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11:六根是因為有明了的心才能夠产生見聞嗅嚐觉知的功能,是心能見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视频目录(20181231)点击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8.12.31)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11

楞严经要义11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子二、破有体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二個重要的次第:第一、安乐道,第二、解脫道。我們剛開始修学佛法,是依止我們這一念的信心,去攀緣外在的人事,生起一個善念,或者是布施,或者持戒,或者忍辱。依止這樣的善念,我們成就一种善业力,由這种善业力會招感我們來生安乐的果報,让你身体健康,財富非常的具足,有种种美好的眷屬,让我們生命感到一种快乐的感受。但是快乐的感受基本上是无常的,這快乐的果報結束以后,它就消失掉了。

所以我們剛開始修学偏重在一种业力的修学,依止一种生滅心去攀緣人事,而創造一种善业;剛開始的心都是向外攀緣的,這是正常的。慢慢的慢慢的,我們就開始提升,從安乐道趨向於解脫道;解脫道的特色是它的心已经不再向外攀緣了,它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心,什么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破除心中的妄想的執取,而照了自己清淨的本性,我們讲說是「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塵埃。」從清淨的本性当中破除自我意識的執取,用无我观,照了清淨的本性,我們心中的煩惱就慢慢的淡泊。它的重點在一种正念的修学,達到临終的正念。所以我們可以把大乘佛法,分善业的修学跟正念的修学這二种次第。

我們可以從本经的緣起当中看得出來,阿难尊者剛開始,他為什么出家,他就是緣佛陀的三十二相而发起好心。這是善业的修学,所以佛陀並沒有否定,佛陀說:善哉!阿难。佛陀也是一种鼓勵的態度,使令阿难尊者他进一步要問,要趨向无上菩提的一种大乘止观;也就是說阿难尊者他不想只是安住在善业,他想要成就正念。所以佛陀就開显了本经的《首楞严王三昧》,我們怎么去观照我們的清淨本性,我們要怎么樣回到我們的清淨本性,就是我們怎么樣把心帶回家,這就是本经的修学宗旨。

子二、破有体

這地方阿难尊者的執著是“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隨所合处,心則隨有”。說你的心在哪裡呢?阿难尊者說:「我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時候,譬如我的心去攀緣花,当我的心跟花接触的時候“隨所合处,心則隨有”,心就在那境的地方出現了;心境相合的处所,就是心的自体。」佛陀說:「那你這個心是有自体还是沒有自体?假設是沒有自体,那前面破過了,那当然是合乎真理,本來就沒有自体;假設是有自体…」佛陀经常用這种反證的方式,先假設它有自体,然后再証明這有自体是不成立的,所以結論是沒有自体。若有自体应該怎么破呢? (分二:丑一、約內外出入破。丑三、約一多徧不徧破)

丑一、約內外出入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还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假設你這一念心是有真实体性,当然有真实体性它就必須有一個处所。那我們來找找它的处所在哪裡,譬如你現在用你的手去捏你的身体,譬如你用手去捏你的腳,這時候汝所知心。当你的手跟腳一接触的時候,你會产生一個感觉跟想法,這种感觉、這种想法,這种心的明了功能是怎么來的呢?是從身体之內而出或是從身体之外而入呢?你剛剛讲“隨所合处,心則隨有”,你的心跟境接触的時候心就出現了,那么這樣的一個自体,是從身体裡面跑出來的,还是從身体之外跑进來的呢?假設是從身体之內出來的,那么就跟第一科一樣了---心在內,那前面破過了;假設是從身体外面而來的,我這感觉的感受是從身体之外,我一捏我的腳的時候,它從外面跑进來,若從外面跑进來,你应該先看到你的臉才对啊!但事实上我們看不到我們的臉,所以從外面來也不对。所以結論是內心的自体是沒有处所的。其实到這個地方已经將有体的地方給破了,下一段是阿难尊者另一個執著。

救見為眼     阿难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义。」

阿难言:「应該是讲我能夠見到我的臉,应該是眼睛能夠見才对,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想法、一种明了的功能,能夠見的应該是眼睛才对啊!佛陀你說的“若從外來,先合見面”,好像是用心來見,以心來見是不合乎見的涵义;換句話說,阿难尊者的意思是以眼睛來見,才合乎見的涵义。」

辨眼无見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佛陀說:「若眼根真的是能夠見,那我們讲一個譬喻,你在房子中間,這個門能夠見嗎?当然不能見,我們当然是門裡面有一個人,依止這個門看出去才能夠見到外面,所以眼根只是一個門一個工具而已;或者說已经死亡的人,他的眼根还在,他們能夠見到東西嗎?見不到,因為他的心已经消失掉。所以眼根只是一個色法,它只是一個物質,四大所成的色法,真正能見的是那一念心。」我們讲六根門頭,見聞嗅嚐觉知,這六种功能是因為我們有明了的心,才能夠产生見聞嗅嚐觉知的功能,是心能見的

這一段是兼帶的破斥,這地方是破內外出入,是從內而出或者是從外而入,來破有体的執著。

丑三、約一多徧不徧破

总标四相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為復一体?為有多体?今在汝身,為復徧体?為不徧体?

佛陀說:阿难!你能夠有感觉有想法的心,是一定離開了塵境有它的自体。那么我問你,這樣一個內心妄想的自体,是单一的自体?还是多重的心的自体?這种自体是普徧整個的自体?还是不普徧只是一個局部的自体?

別破四相

破一体     若一体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則汝一体,自不能成。

假設你說你能夠感觉能夠想法的心,是一個单一的自体(单一是指你身体的四支,只有一支有心的感觉;譬如說你二支手二支腳,可能只是左手有這樣感觉有這樣的的想法這叫“单一”它不能普徧。),你整個自体是单一的,是不能分割的,這樣你用手去捏你四支其中一支的時候,你四支都应該有感觉。因為你的自体是单一的,是一個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但是如果四支都有感觉的話,那么你在捏你的手或捏你的腳的時候,那你所捏的地方就不能有固定的处所;假設你捏是有固定的处所,那么你這個一体就不能成就。你看我們捏左手的時候,只有左手有感觉,右手沒有感觉,所以它這感觉也是局部的。你不能夠說我的明了心是一個单一的自体,是一個整体化的,不能這樣讲,单一自体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我們摸左手只有左手有感觉,摸右手只有右手有感觉,所以它是有它固定的处所的作用。

破多体    若多体者,則成多人,何体為汝?

你說我的感觉是可以分割的,頭有頭的感觉,手有手的感觉,腳有腳的感觉,各支有各支的感觉,各支有各支的想法,這個感觉想法是獨立的,那這就有問題了!則成多重心体之人,那么哪一個心体是你呢?那么你這個身体有這么多重個別獨立的感觉,那么你以后就成就多佛了。因為一個感觉就成就一個佛,所以多体是不能成立的。

破徧体     若徧体者,同前所挃。

假設是徧体,徧体就跟前面一体是一樣的。就是普徧身体当中只有一种感觉,你摸一個地方全身都有感觉,這跟事实不符。

破不徧体   若不徧者,当汝触頭亦触其足,頭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你說我這感觉是不普徧的,這樣子讲的話你去摸你的頭,又同時摸你的腳的時候,当你的頭已经有感觉了,你的腳就应該沒有感觉了,因為他不普徧嘛!事实上跟事实不合,你摸你的頭有頭的感觉,摸你的腳有腳的感觉,所以這跟不徧也不符。

癸三、結破

是故应知,隨所合处,心則隨有,无有是处!」

《楞严经》观念「覓心了不可得」不是說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們這一念心去攀緣佛像,产生很美好的善念,這也是造善业,這种作用都存在的;只是這一念心沒有自体「識心无体」。那很多人會問什么叫“有体”?什么叫“无体”?什么叫我的妄想是沒有自体?你現在生一個想法,這個想法會改变就是沒有体;你這個想法會隨外境的变化而改变就是沒有自体。譬如有人赞美我們,你這個人很好啊!我們很欢喜,這個欢喜的心有沒有自体?沒有自体!因為你心中是緣「你這人很好!」我們是緣這樣名言的所緣境,來产生一种欢喜的感受,当這所緣境我們忘掉了以后,這個心也就消失掉了。也就是說要有這個境,你才能夠有這個心,你這個境消失了,這個心也消失了,那么你這個心就是沒有自体,只有作用沒有自体,這《楞严经》叫做「緣影之心」。

我們過去习慣是跟著這樣的緣影之心的妄想在跑,所以我們永远找不到我們的本來面目,問題在這個地方!為什么會有生死轮回,就是我們一直放棄我們的本性,忘掉我們的主人翁,跟著妄想在走。這妄想就像猴子一樣,抓了一個所緣境就攀緣它,然后又放掉一個又抓一個,又放掉一個又抓一個……,構成我們的生命,产生一种不断流转的一個力量,這是十二因緣的靈动产生。現在应該怎么辦呢?我們過去的心是向外攀緣外境,产生很多的感觉很多的想法。這時候佛陀告訴你:「不要向外,你向外产生的想法都是沒有自体的,都只是一時的感觉,一時的想法、生滅心。你要找到一個永恆的感觉永恆的想法,你要向內去找。」我們到目前还沒讲到“真心”,現在只是破妄,到最后會“显真”。那說破到最后我什么心都是生滅的,那什么是我的本來面目?后面會說到,它有七处破妄,十番显見。

前面佛陀一再告訴我們「覓心了不可得」。佛陀的思考模式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佛陀破我們這一念心沒有自体,他的方法是「你從什么地方來?」你問這一念心,它的处所在哪裡,一個東西有自体,它一定有依止的处所,但是我們找不到它的处所。你看我捏我的手有感觉,但是這感觉是從哪裡來?沒有。等到我把捏的地方放掉了,這感觉又跑到哪裡去了?沒有。蕅益大師說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看:「未生无潛处(來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我还沒捏我的手的時候,那种感觉躲在哪裡呢?未生无潛处,它也不知道在哪裡。我正在捏我的手的時候,那個感觉住在哪裡呢?也沒有地方。等到捏完以后,那感觉又跑到哪裡去呢?又找不到。「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的結論就是它是沒有自体的,它只是因緣的作用,产生一時的作用而已,這种作用我們就可以破除這种自性執,我們就能夠不隨妄转。

辛六、破转計中間(分二:壬一、破泛計。壬二、破正計)

壬一、破泛計。(分二:癸一、泛計。癸二、泛破)

癸一、泛計。泛:浮泛的執著,含糊籠統的執著。

引佛昔教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实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

阿难尊者他又产生另外一個執著說:「世尊!我過去作佛侍者的時候,曾经听到佛陀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諸大菩薩法王子(法王子称之為菩薩,佛為法王以法自在,菩薩发菩提心,行六波罗蜜,未來要继承佛位,所以称為法王子。),在談諸法实相的時候,談到一個观念說,我這一念心它不在色身之內,也不在色身之外。」佛陀有讲過這樣的話,這的確是佛陀的教誨。這以下是阿难尊者听到心不在內不在外,他個人产生的執著。

繆解泛計     如我思惟,內无所見,外不相知。內无故知,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復內无見,当在中間。」

阿难尊者說我把這句話思惟了一下,心不在內也不在外。“內无所見,外不相知”。什么是“內无所見”,就是內无知故,在內不成;我們這一念心不能看到身体裡面的五臟六腑,所以心是不在內的,這是成立的,前面也已经說過。那我們這一念心“外不相知”,就是身心是能夠互相了知的,所以心也不在外,這前面也說過。我現在得到一個答案是說:「今相知故,復內无見。」我們身心能夠互相了知,又看不到身体裏面的東西,所以应該是在中間。這地方的中間,阿难尊者並沒有把中間明確的定义說出來,到底是以色身為中間,还是以外境為中間,並沒有讲出來。這地方值得我們一提的是談到“諸法实相”。什么是“諸法实相”?佛陀跟諸大菩薩談諸法实相的時候,其实諸法实相,就是我們生命的真实相。諸法实相是有二部份:一、无相,二、无不相。

佛法在談生命的時候有談到空性的這一面,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它是因緣生,所以它本性是空。所以從本体上來說,我們的生命的現象是毕竟空性,從本体上來說,說是「覓心了不可得」。但是從它的作用上來說,我們每一個生命体彼此要有一個起心动念,有一個动作,它就是一個因緣,它就是一個业力。所以從作用來說它是无不相,它有无量无邊的作用,所以創造了十法界的因果。這個地方讲到諸法实相,它是偏重在空性這一部份,偏重在“无相”這一部份。這是佛陀諸法实相的意思,不在內也不在外。而阿难尊者听到這一句話他就執著在中間,這是阿难尊者的泛計…

癸二、泛破

雙徵兩在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处?為当在身?

佛陀說:「你說這個心在中間,你這個中間不能夠含糊籠統,它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处所才能讲中間,你說心在中間,那這中間到底在哪裡呢?是在身体之外的一個外境,在外境当中,外面的色身香味触有一個中間?还是在你身体本身的中間?是在外境的中間或色身的中間,你這個要讲清楚。

在身不成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若在色身的中間,這樣會有二种情況:如果我們是在身体的邊緣,譬如說上下二邊或左右二邊,那当然不是中間,如果是在色身的正中央,那么就跟身內一樣了,前面已经說過了,心在內你見不到裏面這是不对的。所以說在身体的中間,那跟第一科就完全相同。

在处不成    若在处者,為有所表?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則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亂。」

假設是在处所的中間,你在一個身外的处所有一個地方是中間。這中間到底是有所表示、有所显現,或者是无所表示、无所显現?如果你說這外面的地方有一個中間,它是沒辦法表現出來,那這就是跟不存在一樣了。那么如果說外面有一個中間是可以表示的“表則无定”那么這有個問題,因為中間是個概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中間就很难做一個明確固定的定义,它是不決定的。什么是“表則无定”呢?佛陀舉一個例子說:「譬如有一個人,他安立一個标竿,這标竿叫做中間(又譬如我們台灣,我們台灣以埔里插一個鐵竿,這個是台灣的中間。)而這中間住在東方的人來看,這标竿是在西邊,住在南方的人看這标竿,這标竿是在北邊。所以這中間的表達是非常混亂的,那這樣你心体的位置也是非常杂亂,所以這中間是不可得!以外境為中間或以色身為中間,這是不能成立的。」但是阿难尊者的意思不是這中間…

壬二、破正計(分二、癸一、正計。癸二、正破)

 癸一、正計

阿难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无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阿难听到前面佛陀破除中間以后就跟佛陀說:「佛陀!我所謂的內心在中間,不是前面的以色身為中間或者以外境為中間,不是這二种中間。我的中間是我過去听到佛陀讲《唯識学》,在《解深密经》当中,佛陀曾经說:『眼色為緣,生於眼識。』(註一:佛陀的真正意思)這句話是真理。這当中也有分別「色塵无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眼根它能夠产生了別,而色塵是一個物質,当根塵相应的時候,這明了的心就出現在中間,這就是我所謂的中間(註二)。」

註一:《唯識学》把我們明了的心,分成八個識,這八個識有六個識是向外攀緣的,有二個識它不向外攀緣,只是向內執著;前六識是向外攀緣,第七是執我,第八是個倉庫。而前六識的明了功能是怎么产生呢?是要有根境的和合,譬如說我今天為什么能夠看到這朵花呢?我的眼睛要沒有壞、要有根,我要眼睛敗壞了我就看不到了;我的眼睛沒有敗壞而且這花的色塵要現前,根无敗壞而且色塵現前,由根境和合,我眼睛的判断就出現了,我耳朵听聞的功能也是這樣,我的耳根不能有敗壞,而且声音現前,根境和合,耳識就出現了。六識都是這樣,所有的心識一定是要根境的碰撞,這識“啪”就出來。但是佛陀說根境和合产生識,佛陀並沒有說這個識是有自体的,它只是一個生滅的作用,当根境一拔開以后識又消失掉了,這叫“諸法因緣生”,你的根跟塵接触的時候,識突然間出現,当我們的根跟塵一拔開以后這個識就消失掉了“覓之了不可得”。佛陀的意思就讲到根塵相合产生一個心識的作用,這意思就是說這心是沒有自性的。

註二:前面我們讲說:「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隨所合处,心則隨有。」前面阿难尊者是認為心的自体在哪裡呢?就是我這一念心,去攀緣花的時候,当我的心跟花一接触“隨所合处,心則隨有”,我的心跟花接触的時候就在花的地方出現,出現我的心;我今天耳朵听到听音,当我听到了声音,我的心就在声音的地方出現。它是在外境,心跟境結合的時候,它是在外境出現,当外境消失掉,那個心也消失掉。但是阿难尊者認為它沒有消失掉,他認為心是有自体的,所以他才會讲到有处所。前面所說的“隨所合处,心則隨有”,是心境和合的時候,在相合的地方出現,這地方是不同的,這地方是說当我的眼根去接触色塵的時候,它的中間产生心体;眼根攀緣色塵的時候,它有一個中間的位置,這地方把心創造出來,這地方就是我心的处所,也是我心的一個自体。阿难尊者的中間是這個意思,跟前面不太一樣。

癸二、正破

雙開兩途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体,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佛陀說:「假設你這一念心在眼根跟色塵的中間,那么明了的自体它是兼二?还是不兼二?  所謂兼二是說你這心的自体是兼帶根塵二种,也就是說它的体性是包含了根塵二种,还是它不兼帶,它離開了根塵,另外有一個獨立的自体叫做中間。

兼二非中      若兼二者,物体杂亂,物非体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假設你中間的心体是兼帶根塵二种,那就产生一個過失,所謂物体杂亂的過失。“物”是一個色法,它是一個所緣境;“体”它是一個心法,是眼根;眼根跟色塵的自体产生杂亂。為什么呢?因為物非体知,因為色塵它是一個无情的,它本身沒有明了性,所以“物非”;“体知”我們的眼根是有情的,有情当然是有了知的功能。所以成敵兩立,有情的眼根跟无情的色塵,這個是对立的。那么一個是有情一個是无情,你中間产生一個心体,你要把這二個全部包含在裡面是不可能的。你要嘛屬於有情,要嘛屬於无情,不可能說我這個心体,既是有情既又是无情,不可能!因為有情跟无情是成体兩立的,色法跟心法這二個是对立的,所以兼帶二种是不能成立的,你一定要選一個。

不兼更非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為相?

你說我不兼帶,我不兼帶色法也不兼帶心法,這也有過失,兼二也不成。為什么呢?因為「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和為相?」(非:離開)因為離開有情的知,跟无情的无知,就沒有体性了。我們所有的世間法只有二种情況,一個是有感情、有感觉的心法,一個是沒有感情的色法,沒有第三种情況。譬如說我也不是一個有感情,也不是沒有感情的,不可能,沒有這回事情!佛法只有色法跟心法,物質跟精神沒有第三种東西。所以離開了知跟不知,已经沒有其它的体性,那這個中間到底它是以什么為相?所以你說,我不兼帶色心二法,也不能成立。

結破非理     故应知,当在中間,无有是处!」

所以說在根塵的中間产生心法,无有是处,這個自体不存在!我們一再的讲這“自体不存在”大家要注意這個观念,不是指它的作用不存在。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時候,产生一個識,一個明了性,根塵一碰撞就會产生一個心識。本來是沒有,為什么有?因為你眼睛去看它就有了,你眼睛一看就有了,当眼睛一看到佛像的時候,這心就有虔誠恭敬的心出來,你看得越久,這個心就造作越久,你的善业就越久;你的心去接触佛號的時候,当你听到佛號的声音,你也會产生一個心識,一种皈依的心識。所以根塵相应产生識,就本來一种十八界的作用,就是我們一個生命体的造业力,就是根境和合产生一個心識,這就是我們一种造业的力量,這個作用不能說沒有。因為佛教的基本观就是因緣观,諸法因緣生嘛!說你來生為什么會有地獄,因為你去緣這种五欲的境,你緣五欲的境产生貪瞋癡的煩惱,這也是一种作用,也是一种造罪业,而你來生的地獄就在你每一念的造作当中,你的地獄也慢慢成就了,所以因果是絲毫不爽的。

「法性本來空寂」所以諸位現在慢慢要体會,「法性本來是空寂的,但是因果絲毫不爽,但因果絲毫不爽,法性又本來空寂。」如果因果是有真实性,我們所造的业都有真实性,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誰都沒辦法成佛、跑不掉了!如果我們所造的业是有真实性,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往生極乐世界,不可能,帶业絕对不能往生!因為我們在造业,只是一時的根跟一時的境接触了,产生一時的心識,這是一种生滅心,而我們的本性还是清淨的,我們的本性是離念的心体。罪业因為它不真实,所以它沒有真实的染污我們的心性,所以我們才可以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才可以往生極乐世界,我們才可以跟阿彌陀佛感应道交,所以叫做“緣起性空”。我們這地方所破的是心的自体是不存在的,但是作用絕对是存在的;你造善心真的是有善的果報,你起惡念絕对是有惡的果報。

它這地方是讲『眼色為緣,生於眼識。』這句話是合乎真理的,你跟什么的境接触你就會产生一個什么樣的心,但是這個心沒有处所也沒有自体,所以你造完的時候你這個心就會消失掉,它自己會消失掉,你都不要去对治它,它自己消失掉,但是那個业保存下來了。所以我們要知道“覓心了不可得”,是它一個心的自体不可得,作用是可得的。

楞严经要义01: 感应道交的內涵以心力为主导,佛力只是一個被动的配合

楞严经要义02:《楞严经》整個拔业障是如翻大地,业障是從根本拔起

楞严经要义03:整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

楞严经要义04:先求不变再求隨緣,你沒有找到不变的体性就沒有資格談隨緣

楞严经要义05:你经常跟著感觉走,那你要了生死很困難

楞严经要义06:錯不在平等乞食,問題是在阿难尊者沒有好好的調伏他的攀緣心

楞严经要义07:以攀緣心來修学,風平浪靜時什么事都沒有,遇到魔障碍時就控制不了

楞严经要义08:真实的修行,你一定是從內而外,不能從外而內

楞严经要义09: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一個人心中有愿望能夠滋養色

楞严经要义10:七处徵心主要的目的要我們逆流造性,問你這一念心從哪裡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