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讲解31: 记得总原则是退、让、忍,但是大原则是智慧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楞严经》大纲(义贯目次解说)28     (建议在wifi下观看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02vglroe&width=500&height=375&auto=0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座视频:

大纲(目次解说)28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三、识阴十境相(中间过程诸相)如果弄不清楚就会堕入外道种。⑴堕[因所因]之邪执—--生外道种。经文[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行就是行阴,行阴空,因为现在是进入识阴),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吻,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就是本来已经快接近成佛了,却搞错了,第八意识这一关没通过,变成外道,所以叫做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所以,建立佛的正知正见有多么的重要!

你是学佛?还是学外道?要冷静一下,不是披着袈裟,就一定叫做佛门,有时候自己搞一搞,搞到外道去,自己不知道!不是现居士身,受五戒、菩萨戒,就说我就是佛弟子!那可不一定,你有没有佛的正见呢?正知正见,不是通过海关那个[证件]。一个为佛弟子有没有正知正见呢?没有就是摸不出方向,解如目,行如足,解这个经文就象眼睛一样,一个眼睛瞎掉的人说,我要从高雄走到台北行得通吗?所以,自称为佛弟子就应当要解这个佛义,要拥有正知正见才是真正的佛弟子。要不然迷佛菩提,亡失知见,变成外道,自己都不知道)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很悲哀!

义贯:[阿难当知,是]修三摩地之[善男子]研[穷诸行](行阴)而达于[空,于]八[识]返本[还元],于是识阴显现;他虽[已灭]七识迁流[生灭]之相,然[而]彼[于]识阴之[寂灭]之性、真[精妙]明,尚[未圆]满,仍为识阴所覆。[覆]就是盖住了。此时他已[能令己身]六[根]之间的[隔]碍消融,而达到六根[合开]自在之用。[亦与十方诸]十二[类]生[通]一见闻[觉]知。见闻[觉知]等六用既已[通]同[吻]合,此人即[能入]于[圆]满根[元](识阴)。他[若于所归]之圆元不达乃是识阴,而妄[立]之为[真常因],还在第八意识而已,他就立为这个就是永恒!且[生]殊[胜]之[解者],就是把微细的第八意识弄不清楚,(以为那是究竟极果),[是人则堕]于外道的[因所因]之[执](能依所依之执),于是入于[娑毗迦罗](黄发外道)[所归]之[冥谛]而[成其伴侣](即学佛反成外道),[迷佛]果[菩提,亡失]佛[知见]。[是名]于定中识阴所现之[第一]境,此为由能令身根开合,而[立]有[所得]之识[心,成]立其为[所归果。违]悖[远]离[圆通]之道,[背涅槃城]而行,当[生]于[外道]之[种]类。很可怕,知见搞错了,本来佛道就变成外道。

⑵堕[能非能]之邪执—生我遍圆种。经文[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义贯:[阿难,又] 修三摩地之[善男子]研[穷诸行](行阴)之相以达于[空,已灭]第七识迁流[生灭]之相;行阴(七识)既尽之后,识阴(八识)即显现,然[而]彼[于]识阴 [寂灭]之性,其真[精妙]明则尚[未圆]满,仍为识阴所覆。此行者[若于所归]托之圆满根元(识心)[览为自体],把第八意识执着为自体。遂见[尽虚空界十二类]生[内]之[所有众生,皆]是从[我身中一类流出]者,若于此而妄[生胜解者,是人则堕]于我[能]生彼,而彼[非能]生我之计[执];于是感得色界天摩王[摩醯首罗]天为之[现无边身]以摄化之。彼于是为自在天魔所摄,而[成其伴侣](与天魔同一类),自计能生,而不信众生之生灭非彼所主。以此计执,而[迷]失[佛]果[菩提],并且[亡失]正[知见]。[是名]于定中识阴所现之[第二]境,[立能]生众生之识阴[为]因[心,成]就[能]生众生之[事果],[违]悖[远]离[圆通]之道,[背涅槃城]而行,当[生]于[大慢天](色界魔天),而计[我遍]一切处,能[圆]摄一切[种]性之众生。

⑶堕[常非常]之邪执—生倒圆种。[倒]就是颠倒,[圆]就是圆满,生颠倒圆满之种性。[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就是行阴已经空了),已灭生灭(已经灭掉生灭了,而于究竟的寂灭精妙未圆,不圆满),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提早认为那个是真常),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又]修三摩地之[善男子]研[穷诸行]阴相,已达于[空,已灭]七识迁流[生灭]而尽了行阴。行阴(七识)既尽之后,识阴(八识)即显现,然[而]彼[于]识阴(八识)[寂灭]之性,其真[精妙]明则尚[未圆]满,仍为识阴所覆。此行者[若于所归]之圆满根元(识阴),觉为[有所归依]处,且[自疑]我之[身心]乃[从彼]识心[流出]者,甚至[十方虚空]中一切依正[咸]为[其]所[生起]者,[即于]能[都起]一切法[所宣流]之[地],就是(识元),当[作]是[真常]之[身],而起[无生灭]之[解]。如是即是[在生灭]法[中]过[早计]之为[常住],如此[既惑]于真[不生]之性,[亦迷]于现前[生灭]之法,而[安]心[住]着于[沉]堕[迷]惑之法,不以为咎,反而[生胜解者,是人则堕]于以识阴为[常]我及以万物为[非常]之计[执],且[计自在天]为万物之生因,因而[成其伴侣],与魔一类。以此计执,不但[迷]失[佛]果[菩提],而且[亡失]正[知见]。[是名]于定中识阴所现之[第三]境,[立]识能生我身心为[因]及识我归[依]处之[心],因此[成]就[妄计]之[果,违]悖[远]离[圆通]之道,[背涅槃城]而行,当[生]于颠[倒圆]满之[种]类。

⑷堕[知非知]之邪执—生倒知种。[知]就是知觉,颠倒的知觉。[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把一切十方的草木都认为是有情的,不知道佛义、佛理。

义贯:[又]修三摩地之[善男子]研[穷诸行](行阴)已达于[空,已灭]七识迁流[生灭]之相;行阴(七识)既尽,识阴(八识)既显现,然[而]彼[于]识阴[寂灭]之性,其真[精妙]明尚[未圆]满,仍为识阴所覆。此时行者[若于所]观[知]之识阴,而计此[知]系普[遍圆]满一切法[故],他便会[因]此遍一切之[知]而[立]邪[解],谓[十方]之[草木皆]得[称]为[有情,与人无异]。且[草木]死后得[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有情与无情互为轮转,[无]有拣[择],意思就是(并无差别),一切情器(有情、无情)普[遍]皆有觉[知]。于此谬理而[生]殊[胜]之[解者](觉得很殊胜),[是人则堕]于有[知]与[无知]相混淆之邪法计[执],外道师[婆吒]及[霰尼]计[执一切]物皆有知[觉],便会[成其伴侣],与其同类。以此计执,行者不但[迷]失[佛]果[菩提],并且[亡失]如来正[知见],而堕为外道(即学佛成外道)。[是名]于定中识阴显现之[第四]境,[计圆]遍一切[知]为本修[心,成虚] 妄[谬]误之[果。违]悖[远]离[圆通]之道,[背涅槃城]而行,当[生]于颠[倒知]觉之[种]类(成为外道种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师父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⑸堕[生非生]之邪执—生颠化种。[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五,计者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义贯:[又]修三摩地之[善男子]研[穷诸行]阴相,已达于[空,已灭]七识迁流[生灭],而尽行阴;行阴(七识)既尽已,识阴(八识)既显现,然[而]此人[于]识阴[寂灭]之性,其真[精妙]明尚[未圆]满,仍为识阴所覆。此时行者[若于圆]满[融]通六[根互用]之[中],虽未自在无碍,但[已得随顺,便于圆]融之[化]理、[一切]诸法之[发生](诸法之源起)妄计为四大之功,于是向外寻逐,或[求]于[火]大之[光明]性,或[乐]于[水]大之[清净]性,或[爱风]大之[周流]性,或[观尘](地大)之能与[成就]性;此人即于此四大[各各]皆予尊[崇事]奉,且[以此群尘](就是外面的地、水、火、风),为一切[发]生造[作]之[本因],而[立]能生、能造之四大为[常住]不生灭之理[解],意思就是不在心法下手,却在外面地水火风缘起的假相下手,刚好错用心,颠倒,佛法是心法,他却把尘来当作是觉悟的地方。然而却计四大的一切所造皆属无常,如此[是人则堕]于外道之[生无生执](执四大为能生,而自体乃无生)。以此计执故堕于[诸迦叶波]等外道师,[并婆罗门]之境界,[勤]劳其[心,役]使其[身],以奉[事]于[火]、就是拜火教,尊[崇]于[水],拜水。并以此等崇事而欲[求出]离[生死],如是外道即[成其伴侣],从而不但[迷]失[佛菩提],并且[亡失]如来正[知见],堕于邪知、邪见、邪行。

[是名]于定中识阴显现的[第五]境,以[计]无情(外面的四大种)为常住之邪惑[者]及[崇]奉四大之愚[事,迷]于真[心]以[从物,立妄]论以[求]真[因],追[求妄]因而[冀]得真[果,违]悖[远]离[圆通]之道,[背涅槃城]而行,当[生]于[颠]倒[化]理之外道[种]性中。我们现在也是迷惑颠倒到极点,你看这个新闻报道就知道,像过年,门一开,大家都要抢头香。抢头香抢到两个人打架、吵架,说只要农历年这个庙门一开,跑第一的插头香,就会消灾,今年就会过得很顺利!这个就是迷惑颠倒。还没有消灾,在庙里面已经打起来了!今年都还没开始,还没消到灾,就干起来了,怎么能消灾呢?所以只要我们没有学佛,说实在话我们的生命是很悲哀的!

我很庆幸在大学就听到佛法,小时候我妈妈也是这样子啊,拿几颗水果就那拜那个神,我们小时候也不知道,我妈妈就盯着神,拿香看着神这样念念有词,我不是,我是盯着水果看,看什么时候会拜好,反正对象盯的不太一样。如果说没有佛法,你想想看我们今生今世怎么办呢?也是一样拜神,我说妈妈你拜什么呢?她说不知道啊,就上面统统拜啊!我说上面这么多神,你才只有买这四颗水果,你没有切,神怎么分呢?哎呀!小孩子闭嘴啦!就叫说小孩子要静静的,你不要乱叫,要拜神!我记得最清楚的每年初九,一定要拜天公,拜玉皇大帝,那时候也没学佛,每年都在等那个(台语吃的东西)她起来拜,就说你怎么这么早起来?当然,等嘛,等玉皇大帝吃过了就换我啦!还没有等拜完就差不多了,没办法。

读到大学就知道万法唯心现量,悲哀啊、可怜啊!所以师父愿意把我的一生一世奉献给佛陀,把我的生命贡献给人类,死而无憾。就算牺牲生命,吾愿已足,夫复何求?生命的意义就是这样子,一切众生都是吃下去,经过肠子消化,大、小便,如果没有听到佛法,他就跟机器一样,跟树木一样。树木就是灌了水,慢慢的长大,开花、结果。人就是这样子,出生、受教育、读书、结婚、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再来就变成阿公阿婆、爷爷奶奶,再来就牵二条猪,现在就流行小猪,到公园走一走,再来就死了,走了!所以我们要了解生死一瞬间,觉悟一瞬间,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我们出家、在家能为三宝做点事,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其实也是对自己好,牺牲不是不好,反而是更好。吃亏不是不好,有时候反而更好。因为更接近佛的菩提,能够容忍,能够退让。

当我们跟众生相处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有时候不是容忍跟退让,就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没有办法的!这个世间,它就是这样子的,众生吃定你的时候,它还看不起你呢,说你是弱者呢!所以我们在讲堂讲的这一套,记得总原则是退、让、忍,但是大原则是智慧,该硬的时候就是要硬,看什么时候跟空间,要拿捏得准,就是这样子。徒弟也是这样子,我总是秉持一个不要太可分就好,能够出家太不简单了,师父珍惜这个因缘。我们能够和合在一起,流通处、大家,我就象一个家长,你们就象我自己的儿女一样的,所以说大家有因缘住在一起,为什么不珍惜呢?为了一点小知见这样吵不好!所以,学佛有了大智慧以后,该硬的时候就要硬,该软的时候就要放软,软硬当中要保持一个平衡,必须让人感觉你有慈悲心,但是有原则性。你的原则性不失慈悲的发心,这样软硬兼施,能够成就菩提之道。你说我什么统统退让!世间不信你这一套的,他把你的财产吃掉,还瞧不起你、骂你、毁谤你呢!真的就是这样子!所以,佛教的这一套,不一定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用得着,没办法的!众生那种可恶,那是可恶到极点的。一讲到愤怒的时候,就忘记了。

⑹堕[归无归]之邪执—生断灭种。就是外道断灭之种性。[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皈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就是虚空)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义贯:[又]修三摩地之[善男子]研[穷诸行]阴之相而达于[空,已灭 七识迁流[生灭],而破行阴;行阴(七识)既尽已,识阴(八识)即得显现,然[而]此人[于]识阴[寂灭]之性、真[精妙]明则尚[未圆]满。此时行者[若于]已显露的识阴之[圆]遍湛[明]之相,不知仍为罔象,[罔象]就是虚无的,它是缘起的。而[计]执此圆[明]相[中]之[虚]无体性为究竟地,转而欲[非]毁[灭]尽一切[群]尘所[化]之身土,欲达灰身泯智,甚且[以永灭]群化所[依]之顽空,[为]其[所]究竟[归依]之处。若更于此计着[生]殊[胜]之[解者](觉得此解十分殊胜),[是人则堕]而[归]于[无]所[归]的灰泯顽空之计[执],如是来世即感得外道[无想天中诸]趣顽空之[舜若多]天众,[成]为[其伴侣],与其同类。如此即是以虚无为因,而[迷]失[佛菩提],并且[亡失]如来正[知见],堕入邪知、邪见、邪行。[是名]于定中识阴所现之[第六]境,乃于[圆]明中以[虚无]之[心,成]就住着顽[空,亡]失菩提智[果,违]悖[远]离[圆通]之道,[背涅槃城]而行,当[生]于外道[断灭]之[种]性中。

⑺堕[贪非贪]之邪执——生妄延种。这个[妄]就是妄冀,冀是希望。[延]就是延生。生妄延种就是希望活长一点,希望长寿的意思。可是我们这个色身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谓的永恒,那是如来藏性叫做永恒。我们这个色身是一定会毁灭的,提早做心理准备,免得死得那么痛苦![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这个[阿斯陀]很重要,跟佛陀有关系的。[阿斯陀]:阿斯陀仙,即长寿仙人,又作阿私陀。为中印度迦毘罗卫国之仙人。释尊降诞时,阿斯陀为之占相,并预言其将成佛。依《佛本行经》卷七至卷十所记载,此仙人具足五神通,常自在出入三十三天集会之所,曾于南印度增长林中观释迦菩萨托胎之瑞相,后闻太子诞生,遂与其侍者那罗陀至净饭王宫,为太子占相,见有大丈夫之相好,预言其出家必成正觉,可得菩提,转无上最妙法轮。又自顾已老,知不及太子成道,就是来不及等他成道,受其教化,而悲叹号泣,就是哭了,听不到佛陀的开示。后令侍者那罗陀出家,以待太子成道。由此可知,即使长寿仙,其命亦有尽期。且长寿仙只得有漏之长寿报,不能成就无漏胜福,故他便与如来出世擦身而过,哎呀!很可惜,差那么一点点!菩提涅槃失之交臂,滋可惜也。

我也是,我为了做这个法宝,国语、台语的花了十几亿!我告诉你:当我发心,因为麦老师跟我讲说很多人打电话来,中国大陆佛弟子,还有台湾的佛弟子,很多人都希望听师父讲《楞严经》,师父如果身体健康,应该讲一讲《楞严经》。因为麦老师她老人家很慈悲,好!就答应了!你知道当天晚上梦到什么?梦到一尊观世音菩萨,十几层楼高,而且他不是画像,是立体的,而且非常的活,是真的一样,玉做的,所有的线条的微细,那个玉是这个世间稀有之宝,你绝对找不到!十几层楼的玉,观音现身。我说:哇!观世音菩萨怎么会这么大,这么高!(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目录

楞严讲解30:把万法回归到当下,不被境界和烦恼拖着走,是真正修行人

楞严讲解29: 一般人修学佛道,绝对不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搞定它的

楞严讲解28:这八俱非便成一切外道言说戏论的核心

楞严讲解27:于修行中所有见闻觉知种种相,一概不依不随不取不着

楞严讲解26:当今邪魔外道、附魔外道这么多,我们应当戒慎恐惧,战战兢兢

楞严讲解25:若见有好说神通或搬神弄鬼者,便知多半有问题,最好敬而远之

楞严讲解24:大抵上修禅的人比较容易着魔,修净土的人比较不会着魔

楞严讲解23:外道悟道不究竟,停顿在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的微细执着上进不去

楞严讲解22:这个五十种阴魔对于正法重现是有正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楞严讲解21:自心不贪不取,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楞严讲解20:若自心贪则不论善相、恶相甚至中性之相,一切都可成魔相

楞严讲解19:佛法不能等到死才受用,是在当处、当下、现在就要受益

楞严讲解18:我执和法执,就是修行人最重的二块石头

楞严讲解17:我们亲近善知识,应当取其莲花,不应取污泥

楞严讲解16:要往生天趣一定要行十善,还有你淫欲愈少往生的天道层次就愈高

楞严讲解15:同样是杀生,你杀死愈接近成佛的罪愈重

楞严讲解14:要学一种功夫:就是尊重异己、包容异己的存在

楞严讲解13:悟不悟,就但看你对这个[无]字参得透参不透?

楞严讲解12:事相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平等,活在平等的心性当中就是佛法的生活

楞严讲解11: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如避毒药

楞严讲解10: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见性后还要继续把习气慢慢的断掉断除

楞严讲解09:我们娑婆世界以听经闻法证悟最快,速度最快

楞严讲解08:令心无所增减是名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楞严讲解07:在娑婆世界要以耳根最为精明,要多听经闻法就是这个道理

楞严讲解06:你知道投胎成人,又能听到正法有多困难吗?

楞严讲解05:什么是宇宙?就是业力的网。一切的众生都活在业力的网子里

楞严讲解04:给大家一个深入《楞严经》的整个轮廓、概念

楞严讲解03:要修首楞严大定,要决定捐弃一切诸有为相

楞严讲解02: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

楞严讲解(01)楞严经就如同小部的大藏经,禅净律密都包括在里面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新关注的师兄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