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的意思,懂了就懂了,不懂不要去想它,不必去研究它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空法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之九 显见超情

自受用带他起作用,四智菩提——心叫大圆镜智,意叫平等性智,识叫妙观察智。名字换啦,这个叫带,是带的这个啊。前五识叫成所作智。可是决定要自己不染,才能叫带他起作用,四智菩提啊。四智是讲他受用啊,不是自受用啊。自受用是平等一真,哪里还会有四呢?!没有四啊。自受用是真的。那么由此可见,佛法是活活泼泼的,它不是死东西,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是进取的。

再看底下一段文,这个文都好懂了,就是换一个字就是了。前面讲的因,这里讲的助缘。在见性里头啊,找因,明暗塞空里头找因,找不到;于明暗塞空当中找缘,也找不到。【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那么缘就是讲助缘。【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这一段是破见性不从缘生,如果缘空而有见性现前,那就不应该见塞。这个意思是说,它既然以为空是生见的助缘,到它遇到塞的地方,空就灭了,空的缘就没有了。缘灭了,那么换句话说,见性也应该断灭了。见性断灭了,怎么能够还见到塞呢?!缘塞的道理也跟这个一样,乃至于缘明缘暗,都可以用这个例子比类推之。

我们现前实际上的情形,是明暗空塞等相样样都见得清清楚楚。那么由此可知,见性并不要借明暗塞空为因,或者是为缘。这个事实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说真如不变之体呀,称之为真如,那就是说它不从因生,也不随缘有,因缘、自然都说不上。下面佛再渐渐开导他真实义了:【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这是把这个阿难虚妄的情执,把它扫得干干净净,显示出这个见性的真实相。觉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呢,这是它的真相。外道执着自然,它不懂得随缘的妙用;凡夫执着因缘,不知道不变的本体,所以才有凡夫、外道、二乘、权教,种种差别。

这桩事情,给诸位说,不是讲理论,也不是讲玄学,就是说我们现前自己一个人啊。我们六根根性是不变的,八识、五十一心所、再加上十一色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呵呵,都是随缘的。这些东西在哪里呢?全在一身,我们这个色身就是十一种色法啦。所以这个一身呢,身心,给诸位说啊,跟那个大宇宙是一不是二啊。那个大宇宙,就是我们一身放大了;一身呢,是大宇宙缩小了。这个放大缩小正是像经上所说的,介子纳须弥,须弥纳介子。须弥纳介子,这个大宇宙,纳我们这一身,我们这个身心。介子纳须弥呢,我们这个身心又包大宇宙。这个话说起来、听起来,好像有点玄,实际上给诸位说,千真万确的事实。

所以一部《百法明门论》说的什么?自己的身心。懂得自己身心,就懂得宇宙;知道宇宙,就知道自己身心,是一不是二啊。所以这个学问是真实的学问。我们求,在从哪里求呢?要从自身上求,从自己身心上求。身心里面悟了,外面境界才悟。不在身心上求,在外面境界上求,当然也能开悟,不过不太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呢?是因为我们执着身亲,境界疏,亲的才容易开悟,疏的不容易开悟。如果你没有这个执着,从外面这个境界上修,也能开悟。那么我们有这个执着的时候,则一定要从自己内心去观照。

所以《楞严经》里头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佛把这个真如本性啊,就我们六根上来显示。真如本性在哪里呀?我们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性在哪里?佛就说,性就是眼的这个本能,见性。这个十番显见,都是说这个,都是讲见性。讲见性不动、不生、不灭、周遍,全是讲这个道理啊,都是显示出见性的真啊。其目的呢,就是叫我们舍妄而用真。为什么呢?前面阿难尊者要修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不生不灭的法,这个不生不灭的法,一定要以不生不灭的因,才能够证不生不灭的果。生灭心,要想修证不生不灭无上菩提之果,这是无有是处,决定不相应的。所以佛说这一段话,用意在此地。

那么问问我们自己,想不想求无上菩提呢?也许说,哎呀,无上菩提太高了,我马马虎虎,稍稍凑合一点,啊,就行啦。这不行!给诸位说什么?解决不了问题!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见性,不能超越生死轮回。所以虽然说是你用种种这个苦行,如何去精进,修成了四禅天、四空天的果报,也不过是寿命长一点而已啊,不究竟啊。而那个寿命长短,说实在的话,没有长短。为什么呢?相对的长短。我们人生百岁,感觉得很短,要比起那个忉利天,那这个悬殊太大了。忉利天上一天、一昼夜,是我们人间一百年。好,你在人间百岁了,很长了,忉利天人看到,哎呀,这个人命很短啦,你看,昨天看他生的,今天就死了。要再到夜摩天去看,夜摩天的一昼夜是我们人间的两百年,你活一百岁啊,人家看到你才半天就完了。那么他们那些人是不是以为他那个寿命很长呢?不会的。跟我们感觉是一样的,也是一世,也好像一刹那过去一样。

这就好像我们看水里头浮游生物,我们看水里面浮游啊,正是像忉利天看我们一样。我们看水里面浮游,朝生暮死,但是它朝生暮死,它也是一生、一世啊,也是过了一辈子啊。所以在感观上是相同的。因此,纵然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它那个一生跟我们现在一生,感受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这是属于相对的,我们要了解。了解之后啊,你就不会想到天上去了,天上没什么意思的,没什么好处,不能解决问题。要真正解决问题呢,还是要明心见性,还是要走这个路子。

明心见性最好的方法,是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的舍识用根舍识用根,再给诸位说,很容易,不难。这个楞严经里面讲的,一个字啊,这是一字法门呢,歇即菩提。歇是什么呢?歇就是歇心意识。菩提是什么呢?菩提就是妙觉明性。你看看多简单呢,哪一个法门里头有这么简单的这个讲法儿?一个字的法门。可是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理路不明,疑惑不能断。你看看阿难尊者所示现的,重重疑惑。这一个疑惑,哦,好像是断掉了,哎,那一个又生出来了。疑虑永远不能断啊,所以妄心歇不了。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体会到,世尊示现在人间,为什么要说法四十九年啦。

讲到修行太容易啦。弥陀经里面,若一日至若七日啊,那是讲成就啊。一心不乱,功夫好的,理一心,一天到七天啊。根性利的人,一天就证得,理一心不乱。业障重的,也不过七天就可以证得。难在哪里呢?!那么我们现在念七年了,两个七年,三个七年,念了十个七年了,心里还是乱糟糟的,连功夫成片的消息也没有。毛病发生在哪里呢?理路不明啊,盲修瞎练,修了几十年啊。诸位要是果然觉悟了,先求明理。理明白之后,好比走路,这个路我认识了,我只一开步走,不会走岔路,绝不会走错。克期取证,预算多少天,一定走到。不认识路也走,虽然那个目的的没好远,走一辈子也走不到。甚至就是就隔着一条街,你都走不到。为什么呢?走岔了路了,往那边走去了,愈走愈远!毛病就在此地。

所以学佛,说不明理,那要能学得成,释迦牟尼佛不必出世啦。他出世就是多余的啊,四十九年所说的,就白说啦。为什么呢?不说,人家也能做到嘛,那岂不是白说啦。所以诸位要晓得,觉悟之后,修行不但容易,而且快速。所以学佛一开头,功力着重在开悟啊。宗门如是,教下也不例外,没有不注重在开悟的。讲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一个原理原则,可以说是世尊说法之弘范啊,也可以说是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依据。这两句全是称性之辞,不变是讲的性体,随缘是讲的性用,有体有用。从作用上要能见其体,从理体上要能明其用。所以在此地这个结论,告诉阿难,【当知如是精觉妙明】,这个精觉,就是不变之真体;妙明,就是随缘的德用。体不变,所以非因缘;用可以随缘,所以非自然。不但是非因缘、非自然呢,下面这一句是无问自说:

【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个两句啊,确实将心性和盘托出了,不容易啊。为什么呢?这一桩事情,本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他能用这样善巧的方法把它形容出来,确实不简单。那么这是又进一层地来说明,说此中,既然是非自然了,又怕我们执着啊,就是望文生义,这个是佛法教学里头最忌讳的。那么这是我们在讲堂一再给同修提示的,要悟,不可以执着,不能望文生义。所谓望文生义,三世佛冤呢,三世诸佛都喊冤枉啦。经的意思,懂了就懂了,不懂不要去想它,不必去研究它。所以念经讲熟,不在记;讲悟,不讲研究。处处是避免心意识起作用,时时叫你提起观照般若。照久了,自然就开悟了。佛这个地方的五句话,就是堵住阿难的心意识。不但是非因非缘,亦非自然,还非不自然。这正是所谓双非双离呀。【精觉妙明,元清净体,】那个非与不非,是与不是,呵呵,通通加不上啊。这个道理在此地,确实可以不需要再多解释了。为什么呢?前面世尊呢,跟文殊菩萨在讨论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比喻,叫一文殊,一文殊当中还能不能再有个文殊呢?!就是这个意思。一真之体上,什么都加不上。

再给诸位说,一真的相用上也加不上。诸位不要以为,这个一真之体加不上,这个我们点头,想想有道理,在一切相上如何加不上呢?相上你所加上的,全都叫戏论。这个道理实在讲也不难懂。你看我们老子第一句话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啊。那个道可道,非常道,是讲体上的;名可名,非常名,是从相上讲的呀。老子也悟入这个境界了。所以一切名相,是遍计所执性,里面也没有是非,也用不着执着。一切名相是人为的,假名安立呀,不是天生的呀,不是本性里头原有的呀。本性里头本来无一物啊,什么也没有啊。本性显出的这些相里,也无有名字。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所现的这些相啊,相即非相。为什么呢?体跟相是一,不是二。体不可得,相哪里会可得呢?!诸位去细细地微细揣摩,在一切万象当中,你看看哪一个相有可得?

这要很细心地观察,粗心大意的时候,啊,我有得啊,我怎么没有得啊,你看这本书,我已经得了好多年啦。这个看法太粗心大意了,微细去观察,一切法刹那生灭啊。佛所讲的啊,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啦,我们所看的是相续相啊。说真话的是,当体即空。所以这个相叫幻相,有叫妙有。妙有非有啊,真空不空啊,这个妙有跟真空是一不是二。真空是讲的体,妙有是讲的相,讲的作用。真空说的不变,妙有说的随缘。它两个是一不是二啊,这才叫正觉,真正觉悟了。所以他心里头还有什么牵挂呢?!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一天忙到晚,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一天忙到晚,给诸位说,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如果在这个地方体认到,体会到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了,那么祖师讲那个《净土生无生论》,你也不怀疑了。「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没有疑问了,不错,一点都不错,你就点头了。所以,到这个境界,也是佛说到这个境界,辗转跟阿难这个问答,把境界提升到这一层。这是相当高的一层,在这个境界里面,正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所以,是非是代表的两边呢,这一边是一边非啊。两边,拿现在的话就是相对论呢。是非俱不到,就是超越了相对论。只能说超越相对论,不能再说一个绝对。为什么?说个绝对,跟那个相对又变成相对的了,还是相对的,出不了相对的圈子。凡夫生活在相对的境界里面,我们所谓的十法界,这是迷惑啊。悟了的人生活在一真法界里头,什么叫一真呢?超越相对就是一真。相对是二,超越二,我们叫它作一真。一真,只有名言,并无实义。你要执着果然还有个一真,那就又麻烦了,那又变成相对了。所以这个一真的时候,万万不能有这么一个印象,不可以执着,不可以分别,才能把诸法实相看清楚。

后面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呢,就是所谓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呢。即一切法,就是终日不变,终日随缘。这个话虽然是颠倒了一下,其味无穷,并不是一正一反。如果是一正一反,又回到相对里去了。希望诸位在这个里面细细地去体会。这个从前马祖也说得很好啊,就是马祖道一禅师啊,他说「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啊。如如佛是本来是佛啊,自性天真佛啊。我们如如佛为什么不见了呢?就是没有离妄缘,被妄缘打闲岔,障碍了。妄缘就是心意识,离了妄缘,那么就是本经里面所讲的舍识用根。离妄缘,就是离识,就是舍识。如如佛,就是用根,用根就是如如佛。十方诸佛、那些大菩萨,通通是舍识用根的。所以我们几时舍识用根了,就是如如佛。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历史目录(点击进入)

被人骗两事:一是还过去欠他的债;二是放利息,他将来还加倍地奉还的

因缘生一切法,因缘不会生一切性的

正路就是离心意识去读诵经论

凡是有因有种子的皆是生灭法;无因无种子的才是真正的无为法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90目录(点击进入)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历史目录(点击进入)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