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 | 巴金的游记,我当做野史来读——博悦读书会《旅途随笔》读后感之三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巴金故居“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旅途随笔

巴金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博悦读书专题

读书笔记

书评

话题

讨论



巴金的游记,我当做野史来读

水晶叶


  在那光怪陆离的民国时代,女性可不光只有优雅到指尖的名媛们,比如宋美龄、赵四小姐,或是智慧到发丝的才女们,比如林徽因,冰心,更多的是《一千三百圆》里那些就像待宰羔羊般的候补姨太太们,或是像《一个女佣》不堪命运折磨铤而走险的这位女侠。这些小人物不会记载在正史里,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姓。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存在过。感谢巴金和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为我们记录下了这些在“大历史”之外的“小历史”。这也是我爱在故纸堆里寻找历史真相的原因了。


  希望我推荐的这本巴金《旅途随笔》也能为你带来相同的感受。


一  

巴金《旅途随笔》的成书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巴金这位世纪老人,但都没有读过这本书——《旅途随笔》。这并不奇怪,也没什么遗憾。这本小书在巴金那浩瀚著作中极不起眼,默默无闻。它是东方出版中心在2017年出版的《巴金别集》中的一本,一起收录的还有巴金在1927年至1939年的杂文集、散文集和通信。但这并不是《旅途随笔》第一次与世人见面,而是在1934年8月由生活书店初版。一经出版即为畅销书,在《再版题记》中巴金写道“这样的小小的书居然在一个月里面就销售了三千本”,这是连他“自己也料不到的事”。


  不用多说,光看书名,就知晓讲的是旅途见闻,而体裁应该是随笔形式。


  随笔,顾名思义,随兴所致,提笔即写,所以天生带着不受拘束的气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感而发,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没有弯弯绕的上下文关系,读起来速度较快,不太费劲,唯一的缺点:对像我这样记忆力欠佳的人来说,可能读过就忘了。另外一种文字组织形式,作者在落笔之前会千思万虑,精心构思,遣词造句,前后逻辑关联强。有时,读的时候,还需要停下思索一下前文。


  对于前者文字组织形式,就像在用“第一意识”,而后者则用的是“第二意识”,即经过加工的第一意识。打个比方说,好比男人和女人同时在一个大商场购物。男人们在五分钟凭直觉就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裤子,付钱走人。但是,女人们往往要花上两个小时。“时尚不时尚”、“潮流不潮流”,“够长吗?”,“够短吗?”,“颜色搭不搭”,对这件“作品”,女人们会在意识中反复加工她的直觉和想象,并最终做下决定。

 


二  

巴金的旅途路线


  1933年,巴金从上海出发,一路经过福建、香港、广东、舟山普陀,在广州逗留了较长时间,写下了不少本书中的文章,然后在8月份回到上海,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又北上天津和北平。巴金非常细心地在每篇文章的结尾记录下了写作时间和写作地点,所以我们可以很贴心地整理出以下这些数据:


三  

从《旅途随笔》中读到的野史


  这29篇文章,对于巴金,或许仅仅是游记,但八十多年过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我们,这些游记已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它们更像史实,更像是在正史上不会记载的野史。这些野史的真实性并不比正史低,而且还不像正史那样刻板,相反更加生动逼真,一把就能拉你进入到那个时代。


三  

1.海珠桥的毁灭与重建


  如果只看内容,不看标题,会误以为巴金在谈论伦敦塔桥。当然不是,这座海珠桥至今仍横跨在广州珠江上。但能见到与巴金所见的相同场景且还在世的人已不多了,并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因为,在1938年,日军派遣军机轰炸广州,海珠桥的桥体开合器在一轮又一轮的轰炸下被震坏受损。日军居然还顺手牵羊地“盗”走整套开合器。从此,海珠桥就像被人剜去关节,成了不能活动手脚的“废人”。


  但这还不是海珠桥“桥生”上最惨的一次。


  到了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军溃败至广州,为了所谓的“将废墟留给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竟然下令炸毁海珠桥。如果说这一决定还能解释为敌我势不两立,那么接下来发生的,则是连上帝也难以宽容。10月14日下午5时45分许,临近爆炸时间,桥面上的行人虽然行色匆匆,但丝毫不知危险已逼近他们。而已溃不成军、人心惶惶的国民党当局竟无一人去通知桥上那些无辜的百姓。下午5时50分,安置在海珠桥上的100箱的黄色炸药完成了它们的使命,连同海珠桥和数百名桥上的冤魂们一起。

  海珠桥于1950年修复后通车。

  桥或许能修复,但那些逝去的生命永远不会回来了。


三  

2.传奇人物匡互生

  如果粗略地划过这些文字,你可能会错过一位传奇人物——匡互生。他的传奇和一场划时代运动联系在一起——五四运动。


  那么,究竟是怎么样的传奇行为呢?说来寻常,爬窗。只是爬的不是一般的窗,而是当时“一品大员”曹汝霖官邸大门上的一扇小窗。“1919年5月4日,当愤怒的爱国学生们游行至曹宅,点燃了赵家楼,暴打了曹汝霖等人”。中学历史课本总爱隐去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其实,当天的情形更具戏剧性:赵家楼大门紧闭,只留一扇小窗,但见匡互生上前一记硬拳敲碎窗玻璃,不顾手上的鲜血,从小窗里爬进去,然后在门后打开大门,接下来才有了教科书里写的那一幕。


三  

3. “一•二八”事件前的上海

  《一个回忆》是《旅途随笔》中唯一一篇不是写于1933年旅途中,而是初写于1932年春,改写于1933年5月底。爱好中国近代史的朋友一定会意识到1932年初那个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件。当时,巴金就住在闸北区宝光里——平日他称作“家”的地方——而那里正是日军轰炸的重灾区。


  幸运的是,在事件爆发的前几日,巴金有事外游,并不在上海。而一个多月后,当巴金辗转回到上海十六铺码头,遥望“黑烟遮满了的北面的天空”时,他出奇地冷静,“我觉得我的血已经冷了”。


  当时上海闸北区已被日军封锁,巴金在租界度过了“将近三十天的痛苦的生活”,“终有机会到闸北去了”。摘选的这段文字是巴金第一次进入封锁区,但无果而返,因为遇到一位“穿便服的日本人”。


  这就有点值得玩味了。如果穿便服的人不是汉奸的话,那么,这位操着一口上海话的日本人,至少告诉我们一点:哪怕在战前,日本人对我们中国、我们中国人的了解和关注已超出了我们原本的想象。


三  

4. 民国的普通女子


  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的用意是:在那光怪陆离的民国时代,女性可不光只有优雅到指尖的名媛们,比如宋美龄、赵四小姐,或是智慧到发丝的才女们,比如林徽因,冰心,更多的是《一千三百圆》里那些就像待宰羔羊般的候补姨太太们,或是像《一个女佣》不堪命运折磨铤而走险的这位女侠。


  这些小人物不会记载在正史里,甚至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姓。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存在过。感谢巴金和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为我们记录下了这些在“大历史”之外的“小历史”。这也是我爱在故纸堆里寻找历史真相的原因了。




注:本文经作者授权,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原文载于“中华悦读会”公号。

更多精彩请点击:

故居 | 楼乘震:林语堂:隐居草山编辞典——台北文化名人故居之三

故居 | 楼乘震:钱穆故居:永远的课堂——台北文化名人故居之二

品读 | 香港,一个陌生又亲近的地方——博悦读书会《旅途随笔》读后感之二

故居 | 楼乘震:胡适的终点——台北文化名人故居之一

品读 | 行走旅途,落笔见闻——博悦读书会《旅途随笔》读后感之一


 • end • 

文章来源 | 博悦读书会

编辑 | 茹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