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视频目录(20181231)点击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15)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26

楞严经要义26

 净界法师宣讲

 讲义第五十四面

子三   结显自性。这个地方有两段,第一段是正示离过的真实心体。佛陀前面在開显我們众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是從二個角度來開显:從一种不变的体性來說明它不是因緣法,從隨緣的作用來說它不是一個自然。前面佛陀是從不变跟隨緣這二种角度,來做一個各別的開显。現在是把不变跟隨緣這這二种的义理,把它結合起來。前面是分開來說,這裡是把這二個做一個总結,就形成所謂的雙遮雙破。遮跟破,意思是差不多,都是一种否定,遮止跟破除,都是用否定的方式。

雙遮雙破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

佛陀告訴阿难說:「你应該要了解如是的精純觉悟微妙光明的心性,它非因非緣,它不是因緣生也不是假借因緣而有。為什么呢?因為它有不变的体性。它也不是外道的自然之体,因為它有隨緣的作用,外道的自然是沒有隨緣的作用。從一個否定的角度,它非因緣也非自然;從非因緣当中開显不变,從非自然当中來显現隨緣。用否定來显現這個道理。

遮照同時      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

遮是否定,照是肯定;用一种雙向的否定跟雙向的肯定。“非不自然”古德說:「這地方的经文從义理來看少掉四個字,应該『非不自然』再加一個『非不因緣』」。“非不自然”“非不”是否定再否定变成肯定,也可以說是自然,也可以說因緣。你說什么是心性?你說它也是自然,因為它的体性不变;你也可以說它是因緣,因為它有隨緣作用。我們這一念清淨的本性,你造殺盜淫妄的业來薰习它,它就显現地獄惡鬼畜生的果報让你來受用;造五戒十善的业來薰它,它就創造一個人天的福報让你受用。它不就是有隨緣的作用嗎?所以你說它因緣也对,約著作用它也是非不因緣,這是“雙照”。

雙遮“无非不非,无是非是”這兩句話“无”都应該冠下去,应該說『无非无不非』、『无是无非是』。“无非无不非”是对“非”的一种破除,破除对非的執著。“无非无不非”開出來应該有四句話:「无非因緣,无非自然,无不非因緣,无不非自然」。总言之,你說它非也不对,破除对非的執著;但是讲話喜欢肯定的人,它也是破你对「是」的執著。為什么?它「无是因緣,无是自然,无非是因緣,无非是自然」,所以对是也不对。

情盡法真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那么你說对非也不对,对是也不对,那应該怎么說呢?佛陀只好讲出一句話作总結:「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從本体上來說它是離相的,但從作用來說它隨緣显現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它隨緣显現因緣果報,但是它的本性还是一樣清淨本然。所以你把「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合起來的時候,它的本來面目就出來了。

我們在探討心性的時候有二個內涵:一個理論的探討,一個是实際的修正。我們讲「理可頓悟,事要漸修」;理是圓融的,事相它是有次第的。在理体上我們先建立現前一念心性,一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心性出來,來取代我們過去的生命经驗,所累积的我相法相,先把過去這种我相法相慢慢的放掉,建立一個清淨的心性;而這個心性它有隨緣跟不变,不变跟隨緣二种功能是同時存在的。在理論不变跟隨緣是同時的,但是你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沒有人那么厲害的。所以当我們把一念心性建立起來的時候,這性德現前的時候,接下來是修德,修空假中三观,「先空次假后中」空观開显它不变的体,假观開显它隨緣的妙用,中观再把它結合起來,修行一定有次第的。但是你一談到理論的時候,古人讲:「開口便錯,动念即乖。」你沒有話讲的,你說現前一念心是什么?你道一句你就錯了!因為「一念不生全体現,六根方动烏雲遮」。

你看!才动眉毛即犯祖師的規矩,眉毛一动表示你仁者心动,所以在〔禪宗〕最忌諱就是你心动,所以你不对。禪宗你看他打你香板,你從什么地方來?你說我從哪裡地方來,他一定打你,你怎么回答都打你。問你為什么出家?我爸爸叫我出家。打三個香板,你爸爸叫你出家,你自己都不想出家;第二個再來,你為什么出家?(前面的說我爸爸叫我出家被打)我自己要出家的。也打三個香板,你自己要出家,你爸爸沒叫你出家你就出家。為什么〔禪宗〕你剛開始的階段一定被打,為什么?其实不是你讲什么話,是他看到你心动,他打你那個念頭。所以古人說:「你開悟的時候讲什么都对,你沒有開悟讲什么都錯。」

有人問趙州禪師說:「狗子有沒有佛性?」趙州禪師說:「有佛性啊!」你怎么知道有佛性呢?你看狗牠餓的時候牠知道餓,牠飽了時候知道飽,牠冷的時候牠也知道冷,你說牠沒有佛性,牠怎么有這种感觉呢!另外一個禪師問趙州禪師說:「狗子有沒有佛性?」趙州禪師說:「沒有佛性啊!」怎么沒有佛性呢?你說有佛性,那拿出來我看看,覓之了不可得。那有人就問趙州禪師說:「你為什么对他說有佛性,对他說沒有佛性?」趙州禪師說:「我是從修行的角度,從对治的角度這樣讲。」因為他執著有,我就說沒有破他;你執著空,我就說有。所以中道的实相是不可以開口的,因為你一開口不是左邊就是右邊,所以他到最后入不二法門的時候,他是不能讲話,就是你不能动念頭,你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現。你念頭一动那就是祖師的方便,但是你都不讲話也沒人知道,所以只好讲出一個即空即假即中。

我們這一念心性怎么開显它呢?先修空观,再修假观,再修中观。但是不管空假中三观,它整個所观境就是現前一念心性,只是他用空假中,把心性的不变性跟隨緣性開显出來。我們前面的三卷半是建立一個心性,先把這個心性現出來,先把性德,不变隨緣,隨緣不变的心性在你的心中先現出來。到三卷半以后「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观門」,佛陀告訴你要修观,入空观的時候開显不变体,入假观的時候显現它的妙用,入中观的時候保持平等。但是你在修空假中三观之前,你要先建立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現前一念心性,先現出來。這一念心性总而言之,它是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它是不变而隨緣的。

丑二、結責滯著名相 

結示訶責阿难尊者,他一向以來就停滯執著於佛法的名相,而不能隨文观照,所以还是活在妄想当中。佛陀对阿难尊者的訶責。

執著名相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

阿难尊者你為什么到現在,还是用攀緣心來加以攀緣推測這一念心性,而不加以迴光返照,用种种世間的戲論,而沒有真实义理的假名假相,什么外道的自然,佛法的因緣來作虛妄分別,不能夠产生微密的內心观照,只是向外分別而沒有向內观照。

喻明无益       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這种情況就好像一個人以雙手來撮摩虛空,一個人分別名相而不观心,就像搓摩虛空,這樣子只有增加自己的勞累,徒勞而无功,因為虛空怎能夠被你去執捉呢?你怎會捉得到虛空呢!」《首楞严王三昧》它這一念心性,你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那要向哪裡去找呢?莫向外求。初学者最怕你产生攀緣心、最怕!我听說懺公師父他要派一個人去買東西,你不喜欢去他就叫你去,你很喜欢去他就不让你去。為什么?因為你心动,仁者心动,你一动他就不让你去,這是有道理的。修行我們常讲要找到定位,譬如說你修行三十年、五十年,修行的定位不是都一樣的。其实你每一個階段的修行內涵不一樣,正常人是有一定的規劃,沒有人一出家就是這樣修行,你修行了五十年还是這樣修行,那你就不对了,那你应該不是走大乘法,可能你走的是小乘法。

修行它是有三個階段:第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一般对初学者我們比較不談空性的道理,先讲有,先讲隨緣的有相,有相行。思惟业果,造罪招感痛苦的果報,造善招感安乐的果報;皈依三宝,三宝的功德是无量无邊的,佛陀的功德是隨時存在的。從深信业果皈依三宝当中,來懺除罪障积集資糧,所以剛開始的修行一定是有相行。他這個階段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沒有什么樣的含糊籠統,善惡的相狀,三宝就是三宝,世間法就是世間法很清楚的,所以這個階段它是有相行。

第二個階段是關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前面的階段他的生命基本上沒有太大改变,因為你整個生命它的內心当中的我法二執,心中建立一個自我意識是很堅固的,這個階段叫作积集資糧,叫做跟三宝結緣。一個人真正要产生广大的突破,我們讲“脫胎換骨”是在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他這時候開始修我空观、法空观來破壞他心中的妄想。我們心中累积很多的相狀,我有很多的看法、我喜欢怎么樣、我的個性是怎么樣、我习慣性是怎么一個想法,這時候用空观來全部掃掉,掃得一絲不掛,乾乾淨淨的,清淨本然。所以你看這個人本來很正常,忽然間什么都搞不清楚狀況,他有可能进入第二個階段。

你看禪宗的公案它說:「有一個禪師,他在修空观現前的時候,他就走走走,走到海裡面去他不知道,人家把他拉回來,因為他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階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他開始在改变自己了,把他以前无始劫來习慣性累积的相狀一一的開始消滅,而這時候他的罪业也開始消滅了。這罪业的消滅它是從根本消滅,他開始观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我們在第二個階段的時候,我們对內心讲話是用否定的。所以你看你的修行是什么階段,你怎么面对你的自我,你经常是用肯定話,「不錯啊,你做的不錯啊!」那你还是第一階段,肯定的。到否定的時候,我們開始对自己的想法否定「不行,不能這樣做!」我們用我們的愿力來主導自己,不是用我們的想法,对自己的想法全部加以否定,重新洗牌,這時进入到一种空性的智慧,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三階段、经過這一番的洗滌以后,你又開始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那時候是從空出假,但是你的心態不同,青山依舊在,但是這個夕陽跟昨天的夕陽已经不一樣了,幾度夕陽紅,換一個夕陽,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心態不同。所以〔禪宗〕為什么一定要說:「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我們讲「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兩句話是同時的,但是它在修学的時候是有次第的,先求離相再求隨緣。

癸九、約二妄合明显見性非見。十番显見第九科

“二妄”是約著別业的妄見跟同分的妄見,這二种妄見來相互发明,來開显見性它不是一种見分。我們從前面的八科,佛陀在開显見性的方法,都是“借用显体”因為見性是離一切相,你沒辦法讲話,你一讲話就不对了,就不是見性的本質了。所以我們只能夠從作用,你能夠看得到光明,能夠看得到黑暗,所以我們知道見性的存在,從作用当中我們可以推理,見性是存在的。但到第九科的時候,佛陀開始否定見分了,見分不能代表見性,因為見分它是“依他起”,身為一個作用,它毕竟有它业力的因素,有它环境的因素,它有因緣的因素,但是身為見性它是“圓成实性”,它沒有因緣的因素。所以到這一段的時候,佛陀的口氣跟前面不太一樣,前面是假借見分來開显見性,這個地方就開始說明,其实見分还不是見性,它还是因緣法,開始將見分攝用归体。 (分三:子一、引昔致疑。子二、对理徵破。子三、正示見性)

子一、引昔致疑。阿难尊者引用往昔的教法,而生起疑惑。

領佛今教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緣。

阿难尊者在前面的经文当中,他得到一個結論說:「佛陀!假如我這一念微妙的心性,它不是因緣所生,因為它有一個不变的体性,它变中有不变,所以你不能說它絕对因緣生。」這個地方跟佛陀所說的道理是有點衝突的,怎么說呢?

引昔生疑      

世尊云何嘗(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种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世尊你曾经在成道以后跟諸比丘宣說,說我們這能見的見性,产生一种見聞嗅嘗觉知的功能,它必須具足四种因緣,才能夠生起它的作用。身為一個見分,它必須有虛空(包括虛空的相狀跟它一個所緣緣,它的距離跟所緣境),光明(有光明相),因心(心有五种緣,有過去业力的种子,有第六意識的作意,还有第六意識的分別依,第七意識的染淨依,第八識的根本依),因緣要有眼根。总而言之,我們眼睛見的明了功能現前,要眼識九緣生,要有虛空的距離,有一個所緣緣,有光明相,有种子,作意、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跟眼根。如此一來這心性的了別功能是假借九緣而生,那佛陀你說我們這念心性是非因緣而生,那豈不是前后矛盾嗎?」

解释這段经文的疑情:佛陀在《唯識的方便教法》当中,曾经明確的說明“眼識九緣生”:我們能見的見分,所謂依他起性,要假借內在业力的种子跟外在环境的因緣(光明、虛空…),才能夠生起了別的作用。阿难尊者就用《唯識》的教法,用《唯識》所謂的心,跟《楞严经》的心,這二個产生矛盾。《唯識》的心,要假借因緣才能夠生起,你要有內在的种子,有外在环境的刺激,你的根境的和合,才产生“心識”。《楞严经》的心,它是众生本具,不生不滅的,它不需要外在的因緣和合。《唯識》所謂的心跟《楞严经》所謂的心性,豈不是产生矛盾嗎?阿难尊者把《唯識》的心法跟《楞严经》的心性法产生矛盾,提出他的疑情。

子二、对理徵破(分二:丑一、直明昔說隨情。丑二、正显見性非緣)

丑一、直明昔說隨情。佛陀先直接的說明,過去《唯識》的教法是隨众生的情執而宣說的。

佛言:「阿难!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义。

佛陀說:「阿难尊者!我過去在《唯識》当中,讲到我們這一念心的生起,是假借因緣而生,有根境的碰撞,才产生心識。所以這一念心是在因緣当中,是不断的因為不同的环境而产生不同的心態,這种因緣所产生的這种生滅心相,不是我這個大乘圓滿第一义諦的教法,是一种方便的教法。」

佛陀讲到心有二种情況:第一、隨情說。隨順众生的情感而宣說的,凡夫是有情感的,所以佛陀讲到我們的心…。你看!你為什么會产生高興的心呢?产生悲傷的心呢?因為你過去有這樣一种习慣的种子。第二要有人刺激你,你才會高興才會快乐,才會痛苦。這种心佛法也承認,這叫生滅心、《唯識》的心,過去的种子跟現前因緣的和合。但是這樣的說法是佛陀為了隨順众生的情感而說的。佛陀在讲到《楞严经》的時候,就撇開众生的情感“隨智而說”,以佛陀自己无分別智慧所照見的心來說,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是不生不滅的,它是迥脫根塵的,它不需要根塵就存在。只是你有根塵的因緣让它表現出來而已,你沒有根塵它还是存在,只是我們錯過這個机會沒有直下承当。前面的《唯識》教法,佛陀所宣說的是隨情而說的,這個地方佛陀開始開显我們本來面目,是“隨智而說”的,讲到了义的教法。

丑二、正显見性非緣。我們這一念心性,是不假借因緣而生的。

以喻发明   

阿难!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难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种种相,名之為見。若復无此三种光明,則不能見。」

佛陀為了把凡夫所謂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作一個对比。佛陀舉出一個譬喻說:「阿难!我再一次的問你一個問題,一般的世俗人說我現在能夠見到一切万物,那在什么情況才叫做見?什么情況叫做不見?我們這一念心能夠見聞嗅嘗觉知,我們姑且用色法來說見的功能,到底在什么情況叫做見現前?什么情況是見不現前?」阿难回答說:「世間人要能夠看東西,要假借太陽、月亮、燈光三种的光明,才能夠使令見的功能現前而照了万物万象,這個叫做見。假設沒有這三种的光明,就不能見到東西了。」生滅心要假借光明的引導才能夠現前。以下是生滅心跟不生滅心加以对比。

例成不見   

「阿难!若无明時名不見者,应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見?阿难!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还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這時佛陀告訴阿难尊者說:「假設沒有三种光明的因緣現前,叫做不見,那你就不应該見到暗相。那你既然能夠見到暗相,就是光明不現前的時候,你还是有見到暗相。也就是說這個只是缺乏光明,你不能說它沒有見的功能出來,不可以這樣讲。因為我們的生滅心有時候見光明,假借黑暗的因緣見到黑暗,假借光明的因緣見到光明,這個只是一种一時生滅的作用。阿难!如果在黑暗的時候,我們見不到光明叫做不見,叫做見性不存在,那你現在有光明的時候你見不到暗相,那你也应該說不見,因為你沒有見到光明。如此光明跟黑暗二种相狀相互作用,那你都叫不見,因為你見到光明的時候你沒有見到黑暗,你見到黑暗的時候沒有見到光明,那這樣都叫不見!

結申正义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无,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事实上光明黑暗二种相狀,是互相的侵奪,你落入因緣法本來就是对立的,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有黑暗就沒有光明。但是在整個因緣变化当中,不表示你這一念見性的体性在這当中暫時消失掉,它永远存在,只是它隨順光明的因緣見到光明,隨順黑暗的因緣見到黑暗,它的体性是存在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結論,不管是光明跟黑暗,見性都是存在的,都能夠叫做“見”,怎么能夠說“不見”呢?見性是恆常現前的。」

生滅心是假借因緣而有的,你看我們有時候道心很強,有時候我們道心很羸弱,任何一個人都離不了生滅心,再大的善根,這個人也會起煩惱,善根再差的人他偶爾也會起慚愧心。我們是活在生滅心当中,問題是你怎么樣能不被它所转而已。為什么你一路走來能夠始終如一呢?其实每一個人都會起煩惱,只是他煩惱現前的時候,他能夠攝用归体,他观照煩惱的生滅,煩惱起來煩惱滅,它不隨妄转而已。煩惱並不可怕,問題是你不能被它转。那你要怎么才能不被它转呢?你一定要回到你的現前一念心性。它這地方讲,我們的生命心是隨因緣变化的,我們的业力會現起很多因緣,有時候會让我們快乐、道心很強,有時候心裡悲傷。如果一個人能匯归到你不生不滅的本性,你就看到整個心它道心強、道心弱,但是你永远做你該做的事情,就是安住在不生滅心,所以你要脫離妄想。

◎子三、正示見性(分二:丑一、直示真性。丑二、騰疑細释。)

就著修行這一段是很重要,我們在修不生滅心的時候有三個次第:第一、先脫離外境,不隨境转;第二、脫離你的妄想,不隨妄转,脫離生滅心;第三、回归本性。

丑一、直示真性。

先述離緣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是非是塞,四义成就。

身為一個众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你一個人要能夠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你要知道一個观念:当我們的心性遇到光明的因緣,我們見到了光明,但是你不要被光明所转,因為見性它不是光明;見暗之時,這個見也不是黑暗相;乃至於虛空現前的時候,我們隨時看到虛空,但是見性也不是虛空;見塞之時,我們隨緣看到阻塞的相狀,但是見性也不是阻塞相。我們修不生滅心的人,第一件事情,你隨緣吃飯、睡觉、過堂…,你隨順生命的因緣有种种的相狀現前,但是你要知道它只是一時的因緣,你過堂不是真正的過堂,你也不是真正的在吃飯、睡觉,那只是隨順因緣而已,你的心性当中都沒有這個東西。所以我們在修行心性的人,第一個先脫離外境,離外在的四种境緣。離境是比較容易。第二個要離心,離你的生滅心。離心就比較困难。

次述離見   

汝復应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前面是說明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離外境的,外境不管怎么变,你就以不变应万变。但是我們在外境变的時候會产生一個生滅心,应該怎么辦呢?“見見之時”。圓瑛法師的解释:第一個見識我們的“見性”;第二個見,是讲我們見的生滅作用“見分”。也就是說当我們的見性遇到外在的因緣而产生一种見分,产生一种作用的時候,当見性转成見分的時候“圓成实性”,這我空法空的見性,已经不是見分,因為見分它是变化的。你說這念虔誠的心去拜佛,為什么會拜佛?当然拜佛的心也是從見性而起,但是它已经不是見性了,它已经不是本來面目,它只能說我們借假修真一個一時的因緣,所以見性已经不是見分了。為什么呢?因為見性它是无分別智所親證的,尚且要远離有分別的見分,是我們這個能分別的見分所不能攀緣的,所以見性是要離開見分,是見分所不能攀緣得到的。

当我們在修学的時候,我們在憶念佛陀的時候,当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其实這個只是一個方便,真正你要找到你的本來面目,要以无分別智,不能有分別。但是你完全无分別,你又不能积功累德。所以為什么我們讲修空观还得修假观,假观就是无念中要起念,但是起念頭的時候你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一時的方便,借假修真。所以讲“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見性还要脫離你所作用的見分,有所分別有所作用的見分,它不是見分所能夠到達的。所以身為一個見性,它連見分都見不到,只要有分別就見不到,还有什么樣所謂的因緣(和合相)跟自然(不和合相)有這么多戲論可得呢?

訶責勉勵   

汝等声聞狹劣无識,不能通達清淨实相!吾今誨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身為一念心性可以說是,动念即乖,開口便錯,你不能用你的分別心去攀緣的。佛陀跟阿难尊者說:「你身為一個二乘的声聞人,一向以來只是接受生滅因緣的教法,心中狹劣沒有广大的智慧,所以你不能通達大乘的不二法門!我今以大乘了义這种不二的法門告訴你,你应該要好好的迴光返照,先找到你不变的心体,再以不生滅的現前一念心性,生起种种断惡修善度众生的妙用,不要对广大无上菩提的功德生起疲怠懈怠之心,要生起勇猛精进的心,完成你广大的无上菩提之路!」

這是佛陀对阿难尊者跟所有弟子的勉勵。我們在研究《楞严经》以后,其实你《唯識学》还是要学,因為它在讲生滅心。我們不要完全否定生滅心,我們只是不要隨它而转,如果你完全不要生滅心那就是禪宗說的,你這個人是一灘死水,沒有什么用,你就什么都不动,那你就偏空了。“不动”是先求不动,然后再依体起用。所以研究《唯識学》你會知道,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過失相,這個時候还是要动念頭,但是你动念頭你是依止不生滅心做根本:「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你还真的從百花叢你走過去了,但是你片葉不沾身。

我們剛開始要把大乘佛法那個心地法門先抓到,你怎么操作,至於你做多少,這個我們可以慢慢來。但是什么叫做要“无住”又要能夠“生心”,“生心”又能夠“无住”,道理你要把它先參透,要不然你怎么修行?你完全无住也不对,完全生心也不对。我們的一個消息是這樣子,先找到“无住”,剛開始先離相,剛開始先不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先用否定的思考來破自己的相,先求“无住”,然后一段時間以后,再重新的把你的心門打開,從空出假积功累德,广度众生,广結善緣。“无住”它的次第,佛陀讲得很清楚,先远離外境,然后再远離你的生滅心,最后回归你的众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然后再從這一念心再重新出发,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時候你該做什么,你还做什么,但是你心態完全不一樣。

這個就是我們整個大乘佛法的消息,要認清楚它的路頭,它是先從否定門入,再重新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以成之佛,其体无別。」依止一念心性開始從空出假,徹底承当。所以剛開始是徹底的放下,放下過去的這些妄想,放到最后的時候还有重新徹底的承当,這個就是大乘的不二法門。這個道理大家都要想想看,你要往內去想,往心中去想,它是一個心的法門。到這個地方,佛陀就直接的開显心性修学的次第。這段经文大家要好好的參一參。

我們剛開始修行先把修行的路頭先抓到,你不要走偏,因為你一旦走偏,你要回來就很难,這是一條不归路,那以后你是非常麻煩。我建议大家,修行大乘佛法你一開始就走对,不要后來再來后悔再來調整,那非常麻煩,你一開始就走对,你可以走慢,但不能走錯。

楞严经要义01: 感应道交的內涵以心力为主导,佛力只是一個被动的配合

楞严经要义02:《楞严经》整個拔业障是如翻大地,业障是從根本拔起

楞严经要义03:整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

楞严经要义04:先求不变再求隨緣,你沒有找到不变的体性就沒有資格談隨緣

楞严经要义05:你经常跟著感觉走,那你要了生死很困難

楞严经要义06:錯不在平等乞食,問題是在阿难尊者沒有好好的調伏他的攀緣心

楞严经要义07:以攀緣心來修学,風平浪靜時什么事都沒有,遇到魔障碍時就控制不了

楞严经要义08:真实的修行,你一定是從內而外,不能從外而內

楞严经要义09: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一個人心中有愿望能夠滋養色

楞严经要义10:七处徵心主要的目的要我們逆流造性,問你這一念心從哪裡來

楞严经要义11:六根是因為有明了的心才能夠产生見聞嗅嚐觉知的功能,是心能見

楞严经要义12:你內在心是什么相的心境,外面就有什么樣的环境,跟別人沒有关系

楞严经要义13:一個喜欢攀緣做事易情感化的人,他的痛苦特別多也容易造罪

楞严经要义14:我們每一個剎那的念頭都是在感受過去的果報,又再創造一個新的业力

楞严经要义15:我可以把福報迴向給你跟你分享,但善根是不能互相取代

楞严经要义16:把這一念心归零,把因緣法归零,把心帶回家的時候就入不二法門

楞严经要义17:我們对今生是做不了主,但是我們來生做得了主

楞严经要义18:走大乘佛法要訓練自己雙向思考,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有所看破有所承当

楞严经要义19:你不隨外境所动的時候阿賴耶識就開始慢慢的消失,就慢慢转識成智

楞严经要义20: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傷害你,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傷害自己

楞严经要义21:生命沒有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当念、当念、当念

楞严经要义22:我們一個最严重的問題:自我受限,認為自己做不到

楞严经要义23:你不要以為你今天幫助众生,好像給众生恩惠,其实不是

楞严经要义24:我們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只是当面錯過而已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