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城市日专栏3】从效率到品质:建构公共休憩空间的珠三角村镇工业化地区城镇更新路径

2018-01-12 李建学 规划师杂志

点击蓝字关注规划师杂志公众号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创工程师李建学在《规划师》2017年第10期撰文,珠三角传统产业镇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但城镇更新、产业升级与城镇空间品质提升并不同步,根本原因是以经济最大化为价值导向的粗放式发展路径无法协同空间的经济属性和品质属性,导致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及空间品质滞后于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总结珠三角地区以公共休憩空间引导城镇更新的经验,提出在村镇工业化地区产业升级及城镇更新过程中应从转变设计理念及范式、创新空间设计路径和建立休憩空间运营管理新机制等方面提升空间活力及品质,推动珠三角村镇工业化地区产业转型与品质提升协同发展。

[关键词]空间品质;公共休憩空间;村镇工业化地区;城镇更新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10-0070-06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李建学.从效率到品质:建构公共休憩空间的珠三角村镇工业化地区城镇更新路径[J].规划师,2017(10):70-75.

  一  

  空间特征:功能碎片化,空间品质低

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珠三角村镇工业化地区的产业用地无序蔓延,部分专业镇现状建设用地占镇域面积比重甚至超过 50%。用地功能以产业为主,服务及休憩等功能严重不足,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人均公园绿地均低于国家标准。

用地布局呈现“马赛克化”现象。传统马路经济驱动模式造成产业用地沿公路分层布局,工厂见缝插针,包围村镇居民区,形成“村+厂+城”交融的功能空间特征,城镇环境品质与经济规模倒挂。

村镇工业化地区是珠三角中心城市外围主要的城镇化动力源头,其服务功能欠缺、功能布局碎片化,折射出空间品质低下。对居民而言,难以在当地获得超出基本生活所需的多样化生活体验;对企业而言,难以获得优质的创业环境及配套服务。可见,空间品质的提升是村镇工业化地区转型升级的空间诉求,也是转型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

现实困境:产业升级与城镇更新不等于城镇品质提升

村镇工业化地区的更新及提质主要表现在物质环境的重构、产业链条的延伸及业态的更新,目前升级改造重点聚焦于产业附加值的提升及土地价值变现,主要表现在产业园区的业态更新及旧村整体改造,包括产业区转型为展贸区、增加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旧村或旧厂房改为商业或居住地产项目等。以点状的更新项目为主,虽然城镇更新使空间密度增加、建筑形态改变和基础设施完善等,但仍难以对城镇品质产生根本性影响,主要原因为:

(一)宏观层面:缺乏整体预控,生态基底受破坏

在工业化初期,产业发展由资源驱动,主要是依托廉价的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产值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扩大生产规模;地方政府、居民等均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缺乏对生态空间的整体预控;产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厂房沿河涌等生态廊道布局,未建设用地以基本农田及山地居多,绿化景观界面及通风廊道被产业用地侵蚀严重。

(二)微观层面:无法协同空间的品质属性和经济属性

空间的品质属性特征表现在公共性、功能多元化及使用的普惠性,经济属性表现在私密性或半私密性及功能单一性、使用的有偿性(图1)。城镇转型及更新过程中往往出现空间品质下降现象,原因如下:

(1)权属分散,难以启动成片改造。工业及住宅用地使用权在不同权属人手中,部分产业用地存在权属多次交易流转的情况,在空间更新的属性及时序上难以统筹安排,也难以在统筹开发中达成一致开发意向。

(2) 个体为更新主体,以利益最大化为依归。个体在产业镇更新过程中,倾向于通过改变用地性质、提高建设强度获得更高的收益,产业用地改造以商业设施及住宅为主、以产业为辅,除被征收的土地外,不涉及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及环境品质。

(3) 政府主导城镇更新,公共性难以兼顾。公共设施及公共空间在城镇更新中被视为纯支出型配套项目,或被定性为“发展商配建项目”,作为土地出让的捆绑条件,开发建设容易被延误。

总之,村镇工业化地区的转型升级以经济效率为目标,城镇更新表现为空间形态、空间体量和产业业态的以新换旧,宏观层面缺乏导控,微观层面难以协调空间的品质属性与经济属性,导致空间品质低下,从而影响产业升级及城镇服务的提升,形成粗放式发展困局。

三 

实践探索:建构公共休憩空间推动工业型村镇转型提质

珠三角部分地区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建构公共休憩空间,组织服务设施、产业平台等多元化功能,同步实现产业升级、城镇公共服务优化及空间品质的提升。按发展的动力及主体可以分为企业主导及政府主导两类。

(一)佛山石湾镇南风古灶片区:企业主导,建设新型产业平台

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有“南国陶都”之美誉,陶瓷生产始于唐,鼎盛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石湾成为建筑陶瓷及艺术陶瓷生产的主要地区。2008年后产业转移,大型陶瓷厂均转移至西边南庄镇或肇庆市等地区,使石湾公园周边多个国营陶瓷厂空置。为促进石湾陶瓷产业的升级改造,石湾镇街道对石湾公园周边的旧工厂进行改造,对公园南部有 500年历史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风古灶进行活化利用,推动周边更新改造,建构公共休憩空间,提升片区活力(图2)。通过调研发现,陶瓷厂分隔南风古灶及石湾公园,周边环境较差,游客甚少;陶瓷产业相关业态逐步转向技术、资本需求较低的展贸业,厂房被改为仓库或卖场,土地利用低效,研发等机构过少,产业升级面临瓶颈;当地居民对图书馆、公园、体育设施和青少年活动中心需求量大;在商业设施层面,最为缺乏的是大型超市、步行商业街和特色商业区等业态。2009 年,1506 创意园进驻石湾镇,结合陶瓷产业升级的需求,把工厂改为陶瓷产业创意及商务平台。

1.宏观层面:上位规划调整功能定位,明确建设文化特色片区

石湾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南风古灶片区拓展创意文化、研发设计和商贸金融等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国际级文化产业园区;综合历史文化、旅游休闲等资源,建设AAAAA级旅游景区;优化区域功能格局,把南风古灶片区与周边生产、生活片区适当区分,凸显特色化功能(图3)。

2.微观层面:植入公共休憩功能,提升片区品质

(1)植入休憩功能,推动产业转型。整治公园环境,使创意园区与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公园休憩空间+创意服务空间+文化历史展示空间”等城市组团;提供陶瓷产业转型所需的设计、研发和展贸等服务,为居民提供非排他性的休憩及文化体验空间;推动陶瓷产业转型,由低端生产及仓储向高端研发设计、高端展贸和总部办公等业态转变。

(2)织补交通,提升公共性及可达性。加强园区内部道路与城市干道的衔接,增加园区出入口,保障各功能片区可以快速集散;区分车行道及步行道,保障步行可达主要功能区;以慢行步道串连片区内各主题功能区、文化遗存和景观节点,提高慢行的体验性及景观性。

(3) 植入设施,提升片区的品质及环境。结合历史文化遗存、公园绿地景观,植入创意平台、博物馆和人才公寓等文化体验设施及生产性服务平台,发掘已有的历史文化遗存,提高园区的文化品质;整合不同时期的陶瓷生产空间、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结合公共休憩空间与慢行步道的设置,展示从古至今石湾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历史。

(二)中山市古镇镇:政府主导,强化城镇服务中心功能

古镇镇位于中山市西北部,北临佛山顺德,西连江门江海区,是全国灯饰专业镇,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现状建设用地约占镇域面积的56%,传统产业区主要沿交通干道及河涌水系布局;人均公共服务设施不足5m2,主要是学校、医院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人均绿地广场面积约为5.2m2,低于国家及城市标准(图4)。

1.宏观层面:底线控制,优化功能

(1) 划定生态控制线及湿地公园体系控制线,保护生态基底。将临近河流水道的大面积生态农地、苗圃用地纳入生态控制线管理。结合河流、河涌和林地等环境要素,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为17km2,占镇域面积的 32.8%;结合中心河、绿博园等优质生态景观资源,确定建设全镇三大生态湿地公园,对湿地公园提出指引及详细规划,建设大面积块状及带状的公共休憩空间,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至10m2 。

(2) 建构公园体系,提供差异化的品质空间。建构“区域—镇区—片区—社区”四级公园广场体系,形成特色差异化的绿地系统。区域公园为绿博园、湿地公园和水岸公园等,作为体现本地标志性景观特色的开敞空间,以观光、生态涵养、休闲和健身等功能为主;镇区和片区公园主要服务于居民及企业,以休憩、健身和绿化功能为主;社区公园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作为日常社交及锻炼的空间(图5)。

(3) 优化功能格局,强化中心服务功能。划定产业区块控制线,分为8个大片区,共10.5km2;鼓励村社内部零散工业迁入产业区块控制范围内,保障工业及生活用地适当分离,降低生产对村居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依托公共休憩空间,在临近村居地区增加公共服务功能,在临近产业片区增加生产性服务功能,提升片区的综合服务水平(图6)。

2.微观层面:拼贴镇级公园,提升镇区服务功能及空间公共性

(1)围绕公园,植入公共服务功能。中心区的灯都公园周边原是村居、农地及工厂、行政服务中心,总体规划把中部农地规划为公园,围绕公园植入文体、教育、游憩和商务等功能,增加体育场、文化中心等设施,带动灯饰展贸城、研发中心等业态的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及城镇更新。

(2) 完善周边地块与公园的慢行交通衔接,提升公园的无障碍可达性。通过人行天桥、地面人行道和河涌桥梁等形式,加强周边商业商务设施、教育设施、居住小区与灯都公园的联系,保障周边居民可以通过慢行道到达公园,强化片区作为镇中心区休憩中心的服务能力。

(3)整合多类型活动空间,整治空间环境。灯都公园提供符合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场所,如亲子乐园、篮球场、足球场和慢行步道等体育娱乐设施,满足居民休憩及交往的需求;以湖面组织公园,连接外围河涌,以林荫道整治河涌两岸环境,恢复岭南水乡传统风貌。

(三)小结:公共休憩空间是推动城镇更新的优质触媒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企业或政府均可通过植入公共休憩空间,整合生产服务功能或生活服务功能,推动周边地块的功能重构,平衡城镇更新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及空间品质。城镇更新过程也是空间再生产过程,列斐伏尔指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生产是社会关系重组及社会秩序重构的过程。公共空间体现了开放、包容和平等等多种内涵,是公众认可的社交场所;属于非排他性空间,个体可根据自身意愿进入其中;是可兼容多元化功能的空间,满足多类型活动需求;是灵活组合的空间,形态多样化。而公共休憩空间是指可容纳居民进行文体、娱乐和社交等休憩活动的公共空间。因此,规划引导村镇工业化地区实现产业转型与空间品质提升协同发展,根本在于保障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空间供给,容纳多样化及社会化的活动。而公共休憩空间的建构过程是地区功能格局、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塑造的过程,其结果表现在价值取向、空间特征和活动特征三方面。

(1) 在价值属性方面,公共休憩空间建构的本质是空间公共性的生产。改变原有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空间建构目标,转而以提升社会综合效益为目标;嵌入公共属性空间,实现空间使用的非排他性;提升空间共享性,以公共空间及半私密空间代替私密空间。

(2) 在空间特征方面,公共休憩空间可满足不同使用者在不同时段的使用需求,是功能多元化空间;具有便捷的慢行可达性;拥有优美的环境及宜人的尺度,是高品质的休憩空间;开展的是可见彼此的活动,属于互动性空间。

(3) 在活动特征方面,公共休憩空间建构是培育公共活动及社会交往活动的过程。根据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出人的活动特征分类,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更多具有自发性及社会性的特征,自发性表现在个体自主寻求自身需求满足;社会性表现在个体与社会其他个体交往或参与集体性活动。

规划应对:基于公共休憩空间的整体导控与地块拼贴

针对村镇工业化地区城镇更新存在的问题,结合珠三角地区以公共休憩空间引导城镇更新的经验,下面着重从设计理念和范式、空间塑造路径及运营管理机制方面提出规划应对新思路,推动村镇工业化地区产业转型与空间品质提升同步发展。

(一)转变设计理念及范式

在村镇工业化地区,传统规划理念以满足生产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主要是面向产业、面向机动车等生产性要素。村镇工业化地区有别于纯粹的产业园区,在转型阶段,设计理念应聚焦于产业升级、城镇品质提升和环境优化等,应面向生态、面向生活、面向创新、面向居民,公共空间组织应成为衡量地方转型及品质的主要标杆之一。

在传统规划范式中,公共休憩空间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多表现为公园绿地、广场和风景名胜用地等,主要采取划定控制线、确定绿地的占地规模等规划方法,在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中以分类导控为主,侧重层级、用地规模的管理控制;在“三旧”改造规划中,休憩空间用地主要作为满足规划配套指标,而非功能及生活生产组织的主要依据。传统规划范式对公共休憩空间联动周边地块的规划引导不足,不利于城镇空间品质的整体提升。因此,在设计范式方面,除了控制休憩空间的范围及规模外,还应侧重控制其周边用地的功能、衔接的交通廊道等,并纳入控制导则和城市设计方案,保障其发挥“空间触媒”的作用。

(二)创新空间设计路径

根据尺度不同,村镇工业化地区的空间设计路径应聚焦于宏观及微观层面。宏观层面聚焦于城镇公共休憩空间的整体导控,通过搭建生态控制框架,推动城镇空间的组织与功能重构;微观层面聚焦于以公共休憩空间引导工业化地区的城镇更新及空间提质,通过公共休憩空间的吸引聚集、行为塑造等机制,推动周边地块的转型提质。

1.宏观层面:整体导控,预控生态基底及预留弹性功能空间

宏观层面涉及村镇工业化地区生态基底的保护及区域性公共休憩空间供给,空间组织方式须顺应生产方式的改变,产业转型升级及城镇更新需要实现生态前置及环境修复,也需要新的触媒引导空间组织,策略包括底线控制、功能优化、品质塑造和弹性预留四大方面(图7)。

(1) 底线控制:划定两级生态控制线、蓝线和绿线等,明确生态保护底线,预留城镇生态品质空间,预防城镇建设空间无序蔓延;划定城镇景观界面、通风廊道,预控视线景观廊道;制定控制线动态管理指引及开发利用规则,确立城镇更新的生态框架,丰富控制线内的休憩功能,提高体验性。

(2) 功能优化:空间功能布局的适当规整。为改变村镇工业化地区“村居+ 工厂”混杂的情况,通过划定产业区块控制线,引导零散的工业企业逐步嵌入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降低产业对居住及服务片区的不利影响,加快村镇工业化地区的环境整治,避免工业与村居混杂布局的情况。

(3) 品质塑造:甄别优质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根据资源特色、城市功能格局等,确定公共休憩空间的种类,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等;对休憩空间的建设提出分类保护及建设指引,包括范围、建设时序和配套设施等,提升城镇的生态性及公共性,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高品质生态休憩空间。

(4) 弹性预留:对尚未开发的可建设用地,规划预留城镇内部休憩空间,包括各种尺度的空间,如水岸公园、社区绿地和广场等,可根据产业升级及城市功能完善的需求,围绕休憩空间组织城镇服务功能,形成新的综合服务中心、文体休憩中心,提升城镇综合服务水平及空间品质。

2.微观层面:拼贴公共休憩空间,重塑周边地块功能

在村镇工业化地区,微观层面涉及产业及村居地块的开发和更新,适宜采取“针灸式”的方法,以拼贴的方式,植入公共休憩空间,改变周边用地的功能、地块肌理和交通组织,推动“以点带面”的更新。更新的逻辑是通过塑造公共空间,联动周边地块的更新开发,提升空间品质,表现在空间的“非排他性、功能多元、可达性、强活力、高品质”等方面(图8)。

(1)空间拼贴,塑造“非排他性”空间。在用地布局上,增加传统产业镇最为缺乏的公共休憩空间,其适宜选址于建成区边缘或旧城镇、旧厂房群的内部,结合自然环境设置,如河流水系、山体等;也可结合历史文化遗存、工业遗存等设置,如广州 TIT 创意园等,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及特殊历史印记的休憩场所。在形态上,公共休憩空间的选址可因地而异或因功能组合需求布局,如嵌入产业区呈块状、沿河呈带状及社区内部呈点状等,形成区域公共空间“大集聚”、社区休憩空间“小分散”的格局。

(2) 功能重构,提供“功能多元”空间。一方面,围绕公共休憩空间,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植入文化体育功能、休憩娱乐功能和特色商业等功能,提供多种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契合产业升级需求,配置与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如研发、展示、中试和孵化等产业平台,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在功能布局上,根据村镇工业化地区内部不同的用地类型,城镇更新可分为两大类空间组织模式:①“公共休憩空间+综合服务”模式,即“公共休憩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居住社区+X”  。在村居地区适宜采用“围合式”的布局,公共服务、居住和商业等功能地块均依托休憩空间设置。②“公共休憩空间+产业平台”模式,即“公共休憩空间+产业平台+居住社区+X”。在产业片区适宜采用“周边式”的布局,公共休憩空间依托河涌、山体等设置,位于园区一隅,与生活服务中心相邻,保障服务于生产但不影响生产。

(3) 网络织补,保障慢行可达性。梳理公共休憩空间周边的交通体系,构建快慢相宜的交通体系,降低机动车交通对休憩空间的影响;加强休憩空间与周边地块的慢行联系,建设人行天桥、慢行道等非机动设施,保障全时段的无障碍慢行可达;加强私人领域与公共休憩空间的有机联系,鼓励半公共空间向公众开放;建设多维度的连接通道,形成地表、地下及地上立体式的慢行体系,串连不同尺度的休憩空间,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公共休憩空间层次。

(4) 品质提升,塑造体验型空间。品质化体现在两大方面,分别是生活服务型品质及生产服务型品质,前者主要是满足居民生活休闲的需求,如健身、娱乐和观赏等,也可结合文化、教育等设施布局;后者是满足企业获取生产性服务功能的需求,即围绕公共休憩空间,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提供生产性服务,包括商业、创意和研发等服务,如小榄镇龙山创意园结合公园及旧厂房改造项目,通过搭建创意服务平台,为周边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然而,不管以何种功能为主,均须确保空间舒适及环境宜人,符合人性的尺度、审美体验和宜人的感官印象,须充分考虑多群体的需求,包括老人和儿童等,满足多年龄段的使用需求,凸显休憩空间使用的平等性。

(5) 活动链接,提供满足多种活动需求的“场所”。提供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空间,前者包括锻炼、休闲等,后者主要指交谈、聚会等多个体联合的活动;加强公共休憩空间与周边地块的活动空间衔接,通过广场、栈道、观景台和运动设施等,把公共性活动外溢至周边地块,提升休憩空间的趣味性。

(三)建立休憩空间运营管理新机制

要发挥公共休憩空间在城镇更新中的作用,需在公共休憩空间的供给保障、运营管理和使用维护等层面提出相应的机制,保护宏观的生态空间格局,引导具体地块的利益相关者主动营造及维护公共开敞空间,发挥其空间触媒的作用。

(1) 扩展供给保障渠道:规划预控与发展主体预留相结合。①规划预留公共休憩空间。在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不同种类的公共休憩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其成为城市空间发展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在村镇工业化地区,对现状已建设地区提出改建及更新的空间导控指引,避免规划滞后于城镇更新需求。②设定城镇更新中公共休憩空间的用地比重。政府与市场共同承担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整体提升,还有利于周边市场主体,如鼓励旧改项目中划出部分土地无偿移交给政府并优先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③重置公共休憩空间周边土地的发展权,鼓励发展主体共建共享公共空间。包括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邻近土地进行有条件开发,或者把公共休憩空间捆绑至土地出让条件内,或者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公共休憩空间开发。例如,鼓励发展商在更新项目中增加公共休憩空间,公共部分无需转换功能,亦无需补地价;鼓励围绕公共休憩空间的沿街建筑退让更多的空间,供公众使用,并可奖励一定的建筑面积。

(2) 创新管理机制:所有权、管理权及使用权相分离。通过托管、租用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达到“不求所有,大众共享”的目标,把公共空间纳入自身产业发展中管理,提升产业片区的空间品质,并向公众开放,实现公共休憩空间的效用最大化。

(3) 制定使用及维护细则:保障公共性最大化。在宏观层面,划定生态控制线后,制定生态基底控制及发展指引,明确生态基底内部可以发展及兼容的功能,在生态控制线内的工业用地须转功能或复垦,旧村应控制拓展规模,合理配置体育、休憩和旅游等设施。在微观层面,对在城镇更新中增加的休憩空间,提出明确的设施配置规定,降低外部因素对空间使用的负面影响,如控制机动车停车位,减少机动车对空间使用的影响等。此外,鼓励公众参与,确立使用监督机制。市民可随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反映公共休憩空间使用的情况,建立惩罚机制,对破坏、侵占公共休憩空间的行为予以处罚。

结语

村镇工业化地区的转型提质意味着改变以往一味追求空间经济属性的做法,而以提升空间的品质属性为依归。品质空间表现在“非排他性、功能多元、可达性、强活力、高品质”等方面,以公共休憩空间引导村镇工业化地区的更新改造,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和公共性是实现空间品质提升的有效路径。而设计理念及范式转变是基础,空间手法是路径。在宏观层面,对生态基底空间及其品质特征进行导控;在微观层面,通过休憩空间拼贴、功能重构、网络织补、品质提升和活动链接等方式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触媒作用。同时,应在公共休憩空间的供给保障、运营管理和使用维护等层面,创新相关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休憩空间及其周边用地的整体开发运营,推动村镇工业化地区产业升级与城镇空间品质提升协调发展。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杂志2017年10期

从效率到品质:建构公共休憩空间的珠三角

村镇工业化地区城镇更新路径》

 

转载须知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需开白名单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规划师》杂志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看原文)

新书推荐|《城市观察》,不只是观察……

绿洲城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伊犁河湿岛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哲学思维下的“城中村”归宿判断: 从消亡走向重生

【规划师论坛1】精益求精:新常态下城市设计管理的应对策略

【规划师论坛2】精细化管理下武汉市控规层面城市设计转型特征和实施途径

【规划师论坛3】新制度环境下对接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 以北京中关村大街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规划师论坛4】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与策略

【规划师论坛5】基于精细化思维的城市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优化途径

【规划师论坛6】精细化城市设计与公共空间更新: 伦敦案例及其镜鉴

广州与深圳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体系研究

重庆市小城镇规划用地标准的适应性探究

【世界城市日专栏1】共享活力环:城市更新视角下城市内向型空间活化路径

【世界城市日专栏2】基于边界管控的城乡边缘区空间发展策略探索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