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文 | 年蒸点红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04-15

【往期回读】

过年随想

家乡的饭局    闲品贺年卡

我的醉酒糗事    好日子慢慢过

上街跺脚    老屋门前留个影

一把干米饭   无所谓

没伞的孩子拼命跑

年蒸点红

刘文

作者刘文先生,1938年生,江都丁伙人,现居仙女镇。江都作协会员。曾在扬州晚报、江都日报发表近百篇作品。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年味却没以前那么浓了。我们幼时进了腊月门,家家户户就忙磨年粮准备年蒸,有的人家一次能蒸担把面,晒膀糕片儿一溜边能晒几门板。过去老人们考究说,腊水蒸出来的包子、馒头能耐存,不易变味,切片晒干的膀儿糕保管得好,春天吃不完,过了夏天也不会生虫。夏天如果有个伤风不适,或肚里重食,弄两片馒头片儿泡点馒头茶喝喝,既能充饥,还能治好小毛小病。

腊月二十不到,要算年蒸的高峰期。如果在腊月里打春,还要提前,原因还是腊水好。以前的厨房锅灶大,有做面食经验的人家能者多劳,早就有几家没条件的户家与他约订,接在他家后面代蒸,日期定了,这几家要预先把几种馅心弄好,晚上把要年蒸的几种面粉(头交面粉做点心招待客人的好看又有面子,二三交面粉蒸馒头或膀儿糕,是自家人平时劳动时吃的方便食品),预先打理好发酵,以便第二天年蒸。


现在年蒸馒头点红已经少见了,一说洋红有毒不卫生,而农村还有人家仍在延用。从前迷信图吉利,年蒸馒头发得越煊泡、利口,家人就越开心,预示来年运气好。为图个吉兆,所有人家年蒸馒头都要点红以示吉庆。每到年底,就有卖五洋小百货的生意人走街串巷,边摇货郎鼓边喊:“胭脂花粉卖——钱!”农户过年前都要买点洋红、洋绿胭脂回来,蒸馒头出笼趁热要点红。点红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用只筷子顶头点个红点,或将方筷一劈四叉点四个小红点,考究的人家有刻成像图章式的戳子,有圆双喜、圆寿字、圆如意头之类的图案,显得上档次。一般人家是就地取材,秋天收的野孔麻果子有着天然图案,蘸上红胭脂点在馒头上就像一朵小菊花,既实用又好看。如果要做寿桃式的馒头,那就用支旧牙刷蘸上红胭脂水,刷毛向下抵在盛胭脂盘口上,对着刚出笼的寿桃推去,让红胭脂颜色均匀地喷洒在寿桃顶部,状似红熟了的仙桃。

过去蒸馒头忌讳生人到场,说些馒头像烧饼、汤饼之类的话更不行,馒头像烧饼能发吗?馒头蒸得不好,不说自己技术不过硬,而归咎于有碍馒头发煊的忌语。我家跟人家代蒸,所以每每在人家先蒸时,妈妈总是预先跟人家借几个滚热的馒头回来安排好我们的嘴吧,让我在家安稳等待。其实,馒头蒸得好丑与说瞎话根本不搭边,主要诀窍是“酵面发得好,碱水兑得准,火力烧得旺,蒸时要到点”。


每家年蒸时,都不能忘记要蒸一大一小两对面鱼。大面鱼头朝里放在堂屋神台中央,两条鱼之间还要放只用酵面做成形似猪爪的“招财”,表示招财进宝,小面鱼放在灶老爷面前,鱼面上打上红胭脂图案,红红火火,以示年年有余,来年生活更好。


洋红胭脂还是给穿上新衣服的小朋友的化妆品,额头上点个小红点,显得小朋友格外讨喜,天真可爱。

为答谢各位网友对本号的热心支持,本号将在2019大年初一上午发放福利,敬请留意当日公众号头条文章,并欢迎积极参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