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博士︱袁坚:记一场体验课——用思维导图读绘本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云间猫的作文课
记一场体验课
用思维导图读绘本
今天去我们家小朋友所在的学校,给他们班级的孩子上了一堂《用思维导图读绘本》的体验课。然后,忽然想到“记一场……”这个充满古早味的作文题~
不过,我想谈的仍然是,嗯,偏技术性的内容。比方说,我为什么要把“思维导图”跟“绘本阅读”凑到一块儿呢?
先说导图,导图是很好的思维工具
一方面,导图给出的是结构性思维的框架,但是又能把抽象的逻辑、结构,转换成具象的图形,非常适合孩子们。
比如我在课程里,主要会给孩子们介绍两种图形:
❶ 流程图,用来排列事件按照时间、或按照步骤的先后顺序;
❷ 中心导图——围绕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层次去拓展。
在这两种图形的基础上,又能衍生出比如:
❸ 树结构图——用来排列人物关系;
❹ 双中心图——用来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另一方面,导图的扩展性、发散性也非常好。如果我们用语音、文字来记录思考过程,就会发现:如果我要在已经记录好的内容里,再加入点什么,就得从头再来。但是导图不一样。
导图允许我们随时插入新的分支,也允许我们随时补充新的内容点。这个特性就让它变得尤其适合培养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它不是固定的,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现在,了解思维导图、知道它的好处的家长越来越多。导图不仅可以用于阅读,还可以用于写作(我还有专门的“用思维导图写作文”课程)、用于整理学科知识,等等。
那么,经常有家长来问我:怎么给孩子学习思维导图呢?在他们的想法当中,可能是去买一本专门的书、或者找一个专门的课程,把导图本身作为一个课题来学习。但我的想法有点不一样:
导图是一个思维工具。而我们的思维呢?从来都不是凭空存在的。总是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生发出来。所以我设计导图课程,首先考虑:要把它放在具体的应用场景里,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此外,导图这个工具,正因为可扩展性非常好,所以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在学习和应用的时候,能使用到的程度不一样。
低年级的孩子能画个比较简单的图,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把图形做得非常复杂——比如,我在念中学的时候,就能把每门功课、每个学年的内容,变成一张图,复习的时候看图就可以了。
对于低年级孩子,绘本是个很合适的、开始学习导图的载体。
再说绘本,绘本是充满可能性的载体
首先,绘本是孩子们已经熟悉了的,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在读。我一直主张,当我们去学习一些陌生的方法、或者使用陌生工具的时候,一开始,所处理的材料最好是熟悉的。
如果工具和方法也是陌生的,材料也是陌生的,那难度就会太大了。而如果要处理的是熟悉材料,步子迈出去就比较小,比较容易。
我们借助在熟悉的材料不断练习,最后把工具和方法也变成是熟悉的,再用它们去处理陌生的材料——也就是说,孩子们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去读更复杂的、更困难的书本。
其次,当然绘本很好玩,包含着很多有趣的内容,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适合拿出来跟孩子们讨论。在阅读绘本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可以读绘本内容本身,还可以做很多的延伸。
❶ 在绘本和绘本之间延伸。比如我带着孩子们读《乌鸦面包店》这个绘本,同步会介绍到另一个绘本《云朵面包》,两个绘本里面都谈论到了“神奇的面包”,我们可以去看,它们各自的制造过程,还可以去比较,两种面包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另外呢,这两个绘本还都是关于一个家庭的故事的——《乌鸦面包店》里有乌鸦家庭,《云朵面包》里则是猫咪家庭。在家庭关系方面,我们也可以做出很多的讨论和探索。
❷ 在绘本和日常生活之间延伸。比如当我们根据绘本,画出乌鸦家庭的“家庭树”以后,我就会顺势让孩子们想想:自己家的家庭树,可以怎么画呢?在谈论到“面包”的制作流程时,我们也可以去问孩子,你最喜欢吃的东西,你知道是按什么流程做出来的吗?
再比如,在《乌鸦面包店》里,说到小乌鸦们帮爸爸妈妈一起做出了好多不同种类的面包,那一页上所画的,跟我们在面包房里看到的就可以做个对照——在家读完这个绘本以后,下次去面包房,孩子就会看得更仔细一点。
❸ 在绘本和想象之间延伸。比如还是在《乌鸦面包店》里,又说到,乌鸦们做了好多奇怪形状的面包,比如:电器类的,电视机面包、微波炉面包……动物类的,小蛇面包、鲸鱼面包……文具类的,铅笔面包、橡皮面包……我当然要让孩子们继续构想,对不对?他们还能想到哪些奇怪形状的面包呢?哇,小朋友的脑洞都超级大的。你也试试问问你们家小朋友吧!
以上,其实差不多也就是我透过《用思维导图读绘本》体验课,想要让孩子们去尝试、去了解的内容了:4种图形、3个拓展方向。
最后,作为“结尾=总结+升华”梗,我想说:
一年级小朋友真心的,保留着非常活跃的、非常自由的思维,不管是请他们去想象“神奇形状的面包”,还是请他们来找出“乌鸦面包与云朵面包的异同”,孩子们都给到我很多的惊喜。
希望我们能一起守护住这份思维的能量。不要压抑他们,给他们空间和自由去不断地发展。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云间猫的作文课”,已获得作者授权。
更多精彩请点击:
活动︱没有伸手,我却已“带走”了它——“猫博士”带你品故居5月课程实录
资讯︱一块板竟是你的最爱?——“猫博士”品故居巴金故居系列体验课程4月课程实录
资讯︱巴金故居创新观展思路,启发观众主动探索——媒体报道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