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天︱新书推荐:刘福泉 王新玲《巴金创作艺术探究》

巴金故居 2021-02-13

点击巴金故居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4月正是读书天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匆匆岁月,春色正好,气候适宜,正是适合读书的好时节。

为表示向图书及其作者致以世界范围的敬意,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很快,2020年世界读书日又将到来。

巴金先生曾说:“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巴金故居随处可见的藏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4月,巴金故居将为您荐书、评书、分享爱书人与书有关的心情和故事,精选朗诵名师为您朗诵书中名篇等。一起读书吧!






《巴金创作艺术探究》

作者:刘福泉 王新玲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刘福泉

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艺术研究,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电视》《南方文坛》《电影评介》《长城》《文艺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持省级项目两项。

王新玲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保定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语文教学研究,先后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语文建设》《河北大学学报》《美与时代》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上编  巴金散文创作艺术论

第一章   巴金散文创作综述

第二章   巴金散文风格的形成及发展

第三章   巴金散文的美学内涵

第四章   巴金散文的无技巧理论

第五章   巴金散文的修辞艺术

第六章   巴金忏悔意识的流变

第七章   反思历史  拒绝悲剧重演

第八章   《随想录》的开头艺术

第九章   让别人也认识这些纯洁的心灵

第十章   人生的控诉派

第十一章 巴金早期散文的意象特色

 

下编  巴金小说创作艺术探究

第一章  掘墓人·守墓人·墓中人·殡葬品

——巴金小说《家》的人物形象系列分析

第二章  觉慧出走之后

第三章  从《家•春•秋》的数理分析看传统文化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  在接受中走向经典

——《家》的接受史研究

第五章  激流:穿越时光的隧道

——谈《家·春·秋》的影视改编

第六章  回归与开掘

——新世纪巴金小说《家》的戏剧改编

第七章  《寒夜》:性别期待的错位导致的悲剧

第八章  小说的留白:影视改编的增长点

——《寒夜》的影视改编

第九章  灵魂堕落过程的写照——巴金的小说《憩园》

第十章  《春天里的秋天》第一人称的叙述策略

第十一章  穿越历史的谜雾——谈巴金的小说《灭亡》

回首往事,只感觉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从大学二年级的1983年开始第一次阅读巴金的作品《家》,至今已经三十五年了。《家》是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课程的必读书,当读到鸣凤投湖前的大段的心理独白时,被深深地感染了,第一次读书读到潸然泪下,从此就爱上了巴金作品。图书馆里所能够找到的巴金作品都成了我如饥似渴阅读的精神食粮。在中小学阶段,对巴金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从一九七一年开始上小学时,就很少有正式的语文课本,有也是以毛主席的文章和样板戏唱词为主要内容的,直到一九八〇年高中毕业,对于巴金的了解也只是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家》《春》《秋》,其余一概不知。但如果要说起第一次接触巴金作品,应该是在上初中时,看过哥哥的高中语文课本,因为没有封面,至今不知是哪一年的,只记得是繁体字,还是竖版的,其中有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朱德的《母亲的回忆》还有纪念抗战胜利的《十万火炬》。因为巴金文章中写到的彭德怀,被称为党的十大路线斗争的反动人物,所以印象深刻,当时只觉得文章中的彭德怀并不像是个坏人,志愿军的司令员怎么会是坏人呢?

在看过所能找到的巴金的作品后,为了加深对巴金的理解,开始涉猎巴金研究方面的著作,那时图书馆里有关巴金的研究资料还较少,便经常跑书店,见到有关巴金的书就买,作品有《巴金散文选》(上下)《家》《春》《秋》《巴金选集》,《巴金中篇小说选》,《随想录》有五本,看书上的购买记录,分别购于北京、保定、邢台、邯郸四座城市。研究资料有贾植芳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巴金专集》、陈丹晨先生的《巴金评传》、张慧珠女士的《巴金创作论》、汪应果先生的《巴金论》都曾对我起了引路的作用;还通过翻阅相关学术刊物、报纸阅读有关巴金的研究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巴金研究的现状和历史,这些都更增加了对巴金的兴趣。学年论文写的是巴金散文,毕业论文写的仍然是巴金的散文,因为在巴金的散文里,让我接触到巴金那颗真诚热情、善良崇高的心灵。至今我引以为憾的是当时虽然想与巴金研究的专家和前辈们联系,请求他们的指点与帮助,但害怕被拒绝的心理使我最终没能鼓起勇气,现在才意识到这是多大的损失。直到毕业一年之后,才鼓足勇气给陈思和老师写了第一封信,将毕业论文《巴金散文风格》寄给他,请求他的指点与帮助,没想到还真的接到了陈老师的回信,同时还寄来他与李辉两人合作的专著《巴金论稿》,对我的论文给予肯定,并对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还引导我从事学术研究不能贪大,应从一个小的方面寻找切入点,打好基础,然后再逐步扩大。因了加入河北省修辞学会的机缘,找到了巴金研究新的切入点。1993年完成了一篇从消极修辞角度论述巴金散文的论文,再次寄给了陈思和老师,陈老师很快就回了信,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修改意见,还推荐我参加1994年要在北京召开的“巴金与二十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他让组委会发来邀请函,我从此开启了巴金研究之路。

在这次研讨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陈老师,经陈老师介绍,认识了贾植芳先生,还见到了后来给我很大帮助的李济生先生、李辉先生、李存光先生、陈丹晨先生、汪应果先生、张民权先生、蒋刚先生、方航仙先生,见到了许多只读过他们的文章而没有见过面的专家、学者,还有同属于年轻研究者的辜也平、周立民,还有日本的山口守先生、坂井洋史先生、岛田恭子女士,韩国的朴兰英女士。这次研讨会使我大开眼界,亲身领略到巴金研究者所共有的精神风貌,他们都那样真诚而善良,热情而无私,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巴金的人格魅力与影响,是他们影响我引导我走上了学术研究之途。其后的历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我都是参加了的,至今已经参加了十次,二十四年过去了,在与同行专家学者的接触中,提高了学识与能力,并与他们建立了长期的深挚的友谊。可以说,没有这些专家学者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这微薄的成绩。

对巴金作品的喜爱与研究,不仅引领我走上了学术研究之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还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当年大学毕业分配不如意,到一个县城师范学校教书,虽然当初并未消沉,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是巴金“青春是美丽的东西”的呼唤,觉慧他们年轻人应该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的言行激励着我努力从封闭的小县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从中专学校回到母校河北大学,走上大学的讲堂,期间经历过诸多的曲折,但对于巴金研究始终没有放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巴金是我精神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并将影响我的一生。受辜也平兄的影响和启发,我近两年也开始尝试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分享研究巴金的成果,但所教的学生们学的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不是语言文学专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在影视方面。为了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与分析作品的能力,开设了文学欣赏课,在讲授中我原来是按部就班地讲述中外文学史常识结合作品欣赏,因时间紧迫,只能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内容浮泛,效果很不理想。我尝试将文学欣赏课改成巴金作品欣赏专题,并有意将巴金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诚实的品格融入作品分析当中,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从自己的角度独立去分析巴金的作品的文本,与巴金进行心灵的交流,现在的学生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他们切入的角度与方法常常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与他们的交流分享中也获益匪浅。至今试验三年,学生普遍反应还不错,我还要将这种尝试继续下去,并将不断地扩展分享的范围。

此书能够问世,感谢我的学术引路人陈思和老师,感谢巴金研究会,感谢周立民兄,没有他的督促与支持,就没有这本书问世的可能,在学术著作出版缺乏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愿意给我出这样一本书。

此书是我们的一孔之见,是我们学习研究巴金作品的一点心得。耕耘日久,收获微薄,浅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祈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刘福泉   2018年10月


巴金自己常将卢梭称为十八世纪世界的良心,将托尔斯泰称为十九世纪世界的良心。那么,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上半期,中国的良心无疑是鲁迅,下半期也只能是巴金了。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也只有他们二人道德操守能当此称。这颗良心是巴金所有作品的底色,而在散文中体现得尤为透明。

巴金不像鲁迅那样是青年人的导师,他是把自己的一颗赤诚的心交给读者,与读者一起来探索前进的路,直到他不能再提笔写作,仍然以自己的行为来昭示人生之路该如何走,他无私的胸怀令卑鄙者汗颜。他燃烧自己鼓励众人追求光明,把心交给读者的坦诚使他成为了读者的朋友,他自己探索更鼓励读者与自己一起探索。

 二十世纪上半叶,鲁迅被称为民族魂,下半叶巴金被称为世纪的良知,两相对应构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两大高峰,巴金比鲁迅幸运,他看到了他理想中的社会的实现及所走过的曲折的道路,并秉承鲁迅积极的批判现实解剖现实的精神,对中国建国后所出现的文化倒退进行深刻的反思,达到了同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点,在不能用笔倾诉感情时,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幸运地跨进了新的世纪,并实现了他晚年人生理想的几个重要目标:全集的编辑出版及译文全集的编辑出版,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立并已经开馆,同时也留下了他个人也许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大遗憾——建立文革博物馆的倡议得不到响应,但他毕竟以他的《随想录》为其奠基铺上第一块砖瓦。

 巴金对所有的散文体裁、题材均有所涉猎,进行了上千篇散文创作的实践,取得了绝非是浅尝辄止的成就,形成了不用署名,单凭作品就能让读者知道作者是谁的独特的风格:热烈鲜明始终如一的思想倾向、热情真诚忧郁痛苦的情感色彩、言浅意深明白晓畅的文字、平易絮叨自然亲切的语言,构成巴金散文的艺术世界。


巴金研究丛书



山口守:《黑暗之光:巴金的世纪守望》

李存光:《巴金研究回眸》

坂井洋史:《巴金论集》

向洪全:《翻译家巴金研究》

田悦芳:《巴金小说形式研究》

近藤光雄(译):《巴金与安那其主义》

陈喜儒:《巴金与日本作家》

陆正伟:《永远的巴金》

点击可查看,

微信公众平台将继续推出该系列丛书,敬请期待!

策划、编辑:茹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