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2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3-10-24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试论民族的层次及其样态
——基于人们共同体的发展逻辑


摘要:由氏族到部族的转变,亦即从单一的血缘世系共同体向根源于但又超越血缘家族的想象性的我们共同体的建构,形成民族的初始样态。有理由将种族置于国家民族、族群以及人类性民族的关联之下,经历种族主义之后,种族已不只是一个描述民族的中性概念。族群是扬弃种族的结果,也是从种族到国家民族的必要中介,族群的出现,标示着人们共同体在其发展中获得了生存方式及其文化的多样性,应自觉避免族群的种族化及其政治化。国家民族扬弃了民族的诸实体样态,并将民族带入现代性,使民族诸层次及其样态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其中,国家民族及其认同与族群自觉的关系,构成现代性状况下民族实践的基本关系,而“nation”也经历了从早先与族群(ethnic group)相通的边缘性的和贬义的所指,向国家民族义涵的转化与提升。人类性民族乃民族的总体层次及其样态,其不是民族之历史演进的中介,而是目的。

关键词:人们共同体;民族诸层次及样态;民族演进谱系;唯物史观;现代性

作者:邹诗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暨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上海200433)。


士与现代公共知识分子
——对余英时“士文化”研究的
一个批评性考察


摘要:在《士与中国文化》中余英时的一个著名论点就是,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知识分子阶层,因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所在。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士即便真的具有现代公共知识分子关怀社会公共价值的特征,但这和士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仍然是两个概念。现代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独立于社会公权力之外的一个社会知识文化阶层的出现,是现代社会职能高度分化的产物。余英时试图通过赋予士以现代意义的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来论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但无论是在对士的社会身份的把握上还是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上都产生了一定的思想错误。

关键词:士;现代公共知识分子;中西文化比较方法论;特殊主义

作者:聂敏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有序扩张
的内在逻辑与形成机制


摘要:要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资本有序扩张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制,就必须重新理解资本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制度条件下的本质性特征。通过对资本视角下的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几个重点问题的重新思考和定义,厘清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资本无序扩张的内在机理。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倘若社会主义国家迷信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是最优制度的说法,从而放弃或弱化政府对经济的合理干预和监管功能、割裂政治和经济是不可分割的国家经济治理思想、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微观企业的垄断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就会陷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精心设计的“新自由主义”陷阱,迫使社会主义产生类似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资本无序扩张的现象。在进一步明确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有序扩张的两大核心原则及其衍生出的六个重要原则的基础上,亟需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有序扩张新模式、新机制和新范式的理论与政策体系的几个重点突破口。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有序扩张;资本无序扩张;理论基础;重要突破口

作者:张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间投入还是产品创新
——增值税税负对农产品加工业
产品质量的影响


摘要:全面减税降费是中国支持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方案,但这也无疑会增加财政压力,那么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税种,增值税减税能否真正促进制造业升级?进一步地,如何优化增值税减税策略,才能更有效率地实施创新驱动型制造业升级?首先,通过将增值税、中间投入、创新与产品质量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引入中间投入和产品创新两个机制来解释增值税对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不同行业下主导机制的分配存在异质性。之后,基于农产品增值税抵扣管理规范化这一外生冲击,估计了增值税对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有效增值税率降低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最后,主导机制检验说明,对农产品加工类制造业而言,增值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源于产品创新效应。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结论对巩固制造业增值税减负,并从行业层面优化增值税减税策略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增值税税负;产品创新效应;中间投入效应;产品质量

作者:黄祖辉,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58);刘炎周,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8);王雨祥,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北京100091);陈帅,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58)。


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基于数字技术双重特征的分析


摘要:数字技术具有双重特征,一重是可编辑性、可寻址性、可沟通性和可生成性等基本特征,另一重则是与制造业主体交互、融合过程中衍生出的通用性、演进性、不确定性和外部性等特征。数字技术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进而产生转型效应,包括数字效应、开放效应、敏捷效应和增值效应。具体到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的衍生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转型效应的发挥,进而构成转型障碍:通用性背后的转型门槛影响了数字效应;演进性和不确定性引致的转型成本弱化了增值效应;外部性催生的数据安全问题等转型限制因素则限制了开放效应与敏捷效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制造企业固有的各种问题又与转型门槛、转型成本和转型限制因素等转型障碍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转型实践难题。为此,应通过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以缩小转型门槛差距、完善数字化产品及服务供给市场以降低转型成本、构建基于行业差异的支持政策以应对多种转型限制因素的不利影响等对策,以有效克服转型障碍,促进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双重特征;转型障碍

作者:吕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李载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工业经济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248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


中国何以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基于新的政党类型学的内在解释


摘要:现代政党是与现代世界政治体系同时成型的,体系化力量和机制既推动所有民族、国家建立了政党,又造就处在不同位置和发展阶段上的国家的政党形态和制度的巨大差异,由此形成政党的类型之分:主要分布在工业化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性−分利型政党,分布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先进性−领导型政党,处在两者缝隙的超凡魅力型政党。欧美各国的代表性−分利型政党依赖帝国主义获取之“横财”进行内部分利,因而在政治上是保守的,其世界作用是反动的;中国共产党则具有理论、政治、道德上的先进性,在革命和发展时期不懈地进行进步主义的政治创造,从而创造出了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形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类型学;人类文明新形态;先进性−领导型政党;代表性−分利型政党

作者:姚中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新内生性现代化道路
的内涵特征及困境突围


摘要:现代化绝不等同于西方化,相对西方把现代化单一化、刻板化和话语霸权化,后发中国所选择的政党主导的新内生性现代化道路特征在于:以人民至上区别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至上逻辑,以新内生发展区别于其他后发国家的依附发展逻辑,以共产党主导区别于西方的资产阶级主导,也区别于其他后发国家的军事力量主导,凸显出政党主导的高位推动作用。当然,在不断推进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中,中国也遭遇内外秩序的挑战、何种发展的挑战以及主体异化的挑战。

关键词:新内生性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西方现代化

作者:陈毅,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1620)。


 数字时代的权利保护与规范


个人信息保护中删除权的规范构造


摘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7条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删除权,其与欧盟被遗忘权在内容上高度相似,但二者在价值取向、义务对象、触发要件等方面明显不同。删除权不是人格权请求权的组成部分,而是基于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产生的附条件的程序性权利,以信息处理者未主动履行删除义务为触发要件。行使删除权须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7条第1款的法定情形为前提,满足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信息处理者应主动删除法定情形的个人信息,信息处理者不删除的,信息主体才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删除;信息处理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删除的,信息主体才能提起诉讼。删除权是否实现,需基于当前技术作出判断。它的实现不限于对非电子记录和小型系统内的个人信息进行实质性删除,还包括对规模化处理的个人信息未来的存在状态施加限制性要求,使其最终处于不可被检索、访问或识别的状态。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法;删除权;被遗忘权;附条件的程序性权利

作者:郭春镇,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福建厦门361005);王海洋,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61005)。


我国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的规范解释与体系构造


摘要: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严格的限制性原则与“告知−同意”规则,以期为敏感个人信息提供特殊保护,是对域内外立法的一种突破。但其在规范体系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调适。在具体路径上,可运用民事权益位阶理论、隐私合理期待理论建构“特定的目的”与“充分的必要性”的限制性规则,合理限缩其适用范围。课以信息处理者“提示或者说明义务”。除例外情形,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应以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为原则。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设置理念由“告知−同意”转向“风险预防”,可创设递进式应对方案予以回应。“告知—同意”规则呈现受限态势,应以限制性原则对“告知−同意”规则进行补强。敏感个人信息影响评估模式实现了由单一评估模式向复合评估模式的转变,需建立规范协调制度以消解由此引发的系列问题。

关键词: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价值定位;制度调适;发展趋势;立法回应

作者:杨显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44)。


厚与薄: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摘要:全球发展不断出现国际间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综合多学科视角,在中西方价值体系差异的比较中,通过理论梳理及案例说明,探究全球化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理论研究发现,抽象哲学层面上的传统儒家思想在现当代中国社会确有直接与之对应的观念具象:自然观体系下的小农经济观念;人性伦理观之中的“家本位”观念;社会政治观体系中的权威主义观念。它们构成主导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也极富现代价值。借用政治文化视角进行厚—薄观念的区分后发现,价值观念亦呈“差序格局”,作为深层厚观念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在宏观整体意义上是长期保持稳定而不随全球化发展而改变的;但由厚观念衍生的薄观念,则会在个体或微观群体的选择性意义上受到全球现代化的影响且发生流变。

关键词:全球化;传统价值观念;厚−薄观念

作者:周怡,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传播接受与中国新诗史重构论


摘要:百年新诗创作史与百年新诗传播接受史始终缠绕在一起,这是新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说没有新诗的传播接受,就不可能有新诗创作的不断突围与发展。但是既有的文学史、新诗史著作所建构的新诗史,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包括新诗传播接受内容。基于这一状况,以传播接受为视角,重构新诗历史,或能尽可能地还原新诗史的真实地貌,揭示其内在生态特征与动力机制。重构将以新诗创作发展史为基点、主轴与目的诉求,以传播接受事实为视野与依据,透视、解读创作演变史,传播接受构成创作演变史的有机部分,使新诗史不只是创作事实的呈现史,而是一部从传播接受维度揭示新诗之中国诗意、诗性的生成演变史,一部敞开新诗现代性书写、传播与意义增值的新诗史。

关键词:传播接受;新诗历史重构;原则与路径;关系范畴;价值与意义

作者: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2)。


“新人”的诞生:论延安文学范式的形成


摘要: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延安文学范式的形成具有权威的指导性。但延安文学范式并非仅止于文学形式建构,它实际上是中共抗战建国战略的一部分,是应时应地的中共“延安道路”形成的具体策略的体现。延安文学范式的完成,是多元因素的合力。延安根据地树立的模范人物与英雄人物,是延安文学范式中“新人”的现实来源。延安文学范式的形成,是讲话精神与延安社会现实政治的积极互动:一方面“讲话”与整风确立了延安知识分子体制化的制度要求,另一方面这些客观现实倒逼着延安知识分子体制化的过程。延安作家力图实践“工农兵文学”的方向,从模范人物到新人形象,呈现出从制度创造到文学反映的完成过程。延安社会新意识形态的建构也完成了从政治实践到象征生产的过程。

关键词:延安道路;延安文学范式;整风;新人

作者:刘东玲,江苏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苏徐州221116)。


治标与治本之争:
重探抗战时期的保障作家运动


摘要:仔细爬梳抗战时期国统区保障作家运动的具体过程,可以确认,“文协”发起这一运动的初衷除了通常认为的经济因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左翼人士试图以此为契机,开展保障作家权益的社会运动。在“治标”与“治本”的争议中,“保障作家运动”最终以“保障作家生活运动”落地,反映出处于官方与民间中介位置的“文协”内部的微妙生态和“弱领导”的特征。这一运动使现代职业化作家群体浮出水面,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商业市场萎靡、稿费制度崩溃的情况下,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的讨论由此展开,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落实为以单位供给制为核心的保障体系,1940年代遗留下的作家管理和保障问题,自此走向新局面。

关键词:“文协”;保障作家运动;“文奖会”;老舍;周扬

作者:刘安琪,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族群本体:
作为“原住民”和“我们人”
的马来西亚知翁人


摘要:作为国家认定的“原住民”,马来西亚知翁人被认为是落后的、不知文明的人群,需要接受国家的教化与开发。知翁人则抗拒这种“国家的视角”,尽可能不与外界接触,尤其是避免肢体冲突。知翁人存在三重族群观,“我们人”、类似我们的“森林人”、迥异于我们的马来人和华人。研究发现,知翁人躲避外界的真正原因在于族群观背后的本体论。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精灵、动植物、鬼神等人与“非人之人”构成的宇宙之中,每个物种都具备作为生命根本的“濡外”。他们强烈的族群意识来自他们担心可能在跟外来人的肢体冲突中流血,从而失去“濡外”而不能在死后获得永生。“濡外”的观念看似“荒诞不经”,实际上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韧性。知翁人这种基于宇宙观而形成的族群观念称之为“族群本体”,以这个概念超越原生论、工具论、建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可以探索一个新的族群研究路径。

关键词:族群本体;知翁人;马来西亚;“濡外”

作者:梁永佳,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浙江杭州310030)。


 历史人类学新视野与新文科建设


古基因组学理论方法与
全新世人类历史研究


摘要:古DNA是指从古代样本中获取的任何遗传物质。在过去的十年,我们见证了古DNA研究的一场革命。古DNA研究的焦点在很长时间内被限制在了线粒体DNA和一些有限的核基因组标记,但如今已经能够获得非常古老的全基因组数据。这一突破主要是缘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获取高度降解、短片段DNA分子的能力,并催生了古基因组学。古基因组学常用的研究对象有线粒体、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近年来,古基因组学研究促进了认识全新世人类在各大洲的扩散。古基因组学像放射性碳测定年代一样,未来将成为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常规工具。

关键词:古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古DNA数据分析;人类起源;人群历史

作者:文少卿,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上海200433);杜盼新,复旦大学表型组研究院博士后(上海200433)。


精细遗传谱系与微观历史研究


摘要:对于近五千年以来东亚地区古今人群的演化历史,此前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受到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但其中也有不少模糊、偏差或错误之处,引发了很多争议。当前,分子人类学研究使用的基础数据的时空分辨率已大幅提高,如父系谱系树的分辨率已细化到约70年,已经可以识别出有族群特异性和家族—家支特异性的父系遗传支系。此外,古DNA数据也在快速积累。生物人类学的精细遗传谱系及文化人类学的概念和理论有望与历史学研究结合,应用于微观议题的研究。以爱新觉罗家族及觉罗哈拉的起源与元明时期女真部族的变迁与兴起过程和召公与文王家族是否晚近同源、其商文化传统来源与姬周部族内部多样性这两个议题为例讨论其可能性和方法论,期待对多学科的深入合作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精细遗传谱系;历史人类学;觉罗哈拉;召公;姬周

作者:韦兰海,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010000);王懿冰,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研究助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010000)。


多学科融合与古代民族谱系研究


摘要:民族是人群共同体,对其形成与演变(谱系)的研究充满挑战。分子人类学的兴起,给民族谱系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但受限于学科壁垒和族群理论的影响,部分学者对其应用于历史研究,乃至谱系研究是否合理深表怀疑。在评析学界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以匈奴核心人群的兴起为例,阐释了探索民族谱系研究新范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通过对匈奴早期人群和高勒毛都2号墓地M1大墓墓主遗传成分及墓地考古资料的分析,发现匈奴早期核心人群与蒙古高原石板墓人群密切相关;与当代人相比,在相貌、体质特征上则最接近北亚居民;单亲遗传标记(父系、母系)与全基因组水平的分析各有优点,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匈奴构成复杂,尚有部分人群的谱系仍有待探讨,多学科融合的民族谱系研究是一种新探索。

关键词:古代民族;谱系研究;分子人类学;匈奴核心人群

作者:蒙海亮,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上海200433)。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目录】

  欢迎订阅2022年《学术月刊》!(点击即可订阅)

2022年第1期

2022年第2期

2022年第3期

2022年第4期

2022年第5期

2022年第6期

2022年第7期

2022年第8期

2022年第9期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