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06:錯不在平等乞食,問題是在阿难尊者沒有好好的調伏他的攀緣心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视频目录(20181216)点击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06

楞严经要义06

 净界法师宣讲

打开讲义06面。

乙二、別序

在本经当中的序分有二段,第一段是通序,第二段是別序。通序主要是說明整個法會的時間跟处所跟與會的大众。在通序当中有二點值得我們作一個說明的;第一點是佛陀說法的儀式都是先說略說再作广說;譬如佛陀要讲《法华经》,先說无量义,佛陀先入定,出定以后先讲无量义,然后再說法华。本经亦復如是,佛陀讲《楞严经》之前先為會中,先示深奧理,然后再說《楞严经》。諸佛說法的常軌都是先略說再广說。

第二點、是整個法會的当机众,当然是阿难尊者。我們讲開悟的《楞严》,《楞严经》到底是要幫助誰來開悟呢?主要是凡夫跟二乘。因為我們不開悟,我們就一輩子跟妄想糾纏在一起,我們分不清楚什么是妄想,什么是真实,我們分不清楚。所以我們在修学佛法的時候,总是觉得:第一功德不能圓滿,第二功德不能夠持续,不能夠一切事究竟堅固,不能究竟也不能堅固。所以在整個修学過程当中,我們有需要先把心態調整好,把心帶回家,就是我們說的“明心見性”,這一點非常重要。整個当机众其实是凡夫跟二乘,這些十方來的菩薩其实他們早就觉悟了,他們只是当做影響众。很多菩薩在佛陀宣示深奧理的時候,他們都了解了。所以以下的经文它所加被的是我們這些生死凡夫,还有法執特別重的二乘人。這一點從通序当中可以知道這二個消息。

乙二、別序

別序又叫做发起序,发起一部《楞严经》大教的因緣

 (分二:丙一、示墮因緣。丙二、神咒護攝)

 丙一、示墮因緣 (分三:丁一、佛僧应供。丁二、阿难等乞。丁三、淫室誤墮)

阿难尊者他示現墮落的整個因緣;“示”這個字很重要,我們前面說過一佛出世千佛護持,阿难尊者他是一個法身菩薩,但是他必須示現是一個凡夫,示現有很多的妄想,然后被摩登伽女的刺激,妄想開始活动,然后開始墮落,佛陀再從妄想中把他帶回來。佛陀在說法当中,佛陀不能夠无病與藥,說我是一個醫生,大家都沒有病,佛陀主动開藥,不可以!所以必須有人示現。

這当中有三小段(丁一、佛僧应供。丁二、阿难等乞。丁三、淫室誤墮)

丁一、佛僧应供

佛陀跟大众師在七月十五那天应供的狀態

 国王斋供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广設珍羞无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時”指的是整個僧团在七月十五的時候自恣儀式已经做圓滿,而且佛陀也簡略了說明深奧的义理,這些菩薩听得非常法喜。也可以說整個僧团不管儀式不管說法都已经圓滿了,就是僧团的事情都处理完毕了那時候。這時候身為舍衛国的国王波斯匿王,就來到了祇桓精舍。他來的目的是什么呢?為其父王諱日營斋,請佛宮掖。因為他父親往生的日子而來承辦种种豐盛的飲食,來請佛陀去參加。古代印度的习慣是以親屬死亡之日來供養三宝,以此供養的功德來超拔亡者。(波斯匿王來到僧团的目的,是為他父親的諱日來供養飲食,說明他來的目的。)他請佛陀的儀式是怎么樣呢?

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广設珍羞无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羞,煮熟的食物)

他很恭敬的請佛陀來到他的宮掖。国王的王宮正殿是他辦公的地方,左右的客殿是他接待客人的地方。波斯匿王就在他正殿的左右二旁的客殿辦了很多很多的飲食,而且親自來到僧团,以一個国王之尊親自請佛陀來应供,這表示他对佛陀最極的恭敬。因為他的处所是他最殊胜的处所,而且他親自來到僧团。而他是怎么准备呢?他广泛的准备很多很多珍貴的熟食,而且這些熟食具足了无上妙味。看得出來他非常的有誠意請佛陀來应供,他不但是請佛陀还請這些來參加听法的,參加自恣的大菩薩,以及諸位声聞緣觉的大比丘僧,他也一起的來祈請。(這是說明波斯匿王在自恣那一天,他的一個供佛供僧的狀態)

臣民斋供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应。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罗漢,应諸斋主。(佇,心中很慇勤的期待)

這地方是說明在自恣当時,不是只有波斯匿王來斋供,还有其他的斋主。在整個室罗筏城当中还有所謂的長者居士,長者居士包括有官职的我們讲大臣,或者是沒有官职一般的長者居士,他也希望在自恣那個時候,以飲食來供養大众師,而且心中很慇勤的期待佛陀來应供。因為他們那時候还不知道,佛陀已经答应波斯匿王,所以長者居士也同時來到僧团,一方面請大众師來应供,一方面也期待佛陀來參加。

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罗漢,应諸斋主。

那時候佛陀已经答应波斯匿王,佛陀命令文殊菩薩分別的派領諸位菩薩跟阿罗漢,分別的去到各位長者居士那個地方去应供,來滿足居士应供的要求。在古德註解上說:「在佛世的時候七月十五的自恣日,在古代的习慣当中,在這一天的斋供功德是加倍的,有加倍的作用,因為大众僧经過九旬的用功,他們的功德都增上,所以居士門在七月十五自恣的時候來斋供,功德有加倍的作用。第二點、我們看到发起序,也可以得到一些消息,蕅益大師說:「佛陀說《法华》之前,他整個发起序是佛陀入了一個很深的三昧。從三昧当中他的白毫放光,照了一万八千国土当中,看到很多很多的菩薩在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六波罗蜜的功德。在一念的清淨光明当中,显現六波罗蜜,然后再說《法华经》。

《楞严经》不同,《楞严经》的发起序,是阿难尊者在托缽的過程当中遇到杂染的因緣,佛陀才讲《楞严经》。」那這底是有什么涵义呢?《楞严经》是引導一個凡夫,這明了的心在整個人事的杂染当中怎么樣找到自己的家,怎么找到自己的清淨本性。所以他整個发起就是阿难尊者的一念妄动開始,沒有一念的妄动就沒有整個因緣的過程。阿难尊者的一念妄动而产生了墮落,佛陀一念的神咒而使令阿难尊者迴光返照,都在一念心。所以《楞严经》的法會,從发起序可以知道,它的法門是一個“攝用归体”的法門;《法华经》是佛陀一念清淨心当中显現六波罗蜜,是“依体起用”從一念的清淨心。当你已经明心見性以后,你接下來要幹什么?就是修方便法門,就是修《法华经》广修六度积功累德。這二個不一樣,而這整個不一樣,我們從发起序,從它整個教法生起的過程就可以看的出它的消息。

丁二、阿难等乞

別請远遊 

唯有阿难先受別請,远遊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归。其日无供,即時阿难執持应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這時候当机众出現了,就是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是淨飯王的弟弟(白飯王)的兒子,也就是佛陀的堂弟,也就是提婆達多的弟弟。阿难尊者翻成中文叫“庆喜”。因為阿难尊者出生那一天剛好是佛陀成道那一天,所以整個国家听到佛陀成道以后都非常的欢喜,不管国王大臣舉国都很欢喜。這時白飯王就派人告訴淨飯王說他生了兒子,希望淨飯王來給他取一個名称。因為大家舉国欢喜的关系就取名為“庆喜”。阿难尊者的特色就是多聞第一,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他一旦听到佛陀說法,听一遍它永远不忘掉。经典上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即使佛法有无量无邊,一流入阿难的心中,就永远不忘失。阿难尊者有多聞的特色,在经典上說:「其实阿难尊者他的本地風光,他過去在空王佛所的時候,跟释迦牟尼佛都同時发了菩提心。」所以他是法身菩薩,他因為示現凡夫的緣故,來開启整個《楞严大教》。這是說明当机众阿难尊者的整個背景。

唯有阿难先受別請,远遊未还,不遑僧次。(遑,來不及)

正当這些国王與臣民來請佛陀跟這些菩薩阿罗漢去应供以后,這時候僧团都沒有人存在。因為阿难尊者在前一天,在七月十四那一天就受了各別的迎請離開了僧团。因為他所受迎請的地方離僧团非常的遙远,所以他七月十五的時候趕不回來应供,所以远遊未还,也就來不及參加众生的应供。即便他回到僧团也沒有飯可以吃,因為大家都去应供了。阿难尊者從远处要回到僧团是什么相貌呢?

既无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归

他沒有上座長老的陪伴。我們一般說“十臘”叫下座,“二十臘”是中座,“三十臘”叫上座。他沒有上座比丘的陪伴,也沒有教授師在旁邊。因為佛陀規定在午夏之前,你出門远遊一定要有上座阿闍梨,因為那時阿难尊者出家有十二年了,所以他就不需要有上座阿闍梨。所以他就单獨的一個人從远处的处所回到精舍。

其日无供,即時阿难執持应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回到僧团他也知道沒有其它的应供了,阿难尊者只好单獨一個人拿起他的缽,來到室罗筏城,按照次第一家一家的來乞食。(這是說明阿难尊者為什么单獨应供的理由,因為他前一天受到了別請。僧团都已经去应供了,所以变成他一個人只好拿著缽次第的乞食。說明整個過程的因緣。)第二段是說明,阿难尊者在整個托缽的過程当中,他的心態是什么,他是用什么心態來乞食?

平等乞食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為斋主,无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擇微賤,发意圓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当阿难尊者拿著缽到室罗筏城乞食的時候,他心中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他要初求最后檀越以為斋主,他希望能夠求得最后的檀越。“初”指的是前面的国王長者居士,這是最初的斋主。但是阿难尊者他也是僧团的一份子,如果七月十五的時候他沒有吃到飯,那這整個供僧的儀式,功德就有所欠缺,就不能圓滿。阿难尊者他一天沒有吃飯是无所謂,但是身為整個僧团的一份子,如果他在七月十五這么重要的日子,他因為這樣失去飲食的話,使令整個供僧的儀式就有所欠缺,所以他希望能夠找到整個僧团最后的檀越,最后的施主(他心中有這樣的期待),所以他对這次的乞食心中充滿了期待。

无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擇微賤, (方,效仿)

阿难尊者他知道他今天絕对不能夠沒有飲食,沒有飲食就很严重了,供僧的功德就不圓滿了,所以他对乞食有所期待,這是他第一個心態。其次他第二個心態,他以一种平等的心。怎么說呢?他心中的想法,身為一個最后的施主,他認為這個人不管他是清淨的种姓,或者是垢穢的种姓都不管。什么是清淨的种姓呢?譬如說剎利尊姓,国王大臣這些剎帝利這种高貴的种姓。什么是垢穢的种姓呢?譬如說旃陀罗,從事殺业的下賤种姓。在古代印度,尊貴的种姓跟下賤的种姓,是不可以往來的,也不可以住在一起,甚至於走路都不可以走在一起。你身為旃陀罗,你走路的時候不能走中間,你要走在馬路的旁邊,手上拿一個旗子,手上搖鈴,告訴大家我旃陀罗我來了,你們趕快離開。在古時候尊姓跟下賤种姓是分得很清楚的。阿难尊者希望能夠方行等慈,他希望能夠效仿佛陀平等的慈悲心,而不揀擇尊貴或下賤种姓。這是阿难尊者的第二個心態。

发意圓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這是阿难尊者的第三個心態。他希望能夠圓滿一切众生,整個供僧圓滿的功德。因為他今天要是沒乞食到的話,那么這今天所有斋主的功德就有所欠缺。所以他今天是不是能夠得到飲食,就扮演一個种要的角色。(這是說明,阿难尊者拿著缽到室罗筏城应供的時候,他內心的三种狀態。他生起這三种狀態一定有他的理由,他為什么會生起這樣的狀態呢?

等慈之由 

阿难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罗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无遮,度諸疑謗。经彼城隍,徐步郭門,严整威儀,肅恭斋法。

阿难之所以生起平等心來乞食,他的理由是因為阿难尊者過去在作佛陀侍者的時候,他知道佛陀曾经訶責過須菩提,也訶責過大迦葉尊者,內心身為一個阿罗漢有不平等的狀態。須菩提的心態他在托缽的時候,是捨貧從富;須菩提托缽他不到貧賤的家庭去,專門去找那些住在高貴豪宅的富貴人家去托缽。他認為你們今天之所以富貴,那是你前生有布施,可是你們富貴人家放逸得很厲害,假設不給你們继续的修福報,你來生就完蛋了,所以你們墮落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趕快要去救那些富人家,因為富貴人家都是放逸得很厲害,所以須菩提就捨貧從富。大迦葉剛好相反,他是捨富從貧,大迦葉每一次托缽都到所謂的貧民窟去。他認為你們為什么這么窮,就是前生沒有布施,如果今生再不跟你們栽培福田,來生就更窮,所以他特別去貧賤的家庭乞食。当然佛陀对二個人都加以訶責,這都是法執,对貧富之法产生執著。

《維摩经》就讲到一件事。維摩詰居士有一天,這須菩提來到富貴長者家,維摩詰居士就出來了(因為維摩詰也是大富長者),問尊者你想幹什么?須菩提說:「我要乞食。」維摩詰居士就將缽拿過來,但是維摩詰居把缽拿過來以后並沒有給他飲食,他問一個問題說:「須菩提你应当知道「心不等故,法不平等。」你在乞食的時候心不平等,你執著富貴人家,這不平等有所偏袒,所以法不平等喔!法不平等的緣故,這布施法不平等,我把飲食供養給你,我的功德也就不圓滿。」這時候須菩提听了就很害怕也很慚愧,就把這缽放著就要走了。維摩詰居士說:「你不要走,你不要走,我把飲食盛完了,你再把缽帶走。」就把飲食盛滿給須菩提,須菩提很害怕就趕快離開了。這也說明這整個,阿罗漢他的內心是我空法有,他对法还是有所執取,有些对貧窮人,有些对富貴人,是有所執取的。這些執取的情況,也就使令這些阿罗漢的功德不能广大圓滿,所以佛陀就訶責。阿难尊者身為侍者,他也就看過佛陀這樣的訶責,他就觉得他应該避免這种情況。

欽仰如來開闡无遮,度諸疑謗。经彼城隍,徐步郭門,严整威儀,肅恭斋法。

所以他就很仰慕佛陀所開示的无遮的平等法門。我是一個出家众,我不应該預設立場,我不应該有所揀別的,我应該以平等心,一家一家的乞食,隨順因緣,這樣子才能夠超越众生的懷疑跟毀謗。你看維摩詰居士就毀謗,說你心不等故,法不平等,法不等故這供物者就不圓滿。阿难尊者希望远離這种不平等的毀謗,所他就,经彼城隍。徐步郭門,严整威儀,肅恭斋法。因為他平等的乞食,他就一步一步的來到城隍。“城隍”城外的土坑,古代的城外面有水的叫“護城河”,為了保護這個城不让別人來攻擊侵略就有護城河,但是沒有水的叫做土坑,挖一個土坑,這個土坑就是“城隍”。因為阿难尊者從外面回來,慢慢慢慢已经走過室罗筏城城外的土坑,也就是說他即將要接触到城門,而且緩步的走到城的郭門(城正中的大門)。他慢慢的走到室罗筏城的土坑,乃至於慢慢的走到大門。這時候他整頓自己的威儀,以严肅恭敬的心來行平等的斋法。

這是阿难尊者他整個乞食的過程。這段经文中蕅益大師有一個註解值得我們注意。蕅益大師說:「在古代的註解,对阿难尊者的平等行乞是很有意見的。」古德的註解說:「阿难尊者為什么墮落呢?主要的原因是阿难尊者他不揀別貧賤种姓。」他們認為他不对,你就是不揀別貧賤种姓,所以來到了摩登伽女的家庭,來到那些婬女的家庭,所以你才墮落嘛!蕅益大師說這:「古德這些的責难是不合理的,身為一個比丘,平等乞食這個法是佛陀開導的,這是沒有錯。錯不在平等乞食,錯在阿难尊者后面說的「一向多聞,未全道力。」他的心作不了主。問題不在平等乞食,問題是在阿难尊者他出家十二年,他沒有好好的調伏他的攀緣心,問題在這個地方。

「平等法門」我們解释一下:我們剛開始学习佛法不會平等,平等你就沒辦法修学了,我們開始的時候面对惡念,是要善法來对治,以善破惡。所以我們剛開始的時候要远離惡因緣,安住在僧团,我們一定要有所取捨。但是慢慢的,你的煩惱慢慢調伏以后,你要知道你真正的目标是要,入平等法界,入不二法門。為什么?因為你的心量才會广大。在本经的后面也會說「一切法是緣起性空」我們剛開始會觉得這個人是個好人,這個人是壞人,這事情是对,這事情是錯,我們剛開始善惡分明。但是慢慢你會觉得,好人当中也有壞的一面,壞人当中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事情当中也有不好的存在,不好的事情也有好的存在。所以它會說,一切法是染淨和合的,看你用什么因緣來面对,往往危机也就是一個转机。這当中就使令菩薩的法執慢慢的淡薄,用平等心來面对一切。

我們讲大乘佛法都有一個「大」字,《大乘妙法蓮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這“大”字簡单的說,就是平等才能夠称為「大」当然阿难尊者也就是希望能夠祈求广大平等之心,所以他就強迫自己以平等心來应供。蕅益大師說:「這樣是值得赞歎,這方法是对的,只不過他的妄想沒有除掉,所以就遭受災难。」当我們在讀经的時候,要把這是非釐清。

丁三、淫室誤墮。

阿难尊者因平等乞食,他沒有作些揀別,也就到婬女的地方,而一時的墮落

爾時阿难,因乞食次,经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婆毗迦罗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体。

阿难尊者因為他曾经看過佛陀赞歎平等不二的法門,所以他觉得应該要修学這樣的法門,也就不揀別貴賤,就以平等心來次第的行乞。因為這個因素就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到婬女的处所,結果遭受到一個非常广大的幻術。“幻術”它是一种咒術,咒術能夠使令一個人的內心产生迷惑,而失去一种正常的心識,所以叫幻術,會让一個人产生迷惑。而他的整個過程是:摩登伽女,以婆毗迦罗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体。

在摩登伽女经提到說,阿难尊者因為次第行乞,慢慢走到婬室的時候。摩登伽女在远远的地方他就看到了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有具足三十二相非常莊严,而且他跟摩登伽女有五百世夫妻的恩愛。所以這時候因緣和合,摩登伽女对阿难尊者产生愛染之心,所以她就稟告她的母親說,她希望阿难尊者成為她的丈夫。他母親說:「阿难尊者是個出家众,你不能嫁給他,不可以!」摩登伽女說:「若我不以阿难尊者為丈夫,我的生命就不能相续了。」這時候她的母親沒辦法,就以婆毗迦罗的大梵天咒,將此咒加持在毛巾上面,蓋在飲食上就給阿难尊者來受用。阿难尊者一拿到飲食的時候就中咒,中了咒以后精神恍惚,如癡如醉。說是心中了知但无力抵抗,就像喝醉酒一樣,心裡面很清楚,但是身体作不了主,精神恍惚。婆毗迦罗是外道名称,就是当時九十六种外道之一。在整個外道的傳承当中有一种大梵天咒,就是用這個咒來迷惑阿难尊者。阿难尊者被這個咒迷惑以后,他整個妄想就啟动,阿难尊者隨順這妄想而转的時候,就攝入了婬室之中。摩登伽女就用淫慾心來來撫摸阿难尊者的身体,這時候阿难尊者將毀戒体,即將要毀破他內心的清淨戒体。

將毀戒体這段蕅益大師作了三种說明:一、這個地方的“將毀戒体”是摩登伽女以幻術以迷幻阿难,而不是阿难自己故意的毀犯戒体,他自己作不了主,他是被动的,在這個地方他本身並沒有犯罪的动机,他內心是清淨的,只是他作不了主。二、就在這時候,阿难尊者他就憶念佛陀,因為他的戒体毕竟还沒有毀破,所以他心中还有一份正念。他憶念『如來大慈,宁不救護。』佛陀的慈悲為什么不趕快救護我呢?因為這樣就召感佛陀的救拔。所以可看得出來,他這時候將毀而沒有毀戒体,他还有這樣的正念。三、阿难尊者在這個時候其实是示現凡夫,因為有註解說,阿难尊者在剛開始是證得初果。蕅益大師從“將毀戒体”這四個字,可以看得出來阿难尊者是個凡夫,因為初果聖人有“道共戒”,怎么會將毀戒体?既然是“將毀戒体”也就是說假設佛陀沒有來救拔,他就要毀破戒体,所以叫“將毀戒体”。所以看得出來当机众阿难尊者是示現一個凡夫,在這樣的緊迫情況,阿难尊者的戒体释放一种皈依佛陀的信心『如來大慈,宁不救護。』這是阿难尊者墮落的整個過程。

丙二、神咒護攝

  (分三:丁一、大悲鑒物恆不忘念。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丁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

丁一、大悲鑒物恆不忘念。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愿聞法要。

身為佛陀当然他那時候是在波斯匿王的王宮应供,但是佛陀的心的確不可思议,他同時在应供的時候,他那一念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他能夠知道阿难尊者已经被咒術所控制,了了常知的那大圓鏡智他就知道。知道以后採取什么行动呢?斋毕旋归。用斋以后就馬上归回祇桓精舍。這在佛陀一般的常法就很特別,佛陀一般來說只要应供完他一定要說法,但今天应供完以后,馬上就回去沒有說法。所以這些经常跟隨佛陀的国王、大臣、居士們就知道今天一定有特殊的狀況,佛陀应該會說很特別的法門。所以佛陀一回到精舍,這些国王、大臣、長者、居士也一起回到佛陀的精舍,他們知道有事情发生,他們知道佛陀因為這樣子將演大法。

這地方的经文当中最值得注意的,蕅益大師特別发揮的就是在這「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這個「知」的地方。什么叫「知」呢?蕅益大師說:「就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叫做「知」。」蕅益大師說:「整部《楞严经》讲了三卷半,就是在发明這個「知」。」当我們把這些生滅的无窮无邊的妄想都把它剝開以后,看到你內在的清淨本然的本來面目,那個就叫做「知」。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塵埃。」的那個「知」。「知」這個字是我們每一個凡夫,要趕快找到的一個本來面目。如果佛陀只有“知”那是不能有用的,佛陀之所以救拔,那必須有众生的有感,佛陀才能夠有应,还必須有阿难尊者在將毀戒体的時候,他是念佛陀『如來大慈,宁不救護。』所以我們讲感应道交。身為阿彌陀佛,他的心是无所不知,但是他不能主动救拔你,我們要憶念佛陀,佛陀才能夠产生行动。「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這是佛陀主动的部分,但是他斋毕旋归以后,那必須有阿难尊者的憶念,才能夠有所行动。(经文大家要把它釐清)

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

於時世尊,頂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宝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佛陀回到祇桓精舍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安座,安座以后就入定。入了《首楞严王三昧》以后,頭頂放出百宝无畏光明。“百宝的无畏光明”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就是佛陀的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一切執取的智慧。這光明中出現了千葉宝蓮;“千葉宝蓮”表示十法界,理具事造,十如是的千如之法,也就是我們說的假观;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叫“千葉宝蓮”。佛陀的空假二观的智慧当中,在宝蓮光中出現一尊化佛。這化佛是怎么有的呢?是由佛陀的根本智跟后得智所成就的,結跏趺座,宣說《楞严神咒》。也就是說整個《楞严咒》是從佛陀清淨的心中显現的空假中三观的攝受所成就的咒。為什么說表示密因?放光說咒也就是我們整個修学六波罗蜜,我們应該具足的心態;就是你应該以什么心態來修习六波罗蜜呢?就是用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態,這也是一切佛陀能夠成就功德圓滿的一個密因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归正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难及摩登伽,归來佛所。

這時候佛陀說完咒以后,就馬上命令文殊師利菩薩拿著這個咒語去救阿难尊者,文殊菩薩把這咒宣說出來以后,邪咒就消滅了,消滅后阿难尊者如酒醉初醒。這時候文殊菩薩就把阿难尊者跟摩登伽女這二個人,這二個顛倒的心,醒過來以后一同帶到佛所。這地方的破邪归正,蕅益大師說邪不胜正。為什么邪不胜正?外道的邪咒是一念的妄想显現出來,佛陀的神咒是從真如本性清淨心显現光明,显現蓮花而宣說出來,那是證真实的心現出來的,所以真实能破黑暗。(這地方說明破邪归正的情況)到此一部经的序分(通序、別序)都說完,下堂課讲正宗分。

楞严经要义01: 感应道交的內涵以心力为主导,佛力只是一個被动的配合

楞严经要义02:《楞严经》整個拔业障是如翻大地,业障是從根本拔起

楞严经要义03:整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

楞严经要义04:先求不变再求隨緣,你沒有找到不变的体性就沒有資格談隨緣

楞严经要义05:你经常跟著感觉走,那你要了生死很困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