏土家传统风貌的建 ( 构 ) 筑物和其他设施,禁止占用或者破坏规划确定的保护范围以及开展对保护构成破坏性影响的活动。

(4)山林绿线控制。

规划划定的山林绿线控制范围为规划范围内海拔大于720m、坡度大于30°以上的区域,规划严格要求保护现有的山林,不得随意减少山林面积,禁止在该范围内进行与之无关的建设活动。

(5)水域蓝线控制。

规划划定的水域蓝线控制范围为板夹溪主流河道线外不少于5m的区域,其余支流可以随周边建设适当裁弯取直,保护线的宽度为河道线两侧各不少于3m。原则上,规划不得改变原有的水域形态,不得减少水域面积,除防洪涝必须的设施外,不得在水域蓝线控制范围内的陆域内设置任何其他构筑物。

(二)村寨尺度下的空间布局保护 —以瓦房坝为例

瓦房坝是板夹溪十三寨从南至北的第三个寨子,与台子上和熊家寨隔岸相望。瓦房坝占地面积为4.02hm²,其中村民住宅用地面积为0.32hm²,现有住户 10 户,共 42 人。寨内一共有 12 处建筑,大多为传统木结构,平面形式主要是“一”字形和“L”形,呈组团簇群式分布,其中有4处为现代砖混结构建筑,与村寨传统风貌极不协调。寨内有一条过溪小桥连接入寨主步道,其他为零星分布的串院路,部分已硬化;除电力通讯和给水设施外,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失。

1.分区保护 — 控制规模和形态

规划对瓦房坝的物质文化资源(历史建筑、街巷、代表性生产设施和场所等)进行详尽调查与分析,划定各级保护区界限(图8):①核心保护区,主要是板夹溪西侧院落聚集区,承载着村民的大部分公共活动,规划在该区内禁止大规模建设活动,优化建筑分类与整治方式,保护院坝及建筑的组合特征。②建设控制区,包括核心保护区以外坡度小于30°的坡地和板夹溪西岸大面积的农用地,规划在该区内严格保护现有风水竹林,保持其规模及使用功能,禁止乱砍滥伐;禁止改变农田属性,维持现有山林、农田和水域用地比例。③环境协调区,主要指建设控制区以外的区域,该区可适度开发与农业发展相关的其他功能,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禁止占用耕地进行商业及住宅的建设。

2.景观整治 — 保护村寨空间布局

依据板夹溪十三寨总体规划中“一寨一品”的安排,瓦房坝定位为农事活动体验及农耕文化展示区。依此功能定位,规划对瓦房坝的景观进行整治(图9),主要措施有:①依托寨前大片农田,鼓励村民开发农事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参与其中,体验农耕乐趣;②沿用寨内原有路面形式和街巷格局,适度扩宽入寨道路,修缮房前屋后步道,将其改造为石板路面,串联各家院落,整体形成主次分明的道路系统;③增设寨门和入寨风雨廊桥,恢复寨内农家磨坊,赋予其生产展示功能,并在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上增设以农耕用具为原型的景观小品,营造土家农耕文化氛围;④治理村寨环境污染,清除生活垃圾,在主要道路上设置垃圾桶,防止水体污染,改善环境。

(三)院落尺度下的建筑风貌保护 —以瓦房坝为例

规划首先对瓦房坝所有建筑单体进行调查,依据建筑年代、质量和价值等特征,将建筑分为四类(图10,表2);其次,按照建筑等级对每一建筑单体进行保护、修缮、整治或改造,突显土家传统村寨风貌,减少对历史风貌的损害,使之得以延续(图11)。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杂志2017年4期

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

《规划师》杂志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看原文)

『福克萨斯建筑设计作品集』新罗马会议中心及“云”酒店

【NEW BOOK】民宿之美Ⅱ

【NEW BOOK】《数据可视化》

『低能耗城市景观』风能技术——科珀斯克里斯蒂北部海湾公园

【规划师论坛6】山地城市综合管廊布局及选线规划实践

【规划师论坛1】城乡规划领域廊道相关研究述评

【规划师论坛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综合管廊规划问题及政策应对

【规划师论坛3】中心城区 E 类用地中的廊道空间生态规划方法

【规划师论坛4】深圳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

【规划师论坛5】天津市城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编制思路与实践

【PM】“多规合一”规划中的城乡用地分类及其应用

【PM】基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半城镇化地区城市更新模式研究

【专题研究1】“互联网 +”引领的传统村落复兴路径探究 ——以陕西省礼泉县官厅村为例

【专题研究2】传统村落综合规划的编制与思考——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山门村综合规划为例

【专题研究3】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专题研究4】武汉市石骨山村保护更新的困境与路径

 

转载须知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需开白名单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