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眸2019 | 张瑞琪:正确使用讲解员的指导手册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巴金故居关注我们



  时间是一辆永不停止的列车,不知不觉中,紧张繁忙的2019年即将过去。

  每年的这个时候,就该是我们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在别人眼里,讲解员可能就是给游客讲讲故事、聊聊天啥的,就是一个“耍嘴皮子”的,为此,我去年就用了一篇工作总结来正名(回眸2018 | 张瑞琪:一个讲解员的自我修炼),那今年就给大家说说,在讲解时遇到的人和事。

1


参观巴金故居的正确姿势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或是慵懒的午后,漫步在武康路的街头,到处都洋溢着文艺的气息。巴金故居也是这条路上富有特色的文学博物馆,来此游玩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定不会错过这里。

我每次给小朋友们讲解时,

我的内心世界希望是这样的: 

全场动作必须跟我整齐划一

来 左边 跟我一起看铜像

在你右边 看一张照片

来 左边 跟我一起看勋章

在你右边 再看幅画

*改编于《野狼disco》

捂住脑门儿晃动他们胯胯肘

好像有事儿在发愁

“叔叔,您在说什么?”

“叫什么叔叔,叫哥哥!”


说完小朋友,大朋友们不要笑,轮到你们了!在参观时随时摄影留念,甚至伸手触摸一些特别的展品。在这里呼吁,关爱讲解员,从我做起,以下是参观巴金故居的正确姿势。俗话说得好,大人都是过期的小朋友,我看看,确实呀......


我天真的以为,

给大朋友讲解能轻松点,结果.....

互动回答的姿势:

提问:巴金的原名叫什么?

正确答案:李尧棠


参观展览的姿势:

安静的参观浏览,不触摸展品。


故居拍照的姿势:

在不影响其他游客的情况下有序的在主楼外拍摄。

互动回答的姿势:

提问:巴金的原名叫什么?

巴金?为什么叫八斤不叫九斤?


参观展览的姿势:

在主楼中蹦蹦跳跳、随意跑动、大声交谈。


故居拍照的姿势:

在主楼门口堵了十几分钟,摆十几个pose,

仍对拍出的照片不满意。


以上为个别现象,请勿对号入座



2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今年,我去参加了一个讲解比赛,是“上海市技能大赛‘上海文化’系列竞赛活动之上海市徐汇区第四届旅游行业技能大赛”中的“梧桐树下的红色文化”讲解比赛。这么长的名字也显示了比赛的(霸气)专业性、(牛X)权威性。

  为了这个专业的比赛,自然也是需要做许多的准备工作的。不仅要写讲稿、背讲稿,还要制作相应的PPT展示。

  事实上,虽然平时讲解是场馆的日常工作,但真正应对比赛而撰写讲解稿依然是有难度的,不仅要考虑比赛的主题、时长等要求,还要考虑场地的大小、麦克风是否手持、展示屏幕的位置等客观因素。

  同时,在写讲稿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无法做到信手拈来。只能参考更多的书籍,在以往比赛的资料上进行修改。

举个栗子





  能够来参加比赛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虽然尽力发挥,但也以微弱的劣势无缘冠军(以及亚军、季军、优胜奖)。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其他选手身上,我更能发现自身优缺点,为将来更好地提供讲解服务打下基础。

3


请不要让中间商赚差价



  武康路是一条“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这里处处都流露着浓郁的文艺气息。自然吸引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文艺人士慕名而来,无论是走在这条路上,感受历史与文化的气息,还是留下美丽的照片,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都是令人神往的。

  然而,在这条路上,也有一些所谓的“文学爱好者”,打着“民间导游”旗号,给游客讲解武康路,他们收费不菲,但讲解的质量却是令人怀疑。

  巴金故居坐落在这条网红路上,自然也遇到过这样的“民间导游”。据说还小有名气,请他讲解一场还需要在某APP上提前预约。在某个阳光明媚或是阴雨绵绵的午后,便可以看到他们带队进入故居。他们自己会给团队解说,但往往都是胡言乱语,满嘴的不着调。而若是与他上前对质,他则会回答“这是他的一些个人的理解”。

对于这种“个人的理解”我表示

  所以,如果您来巴金故居参观,可以预约巴金故居的专业工作人员为您讲解。不仅能了解真正的巴金先生,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不然,你以为的奇闻野史,可能只是无良导游的异想天开。并且,你给这些无良导游的服务费够在武康路从这一头吃到那一头,难道它不香吗?






4


做好知识的搬运工



  巴金故居的展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根据特定的纪念日或展览的主题而重新设计展出,就拿临时展厅的一面展墙举例,同一个地方,同一面墙,但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变化。

  因此,也就要求我们需要时刻学习新知新识,要根据展陈的变化改变讲解的内容。我们不“生产”知识,但我们是知识的搬运工。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来参观的不同的团体形式,来设计不同的讲解内容,比如学生团体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互动来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及注意力。而学术团体参观时,我们可能更多的需要介绍巴老生活的一些细节。这对于知识储备的要求就很高,我们只有不断的自我学习与提升,才能满足不同参观人群的需要。  


正 文 完 结



有话要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人们似乎总是会以“能赚钱吗?”为标准来衡量职业、人生的成功与否,每个人都以“脱与不脱”(脱贫、脱单、脱脂与不脱发)为奋斗目标,“初心”似乎真的格外珍贵。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讲解员的职业之路该如何走下去?”其中,国博的一个网红讲解员的高赞回答中是这么说的“首先要热爱讲解员这个工作。并且努力让自己符合人们心里对你这个身份的期待。最后,要在博物馆外开辟新的战场。”

  这个答案似乎也没有回答上面这个问题,但“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走得都是自己的路,“讲解员能不能赚钱?”或者说“赚钱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个人简介


张瑞琪

巴金故居 宣教、讲解员

进馆三年,初心不变。

颜值与发际线均有所提高。


回眸2018 | 张瑞琪:一个讲解员的自我修炼

回眸2017 | 张瑞琪:老男孩成长日志——从志愿者到职员

回眸2019 |饶悦:作为“螺丝帽”的一年

回眸2019 | 茹佳:宣传稿,高跟鞋,还有伪记者心

回眸2019 | 沈思君:“沈大力”的一天

回眸2019︱忻世超:一条“爆款”微信的诞生

撰文、编辑:张瑞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