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硬件驱动到内容驱动,MY COURT要打造纯粹篮球文化

郭福瑞 体育大生意 2019-10-30



体育大生意第1519期,欢迎关注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平台



|郭福瑞

体育大生意记者


798艺术区是很多文艺人士心驰神往的热土,在这里你可以徜徉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感受创作的魅力。而随着北京一座新篮球地标——MY COURT篮球馆的快速崛起,这片热土如今也融合了更多篮球文化内涵。MY COURT篮球馆在这里不仅是场馆供给者,更扮演着篮球文化制造和传播者的角色。

 

MY COURT的诞生夹杂着对于篮球的梦想与热爱。就像是很多篮球爱好者在成长过程中幻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球馆那样,6年前,有着中国街球第一人之称的吴悠在微博表达过同样的想法。“我想要个球馆,一年四季刮风下雨都能打,我讨厌包场,就喜欢打散场,必须实木地板恒温空调,场地配色得有NBA的浮游,筐儿得街头一点,还得来点有劲儿的音乐,最好场边还能有个看台,休息时候能免费WIFI上网再去吧台点水,对面墙上有LED能看NBA,除了自己玩还能有比赛打,最好还能有体能教练和康复师!”

 

幸运的是,吴悠成为了那个实现梦想的人。2016年5月,他与5位来自金融、地产、投资和体育领域的合作伙伴,也是平日一起打篮球的好友,共同成立了北京迈阔特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两个月后,作为迈阔特公司投资运营的第一所场馆,MY COURT场馆正式落地试运营。

 

MY COURT球馆


与一些场馆不同的是,MY COURT在创立之初就遵循着打造精品篮球馆的思路。据体育大生意了解,MY COURT开馆前装修投入多达500余万元,场馆硬件设施多选用顶尖水准的供应商。例如多支NBA球队采用的CONNOR品牌运动地板;美国GARED品牌可调节篮架;HUBBELL公司矩形灯组、高保真线阵音响以及空气净化系统、显示屏等。如同吴悠微博中的设想,这些高端设备都被填充进了MY COURT,后者因此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篮球场馆之一。

 

场地租赁是MY COURT最基础的业务,这部分收入也成为其重要且稳定的营收来源。据了解,MY COURT目前租金为600-1500元不等。而场地的利用形式也是多样的,场地既可以提供给用户打球消费,一些商业活动、综艺节目拍摄或者公司企业内部团建活动都选择在MY COURT落地。MY COURT总经理冯帆告诉我们,MY COURT 2017年的场馆使用率达到了87%,这样的成绩在民营体育场馆中实属难得。

 

健身房


从去年开始,MY COURT尝试增加更多配套功能,跳出单一球馆思维,向综合运动中心方向迈进。为此他们加入了美式运动餐吧、健身房以及与抒坦运动康复中心合作的共建的运动医疗诊室。由于团队运营精力有限,目前餐吧外包给了餐饮供应商。而健身房则与篮球运动高度匹配。“其中的器械更多是辅助篮球运动的,不是传统大众化的健身房。” 冯帆表示。此外,MY COURT还计划在周边运动装备产品方面进行开发尝试。

 

“我们想打造的其实是一站式的服务体验。即使你穿着西装,没带任何装备来到这里,MY COURT也能为你提供解决方案,购买装备、打球、洗澡更衣、用餐以及健身和运动康复。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理念。”冯帆表示。目前,依托实体场馆空间,MY COURT已经打造出来一体化、全场景的消费雏形。

 

如果给上述种种运营思路做出定义,这可以算作是MY COURT硬件驱动型商业运作模式,在延续上述思路的同时,MY COURT也在增加内容驱动的思路,这也昭示出MY COURT想要培养、输出篮球文化的初心。

 

疯狂星期五比赛


MY COURT在内容方面勾勒出的两个方向是赛事和培训。赛事方面,MY COURT曾举办“疯狂星期五”和“精英邀请赛”两大自主IP赛事。两大赛事的定位不同,面对不同群体。“疯狂星期五”曾有诸多街头篮球KOL加入,这部分带动的是广大草根篮球爱好者们的热情和兴趣。而“精英邀请赛”则是面向企业用户和中高端人士,北京现代、盖娅互娱等企业球队都曾征战过这项赛事。两大赛事向对应人群展现了MY COURT场馆的硬实力以及品牌形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场馆引流的作用。

 

培训方面,前不久,MY COURT团队策划出的青训品牌MY TRAINING正式走上正轨,第一期选择了封闭式暑期篮球特训营的形式。招生年龄为12-20岁,名额仅有12人。MY COURT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定位,其实也与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情况有关。

 

冯帆告诉我们,MY COURT曾考虑做4-10岁的少儿篮球培训,但市场竞争激烈,生源是个头疼的问题。“望京附近的青训市场基本都被‘吃’掉了,所以我们只能夹缝中求生存,做一些进阶培训课程。”

 

冯帆


相对来说,MY COURT在这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凭借多年在篮球圈内积攒、构筑的资源关系网,MY COURT拥有较为优质的教练资源。第一期训练营教练扎提曾是刘晓宇、董瀚麟等多位CBA球员的私人训练师;张子昊曾是CBA球员兰多夫和车昊训练师。

 

而训练营的培训方式也具有针对性的。第一期课程中,教练并未按照小球员们的年龄分组,而是根据各自实力。教练组制定了入营考试,在观察了各个球员的能力水准后,给予他们不同的训练计划。

 

在保障专业性的同时,冯帆团队也为球员们带去细致的服务,包括贯穿始终的视频纪录拍摄和定妆照等充满仪式感的举措。此外,MY COURT与合作机构抒坦运动康复中心为学员带来相应的检测评估,与体育保险平台保准牛为球员们带来相关运动保险。

 

第一期学员


第一期训练营的反响突出,培训产品获得了用户的认可,这也为MY TRAINING品牌做出了一次不错的口碑营销,如今第二期在开放报名后不久也很快满额。想要进阶培训的生源是十分充足的,但团队还是希望控制报名名额,从而保障教学质量和课程品质。

 

而对于MY TRAINING的未来,团队也有着较为清晰的规划,他们希望这能够成为和MY COURT并行的品牌,这体现了MY COURT想从场馆延伸至内容驱动的决心。冯帆表示,团队不想急功近利,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长线的工作,他们想要打造、输出篮球文化,这急不得。

 

当然,MY COURT也清楚,想要呈现篮球文化,球馆面向大众开放势在必行,因此每周他们都有固定的时间留给散客。不过这也出现一个幸福的烦恼,在场馆高使用率的现实情况和扩张培训的未来考虑下,MY COURT的承载力受到考验。“我们球馆的产能确实有限,所以我们现在想有一个新的地方。”冯帆透露,他们已经在寻找新的场地,并有开分店的打算。

 

在采访中,冯帆多次强调希望MY COURT能够成为打造和传播纯粹篮球文化的平台,经过两年多的运营,MY COURT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品牌认知度,而随着更多分店的开设,MY COURT或许能够进一步实现这个梦想。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经典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体育产业干货

真人“足球经理”拼多多上市

央视新媒体吴亦凡VS虎扑

中国办世界杯体育招聘


-商务联系-

大生意君|微信号:tiyudashengy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