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视频目录(20181231)点击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18)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25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29

楞严经要义29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61

癸十、破和合不和合餘疑显見性離過絕非法爾現證

本经修学的重點,簡单的讲就是要修学《首楞严王三昧》,這三昧修学的心地法門,蕅益大師說:「就是要我們能夠经常的正念真如。」

我們行菩薩道為什么要正念真如呢?我們一個凡夫众生,当我們在三界得一個果報的時候,我們這個五蘊身心是有障碍的。第一個就是煩惱的障碍,我們的心跟外境界接触后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我們會经常感到我們的身心世界躁动不安。第二是业障,我們過去所造的殺盜淫妄的罪业,使令我們感到不得自在,做什么事情就是不能滿愿。第三報障,我們這個身心世界它會老、病、死,所以我們整個修行的過程当中感到非常的不順。因有煩惱故,有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使令我們這個身心世界是躁动不安,是障碍重重,大概每一個人都有這种情況。

但是我們的內心当中可也有很多大乘的善根,当我們的善根被佛法的刺激啟发起來的時候,我們也會发起菩提心,我們依止這菩提心的力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們也會試圖去作一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智慧這种的善念出來。所以我們一個凡夫菩薩基本上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真妄和合,這個人有障碍可也有善根,有善根可是也有障碍

這時候我們所要面临的是二個問題,就是「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們的善根要把它安住在一個什么樣的地方,才不會被煩惱、被罪业、被老病死所破壞。古德說:「我們譬如小樹,暴風折枝。」你要是沒有小心的呵護,暴風雨的吹殘,小樹的根就被破壞了。在本经中它要我們能夠,就是你這一念,我們有二种選擇,第一個安住在攀緣心,第二個我們安住在常住真心。攀緣心是整個煩惱罪业的根本,所以我們菩提心的活动,我們布施、持戒…的整個善法的造作,假設你依止的是攀緣心,那么你這個善根很快就被破壞掉。那我們怎么判断攀緣心呢?佛陀讲了很多七处破妄,十番显見。

簡单的讲就是当你現在生起一個念頭,你這個念頭是從哪裡來的「你從什么地方來?」如果你的念頭是外在某一种事項的刺激而产生的,那大概這個就是攀緣心,因為它是外境給你的;你看到某一种美好的色相,听到某种美好的音声,生起一念的菩提心,生起一念布施持戒的心,這一念心安住在攀緣心,那你這個心就會隨境而生也隨境而滅,就像客人一樣他是來來去去的。你這一念心本身的生起是依止道理的观察,发自內心的一种愿望,這就是常住真心。

所以本经上說:「你首先要把你內心活动,什么是主人,什么是客人,客人只是一時來掛单而已,你要把它分別清楚。我們必須把我們的菩提心的善根,布施持戒的善念,要安住在你的常住真心。這時候你依止不生不滅的本性,你才能夠成就《如來密因修證了义》,你也才能夠使令你所有的菩薩道的万行成就《首楞严王》堅固不可破壞。」在本经它在整個修学是先处理菩薩安住的問題,你的善根你的菩提心应該怎么安住,第二個再讲到調伏的問題,后面會讲到我們怎么去降伏內在的魔障、煩惱跟罪业,怎么去降伏外在的魔障,鬼神障。它先求安住再求調伏,這就是本经《首楞严王三昧》的這要主要修学重點。当我們過去有很多很多的善根,有布施的善根、持戒的善根、忍辱的善根等等,那這些善根云何应住呢?在佛陀的開示当中有十番的显見,以十种的法門來发明我們的常住真心,這就是我們的依止处。

癸十、破和合不和合餘疑。显見性離過絕非。

法爾現證

身為常住身心它本身它不是和合,但是它也不是非和合(不是分離的),我們這一念真实的心性,它跟外境一切万法的互动,它沒有跟万法完全的和合,但是它跟万法也沒有完全的分離,它是不即不離的。這种中道的思想是阿难尊者最后剩餘的疑惑,佛陀必須把它破除,破除阿难尊者对於和合跟不和合這种二邊的執取,來发明我們众生的心性是離一切過非的,它沒有著空著有二邊的過非,而且是法爾現證。也就是說,我們基本上是不假一念的分別,就可以当下親證不假外求,是你自己本具的,你不必向外追求,你只要迴光返照当下就是。  (分二:子一、責迷。子二、徵破)

子一、責迷。這段是佛陀他來責問阿难尊者心中的迷惑。

阿难!汝雖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难!雖然你已经在前面九番的開示当中,已经了解我們众生本具的本觉妙明的佛性,身為一個本觉妙明的心性,它的体性是非因緣的,因為它的体是不变的。非因緣的观念破除二乘他迷執因緣的這种障碍,二乘人是執著因緣法,在作用上它也非自然,因為它有不变隨緣的作用;破除外道它迷執自然的這种观念。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我們众生本具的寂常心性,它是隨緣而不变,不变而隨緣的。

這种道理佛陀在前面的九番開示讲了非常的清楚,阿难尊者也已经懂了,但是阿难尊者心还有什么剩餘的疑惑呢?佛陀說:「然而你卻未能完全明白,我們這一念心性,当它生起作用的時候,這一念心跟外在的人事一接触的時候,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這种中道的道理,你还不能完全明白。」在前面的九番開示,基本上都是阿难尊者先提出一個疑問,佛陀加以回答,但是這一段阿难尊者其实並沒有提問題。古德說:「這一段是佛陀預知,阿难尊者心中的妄執而責問之。」也就是說佛陀不必等待阿难尊者的提問,他預先了知阿难尊者在心中还有這么一點微細的疑惑,就是当我們這一念心要深入人事的因緣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到底是完全的和合,还是完全分離,這种中道的思想,阿难尊者还是有所迷惑。所以佛陀就直接的道出來,不必等待阿难尊者的提問。

子二、徵破。佛陀既然責問以后,就要加以徵問跟破斥。 (分二:丑一、破和合。丑二、破非和合)

丑一、破和合。破除因緣開显不变的体(分二:寅一、牒疑。寅二、正破)

寅一、牒疑。佛陀牒示阿难尊者心中的疑情

阿难!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佛陀說:「阿难!我現在要開示非和合的道理,我还是要假借前塵的因緣來問你。“前塵”也就是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這外境的相狀,包括了明、暗、空、塞等种种的相狀。為什么发明心性要假借前塵?因為我們心性是无形无相的,假設不假借外在的明暗塞空,它是不能加以显发的,所以必須假借前塵,來发明和合跟不和合的道理。為什要发明這個道理呢?因為阿难尊者你经過前面的開示,你心中还是依止世間的一切妄想執著,你現在的心中还認為,我們這一念众生的心性,必須假借因緣的和合才能夠生起,所以你心中还有一种疑惑,以為生起无上菩提心,是要假借外在的因緣才能生起。」

這是阿难尊者最初的疑惑,他最初出家,佛陀問他你怎么出家的,阿难尊者說我出家的時候所生起的菩提心,是看到佛陀三十二相胜妙殊絕而出家的。這個菩提心是看到一种身相莊严而出家,那這個菩提心就很脆弱。因為你看到佛陀三十二相,那万一佛陀变老了、死了,当你心中的相消失的時候,那你出家的心就被破壞了,因為你隨境而生,你自然會隨境而破壞,你不是发自內心对道理的思惟而发起的菩提心。所以他這時候还是認為,我菩提心的生起一定要假借外在因緣的和合才能生起。

這一點古德解释說:「為什么发起菩提心不必假借外在因緣,我們可以直接從道理上思惟而生起?因為我們众生的寂常心性,是本自具足不假修德。」我們每一個人內心当中,我們這一念心,我們讲「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其实我們一念心本來就具足菩提心,本來就具足「如來密因」,只是我們一再受妄想的干扰,心隨妄转,如此而已。既然是我們众生本具的,那么就不必假借外在的和合。也就是說如果菩提心要假借外在因緣的和合,那凡夫沒有一個可以发起真正的菩提心,那只有佛陀才有真正的菩提心,那就沒有所謂如來密因的這個道理,那众生就不能夠成就成佛的密因。這地方是說明為什么要破除非和合的道理,是因為我們的菩提心,是不必假借外在因緣就能夠生起的。

寅二、正破(分二:卯一、破和。卯二、破合)  和與合的道理,第一個“和”是說二個物質互相的摻杂,而失去它原來的本質,叫作“和”;比方說你拿一個麵粉跟水,麵粉跟水混在一起摻杂以后就变成一個麵糰,它已经不是水也不是麵粉,這种情況叫作“和”。第二种“合”是二個物質的結合,但是沒有失去本質。比方說一個杯子跟一個杯子的杯蓋跟杯子的本身上下的結合,但是這二個東西都沒有失去它原來的本質,這個叫作“合”。

卯一、破和。

舉法标列    

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佛陀說:「你阿难尊者的妙淨見精,“妙淨”指的是我們众生本具的見性,是微妙清淨的,但是見性要生起作用要了別的時候,它必須要变成一种見分,“見精”就是六根門頭,見聞嗅嘗觉知的作用,特別指的是一种見的作用,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見分。当我們見性要生起作用的時候,转成一种見分,這能見的見分跟光明之相是和合?还是跟黑暗之相和合?还是跟通達之相和合?还是跟阻塞之相和合?」提出四個問,把這种和合的相狀标列出來。以下佛陀來破斥和合的情況,有四段的破斥;佛陀以下的破斥是「相、体、名、义」四种道理來加以破斥。

不見和相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現前,何处杂見?見相可辨。杂何形像?

和合以后它是不具足和合之相  假設我們這一念明了的心跟光明接触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燈光的光明,你這一念心假設跟光明杂和了,那你現在看到光明之相,而光明之相也現前了,而且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光明相也互相的摻杂在一起,那這會有二個問題出現。

第一、何处杂見。我們這一念心看到了光明,這時見分跟光明的相杂和在一起,既然杂和那到底在哪裡杂和?既然會互相摻杂一定會有個处所,那請你阿难尊者告訴我,你那能見的見分跟光明相杂和的時候,是在什么樣的地方杂和?(這是第一個問題,当然答不出來,因為沒有处所)。  

第二、見相可辨,杂何形像。在杂和之前,我們能見的見分的明了性,跟所見的光明之相,這二個形狀是很清楚分明的。你看我們的心是心,光明是光明。但是当這二個杂和以后形狀改变了,那請問变成什么形狀?你說我這一念心跟光明相杂和了,杂和以后已经失去它原來的面目了,那么請問你变成什么相狀,你可以道出來嗎?(也道不出來)從一個相狀的观察,這杂和是不合道理的“不見和相”。

不具和体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必見圓滿,何处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体性也不合道理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摻杂以后变成一個新的相狀,假設我們這一念心果真跟光明之相杂和了,也变成一個新的形狀,而這一個形狀已经是一個非見,它已经失去一种能見的見分的相狀。見分跟相狀杂和,能見的相狀消失了,杂和以后已经变成一种非見的体性,那你怎么又能夠見到光明之相?因為杂和以后能見心的功能失掉了,那到底是誰看到光明相?這不合道理。

若即見者,云何見見。你說杂和以后這個見的功能还在、还即見,那這樣子豈不是变成了見見?你的見分又見到了自己,自己見到自己,你混和以后又有見分,見分又看到自己的見分,這是不合道理的。所以杂和以后它是非見也不对,它是即見也不对,這個体性都不合道理。(從圓滿跟不圓滿破斥)前面一段是以形狀來破斥,因為它的形狀变化了。這一段是就著前面的何处杂見,就著处所。

必見圓滿,何处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阿难尊者就转計說:這光明相跟見分和合的時候是找不到处所,因為二個都圓滿,所以就很难找到杂和的处所。佛陀說:「既然見分是圓滿的,一個圓滿的東西到底要怎么跟光明混和?或者你說光明相是圓滿的,又怎么跟見分混和呢?因為二個東西要加以混和,二個東西都必須是要固定的形狀不能圓滿。你有多少量,它有多少量摻杂一起。如果說光明相跟見分是圓滿的,二個圓滿的東西就不能夠杂和,這個体性不合道理。所以不管是從它的圓滿不圓滿的角度,或者摻杂以后它的体性,到底还有沒有見分來說,都不合乎杂和的体性。」

不得和名      見必異明,杂則失彼性明名字。

名称也不合道  我們在摻杂之前,我們能見的見分跟光明之相,它的形狀是不同的,名称也不同,但是混杂以后已经失去的光明跟見性的功能,也失去二者的名称,那這名称到底叫什么?麵粉跟水混和以后,也不能叫麵粉也不能叫水。但是我們讲不出我們這一念心,你說心是心法,光明相是色法,心跟色法二者杂和,那它是什么?那它是心法,还是色法?你讲不出來。世界上沒有所謂的非色非心,要嘛是心法,要嘛是色法,所以這個名称也讲不來,沒有這种名称。

不成和义      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不合乎和的义理  既然我們混杂以后已经失掉了光明相,跟見性的功能,如此一來這和的道理就不能建立了。因為在混和以后,你相狀也找不到,体性也找不到,名称也找不到,所以总結合的义理是不能成立的。

這一段是把前面的,相、体、名作总結。

結示例餘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既然我們這一念光明相不能和合,那么黑暗相、通達相乃至於种种的阻塞相(包括有形的物質,桌子、椅子、房子等等)跟光明相也都不能摻杂和的。你看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能念的心去憶念我們心中所創造的声音『南无阿彌陀佛』,這声音從我們自己創造出來再听回去的時候,你說你這個耳根听到你的声音,你那“聞”的性跟声音有真正和合嗎?但是我們念佛的時候我們很清楚,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歷歷分明,如果真正杂和以后二個性質都要失掉。我們可以從实際的念佛道理当中可以知道,我們的心在造作万法的時候是沒有真正的和合。(為什么不和合這观念是很重要。)

卯二、破合  前面的“和”是杂和以后失去性質;“合”是上下的結合,但是还保持原來的本質,這樣的合也不能夠成立。

舉法标例   

復次阿难!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我們這一念見性所生起的見分,当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是跟光明結合?还是跟黑暗結合?还是跟通達結合?还是跟阻塞結合?

正破合明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合的道理不能建立   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触到光明的時候,假設它跟光明是結合的,那這就有問題了。你白天看到陽光,你說你的見分跟陽光結合,有真正的結合,那么白天過去了,晚上出現了,晚上暗相現前,明暗二相互相侵奪,所以黑暗現前光明就消失了。那么你的心跟光明相已经真正結合了,那光明相消失了,那你的見分也应該消失,因為你跟光明相結合了,所以你到晚上的時候,你应該看不到晚上的暗相,你已经跟光明相結合了,所以晚上黑暗現前光明消失的時候,你的見分也隨著光明相而消失,那你就不能再跟暗相結合,那請問你,你為什么晚上还看得到暗相?所以跟光明相結合是不合道理的。

兼破转計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应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佛陀怕阿难尊者有转計,說我這一念心看到光明的時候,跟光明結合了,到晚上現前的時候,我还是可以看到暗相。雖然我跟光明結合,我不必跟暗相結合还是可以看到暗相。意思是說:我的心跟光明結合,但晚上暗相現前的時候,我雖然沒有跟暗相結合,我还是可以見到暗相。這就是所謂的「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当我見到暗相的時候,我不必跟暗相結合,我还是跟光明結合,我还照樣看得到暗相。這樣的转計佛陀破斥說:「应非見明!」你這時候看到暗相,你已经看不到光明相了,你不可能看到二個東西,因為黑暗跟光明二者是互相侵奪的,你看到暗相的時候,這時你看不到光明,而你又跟光明結合。那你既然見不到光明之相,那怎么說你跟光明相結合呢?你看到的是暗相,但你說你跟光明相結合,這個是不合道理的,因為“了明非暗”。如果見分跟明相結合的時候,是看到光明之相的而不是黑暗之相,所以你說你不用跟暗相結合,而看得到暗相這是不合道理的。

結示例餘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既然我們這一念心不能跟光明相結合,那跟暗相、通相乃至於諸群塞的道理,亦復如是,是不能真正結合。我們這一念心在造作一切法的時候,不跟光明相和合,不跟黑暗相和合,不跟一切人事的和合,是在開显我們隨緣当中,有一個不变的清淨的本体就是「不和合」。我個人对不和合有一次深刻的体驗:有一次師父到一個道場去上課,那個上課是下午,我中午休息的時候,剛好不远的地方有人在整修房子,裝潢的声音很大。但是我一定要休息,因為下午要上課,要養足精神,但是那声音不是我可以控制的,所以心就一直被那声音所干扰。后來我就想:其实我的心跟声音沒有真正的結合,如果我的心跟声音結合那我沒有選擇餘地,我一定要受它干扰,但是我的心跟声音沒有真正的結合,換句話說我有選擇餘地。既然沒有真正結合,那你吵你的我睡我的,各走各的路。這時候我对那声音的執取慢慢鬆脫了,不迷、不取、不动,“诶”我很快就睡著了!

假設我們這一念心,当我們跟人事接触的時候,都有真正結合,我們无量劫生死以來,我們的心負擔就很重,那我們真喘不過氣來。你看你每一次跟誰見過面,跟誰讲過話做過什么事,假設那個東西都跟你結合的話,那你現在沒辦法修行。我們這一念心如果跟万法有真正結合,那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的。因為你造了罪业,你造了殺盜淫妄的罪业,那個罪业跟你真正結合,那你怎么懺悔?〔天台〕智者大師說:「懺悔法門除了你每天的拜懺以外,无生观是很重要,观察业性本空。」你要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即便我們造了罪业那也是一种虛妄的心,攀緣虛妄的境,創造一种虛妄的因緣,它沒有真正染汙我們的清淨本心。古德常讲一句話:「一個人你不要老是想你业障重,你一天到晚想著你业障重,你只有一個結果,你果然业障很重。」因為你一天到晚想它,因為你取著它,你一取著它,我們讲“不迷、不取、不动”,那你剛好相反,迷惑、取著、你就亂动。

在遺教三经裡面有一段公案:有一個外道他看到佛陀以后,一直罵佛陀,一直罵佛陀,用很难听的話把佛陀罵得一文不值,罵得非常严重。罵完以后,佛陀說:「你罵完了?」外道說:「罵完了,差不多了。」佛陀說:「你今天煮了很多的食物請人家吃,如果我不吃的話你要怎么辦?」外道說:「你不吃我就拿回去。」佛陀說:「你罵我,我不取著,你自己拿回去吧!」外境刺激我們,其实我們是有選擇餘地的。為什么?因為我們跟外境不和合。那不和合我為什么受干扰呢?因為你心动,仁者心动,不是風动,也不是幡动,因為你取著,你一取著你就受它的影響。其实,实際上我們可以不受影響,因為它沒有真正和合。所以這非和合的观念,对我們來說相当重要,特別是在懺悔的時候,你要相信你清淨的本性,你的本來面目跟罪业沒有真正的結合,這時你懺悔的力量會比別人快很多。

從“非和合”這一段我們知道,我們這一念心有隨緣不变之体,雖然我們每天百花叢裡過,其实我這一念心永远是片葉不沾身。你无量劫來不管你造了多么重大的罪业,你的心还是一樣清淨本然。何以故?因為你的心跟外境沒有真正的合。這一點对我們成佛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信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別。」從清淨的本性发起四弘誓愿,這就是不和合給我們的啟示。

丑二、破非和合(分二:寅一、转計。寅二、破斥)

大乘佛法都是避免作单向思考,你要雙向思考。我們這一念心跟万法接触的時候,其实也沒完全的分離。也就是說我們还有一些不变隨緣的作用,我們多少还是會受到外境的影響。譬如說你到西門町,你还是受到西門町的影響,你來到三宝地,你被這三宝的氣氛,你还是受到它的影響。我們讲「近朱者赤,近墨則黑」,所以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还是有一點相互的作用,也不是完全分離的,所以叫「破非和合」。

寅一、转計。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阿难尊者经過佛陀前方的破斥以后,他又产生輾转的計度。阿难尊者說:「世尊!你剛剛对我的開示,我加以思惟推度以后,我得到一個結論。我們众生本具的這一念清淨的觉性,当它生起作用的時候,变成了所謂的見相二分,能見的是心念慮,所見的是种种的緣塵、外在的塵境。這一念心念慮的見分跟外境的緣塵接触的時候,难道是非和合耶?」阿难尊者的口氣不是很肯定,雖然他经過了推度,他的意思是,应該是不和合吧!有一點請佛陀來定奪的意思。前面佛陀破和合,是发明我們的常住真心這不变之体,以下破非和合是显現它的隨緣之用。

寅二、破(分二:卯一、破非和。卯二、破非合)

卯一、破非和。二個完全不互相參杂的,而且各居一处,水是水,麵粉是麵粉,水在東方,麵粉在西方,各居一处不互相參杂,這樣的道理也不存在。

舉法标列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佛陀說:「你現在又說我們這种清淨的觉性,跟宇宙的万法是完全分離的,是不和合的!那我問你一個道理,当見性转成見分的時候,跟万法接触,假設是完全不和合,那它到底是不跟明相和?还是不與暗相和?还是不與通相和?还是不與塞相和?」佛陀也是提出了四种的狀況。明、暗、通、塞,就代表所有宇宙間的万法。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