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讲解390:佛法悟到究竟生命只剩下一种责任,你必须要去完成你的责任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五十阴魔 37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661mty5my&width=500&height=375&auto=0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视频讲座:

五十阴魔 37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这八俱非便成一切外道言说戏论的核心。对!诸位!什么叫做戏论?就是无益于解脱的,统统叫做戏论。所以,为什么师父禁止这些比丘在结夏安居的时候去串寮,因为讲了那一些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的话,统统叫做戏论。既然来这里结夏安居,包括我们这比丘僧团,就应当好好地利用九旬这结夏安居,好好地用功,这样才对得起佛陀啊,是不是?来这里串寮,说是说非,那没有什么意义啊!结夏就失去意义了。

“随得一缘”:即随便举一缘,如举色阴,或受阴等,以任何一阴作为因缘皆可。“皆言死后有相无相”:“有相无相”,这个实是指“非有相非无相”。非有相就是无相,非无相就是有相,还是“有”跟“无”,答案还是一样,转来转去而已,就看你的逻辑的观念强不强。“又计诸行性迁讹故”:“诸行”,就是即诸法,一切有为法。“迁”,就是离,谓离于正理。“讹”,就是错,谬。谓又以其所计著一切万法之性,既皆迁离于正理,又讹谬错误故。“心发通悟”:“通悟”,是指邪通邪悟,外道也会说有悟,他悟的不正知不正见,而非真正的通悟。“虚实失措”:“虚”,即(就是)无。“实”即(就是)有。谓令虚实皆无处安置,而不能指任何事物为虚或实。

“后际昏瞢”:“后际”,就是未来。以其智昏故,所见之未来相亦昏矇一片。“无可道故”:“道”,就是说。谓毫无一点道理或实质可说。“立五阴中死后俱非”:“俱非”就是非有相非无,非有非无,非有就是无,非无就是有,转来转去就是台北圆环啊。台北圆环边,找不到你的住址啊,就是这样。转来转去,怎么转就是在圆环里面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住址。谓彼外道即以五阴为题旨,而立众生于死后(其五阴)俱非有非无。(也就是说:人死后,其五阴不是有,也不是无。按:那到底是什么呢?也回答不出所以然,所以你找外道,其实就是找不到答案。)诸位!这五十种阴魔,全部都是不问自说,你一定要牢牢记住前面那个大前提:无问自说!就是没有一个弟子有能力问这些问题,而佛自己讲出来的,叫做:“无问自说”。五十种阴魔,不是徒弟问喔,佛才说;是徒弟没有问,佛自己说,这表示这五十种阴魔,非一般凡夫有办法、能力讲出来的。

[义贯]:“又”入于“三摩”地“中”之“诸善男子,坚”固“凝”定、持“正”其“心”念,不起爱求,故外“魔不”能“得”其“便”,乃能增进而破想阴;想阴既破,行阴即显现,因此他得以“穷”究十二“生类”之根“本”,(行阴),而“观彼”行阴“幽”隐轻“清”、恒“常扰动”之根“元”(七识)。但是他却“于行”阴尚“存当中,兼”以“受想”二阴已“灭”,而“双计”亦“有”亦“无”(于尚存者计有,于已灭者计无),内心充满着矛盾,行阴的“自体”之“相”以此有无之互“破”,故不能成立;就像:我是一个男人,也同时是一个女人,那到底你是什么人咧?对不对?这个就不是男人,就是女人嘛。“是人”于是“坠入”外道之“死后”有无“俱非”有无俱非,俱非就是多加一个“非”字,(非有非无)的妄论,从而更“起”种种的“颠倒”邪“论”。

此人于已灭之“色受想”三阴之“中”,对“见”(就是对观)行阴之“有”,故前面的三阴成为“非有”;而于“行”阴“迁流”之“内”,对“观”好好地照见,前面三阴之“无”对照,来好好地对照着,对观就是对照,对照前面的三阴之无,这件事实“不无”(此无非无,而是有一个“无”这件事情)注意喔!此无非无,就是虽然讲无,但是不能讲无,为什么?而是存在有一个“无”这件事情,你懂这个意思吗?希望你不要给这个文字搞混了。此无非无,说:讲到这个“无”,其实不能讲“无”,为什么?他还存在一个“无”的观念这件事情。“如是循环”对观论证,由后(现在)观前(过去),由前观后,怎么样?“穷尽”色受想行四“阴”之“界”限,达有无俱非,而衍成“八俱非相”之乱论,于是“随”举“得一”阴为“缘”(以此阴作题材),彼“皆言”此阴于“死后”非“有相”、非“无相。又”以其所“计”一切“诸行”(万法)之“性”既皆“迁”离于正理之外,充满“讹”错谬误“故”,其“心”即依此等邪理而“发”邪“通”与邪“悟”,从而他即更加确定“有无俱非”之邪见,而令一切事理之“虚实”皆“失”其“措”置之所。

“由此”对生前之双非,更推而“计度死后”亦(也)一切法“俱非”有非无。由依如是邪见而修证故,此行者但见“后际”(未来)乃一片“昏瞢,无”丝毫之道或]者[实质理之“可道”(可说),是“故”他便“堕落”于“外道”之恶见,以致于“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八”类“外道”所“立”于“五阴中死后俱非”有非无、意思就是,如果你补上几句就更详细了。如果你补上说:非有“色受想行”,然后又“非无”后面再补上:非无“色受想行”,那就更清楚了。要不然你一直在非有非无、非无非有……到底是在讲什么东东?对不对?非有“色受想行”,非无“色受想行”,那就更清楚了。就补上那四个字,就一目了然啊,一目了然。“心”魔所成之“颠倒”邪“论”。

㈨七际断灭邪见。经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消灭,灭已无复。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注释]:“于后后无”:于行阴念念灭处,以为是后后当归于无。他看到了是中间那个缺块,灭处!“后后”,叠语表强调,最后、最终之义。一定是无。“或计身灭”:“身”,是指四大洲众生及欲界天人之身。“灭”,就是归于断灭。“或欲尽灭”:“欲尽”,即初禅,以离欲得初禅故。谓计初禅当归断灭。“或苦尽灭”:“苦尽”,即就是二禅。“或极乐灭”:“极乐”,即就是三禅,以三禅为“离喜妙乐”故。诸位!这个三禅天,就是娑婆世界的极乐,极乐!这个极乐,不是我们念“阿弥陀佛”那个极乐世界喔!是完全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的!“或极舍灭”:“极舍”,是指第四禅,以四禅为“舍念清净”故。“七际”:即⑴四大洲;⑵六欲天;⑶初禅;⑷二禅;⑸三禅;⑹四禅;⑺]就是[四空天。“现前销灭”:现前之法悉归消灭。“灭已无复”:灭已,未来不更生。

[义贯]:“又”于“三摩”地“中”之“诸善男子,坚”固“凝”定、持“正”其“心”念,不起爱求,故外“魔不”能“得”其“便”,乃能增进,而破想阴;想阴破已,行阴即显现,于是他便能“穷”究十二“生类”之生灭根“本”(行阴),“观彼”行阴“幽隐”轻“清”恒“常扰动”之根“元”(七识)。然而他“于”行阴念念灭处,以为是于“后后”当归于空“无”,因此而“生计度者,是人”即“坠入”外道的“七”际“断灭论”。“七际”,就是七个地方都不存在,死后都不存在。此人“或计”四大洲及六欲天之“身”当归于断“灭、或”计“欲尽”之初禅当断“灭、根本就没初禅天!或”计“苦尽”之二禅当断“灭,根本就没二禅天!或”计“极乐”之三禅当断“灭,没有三禅天!或”计“极舍”之四禅天,乃至四空天当断“灭。完全没有这个东西!如是循环”推论,“穷尽七际”,妄计“现前”之法将悉归“消”亡“灭”尽,“灭已”,于未来却“无复”更生。]这个就是断灭啦,不晓得成、住、坏、空,成、住、坏、空啊!灭了,它还会生的。诸位!只要你的业力,还有一丝一毫的存在,轮回就不会停止!2447页,此行者“由此计度死后”一切皆归“断灭”,而“堕落”于“外道”恶见,以致“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九”类“外道”所“立”于“五阴中”计“死后断灭,心”魔所成之“颠倒”邪“论”。

㈩邪计五处现证涅槃论(五现涅槃邪论)。就是把五个有为法,当作是无为法,五处!五处的生灭处,当作是涅槃处。经文:【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刚好跟前面相反,它是后后无;它是变成后后有。【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这一句要划双红线,这一句就是重点!迷有漏天,作无为解。这个就是外道最可怕的地方!没有到究竟,他把它当作究竟,迷有漏天,作无为解,就是这里就是整段第十的重点!【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注释]:“于后后有生计度者”:谓观行阴念念相续无间,而计其最终(后后)必有实果产生,且恒常不灭。这个就是见法不究竟,就用猜的、用臆测的、用想的,这些都是妄想!“五涅槃论”:五处皆得究竟涅槃之邪论。五处为六欲天,以及色界四禅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或以欲界为正转依”:“欲界”,此]是[指六欲天。“转依”:为唯识法相的术语。“转”,就是转变。“依”,就是所依。谓转变下劣的所依,成为胜上的所依;如从原来所依的染法、或者是烦恼法,转而依于净法,或菩提法、或者是般若法。诸位!这个就是无常的可贵!若没有无常,你又怎么转呢?无常空无自性,可是能作用!盖“转依”的涵义,即与“断证”一词相近。又,“转”字,古释为“转舍、转得”,意为“转舍劣法(或者是恶法、染法)”、所以,佛性非常、非无常,“常”就没办法转了!因为无常、非无常,但是也非常,但是因为非常,所以它能转动。“转得胜法(或善法、净法)”。然而须先“转舍”,然后再“转得”。正如于“断证”,“断”,就是断烦恼。“证”就是证果位。则必须先“断”,然后再“证”(如说:先断烦恼、再证菩提)。

又,唯识学所说之的“二转依果”,即是也就是菩提与涅槃;以此二者为经由修圣道,以此二者经由修圣道,而转舍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这个“烦恼障”呢?在座诸位!通常是对我们的人生观不是很明了,人生观而不是很明了的,叫做“烦恼障”。就是说:执著五蕴身的,这个叫做“烦恼障”。就是什么都以“我”为出发点,然后开始烦恼这个色身,每天为了食、衣、住、行啊,烦恼这个、烦恼那个,以“我”为起点,正、依二报,包括烦恼他的儿女啊,烦恼房地产啊、烦恼明天啊、烦恼未来啊、我死后怎么办啊?每天都烦恼!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这个众生啊,他只要没有修学圣道,他的烦恼是不会停止的!他的妄动是今天想到这个……要不然我们去六合路走走,走完了六合路以后,要不然我们去百货公司逛逛,要不然我们再去看一个《赛德克·巴莱》,嗯!再来要做什么?要不然去喝一杯咖啡,一直转,一直在那边……不是依靠这个,就是依靠那个,就是这样子!众生所有的妄想,都是依靠在食衣住行里面能所不断!所以他的烦恼就不会断、不会断。有的女儿嫁出去了,嫁了很久了,他就说:哎哟!我这个女儿啊,嫁得不晓得怎么样哦?女婿啊,不怎么成材!女儿啊,在身旁,怕女儿嫁不出去,对不对?女儿嫁出去,他也烦恼!儿子跟妈妈、爸爸住在一起,媳妇儿也住在一起,有快乐,但是也烦恼,这个儿子、媳妇儿不喜欢跟公婆住在一起,这个儿子也是作夹心饼干,这个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人的一生啊,好像没有停止过烦恼,不是烦恼这个,就是烦恼那个,是不是?烦恼这个!你看!长得太漂亮也烦恼,今天那个报纸登的那个大学生啊,那个大学生,因为她是校花啊,她长得太漂亮了,校花,然后住在同一栋的,当然不是同一个房间,同一栋的一个男生追求,追求不到,都也是大学生啊,你看,一碰到这感情,得不到的东西,我就毁了你!就砍了她几十刀,死了!看了这个报章杂志,你就会很难过,就是说:你有什么权利?人家不给你爱,你有什么权利杀掉对方?我真的想不通!你凭什么?真是的!看到这个男生哦!实在是想要给他掐~死!看不下去了!这玛丽亚说的:实在是看不下去!对不对?人家不给你爱,这是很正常嘛!我告诉你:男孩子,人家不给你爱,你要让她后悔,你就是要认真地读书,认真地、好好地把事业搞好,赚了很多钱,对不对?然后把外表搞漂亮一点,西装笔挺,彬彬有礼,人家女人不给你爱,从你检讨开始,让她有一天,你看她嫁的老公不好,有一天再回过头来,你看!你事业成就了,就告诉你:最大的报复,就是让你女人后悔!对不对?当初你为什么不嫁给我?这男孩子有骨气是这样子嘛!哪有人家不给你爱,杀掉对方的?喔!这报纸看不下去了!我们看了就受不了!哪有这样子的男人?怎么会这样子?你凭什么呢?对不对?这个“烦恼障”,就是从你这个人生……没有一样不烦恼!就像我妈妈这样,我三岁,带去台北,每天都烦恼没有饭吃,对不对?然后我妈妈很有志气,也不敢向人家借钱,那个实在是苦不堪言!对不对喔?

这个是金钱上的,会有烦恼;那么大姐嫁了,三个哥哥结婚了,我妈妈也烦恼,对不对?这个媳妇有时候意见也……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也烦恼;唯独独没有让她烦恼的:就是四哥!四哥就是我,我就是四哥,只有我没有让妈妈烦恼,我刚要出家的时候啊,对不对?我妈妈就说:你一定要出家吗?我说:对!对!可是啊!有时候我们亲戚朋友不能谅解你,不能理解。我说:我这一仗一定会打赢,到了他们生老病死逼迫的时候,他就会说这个益谦真的很行!益谦就是我,我叫做益谦。他就说这个。后来我们那个亲戚朋友看到师父的这个成就,个个就开始改变观念了,开始改变观念了!这些亲戚朋友全部都改变观念!以前对这个出家实在很不能谅解,后来就改变观念了。那其中有一个亲戚是很好笑,跟我妈妈讲,就跟她讲说:喂!朗饲,朗饲啊,我听说你儿子现在不错喔!赚了不少钱这样,你也帮我儿子提携一下嘛!和尚这个……还有提携的?意思就是:我现在大概还有点成就了,大概经济不错了,他意思就是:也要来干这一行啊,他就看在钱上啦!钱上!这个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都会有烦恼。

再来,就“所知障”就更可怕!什么叫做“所知障”呢?这个叫做:知识会障碍真理!我们说knowledge is power!知识是一种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它是一种妄想,无明所启动的一种妄想。如果究竟义来讲,究竟义来讲:所有的这些专家,都是执著在一种妄想;书法专家,也是妄想!画画专家,还是妄想!心中都是能所不断的东西!在佛来讲,还有一种:书读得愈多的众生,就愈难度!但是也有一种众生,宿世善根很深厚的,一教,他就跳出来!他就会跳出来。所以啊,在座诸位!如果这个人读到master or doctor,硕士或者是博士,他如果没有宿世的善根,他就是……我就是最大,只有我教人,没有人可以教得过我!这个就是“所知障”。什么叫做“所知障”?所知道的知识,执著、分别后天所学习的东西,障碍先天的、本性具足的无师智、自然智,就是这个问题!叫做“所知障”!这“所知”用现在来讲,叫做知识、资讯。用现在来讲,就是后天所学习的观念、符号、学问。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名词,其实是不对!比如说:用doctor来讲的话,博士,在座诸位!博士,他只知道的是医学喔!医学喔!他哪里有“博”?有博通三藏吗?碰到了佛法,他一点都不“博”啊!对不对?所以我们现在啊,要把这个博士啊,用这个定义,实在我觉得不是很稳当,应当讲改成“专士”,你专攻这一科,你博士,博士要什么都通啊,对不对?你佛法,你懂吗?不懂!当然没办法了!这个“所知障”是最难的!最难的就是说……还有凡夫,每一个人都会固执自己所知道的、所看到的,执著为最殊胜的,这个“所知障”,真的是很难突破!有时候你一个大善知识想去度他,实在是觉得很疲乏,没有办法,无能为力的!所知障!所以有时候,愈有成就的人,就愈难度!因为他的成就非凡,他卡在一个观念:我就是老大!这个世间只有我教人,没有人可以教得过我!

所以这个“烦恼障”是对人生观的一种迷茫,产生了我执、我见,一种痛苦;而这个“所知障”却是整个宇宙,对法上的无知,也就是对于我们本性,原来的那个没有观念、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没有妄想的、那个本性具足的自然智、无师智,他开发不出来,这个障住了!所以,“所知障”有种种的看法、有种种的定义,所知道的知识领域,却障碍了我们的本性。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的本性无所不知、无所不见,但是呢?现在被这些后天的观念、学习却障碍住了,却障碍住了。所以,你要学佛的人,不可以在语言、不可在文字里面打转!就是说:随学随放!这个语言文字只是让你解脱的,千万不要搞错了方向!认为、以为有法可得、有法可学,没有的!这些语言、文字都是一种方便,一个过程当中。就像你看的这个地图,指示你要成佛的一种道路,如果你再执著这个语言、文字相,那你惨了!这个就变成学术的研究了!佛法不是学术的研究。是不是?我告诉你,举个例子:日本,有一个号称佛学的博士,佛学的博士啊!日本,结果后来去检查了,怎么样?得到癌症cancer!那个佛学博士啊,每天都在恐慌:我死了怎么办?我怎么会得这种病?他内心开始怀疑,佛学博士啊!诸位!实修的人,跟这些把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是不一样的!学者跟祖师是不一样的!学者是知识的领域啊;祖师啊,是了生死的,是不一样的,是不一样的!

所以啊,你千万不要走学者这一条道路,学者这一条道路,唬一唬人,可以!他是什么master or doctor啦!他是什么佛教的权威啊!怎么样子……佛学权威有什么用?对不对?修行佛法是真枪实弹的,碰到了生死,能坦然地放下,接受它!这个就是功夫!所以我们不要把佛法当作学术来研究,了解以后,要落实到修行的层面,修行的层面。所以能不能往生?问你自己最清楚!你现在的妄想多不多?多!没办法!很难往生!你现在贪、嗔、痴有没有放下?没放下!那很难往生!所以你不用问我:师父,我能不能往生?问你自己就知道!杀、盗、淫,还有犯吗?没有!往生有希望!贪、嗔、痴有没有彻底放下?我彻底放下!那往生是百分之百的!打包票的!所以不用问人家,问你自己就知道!平常要修福啊、要修慧。而转舍烦恼障及所知障,而后所得的最胜妙果。故此“二转依果”又称为所转得之果。此句谓,此人邪计以欲界天为究竟之转依(究竟果),即有若仙家之计六欲天为长生不死之仙境。

“观见圆明”:观见欲界诸天(六欲天)之天光圆明。以此行者刚破想阴,圆定发明,初得天眼,故得观见六欲天。“或以初禅性无忧故”:“初禅”,色界初禅天。因为初禅是离生喜乐地,系初离于欲界烦恼,欲界之苦恼不再逼迫,故他称之为“无忧”。此谓,此行者或以离于欲界忧恼的初禅境界,计为究竟涅槃。“或以二禅心无苦故”:谓此人或将二禅的定生喜乐、心中无苦的境界,计为究竟涅槃。“或以三禅极悦随故”:谓为此人或将三禅的离喜妙乐、极其喜悦相随不离(叫做极悦不断)的境界,计为究竟涅槃。“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苦乐二亡”,因为四禅系舍念清净,苦乐二念皆不生,此行者住于此境界,便以为已超脱生死轮回,不再受生死苦,把不究竟的地方,当作是无漏的究竟处,因而计四禅境界为究竟涅槃。以上皆是将有为、有漏的欲界有漏的欲天及色界天,计为无漏、究竟之胜果。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这个就是最可怕的!谓迷于有漏的欲、色界天,计为无漏、无为之涅槃净境。“五处安隐”:“安隐”,同安稳。谬以此五处为安稳的究竟归宿。“为胜净依”:谓以彼五处为最胜清净、究竟之所依处。“如是循环,五处究竟”:“循环”,循环论证、推观。谓经由这样子的循环论证,而谬称此五处皆是究竟涅槃之处;此即是以染作净。“五现涅槃”:“五”,就是五处。“现”,就是现证。谓此五处皆是现证涅槃处。“心颠倒论”:因为此人以染作净、以有漏作无漏,故是心颠倒。盖此心颠倒系自心魔之所成。

在座诸位!如果你广闻啊,有大的智慧,你就绝对不会著心魔!诸位!“心”有三大病,三大病,你背起来,一辈子都不会碰到!㈠“著”的病;㈡“傲”的病;㈢“贪”的病。这三种病除掉,世界上就没有心魔!心魔只有三种严重的病:㈠执著就成心魔;㈡骄傲、狂妄就成心魔;㈢贪,不管你什么境界,你只要贪,纵然你弘法利生,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后面还要补上一句:“实在是无众生可度”!心入于寂灭,也没有所谓贪著这个境界。当我今天对某一种团体,或者是某一个人帮助很大,也不要常常把这个功劳挂在口中,这个就是心魔!佛没有这个东西!佛悟到绝对空,随缘,然后尽分。所以,当你悟到究竟之处,生命只是一种责任啊!当你大解脱的时候,生命只是一种责任,因为他会随缘,他会随一切的因缘,该有的责任,他还是会负起。就像我今天来讲:我该有的责任还是要做,还是要做啊,虽然是如梦幻泡影,水中月啊!对不对啊?或者是海市蜃楼啊!缘起如幻的,一切本来就没有什么真实性,但是在缘起法里面,这是我的责任,我就应该披上比丘的这个袈裟,披上佛陀的袈裟,我现身比丘相,我就应该这样子做!没有人叫我这样子做,佛也没叫我这样子做,而是我认为这就是一种责任。

修行啊,从世间法的角度看,求得一个心安理得、无愧于良心啊,在临命终的时候、走的时候啊,也无愧于良心,无愧于天地啊!仰无愧于天,俯无怍(怍zuò:1. 惭愧:惭~。愧~。仰不愧于天,俯不~于人。2. (脸色)改变:“将即席,容毋~。”)于地啊!这样子,我们走的时候,就走得很心安理得!不要说:哎呀!一群比丘这样子……法师啊,你剃度的比丘这么地多,你都没有好好地把比丘教化。那么这是我的过失,不应当这样子的!所以啊!虽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也应当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也应当作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的佛事;也应当度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的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师父讲:佛法悟到究竟,生命只剩下一种责任,你的责任是什么,你就必须要去完成它

[义贯]:“又”于“三摩”地“中”之“诸善男子,坚”固“凝”定、持“正”其“心”,不起爱求,外“魔不”复能“得”其“便”,乃能增进而破想阴;想阴既破之后,行阴即现前,因此他便能于定中“穷”究十二“生类”之生灭根“本”(行阴);于是此行者于定中“观彼幽”隐轻“清”、恒“常扰动”之根“元”(七识);但是他“于”行阴念念相续无间之相,计其“后后”(最终)必定“有”实体存在,恒常不灭。这个就不晓得“当体即空”的道理。因而“生”邪妄“计度者,是人”即“坠入”外道所计执之欲界色界“五”处皆是究竟“涅槃”之邪“论”。

其中有的行者“或以欲界”六天作“为正转依”果(涅槃极果);这是由于他在破了想阴之后,以圆定发明所得之天眼“观见”欲界诸天的天光“圆明”,超日月光,因而心“生爱慕故”,遂计彼天为涅槃界。有的行者“或以初禅”天之离生喜乐“性无”欲界之“忧”苦“故”,遂计为究竟涅槃界。“或”有行者“以二禅”天的(之)定生喜乐境界,“心”中“无苦”逼切“故”,遂计为涅槃界。“或”有行者“以三禅”天之离苦妙乐境界,“极”其喜“悦”常相“随”不离“故”,遂计为涅槃界。“或”有行者“以四禅”天之舍念清净,得于舍受,不苦不乐,“苦乐二亡”,便以为“不”再“受轮回”之“生灭性”,已证得不生灭性“故”,遂计四禅天为涅槃界。此五者皆是“迷有漏”有为、仍在生死的欲界色界诸“天”,谬“作无为”之涅槃“解”,妄以此“五处”为究竟“安隐”之最终归宿,而且邪计此亦(也是)“为”最殊“胜”清“净”者(佛)之究竟“依”处;“如是循环”论证、推观(以此推彼,以欲界天而推证初禅天,再以初禅推二禅等),而妄言“五处”皆已达“究竟”涅槃之无上极果。为什么叫做“妄言”?因为这是妄心所产生的理论。不是由佛的真心讲出来的话。由此计度者,“由此计度五”处皆是“现”证“涅槃”处,彼诸天人得现受寂灭之乐,不待将来,无须更修,因而“堕落”于“外道”之恶见(即(就是)学佛法成外道),以致“惑”乱自他“菩提”正觉之“性。是则名为第十”类“外道”所“立”于“五阴中”可得“五”种“现”证“涅槃”,乃“心”魔所成之“颠倒”恶“论”。

四  结语:定中用心交互所成,嘱令保护。经文:【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消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注释]:“如是十种禅那狂解”:这十种于修习禅那时所起的狂解。“狂”者,因为这些魔境到后来都变成“未证言证”,自言登圣,故成狂妄之徒。《楞严经正脉》云《楞严正脉》这么说:“然通论十种狂解(行阴所起十种狂妄的境界),不出断、常、空、有。诸位!这个断、常、空、有,后面还加“见”,语意更清楚!不出断见、常见、空见、有见,为什么?诸位!诸佛心性当中,无如许见,无如许,佛也不落入断见;也不落入常见;也不落入空见;也不落入有见。诸位!佛也不落入凡见;也不落入圣见;佛也不会落入众生见;佛也不会落入佛见。说众生著众生见;然后说佛著佛见;说凡夫著凡夫见;说圣人著圣见;我们的真如自性,总无如许多的“见”。“见”就是“头上安头”。于清净心多出来一种观念,这个叫做“见”,看法、看法,所以我们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的时候,这个断见也没有;常见也没有;空见也没有;有见也没有;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见”就是叫做“头上安头”,头上安头!在座诸位啊!来!把笔放下来,“头上安头”,就是安上断见、常见、空见、有见。

注意看啊!我现在举个例子,看你听得懂不懂,叫做“头上安头”?诸位啊!这里是一张美金啊,美金,一百块的美金,折合台币三千块。诸位啊!众生怎么看法?众生就是:这一张是美金,然后,我去,哇!一百块美金,一百块不够看,一万,一万美金不够,one million!一百万、一百万,前面一百万美金,一百万美金摆在这个地方,凡夫看:哇!这个是给我多好!这贪念起来,这一念叫做“头上安头”。你知道吗?这一念叫做“头上安头”,清净心中没有这个贪的东西。好!这一百万美金,放一把火烧掉,一堆纸而已啊!空无自性!没有!好!现在美金,你现在没有在贪了,因为一百万美金没有现前了,再现前,再起贪念,又“头上安头”,对不对?如果是大悟的人看了说:一百万美金放在这里,尘自生灭,自性不动,也就是一百万美金,这跟我的生死没什么关系啰!对不对?一百万美金跟我的生死有什么关系?尘自生灭,自性不动。诸位!钱是不是尘?钱是不是外尘?比较好用一点的外尘啊!对不对?尘自生灭,自性不动。

诸位!为什么“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不会“头上安头”,所以,动一个念头“贪”,叫做“头上安头”;对那个人不满,起一个嗔恨心,真如本性就是“头上安头”。知道吗?好!现在都没有外境了,好!晚上啊,对不对?把眼睛闭一下的时候,在晚上,自己在寝室里面,在观想:嗯!再想想看:我这个女儿啊,不晓得嫁得怎么样?嗯!头上安头!就是这样。换:修行,阿弥陀佛……然后自己打开课本、经文,嗯!我大概啊,大概证了初果、二果,我念到一心不乱了……头上安头,你听得懂吗?头上安头,“头上安头”就是这样!然后自己拜山啊,我五台山也拜啦,这九华山也拜啦,四大名山都拜了,就是还没有去阿里山拜而已!就差一个阿里山,然后就自己感觉很伟大。你看!四大名山我都拜完了,然后,诸位!这叫做“头上安头”!你懂吗?这叫做“头上安头”。任何一件事情卡在那个观念里面,割舍不下,统统叫做“头上安头”!头上安头!诸位!我大概还有几本,我现在念了大概几部经典了,几部经典了,然后我明天再用功、再诵。师父!我的《地藏经》到现在已经诵了五千部了,师父你看啊,我用功。当然要赞叹他用功啊,是用功啊,头上安头!这就是这样子了!你没有看到那《六祖坛经》里面:法华三千部(啊),曹溪一句亡!有没有看到这一段啊?念了法华三千部,到六祖曹溪,三千部不离开这个心性啊!所以三千部,那个也是头上安头啊!心性里面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

以真正的禅,就是佛的心!了悟真如的这一颗心,没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没有累积的段落,没有阶位的,没有次第的,单刀直入的!放空一切……这个就是不会头上安头。好!你这样训练自己了,在座诸位啊!世间啊,你活了这么久,一定有你最讨厌的人啊!比如说:你的嫂嫂啊!尖酸刻薄又小气,见到你那个嫂嫂,或者见到你那个隔壁的人啊,你一定有让你讨厌的人!诸位!这个就是头上安头,你懂吗?与其你恨他,不如你同情他,可怜他!像还有一些来谤佛、谤法、谤僧的,有时候来要伤害三宝的。师父!你不恨他吗?我不会恨他!我用佛的心,我很同情他!他不晓得这个是造业,我可怜他!因为他要受轮回啊!对不对?他示现这个地狱课,来成就我的道业啊!他干了这个业啊!诸位!讲一句良心话,我从以前学佛到现在,那个谤佛、谤法、谤僧的,不敬三宝的,我看了他的临命终的下场,没有一个好的!真的!我看到的就是这样子,没有一个好的下场!所以啊,台语讲得最好了,嚣张没有落魄来得久啦!这台语真的讲得很好!国语真的不会讲了!真的就是这样子。

所以,在座诸位!你今天狂妄,没有你落魄来得久啦!真的,是这样子的!我看过了很多,他发那个恶心啊,对三宝不敬啊,最后的下场都很糟糕!死的时候那脸色都发黑,这是告诉大家:像我妈妈虽然她没有读书,我妈妈她就是有这个好处,她对出家人,她就是一心想要去供养他。我说:妈妈,你这样是对的!我给她薪水,然后她就:来,我今天要来供养这个僧团,我要买一些水果,要加什么菜……我跟她讲:师妈,你这样是很了不起的!这种心态啊,是不是?借花献佛啊!对不对?她没薪水,就要我给她啊,对不对?借花就献佛!所以,你看,我妈妈往生以后,她临命终,二十四个小时头顶都是热的!所以说:人还是这个礼敬三宝,还是很重要的!非常重要的啊!四字而已。

接下来喔。所以这个,不出断见、常见、空见、有见,四见。而且前面五个是属于断、常,后五属空、有。后五个是属于空跟有。”又,中土狂禅亦(也)常有类此情形者。“狂禅”就是说:很狂傲而没有正见,看起来像禅,可是是偏执的禅。这“狂禅”是什么意思?叫做偏执的禅,不是佛的正见,他却说,误认为自己很行。

“无令心魔自起深孽”:哎呀!佛真的讲得实在是没话讲!我们世尊真是了不起!这句你看!“无令心魔自起深孽”,就是你那心魔观念一起来,“头上安头”那种心魔,没有救了!台湾话,台湾的中文叫做:没有救了!他要到新加坡去,他就不是这样讲,叫做:没有救了!就是没救的意思!自起深孽!你看!这个“孽”,就是罪孽。诸位啊!外魔易破,心魔难断!你有没有听过这个啊?从你内心里面起的那种观念卡住了,谁都没办法!心魔,只有你的心佛可以解开来!你听过吗?解铃还得系铃人啊!你的心魔一起来,外魔,诸位!外魔好破啊!你只要不贪,外魔就没辄了!可是心魔没办法!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观念,那一种卡在一种知见、一种观念里面,任谁都救不了他!“心魔”,以行阴十魔境,皆是行者自心之心魔造作所起,非为外魔所作。“魔”者,破坏义,就是破坏,以自持心不正,而起妄想计著,遂成自我破坏,心魔于焉出生。

“勿令心祈得少为足”:“心祈”,就是心中祈求。“得少为足”,注意!修学佛道就是不可以得少为足!后面一句,补上一句,叫做“裹足不前”。得少为足的人,比如说,我念这一句佛号,我很满足了!我这个这辈子,下根器的人,哪里听经闻法,统统不看!也不去亲近善知识,统统不要!这个就是很糟糕的观念了,这是得少为足啰!佛法三藏十二部经典,你还年轻!你不是八十岁的老爷爷,或者是老公公、老婆婆,来日你还方长。为什么得少为足?你懂那么一点佛法的皮毛,人家外道两句话,你就倒了,你凭什么去教化别人?去度众生?好!如果说我不想度众生啊!我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一念,刚好不能往生!往生的人是大慈悲心,是自利利他,修佛的心、菩萨的心啊!对不对?自私自利的人怎么能够往生啊?以稍微有所证得、解得,便生满足,乃至因此而自满;以自满故,终成狂妄。而众生之所以会得少为足的原因,都是由于在初发心的时候,没有依于正信而发大心;最重要的是碰到了恶知识、邪见的师父!

有一个人,念佛,念了多久?念了二十几年,阿弥陀佛……但是呢?我讲的这个是三十年前的典故,在台湾发生的事情,念:阿弥陀佛……三十年前,都不称为比丘尼,她去问一个老尼姑,老尼姑,以前称为老尼姑啦,然后这个念了二十几年,阿弥陀佛……因为都没听经闻法啊,得少为足啊,然后不发大心。然后就问这个老尼姑了,三十年前都这样称谓,是一个老比丘尼啦!这个老比丘尼也刚好没读什么书,也没读什么佛经,他就跟她讲说:师父!我想往生极乐世界!那个师父就跟他泼冷水,她说:你呀!吃了两根青菜就想上西天啊!我都不敢把握我有往生极乐世界的能耐了,你凭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个男居士被这个老比丘尼一下子……那老尼师你都没有把握往生净土,那我这个在家居士啊,那怎么办?回去以后放弃了,接着就从此以后就不念佛,到现在为止不念佛,他没有机会碰到我,要碰到我的话,我就跟他讲:你不要听她的!这老尼师年岁大了,头脑搞不清楚!你要听我的,我的年轻啊,头脑比较好一点!比较清醒一点!你会往生!如果碰到我,我就告诉他,我会鼓励他:你一定会往生!怎么不会往生呢?临命终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你念了二十几年了,你再发愿多做一点好事,多听一点经,哇!我这样鼓励下去,这个男居士啊,菩提心又起来了。

所以,那个初发心要碰到正知正见、胜善知识,那他的福报大!但是要碰到那个恶知识、邪见的,(注意!这里的恶知识、邪见的人不仅仅指做恶的人;也包括那些虽有善行却没有佛的正见或不能以佛的正知见度众生,而使众生失去正见的人。——整理者自解)惨了!法身慧命就断掉!看底下。而之所以不能发大心的缘故,发大心的原因,也都是由于正信、正知见不足。讲得完全正确,就是正信不足、正知见不足。那么正信、正知见怎么来的咧?就是多听经、多闻法、多发心来的!盖修行若不发大心,便极容易止于途中的种种化城,化城就是方便,那叫做化城。而谓为实在、而谓实在,把那个方便当作是实在、究竟的涅槃城。又,此经中所说的“十种狂解”的“得少为足”之人,都是已经正式起修,并且皆已证得禅那,且又破了色、受、想三阴的深修之士;然而当今之所谓狂妄者,泰半(泰半tài bàn:大半过半。《汉书·食货志上》: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连“得少为足”都谈不上,因为彼等充其量仅是“学少为足”,或“修少为足”,因为有的才开始在学习、或方开始修,仅仅修学了少少分便觉得非常满足了,这个就是末法的悲哀!末法的悲哀!以此自满而骄矜自视、而目空一切,不屑一顾!一切众生,都不屑一顾!以是成狂。问题是哪里?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自己成狂,自己不知道已经变成狂!问题……什么叫做无知?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那个人叫做无知,知道吗?这个定义你听得懂吗?什么叫做无知?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那叫做无知。

“大觉王”:即(就是)佛。“清净标指”:清净妙法之所标指者,亦即直指本心,直标成佛之道。

[义贯]:“阿难,如是十种”于修习“禅那”时所起之“狂解,皆是”行者于想阴破后,“行阴”显现之际,但此行者“用心”不善,定慧与妄想“交互”陵替,“故现斯”等邪“悟”境界。然而“众生”冥“顽迷”惑,“不自忖”度思“量”正法及自己难得的身分(忘失正法及自我),“逢此”狂悟境界“现前”之际,竟“以迷”妄之境界“为”得胜“解”、开悟,而“自言”已“登圣”位,因此未证言证,“大妄语”业于焉“成”就,来世当“堕无间”地“狱”受无量苦。“汝等必须将如来”之正法“语,于我灭后,传示”于“末法”时期,“遍令众生”修正定者,“觉了斯”十种心魔之“义”理,“无令”行者自己“心魔自起”狂解、从而造大妄语之“深”巨罪“孽”,以“保持”正法,不令断绝,并以“覆护”正修之士,“消”灭止“息”种种颠倒“邪见,教其身心开”发“觉”了“真义,于无上”佛“道不遭”横“枝歧”路,而堕入外道,并“勿令”其“心”中生起“祈”求“得少为足”之念,因而堕于凡夫、外道、权乘、小乘得少为足之境界。汝等须“作大觉王”所教敕“清净”妙法之“标指”,直指本心、直示成佛之道。

在座诸位啊!讲到这一段呢,我们告一个段落,因为我们剩下了大概一百一十页,那么一定要上两次,剩下大概一百……一百页,一百多一点,一百一十页左右,如果除以两堂课,一天才五十五,才五十五页,所以会讲得完的。在座诸位啊!我觉得大家很幸运!能够坐在这个地方,前几天我不小心打开这个电视,看到巴西,哎呀!这个巴西,看到里约热内卢,巴西有三多:㈠毒品多;㈡足球多;㈢枪支很多。所以看了这个,里约热内卢那个地方啊,我看到电视,那个人过的那个日子很辛苦的!有钱的人很有钱,很有钱!在海滩的旁边,隔着一条马路,全部都是贫民区,贫民区!台湾有记者去跟他采访,喔!那个贫民区非常的恶臭,非常的恶臭!里面都是贩卖毒品啊,那里面的小孩子十四岁就生孩子,小女孩十四岁就生孩子了,所以那个地方啊,巴西。

我看了以后啊,你看!这怎么学佛呢?真的是很困难!还有诸位!你们知不知道加勒比海?这加勒比海,就是在海地,还有那个中南美洲的东边,那个叫做加勒比海,那我看了这个旅游频道,这个加勒比海啊,有一个小岛,这个小岛,五分钟就走到了,那就走全部了,五分到十分钟就全部走完了,那个小岛住了八十个人,记者上去以后拍摄,我曾经想说:这个佛法在这里一定没办法,大乘佛法教你吃素啊,那个岛十分钟就走完了,住八十个人,上面都是晒鱼干啊,晒鱼干,说他们要吃一根蔬菜要怎么辛苦呢?他们要开那个船,啵啵……开了船要去很远的地方,去买菜回来,就像澎湖马公那个离岛,鸟屿、七美,离岛要到马公买菜一样的意思。啵啵……来。我那看了以后,没有一个人,如果说佛法,你去强迫他每一个统统要吃素,那就没有一个人会信佛,所以那边没有佛法,只有基督教、只有天主教的,为什么?谁吃素呢?那个地方也没有……那个岛统统是盐巴!海风一吹来都是盐巴,草、菜也不生,那个岛!所以在那个时候,这个时空之下,那个时候就不能叫他们吃素了,没办法吃素!真的!那八十个人,小朋友要上课多么辛苦啊!小朋友然后要上课的时间到了,那小朋友背着书包、穿着校服,然后怎么样?要去比较大的岛,比较大的岛去上课,大的岛才有school嘛!对不对?大的岛它才有学校嘛!那个小岛,那么一点点小岛,也没有人在上课啊!然后呢?好几个学生,就坐那个啵啵……那个船,然后去读书,下课的时候再坐那个船再回来,你知道吗?那个岛没有一块是砖块,统统是竹子所构成的,统统是编织所构成的,整个岛都是养猪啊、养鸡啊,没有看到蔬菜,统统没有!

所以,看到那个岛的时候,你就有一个感触,就是说:这个生长在一个边地跟下贱的地方,没有佛法的地方,你看!一辈子都不会碰到佛法!也不可能碰到佛法!那你大乘佛法去那边,吃素,谁吃素啊?他都是吃鱼啊!对不对?所以,如果佛法,比如说,你到欧洲去,你到欧洲去讲经的时候,你就不能一直强调那个吃素的问题,吃素的问题在欧洲里面讲,它是一种健康,vegetarian!它是一种健康的观念,而不是真正的为佛道而吃素的。所以比如说你到匈牙利去,或者是奥地利去,你到德国去,你看哪一个人吃素的?没有!所以,如果你这个佛法要到欧美那边去散播的时候,你变成不能一直强调这个大乘的菩萨的吃素的问题,你要把佛教的真理,他要学佛、懂得观照已经不错了!

有一次啊,我去澎湖,澎湖啊,我去澎湖三次,去打佛七,澎湖三次,去打佛七,第一次去澎湖打佛七的时候,一下飞机,这风怎么这么大咧!咻咻叫这样子!风怎么会这么大呢?爸爸捕鱼去,为什么还不回家呢?喔!这个澎湖的风实在是太大了!对不对?然后他们就说:慧律法师!你初次到澎湖来,我带你们去游一游,哇!那就坐计程车。好!绕了三十分、四十分钟,走过来跨海大桥,走过去跨海大桥!走过来是林投公园,走过去也是林投公园!都是这样子!三十分钟就逛完了!他说:慧律法师!我们逛完了!没有了!没有了!那么这个澎湖还比较大一点,比较大,澎湖那边附近有一个鸟屿,鸟屿,你知道吗?鸟屿!鸟屿还更小,来哟!那时候我跟常禅法师去,来哟!法师,常禅法师下来吧!下来就去逛,鸟屿转一圈,十五分钟!转一圈十五分钟,来!突然有一个信徒问说:请问师父,我们这个鸟屿没有蔬菜,我们这个年轻人喔,爷爷也是捕鱼的,爸爸也是捕鱼的,我今生今世唯一的伎俩就是会捕鱼,其他统统不会啊!请问师父啊!你们说不杀生,我们捕那个鱼起来,那怎么办?喔!这下麻烦了,这下麻烦了!不晓得该怎么回答喔!突然啊,灵机想到了!嗯……对,对,对,对!因为我要生活,我要活下来啊,我知道法师你们慈悲,讲不杀生啊,唉!那怎么办呢?我说:对了,大条的鱼,对不对?拿去卖钱;中的,可以自己吃;小条的,就放生,放它一马!说:嗯!法师你讲的这个答案,我很满意!

以前啊,我请了一个法师,来就开始批评喔:你们这些吃鱼的,大家都要下地狱啊!转行!转行!他说:我们要转哪一行呢?他说:同样是法师,这个讲经说法怎么会差这么多?以前那个法师上岛,就说我们都是吃鱼的,每天都杀生会下地狱,你喔!还很慈悲!说:大条的拿去卖;中条的拿来吃;小条的拿去放生!法师,你讲的我可以接受咧!是不是?要不然你说,你上那个鸟屿,不是鸟语花香那个“鸟语”喔。那个鸟屿,现在有发电厂了,你们去过吗?鸟屿你们去过吗?七美、吉贝岛,你们没去过吧?我有去过!然后你知道吗?老比丘尼就说:慧律法师!我这间是鸟屿……鸟屿唯一的道场,这样子我看只剩下四根柱子而已啊。我说:法师,你怎么……慧律法师,我这四根柱子盖多久,你知道吗?这鸟屿的人都没钱喔!要筹个两块钱,还要去抓鱼啊,抓了鱼去卖,这样都凑不出来!我盖这间,盖了五年,才盖起这四根柱子!我说:这上面没有遮盖吗?她说:上面本来有遮盖,台风来了,一盖好,每次台风来都把它吹掉了!我如果上面盖好了,台风就很大,一来又把它吹掉了,我这间道场这样盖了又拆,盖了又拆,都被台风拆光了!我说:你这里不算违建吗?她说:这里哪有身份证啊?这政府哪有在管这个?那间道场盖到现在,五年了,只有四根柱子,其他什么都没有!家徒四壁,朝不保夕!对不对?什么都没有!

她说:我要想建一个观音庙啊,那个尼师很慈悲啊!她说:这个岛都是抓鱼的,业力比较重啊,我希望有一个观音庙,大家来拜拜,消消业障!哎呀!(师父伸出大拇指)我说:法师,你慈悲啊!法师你慈悲!为什么?我就看到那个比丘尼,哇!她那个皮肤啊,是像那个……你看过韩国那个海女吗?韩国那个海女是晒太阳晒到非常黑的,她那个是鸟屿人,那个比丘尼也是鸟屿人,哇!她的刮风下雨,练成一个皮肤的、金刚皮肤,黑!粗!又很壮!有够壮的!乍看之下,以为是男的!一点都不像比丘尼相!(师父伸出大拇指)我说:你这个愿力十足了,愿力十足了!对呀!所以现在就讲到这个,好!如果你出生在台湾的澎湖的离岛那个鸟屿,你该怎么办呢?没有师父啊,没有道场,佛法都不懂啊,你应该怎么办呢?所以,在座,讲这句话的重点,今天讲这个重点就是说:今天你有幸听到正法,你要懂得珍惜!要懂得真的要珍惜,这个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任何一个进入文殊讲堂的,小朋友也好,大朋友、男居士、女居士、法师也好,我都礼敬他七分,要跨进文殊讲堂的这个人,这个善根,全世界七十亿人口,这样跨进文殊讲堂的到底有多少个人?太少,太少了!不是说最近你们拿了很多的茶叶给我喝,我才讲了这么甜蜜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你们真的很有善根啊!当然茶叶可以继续送啦。最近我们这些很多人都发心印《楞严经》,五万、十万的,我也很感动!你就知道:要建立这样一个道场,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很不容易的!所以老的、少的,师父都非常地赞叹,大家的善根深厚喔,大家要继续地启动它。

那么下星期我们有八关斋戒,下星期六上一天的课,八关斋戒,我们剩下两天啊,两次的上课,《楞严经》就一定会结束,结束!《楞严经》结束,即刻、立刻、马上at once!马上就上这个《楞伽经》。好!我们回向一下,今天晚上要诵经。

请合掌!愿以此功德,消灾在座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一齐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好!下个礼拜带《楞严经》的这个《义贯》来,好!下课!(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300~370链接(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200~300链接(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00链接(未完)

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慧律法师版)

楞严经讲解370: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执理废事;修行不能投机取巧

楞严经讲解371:看到稀奇古怪的、佛的、自己的境界的都因为执,执为禅之大病

楞严经讲解372:不受情绪的控制;不受环境的影响;学佛就是这个目的

楞严经讲解373:生命是一连串的行为编织而成的,佛弟子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跟因果负责

楞严经讲解374:二乘人声闻跟缘觉还有变易生死,识心仍然是微细的生灭

楞严经讲解375:很多人在一个团体住不下来,其实是自己的问题

楞严经讲解376:看你的内心是什么世界,可以感得将来

楞严经讲解377:薰习了圆顿的大教,你生生世世都是圆顿的大教根器了

楞严经讲解378: 顿悟还是没什么力道,还要事修慢慢力量才会渐备

楞严经讲解379:返闻一门是专指耳根门,不包括所有的楞严三昧

楞严经讲解380:你一着魔就不是只毁一戒,是所有的全部的法身慧命全部断掉

楞严经讲解381: 一定要赶快去极乐世界,有能力你再乘愿再来

楞严经讲解382: 受阴的十境都跟情绪、觉受有关,极端的情绪就不是佛法

楞严经讲解383:不管出家、在家去到任何一个道场,都应当跟长老顶礼

楞严经讲解384:大家都误将世间有漏福报及对世间法的贪求当作是‘修行’

楞严经讲解385:自己先要能把持得住情绪,才配教诫他人

楞严经讲解386:一切诸佛都显现出来,重点在于你的清净心

楞严经讲解387:更进一步的没有能所的行阴跟境界无关,统统是心魔作祟

楞严经讲解388: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意见,行阴就破

楞严经讲解389:一个人的心没有任何的增减的时候,他的脸就会出现变化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