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纯,本名姚泽春。1964年生。山东聊城人。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第一期高研班。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有大量长、中、短篇小说见于各文学期刊,作品被各类选刊多次转载。2003年后转向影视剧本创作,有8部剧本拍摄面世。2014年回归文学创作,长篇小说《一座营盘》入选2015年度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当代》长篇小说“年度五佳”。文学作品先后两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三次获全军“新作品奖”一等奖;以及《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刊物优秀作品奖。现为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专业作家。
主要作品目录长篇小说
《阳光下的故乡》·明天出版社·1996
《芳香弥漫》·神剑2001.1
《像纸片一样飞》·大家2002.6
《一座营盘》·中国作家·2015.2
短篇小说
《愿望》·青年作家·1986.9
《苇河镇风景》·山东文学·1989.11
《灵物》·解放军文艺·1990.6
《一缕清香》·解放军文艺·1991.2
《班长老邓》·解放军文艺·1991.2
《美丽家园》·人民文学·1991.3
《宁静港湾》·解放军文艺·1991.6
《粲然一笑》·解放军文艺·1991.6
《快乐死者》·解放军文艺·1991.6
《火球》·青年文学·1991.9
《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文艺报·1991.9.28
《紧紧盯住》·山东文学·1992.2
《小说两题》·西南军事文学·1992.2
《枪手》·厦门文学·1992.2
《半边世界》·青年文学·1992.6
《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广州文艺·1992.6
《一种秋天》·上海文学·1992.8
《飘然而去》·长江文艺·1992.10
《恋爱季节》·雨花·1993.2
《黄瓜园》·青年文学·1993.3
《西瓜园》·青年文学·1994.3
《杀机》·时代文学·1994.4
《村殇》·大家·1995.1
《人间的聚会》·青年文学·1995.9
《钉子》·人民文学·1995.12
《旋转》·山花·1996.1
《乡语》·文学世界·1997.2
《与祖父对话》·解放军文艺·1997.5
《生灵之美》·解放军文艺·1997.5
《风中的花瓣》·解放军文艺·1997.5
《好天气》·解放军文艺·1997.8
《夏日的夕阳》·解放军文艺·1997.8
《小推车》·解放军文艺·1997.8
《歧路》·北京文学·1998.9
《怀想马兰》·西南军事文学·1998.6
《距离》·西南军事文学·1999.2
《苹果的滋味》·北方文学·1999.6
《身上有岛》·解放军文艺·2000.1
《像大河一样流淌》·西北军事文学·2000.1
《余音缭绕》·解放军文艺·2001.7
《彩蝶飞舞》·解放军文艺·2001.7
《雪落无声》·解放军文艺·2001.7
《一个人的高原》·山东文学·2003.7
《时光与花香》·福建文学·2004.12
中篇小说
《海很遥远》·解放军文艺·1993.1
《坐到天亮》·人民文学·1993.4
《第七个兵》·昆仑·1993.3
《野苇子》·莽原·1993.3
《野原》·解放军文艺·1994.4
《大器》·海峡·1994.4
《B市的不眠之夜》·当代小说·1994.11
《天下的事情》·莽原·1995.5
《让我顺水漂流》·山东文学·1996.3
《寂静的营盘》·上海文学·1996.11
《秋水》·当代小说·1997.6
《葡萄园》·十月·1997.5
《尘烟》·当代作家·1998.1
《营地之光》·解放军文艺·1998.11
《埋藏》·江南·1999.4
《子弹穿过头颅》·解放军文艺·2000.6
《雨中玫瑰》·解放军文艺·2002.4
《原野上的玫瑰花》·清明·2003.3
《绿云彩》·神剑·2003.5
《天佑》·人民文学·2016.7
雷 达:我觉得陶纯的《一座营盘》是2015年最重要、最具突破性的作品,它非常富有现实主义精神,有充沛的现实感。同时,也有可能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作品。这部作品打破了模式的硬壳。我总感觉到军事文学近几年来跟我们的距离远了一点。过去的军事文学是我们很关心的,现在好像越来越回到部队的范围自给自足了。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模式的硬壳,也就是所谓部队的特殊性,甚至包裹着某种虚假。再不打开这个硬壳,就进入不了鲜活的血肉人生,就会失去生命力。要敢于直面现实,敢于直面矛盾。我很欣喜出现了这样一部作品。
朱向前:陶纯是军艺文学系第四届学员中的佼佼者,我记得他的毕业作品是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中篇小说《坐到天亮》,得的是最高分,觉得他应该是军艺第四届学员的领军人物之一。后来有一个变化,十几年来,他主要写电视剧,像《红领章》《国家命运》《刑警队长》等等。从我个人内心来讲,我内心里仍然希望他把才华用于小说创作。内心丰富的作家,他的才华在电视剧里虽然也可以有所展示,但只有小说这种形式才能最完整、最深刻、最全面地表达他们的才华。我很欢迎陶纯在写了十年剧本以后,又回来写小说,而且写出了《一座营盘》这么好的小说。
汪守德:陶纯这部《一座营盘》可能是孤立的,它没有先驱,似乎也没有未来者。这么多年来,陶纯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写得很好,包括他写电视剧,都是在锻炼自己。这部小说对陶纯来说,写得很顺畅,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写作能力的积累,多少年来的修炼;还有一个是这么多年来,耳闻目睹了大量的消极现象,主动或被动的收集了一些素材,有些东西都积攒在心里,写起来就脱颖而出,读起来特别流畅,一口气读完。
白 烨:陶纯的《一座营盘》在《当代•长篇小说选刊》转发的时候,我还给写了题名。我从开始看这部作品就为他捏了一把汗,给我一种豁出去的感觉。看完整部作品以后,我觉得在军旅文学中是很少见的,是突破性意义的。雷达说这部作品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我觉得也会有。因为部队的体制改革,把以前的体制完整表现出来的,大概这是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不光是写出了真实的军旅,跟我们以前看到的军旅确实不一样,它跟社会是打通的,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甚至于是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在始终较量。写出这样的军旅现实,在别的作品中很难看到。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在直面现实中表现出少有的力度的一部杰作。
胡 平:我觉得《一座营盘》确实要进将来的军事文学史。它不是简单的反腐,我也同意。主要是体现军旅文学现实主义的精神回归。这种回归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反腐。
贺绍俊:我写的2015年度长篇小说的评述,用的标题是“现实主义的力量”。我觉得陶纯的这本小说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从中可以从他的创作中看到军旅文学的延续性。在这本小说中,我更加看重的是一个小人物——夏忧,这个人物包含着更值得挖掘的文学价值,这个具有文学价值的人物是陶纯发现的,他自己说夏忧是中国军人中的精神贵族,以前的军事文学作品中没有人关注和塑造这样的人物。现实主义不仅仅是真实再现,最佳的结果应该是作家通过对现实的认识重新建构一个新的现实,某种程度上说,陶纯做到了。
梁鸿鹰:在去年的长篇小说创作当中,有两部部队作家的作品,一部是《曲终人散》,还有一部就是陶纯的《一座营盘》。这两部作品有很相似的地方,它对社会的震动是比较大的。总的来说都是勇气之作,很可能是能够长久讨论的作品。如果陶纯还要沿着这个路子创作,建议他写一个更精炼的,紧紧抓住一个人的成长,写得再精短一点,我觉得会更好。
何向阳:陶纯在《一座营盘》后记里写到“想让读者通过它关心中国军队的现实,如果大家认可他,他今后就要继续写小说,如果不认可,他就要搞电视剧去了。”这本书从4月份的第一版到9月份第四次加印,说明已经获得了读者的认可,现实题材还是最受大家的关注。
彭学明:对于陶纯的近作《一座营盘》,首先表达两点,一是这是一部将在军旅文学史上留得下的作品,是军史的文学志;二是这是一部抒写军人灵魂和情怀纠结、博弈,最终灵魂高尚、情怀博大的作品。看了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是震惊、震动和震撼。我感觉这是惊心动魄的一本书,也是现在读到的军事文学现实题材的作品中最让我震撼的,也最让我感动的一部作品。
施战军:作为一个读者,看陶纯的小说是不受亏待的,他很懂得小说好看的火候如何把握,他把小说的故事和语言通过没有障碍的述说方式传达出来,又不缺少言外之意,鲜明的与隐藏的白天黑夜在他笔下布满感应的光影,这一切经由活生生的尘世形象自然而然地取得一种心领神会的效果,写与读的幸福不外于此。作为一个阅评者,在我的视域内,陶纯则是同龄作家中最扎实又最灵透的人之一,在庞大的写实一路风格的中国作家阵容里,他无疑是称得上优秀作家的。他没有留意各种各样的“号召”,却以丰富的质感映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表里,平朴的架构和通畅的表达里总有飘忽的人文意念拽紧心弦,命运的力量和人性的坚持总给人以尖锐的心灵激省。
品尝历史的真滋味
——《天佑》创作谈
陶 纯
十年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我曾参与编剧一部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说的是红二方面军(前身为红二、六军团)最初转战湘黔边境,长征开始之后,辗转经湘、黔、滇、川、陕、甘等省区,最后到达陕北,三军大会师的故事。
更早以前,作为军旅作家,我对党史、军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曾经阅读过大量包括长征在内的党史、军史资料,但仅仅通过阅读,对革命历史进行探知是远远不够的。
参与《雄关漫道》剧本创作的近一年时间里,我在当地同学、朋友的陪同之下,主要在贵州境内进行了采访和体验,民间的种种说法,大大丰富了长征的内容。
那一次实地采访的经历,我发现革命历史有无限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最适合用文学或影视来表达。掀起被遮蔽的历史一角,降低视点(避免再写高大全的形象),变换一下视角(获得艺术新意),重写革命历史,可以品尝到一点历史的真滋味,可以收获一篇略微与众不同的小说。
本来十年前就应该有这篇小说,它在我脑子里盘踞了很久。因为后来不停地写剧本,十年多没有开笔写小说。终于有一天我感到,自己到底还是身在剧本,心在小说,是个写小说的命,于是就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个机会,把《天佑》写了出来。明年是建军90周年,2019年是建国70周年,这都是些重要年头。在当前军事文学创作不景气的情况下,期待有志之士站出来,写出大作品。实际上,军事文学如果用心经营,更容易出现黄钟大吕之作。
专题策划
刘 汀
责任编辑
文苏皖
◆【重磅】 铁凝:在《人民文学》杂志阿拉伯文版《丝路之灯》出版暨“丝路文学”晚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