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18:走大乘佛法要訓練自己雙向思考,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有所看破有所承当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视频目录(20181231)点击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07)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18

楞严经要义18

 净界法师宣讲

打开讲义第三十六面

這科讲到「明見性无生滅。」這科的由來是波斯匿王,他見到外道所謂的此生死后断滅,就是人死了以后就像燈消失一樣,人死如燈滅,從断滅的恐怖來祈請佛陀開示。佛陀在開示当中先让波斯匿王把生滅的相显出來,的確生命是有它生滅变化的一面,這個是事实。前面是把生滅相現出來,佛陀在讲完生滅相的時候,就問波斯匿王說:「你知道还有不生滅的東西嗎?」波斯匿王說他不知道。所以這時佛陀就從生滅的因緣当中,同時有一個不生滅的体性開显出來。

前面是約著所見的恆河。你看你三歲的時候見到了恆河,到你十三歲乃至到六十二歲時候,你身体变化很大,但是恆河的水,一點都沒有改变,“濕性”依舊,它的濕性是沒有改变的。這是第一點,是約著所見之境,這以下是約著能見之心來作說明。

能見   

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观此恆河,與昔童時观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陀說:「你現在深自感傷,你現在年紀也大了,頭髮也白了,面皮产生很多的皺紋,這髮白面皺的狀態是從童年的時候就開始了,不是到了六十二歲才突然間变化;你自己讲到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可停住,這是你色身的一個狀態。那么你用你這樣剎那剎那变化的眼耳鼻舌身,這樣的六根去观察恆河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觉到观察恆河的那個“見性”,能夠見到恆河那“見”的体性,能見的体性它有沒有所謂年少、年老的差別呢?」波斯匿王說:「不也,世尊!我能見的見性是沒有差別。」

這段等於是把我們生命当中,什么是生命变化的,什么是不生滅的把它釐清。蕅益大師在這段经文当中,他的註解上說:「佛陀在開显不生滅的時候,是用对比的方式,所謂“借事显理”。」因為蕅祖說:「不生滅的本性是很难理解,我們根本沒辦法見到不生滅,所以必須假借一個存在的事情。」你看恆河的水是变化的,你看濕性沒有变化,從這道理來類推,你的身心世界变化,但是你在這身心世界变化当中,你那個眼耳鼻舌身意,見聞嗅嚐觉知,這功能慢慢的衰退,但是見聞嗅嚐觉知那個見性、聞性、嗅性…這本身是沒有改变的。所以我們在開显見性的時候,一定用对比的方式,假借生滅的因緣來開显不生滅的本性。這段经文的意思是這樣的。

佛陀把生滅的因緣跟不生滅的本性開显出來以后,佛陀就正式的回答,波斯匿王有關生命相续的問題。

正述二性     前面佛陀透過問答的方式,把生滅跟不生滅的道理開显出來,以下佛陀正示來回答,波斯匿王所提的所謂生命死亡以后的問題。

因皺而变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变,不皺非变。

佛陀說:「大王!你現在的面皮变皺了,精神也比較衰退了,但是你能見到一切法的那個見精、那個見分、那個体性,是沒有变化的。所以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會变皺的會衰老的這個是变化,不會变皺的是沒有变化。」這段经文,佛陀要我們在观你的身心世界,要分成二部分观察;所以大乘佛法在观事情是雙方面的:一個是变化的、會产生皺紋的;一個是不會变化的,沒有皺紋的。我們对身心世界要全面的观察。

由变故滅       

变者受滅,彼不变者元无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滅!」

「我們要知道只要會变化,這個東西就會消失;你看這個東西會变化,你就知道這個東西一定會消失。只要一個東西不变化的,它就不會消失;因為它既然无生,它也就不會有滅(這是非常重要的道理)。這种從來沒有生,未來也不會滅的,這种不生不滅的見性,怎么會受著我們一期生命,隨我們的生命而生,隨我們的生命而死呢?也就是說当我們生命死亡的時候,有一個東西它不死亡的,因為它沒有变化,它当然不會死亡;既然我們的生命死亡以后,我們的色身消失以后,还有一個東西不消失,那你怎么还相信末伽梨(註:六師外道其中一個,他提出无因緣論,生命是沒有因緣的,這种无因緣論也是被判作断滅見;六師外道有三個都是断滅見,迦旃延、毗罗胝子、末伽梨等都是断滅的思想。),這种外道的断滅見,都說我們的生命死掉以后就全部消失了!」

這段佛陀的結論是說:「当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有些東西是消失了,只要會变化的東西都消失了,有一個東西是不會消失的,沒有变化的它就不會消失。」所以我們在观察人身,他是有一個暫時性的因緣,还有恆久性的因緣,大乘佛法是這樣观察的。這一段是佛陀的总結“变者受滅,彼不变者元无生滅”這是佛陀給他的一個答案。波斯匿王听到這個答案以后,他的心情怎么樣?

子三、領悟    

王聞是言,信知身后捨生趣生,與諸大众,踊躍欢喜,得未曾有。

波斯匿王听到佛陀讲到有些東西會生滅,有些東西不生滅以后,他就深深的相信,我們色身变化以后不會断滅,还會得到一個生命,就是棄捨這個生命以后,因為我們还有一個不生滅的性,這個不生滅的性,就會創造另外一個生命,所以生命絕对不會断滅。這時候跟法會大众,听到有來生的观念,听到有无量生命的观念,听到有一個永恆不变的生命,他踊躍欢喜(踊躍。好像高興得跳起來),得未曾有。為什么“得未曾有”呢?因為波斯匿王他对來生到底存不存在,到底死了以后是不是完全断滅,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個結、一個疑惑,這時佛陀將他的結解開了,所以他感到非常的欢喜。

“欢喜”的意思,古德在這地方的註解說:「波斯匿王是示現一個凡夫,也就是一個沒有出離心,修习人天乘的凡夫,所以他造了很多善业,他護持三宝。他造了善业要幹什么呢?他希望依止這個善业,來生來受用,創造一個來生安乐的果報,他是這种心情;那么假設沒有來生,那么他今生所造的善业就沒有用了。他之所以欢喜,他知道他的善业不失。我們讲生命的相续,來自於业力的相续,如果你今生所造的业不能夠貫穿到來生,那你生命就不會相续,所以,一定是你今生在造的业,当你死亡以后,這個业他能夠在死亡当中继续通過去。死亡到了時侯,把我們身心世界破壞了,但是你所造的业,這個业性沒有被破壞,它怎么樣?它继续的通過死亡,到來生去受用。所以我們要看到生滅的部分,也要看到不生滅的部分。」

我們解释一下:我們剛開始在看生命的時候,先從变化開始看起,生命就像一個水流,我們看水流先看它的外表,從外表我們得到二個結論:一個是它变化的,一個是它相续的。一般來說人天乘根性的众生,他看到相续的一部份,他沒有出離心,他知道有來生;所以他從來生当中,他产生一個增上心,他积集善业,創造美好的來生,他看的是生命的相续。二乘人是看到生命的变化无常,他是比較偏空的,因為他看到无常变化,所以他就产生一种極度的厭離,因為這個变化让我感到沒有安全感,变化的本質就是痛苦,所以声聞人看到无常的变化产生出離心,修四念处,成就偏空涅槃。

大乘佛法他是從一個变化当中,看到另外一個不变化的本性就是看到水流的变化,他又看到它的濕性,清淨本性是沒有变化的。所以從清淨本性当中,产生一种荷擔菩提心,荷擔众生的一种菩提愿望,上求下化。假設生命都只有变化的一部份,那么菩薩不必发菩提心,发出離心就好。這在整個大乘佛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只是看到生命变化的一部份,你很难发菩提心。你為什么发菩提心呢?生命都是变化的,变化以后你就死亡,死亡以后就偏空就涅槃,什么都沒有,那生命是沒有價值的。

今天我們從這個地方看這個观念「变者受滅,彼不变者元无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我們看到经文,佛陀不断的告訴在我們一個生命观,你今天要走大乘佛法,你要訓練自己雙向思考,生命有变化的部分,让我們产生出離心,有所放下,但是生命当中有它永恆的部分,让我們有所承当。所以你看大乘佛法讲話很少讲单方面,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有所看破,有所承当。因為他看到的生命是二部份,有变化的一部份、不变化的一部份。這個就是大乘佛法,為什么他說能夠“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能夠无住又生心,生心又无住?因為大乘佛法看到生命是看到二方面,智慧引導一個人的行為。

我們從這段经文当中,其实波斯匿王所觉悟的沒有那么深,其实他觉悟不到、看不到真如本性,他只是相信有來生,看到在死亡到達的時候有些東西是不受死亡破壞,能夠貫穿死亡,包括业力、包括你六根的本性,所以他知道有來生,他感到很安慰,他的觉悟只是這樣子而已。這一段是佛陀对波斯匿王,对於断滅見的祈請而開示。

癸四、約垂手显見性无減(分二:子一、疑問。子二、示答)

這一段佛陀就正式回答阿难尊者的問題。“垂手”就是佛陀的手臂,上指於空,下指於地,可以說是上下的垂手,來開显見性是沒有增減。十番显見前面的三番,都是把真妄做一個很清楚的切割,真实的東西是不变化的,虛妄的東西是变化的,可以說是破妄显真。你看我們前面三段都是把盜賊跟主人做非常清楚的釐清。但是這一段以后就不太一樣了,佛陀開始发明真妄不二的道理,其实賊就是主人,主人也可能會变成賊。那么問題在哪裡呢?就在迷悟的差別,你迷的時候全部是盜賊,你觉悟的時候盜賊全部变成主人。這一段不容易理解,已经慢慢達到真妄不二的道理,当然不容易理解的東西佛陀是有善巧的。

子一、疑問。

阿难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愿興慈悲,洗我塵垢!」

佛陀在前面讲過,在生命的变化当中有一個不变化的本性的時候,阿难尊者有一個疑惑,他就從座位当中站起來,禮佛合掌,長跪而白告佛陀說:「佛陀!假設我們六根門中這見聞嗅嚐觉知,它的本性是不生滅的,是本來清淨。那么佛陀為什么在前面的文,訶責我們生死凡夫是无始劫來遺失了真如本性,生起煩惱,顛倒行事,造作罪业,最后自取流转?希望佛陀能夠興起大悲心,為我等來開示我心中的疑惑,來洗滌我心中的塵垢。」

這段经文古德的意思說:「阿难尊者听到面的经文說“变者受滅,彼不变者元无生滅”有生滅跟不生滅。這個道理跟前面的第三十三面,佛陀訶責我們,說我們的心是念念生滅,顛倒行事,認物為己,最后轮回是中,自取流转!他的意思是說,既然我們的本性是不生滅的,那么為什么佛陀說我們是凡夫众生呢?他提出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应該都早就成佛了,為什么我們还是個凡夫?」

子二、示答(分二:丑一、順世立喻。丑二、正以法合)

丑一、順世立喻。

佛陀先隨順世俗的因緣,安立一個譬喻,因為佛陀曾经說:「諸有智者,要有譬喻才能開悟!」用簡单的譬喻來開显深妙的道理。

示臂倒相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見我母陀罗手,為正為倒?」阿难言:「世間众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佛陀在開显道理之前,佛陀做一個动作,把金色臂垂下來,使令這五輪手指,指向於大地,問阿难尊者說:「你現在看到我的手臂下指於地,我這母陀罗手(宝印之手),下指於地,這樣的相是端正相还是顛倒相呢?」阿难尊者說:「世間的众生都是以下垂之相為顛倒相,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是端正相或顛倒相。」這段古德的註解释說:「因為阿难尊者在七处破妄当中,多番的被佛陀所破斥、所訶責,現在对自己沒什么信心,所以他不敢說他自己的意思,他說是世間众生的想法,其实就是他的想法,只是他不敢明確的表達。」

定臂正相    

佛告阿难:「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难言:「如來豎臂,兜罗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佛告阿难說:「我把手臂下指於地是顛倒相,那么什么是端正相呢?」阿难尊者說:「如來您把這手臂豎起來,把這細白柔軟的手上指於虛空,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端正之相。」到現在佛陀現出二個相狀:一、顛倒相,二、端正相。但是諸位有沒有感觉到手臂沒有改变,是同一個手臂?同一個手臂可以見出端正相,同一個手臂也可以見出顛倒相,這個就是佛陀所要表示的。

顛倒非失   

佛即豎臂,告阿难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佛陀豎起手臂以后上指於空,告阿难尊者說:「事实上這手臂的顛倒相跟端正相,只是一個首尾的交換,上下手臂的交換,這手臂一點都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也就是說如此二种的端正相與顛倒相,对世間人來說,它只是一种瞻視(向上仰望叫瞻。向下的俯視叫視。)也就是說,顛倒相跟端正相,只是上下相狀不同而已,一种向上跟向下的差別如此而已。」

在前面的经文,佛陀对於生滅相跟不生滅相,是很清楚的釐清。生滅的東西,只要变化的東西它总有一天會在我們生命消失,它是一個暫時的因緣。暫時的因緣在大乘佛法就是說,這個東西你要放下。不生滅的東西,它不會变化,是一個永恆的東西,這是你要追求的。剛開始佛陀是這樣開示的,但到這個地方佛陀讲到見性的時候,就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其实生滅的東西跟不生滅的東西是同一個東西。「不二法門」是很难理解的,妄想跟真心,古人說:「不隔一條線。」這是很难理解的。很难理解的東西,佛陀必須用譬喻的方式。因為手臂向上跟向下是同一個手臂,這個道理我們很容易理解。所以這譬喻就是用一個淺显的事情,來譬喻一個深妙的道理。所謂佛陀他的本性跟我們众生的本性是不二的,只是祂的因緣不同,他觉悟了,祂觉悟以后,祂依止觉悟的心開展出祂波罗蜜的功德,显現出万德莊严。我們的本性因為迷惑了,所以产生了煩惱障、业障、報障。但是把杂染因緣跟清淨因緣二個都把它回归到原點的時候,其实我們的本性跟佛的本性是不二的,是這個道理。

我們今天显出一個手臂是端正相,一個是顛倒相,這是一個作用;但是如果我們今天不看顛倒相,也不看端正相,把這手臂回归到原點的時候,就是一個手臂,就是一個手臂它显出二個相狀。我們今天也可以把我們众生跟佛陀做一個比較,我們今天創造出一個惑业苦的因緣,佛陀創造的是法身、解脫、般若的因緣,但当這二個因緣都把它回归到原點的時候,我們二個是同一個本性。整個十法界,整個原點是一個,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的原點。個大乘佛法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我們可以重新開始,我們可以做生命的改造。這就是所謂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的道理。

丑二、正以法合(分三:寅一、直舉法合。寅二、敕令諦观。寅三、备明倒因)

寅一、直舉法合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发明,如來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佛陀說:「我們這個身,這個身其实包括心,我們的五蘊身心。我們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碍,舉手投足都是跟煩惱障、业障、報障相应,這就是我們的身心。跟如來的清淨法身,什么是清淨法身呢?《唯識学》上說:是大功德法之所莊严。佛陀的身心世界一舉手一投足,都是解脫、都是安乐相应;我們的身心世界舉手投足一动都是痛苦、都是障碍。把這二個身心世界一比較,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如來這大功德法身产生的原因,是因為“正徧知”的关系。

“正徧知”是佛陀的十种通號,也就是佛陀的智慧。“正”是讲到佛陀的根本智,能夠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而成就自身的受用;“后得智”是通達十法界的因緣果報,來善巧的度化众生,他受用的智慧。“正知跟徧知”等於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說佛陀大功德的法身,是由二种智慧所成就,根本、后得智。那么我們的五蘊身心是怎么成就呢?是由於顛倒的攀緣心,我們剛開始迷惑,然后取著,然后到处亂动,动到最后就产生煩惱障、业障、報障的痛苦。

這段经文他所要詮释的是說,為什么同樣一個清淨本性,它會有二种結果呢?一個是清淨法身,一個是五蘊身心;因為佛陀依止智慧,我們依止顛倒的心,差別在這個地方。前面所要发明的是一個“不二”,端正相跟顛倒相是同一個手臂,可以說是“攝事归理”;但是佛陀害怕阿难尊者會“執理廢事”。所以他就開显「修德有功,性德方显。」雖然本性一樣,但是迷悟的不同,还是會产生不同的作用,迷悟的不同,因緣还是不同。這当中就是因為智慧的观照,或依止自己顛倒的妄想。所以我們可得到一個結論:我們跟佛陀在起心动念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本性是一樣的。

寅二、敕令諦观

隨汝諦观汝身佛身,称顛倒者,名字何处號為顛倒?」於時阿难與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佛陀將佛陀的清淨法身跟凡夫的五蘊身心的相貌讲出來以后,就問阿难尊者說:「你現在应該詳細的观察、如实的观察,我們之所以变成凡夫的五蘊身心多諸障碍,佛陀之所以成就清淨法身,成就解脫安乐。這二种你好好比較,到底這顛倒的名称由來,跟它产生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說好端端的我們為什么就变成這個樣子呢?為什么我們會产生五蘊身心這個障碍呢?它的生起點在哪裡呢?它的名称由來在哪裡?」這時阿难尊者跟法會大众,他們的表達是瞪瞢瞻佛(瞪就是二眼直直的看前面;矇是心中充滿的疑惑),二個眼睛直視心中充滿疑惑,來瞻仰佛陀,而且眼睛也不转动。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身心世界怎么會有顛倒,為什么我們會流转,為什么变成五蘊身心,他們根本不知道原因。

蕅祖說:「這段经文,佛陀是用問的方式,希望阿难尊者能夠恍然自悟,但是阿难尊者积迷於久,而不自知。我們怎么知道阿难尊者不知道呢?因為他表現出來是一個:瞪瞢瞻佛,他根本就是不知所措,不知道顛倒在哪裡,所以还得要仰仗佛陀的回答。」

寅三、备明倒因  完备的很詳細的說明,我們之所以产生顛倒的原因。 (分二:卯一、示无倒性。不顛倒的体性。卯二、示顛倒相  顛倒的相狀)

卯一、示无倒性。不顛倒的体性。

佛興慈悲,哀愍阿难及諸大众,发海潮音,徧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我們今天要怎么樣不顛倒的去看人身呢?佛陀讲出來,什么标准叫不顛倒。“佛興大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因為前面佛陀問阿难尊者,身心顛倒所在,阿难尊者可以說是,瞪瞢瞻佛,不知所措,他根本就不知道祈請。在沒有祈請之下佛陀有因緣还是生起无緣大慈,同体大悲,主动的回答。所以叫作佛陀興起大慈悲心。佛陀興起大慈悲心哀愍阿难尊者跟與會大众,就发动了海潮音。“海潮音”佛陀的法音,譬如大海的潮浪,是应時而至,海潮什么時候漲潮,什么時候退潮它是有一定的時机。這地方是比喻佛陀的說法是,应時应机而說,絕对不失其時,該說的時候會說,不該說的時候佛陀默然,所以佛陀的說法就像海潮音一樣,告訴與會大众:「善男子!我把過去常宣說的法門宣說出來。佛陀先讲為实施權,把《唯識》的權法讲出來。

佛陀說我過去曾经讲過一個观念:『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身為一個方便的教法,佛陀对生命的解释,他把生命分成五個部份:一、色法,色法就是有滯碍,譬如說你這個桌子在這個地方,你擺了桌子就不能擺椅子,它有滯碍,它互相會障碍。這地方包括我們身心世界的五根六塵。二、心法:心法的特色就是明了分別,当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它會产生很多的感受、想法,明了分別,讲精神狀態,這地方讲到八識的心王。三、諸緣,諸緣是引生色心諸法的因緣。譬如色法是二緣生要有親因緣(要有种子),要有增上緣,产生色法。心法是四緣生,要有親因緣,要有所緣緣,要有增上緣,等无間緣,這是产生色心諸法的因緣。

色心諸法會相互作用,产生作用的時候會产生心所法,五十一個心所,善惡的功能。产生功能以后,就創造不同的身心世界差別的分位,就是諸所緣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在描述身心世界的差別分位的一個專有名詞)。簡单來說這五個法就是“色心諸法”,我們的生命其实就是一個能分別的心、一個所分別的色、所分別的境,這二個色心諸法在相互作用。  在《唯識学》的角度來說,這整個身心世界的交互作用,是唯心所現,是我們這一念的心,這個地方的“心”是誰呢?是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在《唯識学》叫我愛執藏。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一個根本,或者讲一個倉庫。譬如我剛剛造了一個业,我剛剛去拜了八十八佛,我拜完以后,這個业造好了。那业跑哪裡去了?誰來保存它?那么我死亡以后,怎么這個业能夠從今生跑到來生去呢?那一定要有個東西把它保存,那這東西誰保存?就是阿賴耶識,就是我愛執藏。這是一個很微細很微細的俱生我執,也就是《唯識学》上說整個生死杂染的根本,所以其实《唯識学》要破的就是破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它的作用有二种情況:第一、它能夠种子生起現行,所謂的"去后來先作主公",当阿賴耶識在我們生命投胎的時候,它第一個把种子释放出來,將你前生所造的善惡的种子,在今生慢慢的释放出來,种子起現行,释放果報。

第二、你今生造了很多业,這現行又变成种子,又現起又薰种子,它又把你今生所造的业把它吸收起來。所以阿賴耶識身為一個生命的根本,第一個它释放业力,第二個把你今生所造新的业再把它保存回去所以構成业力的相续,又構成生命的相续,所以為什么會有來生,因為有阿賴耶識。身為一個“我愛執藏”,阿賴耶識就把這色心諸法,不断的把它释放出來,你造作以后心法攀緣色法,又造了很多业,又把它收回來,当來生继续用。  那么為什么我們會有來生?因為我們不断的就這樣的种子起現行,現行薰种子,相互的輾转相续。這就是我們在《唯識学》所学的教理。但到《首楞严王三昧》的時候,佛陀開显真实相,事实上我們的身心世界,在阿賴耶識的背后还有一個主人翁,就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唯識学》所要做的就是,破阿賴耶識恢復到本來面目。我們前面经常讲「逆流照性」逆生死流,也就是破壞生死流,去观照我們的真如本性。什么叫順生死流呢?阿賴耶識我們前面說過,它把种子显現出很多的因緣,你順著這個因緣去走,那就完了!你应該跟誰怎么樣,应該跟他怎么樣、应該怎么樣…你順着過去的业力去走,那你就是順生死流,你大概你的人生被過去都決定了,我們一個人就活在過去了。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心怎么樣呢?迴光返照,经常观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不迷、不取、不动」,不要亂动。不要亂动的時候你的因緣是怎么樣?它业力是一個生滅的,它业力過去以后你的因緣就消失掉了,你就能夠找到你的本性。

我們向外攀緣就被阿賴耶識牵著走,我們的生命有二种選擇:第一個你跟著阿賴耶識走,它要你怎么樣,你就怎么樣,所以阿賴耶識叫“业識”它就是业力的大本營第二個是我跟阿賴耶識抗拒,我就观照「不迷、不取、不动」這時候你的业就開始转变了,阿賴耶識再也不能控制你。所以你要順著阿賴耶識走,那么五蘊身心就出現了,你要能夠破壞阿賴耶識、观照阿賴耶識,本自不生,本自不滅,那么這個時候你就能夠把阿賴耶識破壞掉,转成清淨法身

但是我們不能離開阿賴耶識,所以《楞严经》它一再告訴你一個观念“真跟妄”是不同的,一個是不生滅,一個是生滅,但是你要從妄回到真,你还要依止妄、依止生滅「就路还家」。你說我把現在的身心世界全部都不要了,外道說的无想定,我把整個身心全部停下來进入想,那你的真如本性也沒有了。因為真住在妄当中,你就是在妄当中你就是隨順它,然后观照它,不迷、不取、不动,才能夠回家,你把這些生滅的因緣都断掉了,你也回不了家了。倓虛老和尚讲出一個偈頌,值得大家深思。

倓虛老和尚有一次在山中打坐,他打完坐出來他讲一個偈頌說:「眼观青山數十里,青山內外皆自己,只因自己不相識,不識己者是自己。」我們看到眼观青山數十里,然這青山都不是外面的東西,都是我心中显現的,都是我的本來面目。我為什么會变這樣呢?只因自己不相識,我們沒辦法回归本性,所以迷惑了,所以把自己跟身心世界分開了。应該怎么辦呢?”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在打妄想在迷惑,迷惑那個人是誰呢?迷惑者誰?不識己者,一個迷惑顛倒的心是誰?就是自己,迷惑那個打妄想的心就是你的真心。「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句話值得我們參:我現在打妄想,誰在打妄想,其实就是真如本性在打妄想嘛!離開了真如本性我們沒有作用的嘛!只是它迷了。所以你要知道「不識己者是自己」你的本來面目就在妄想中去找,但是你要有智慧的观照。

你看佛陀在開显不顛倒性的時候,他也是順著因緣,你看我們有身心世界,有很多善惡的造作,創造一個阿賴耶識,最后把阿賴耶識“啪”破壞以后,回归到清淨本性。這個就是一個还滅的因緣“不識己者”当我們迷惑顛倒的時候,就是“它”,当你觉悟的時候还是“它”嘛!我希望大家好好体會,你有志於走大乘佛法,什么叫作“不識己者是自己”,這個你要好好体會、要好好体會。為什么說打妄想的就是真如?打妄想是誰?就是你本來的面目。

楞严经要义01: 感应道交的內涵以心力为主导,佛力只是一個被动的配合

楞严经要义02:《楞严经》整個拔业障是如翻大地,业障是從根本拔起

楞严经要义03:整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

楞严经要义04:先求不变再求隨緣,你沒有找到不变的体性就沒有資格談隨緣

楞严经要义05:你经常跟著感觉走,那你要了生死很困難

楞严经要义06:錯不在平等乞食,問題是在阿难尊者沒有好好的調伏他的攀緣心

楞严经要义07:以攀緣心來修学,風平浪靜時什么事都沒有,遇到魔障碍時就控制不了

楞严经要义08:真实的修行,你一定是從內而外,不能從外而內

楞严经要义09: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一個人心中有愿望能夠滋養色

楞严经要义10:七处徵心主要的目的要我們逆流造性,問你這一念心從哪裡來

楞严经要义11:六根是因為有明了的心才能夠产生見聞嗅嚐觉知的功能,是心能見

楞严经要义12:你內在心是什么相的心境,外面就有什么樣的环境,跟別人沒有关系

楞严经要义13:一個喜欢攀緣做事易情感化的人,他的痛苦特別多也容易造罪

楞严经要义14:我們每一個剎那的念頭都是在感受過去的果報,又再創造一個新的业力

楞严经要义15:我可以把福報迴向給你跟你分享,但善根是不能互相取代

楞严经要义16:把這一念心归零,把因緣法归零,把心帶回家的時候就入不二法門

楞严经要义17:我們对今生是做不了主,但是我們來生做得了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