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视频目录(20181231)点击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16)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27

楞严经要义27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第五十六面

丑二、騰疑細释。

本经的修学重點,就是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其实它就是一個心地法門。我們慢慢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发觉当我們在断惡、修善、度众生的時候,其实外在的事相並不困难,最麻煩的是:「菩薩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內心的調伏跟安住是比較一個麻煩的工作。從本经佛陀開示,佛陀是要我們先“安住”然后再調伏。所以佛陀讲三卷半的時候,讲到七处破妄十番显見,就是告訴我們,你一個菩薩,你「云何应住?」处理安住的問題。

在本经当中讲到我們的心有二個住处:第一、以妄想為住。就是我們內心当中跟我執法執相应的妄想,而這妄想的來处是因為我們過去无始劫來,我們接触了很多的人,接触很多的事情,遇到很多很多的环境,产生很多很多的感受、想法,整個受想行識都累积在妄想当中。所以当我們住在妄想的時候,我們变成非常的敏感,非常的脆弱,非常躁动不安。因為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动,就會刺激到我們的妄想,帶动我們的感觉,帶动我們的想法。所以你看一個人他安住妄想的時候,他一定會有一個感觉,弟子心不安啊!因為你住的地方住錯了,你很容易受到過去的思想、感觉來主導你,你怎么弄都沒有用,因為你住的房子住錯了。

第二、我們以常住真心為住。我們安住在一念清淨本然的現前一念心性,以心性為住的時候,他這時候開始远離我們過去的妄想,以不生不滅的清淨本心為住。当然這時候我們會看到自己的妄想,開始生起、相续、乃至消失。当然以心性為住,這時候我們內心相对就比較安穩,我們找到家了。所以古人常說:「修行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他的意思是說,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住在你真实的心性。前面三卷半就是要处理安住的問題,所以佛陀七处破妄,十番显見,就是分別妄想跟真心的相貌,让我們产生取捨。当我們安住在心性以后開始做調伏,你這時候以心性為住,你會看到我們過去无始劫的妄想,這時候用空假中三观來調伏它。以空观來破除我法二執,以假观成就善巧的智慧跟广大的福德資糧,以中观來做一個調和中道。

所以我們在本经的修学,第一個你要知道你現在的心,云何应住,你住在什么地方,你安住的地方对不对?其实你可以從結果看得出來,你感觉你最近躁动不安,那表示你安住錯了,你又跟過去的妄想結合在一起。我們经常要保持观照,第一個你心“以何為住”,第二個你是不是产生了“調伏”。我們這一科先讲到安住的問題,怎么樣能夠远離妄想,怎么樣安住真如?要安住真如我們要先了解真如的相貌。

丑二、騰疑細释。(分二:寅一、阿难騰疑。寅二、如來細释)

騰是騰起的意思,就像那燒滾的熱水沸騰了。阿难尊者听到前面佛陀的開示,它騰起了二种的疑惑。第二個敘述,是佛陀的大悲加以詳細的解释。

寅一、阿难騰疑。阿难尊者听了佛陀開示以后,將他的心德表達出來。

心未開解  

 阿难白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

阿难尊者白告佛說:「世尊!正如佛陀您对我等凡夫,宣說因緣跟自然的道理,從心性的本体來說它是隨緣不变的,所以它不是因緣法,從心性的作用來說它是不变隨緣的,所以它不是自然之法;從因緣的角度它是一個和合相,從自然的度它是不和合相,所以当佛陀開显我們真实的本性,是不变而隨緣、隨緣而不变的時候,其实阿难尊者並沒有完全的了解,所以叫心猶未開。

更增迷悶     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

而這時候佛陀又讲到“見見非見之理”,所謂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讲到我們這一念的見性是远離見分之妄,因為見分它是一個作用,而作用是受业力的影響,所以它帶妄。但是身為一個本体,它本身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它远離一切的妄。所以這時候它听到“見見非見”的道理,就更增加心中的迷悶!

請佛開示    

伏愿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觉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伏愿大慈悲的佛陀,能夠布施大智慧的眼目,來開示我等有学之輩,怎么去发明我們心中本具的這种觉悟光明跟清淨的心性。阿难尊者作是祈請之語以后,心中感到非常悲傷流淚而至誠的作禮,心中准备來承受佛陀的開示。

這段经文阿难尊者他提出了二种疑惑:第一、因緣自然的道理,第二、見性跟見分的差別。其实我們細細的思惟,這二种疑惑其实就是一個疑惑。我們現在要把心帶回家,我們要远離妄想,所以菩薩第一個先把心安住下來。那我們以何為住呢?以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為住。那么什么是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一個不变,一個隨緣,就是一個体用的相互关系。這一科佛陀會詳細的把心性的不变之体跟它隨緣的作用,做詳細的說明。因為阿难尊者的問題出在這裡,他搞不清楚什么是不变,什么是隨緣,不变中有隨緣,隨緣中有不变。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有二部分:第一個是变化的,变來变去,你看我們前生跟今生不一樣,今生跟來生不一樣,它是會变的;第二個是它永远不变,你不管怎么弄它不变。我們在安住真如本性的時候,你要把变跟不变的道理要詳細的弄清楚,你才能夠产生微密的观照。

這一段是阿难尊者提出的疑惑,這一大科以下,佛陀就把這個变跟不变的道理,什么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詳細的加以說明。

寅二、如來細释(分三:卯一、訶誡許宣。卯二、合明二妄。卯三、显示归真)

卯一、訶誡許宣。如來先用訶責的口吻來告誡阿难尊者,希望他能夠产生观照的力量。第二個如來以慈悲心來宣說不变跟隨緣這二种道理。(分二:辰一、经家敘意。辰二、如來誡許。)

辰一、经家敘意。這段是結集经典的人來敘說法會当時的情況。這段不是佛陀的開示。

爾時世尊,憐愍阿难及諸大众,將欲敷演大陀罗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阿难尊者祈請以后,世尊的內心生起一念憐憫的心,憐憫阿难及法會当中這些有学之众,他們心中感到迷悶感到悲傷流淚,所以將欲開演大陀罗尼的法門。『大陀罗尼』是一個法界的总相的自体,以本经來說就是我們众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依止現前一念心性為根本而称性起修,來修习整個大乘的三摩地(大乘止观二十五圓通),而能夠成就五十五位菩薩的階位,這叫“妙修行路”。『陀罗尼』是整個修学的根本,所有的功德都是從陀罗尼開展出來。大乘的『陀罗尼』有二种:一個是有相的陀罗尼,一個是无相的陀罗尼。譬如說我們讲《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這個叫作有相,它是有声音來做代表;无相陀罗尼,就是本经說的大佛頂性,就是我們現前的一念心性。佛陀這時候想要開显,以我們一念心性而称性起修的整個菩薩道,所以叫『大陀罗尼』。這段是经家敘意。

辰二、如來誡許。

一方面如來告誡阿难尊者,一方面來允許阿难尊者的祈請。

告阿难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猶未了。如今諦听!吾当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佛陀正示法义之前,有一段告誡的話。佛陀告誡阿难尊者說:「你无始劫來只是一向的強記,你靠著你強大的記憶力,阿难尊者他有『聞持陀罗尼』。我們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尊者他一旦听聞佛法,他永远不會忘記,而且阿难尊者又欢喜听聞佛法增長多聞。增長多聞当然會产生很多很多的知識,但是阿难尊者在听聞佛法以后,不能产生心中一种微密的观照,不能产生大乘奢摩他的“止”跟大乘的“观”。

我們前面讲到這部经其实就是讲到菩薩的心怎么安住,第一“云何安住”,第二“云何降伏其心”;安住就是一個“止”,你的心要安住在哪裡?第二個就是空假中的三观。阿难尊者雖然強記多聞,但是对大乘的止观,這時候心中还不能完全理解。(這一段是如來的告誡,這以下允許)你应該好好的聆听,我当為你阿难尊者加以詳細的來開示,也希望為將來的有学之人能夠成就大乘的菩提之果。」這一段佛陀在讲之前說,以下的经文你一定要把它了解以后,用這個道理來观照我們的身心世界。以下讲很多的譬喻這都是用來观照的。

我們看学術界跟宗教界是不一樣的,学術界他是在分別一些名相,了解很多的知識,但他不認為這個知識跟你的生命有关系,他不認為,他認為這只是個知識。佛法它是把這個知識转成一個观念,变成你生命的观念,变成你的思想;宗教是把你知識跟你的思想結合起來,变成你一种生命的力量。但是学術界它不一定,他可以把這知識讲出來,但他的想法还是他的想法,是完全不同了。這地方等於是佛陀要我們要依教起观,要把你所明白的道理,這以下的譬喻要把它會归到你的身心世界。

卯二、合明二妄。說明二种的妄見,一個是同分妄見,一個是別业妄見。(分二:辰一、直示二妄。辰二、进退合明)

辰一、直示二妄(分二:己一、总标。己二、別释)  

己一、总标。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当处发生,当业輪转。云何二見?一者众生別业妄見,二者众生同分妄見。

(大意)佛陀在讲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他分成二部份,一個是体,一個是用。“体”是不变的部分,“用”我們這一念心性一动的時候,它會受你业力的影響,受你煩惱的影響,所以“用”它就是會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差別。你的“用”跟我的“用”就不一樣,就有所不同,有所不同就产生妄見的問題。

阿难!一切的六道众生(從当机來說是六道的众生,但蕅益大師說從广义,也包括九法界众生。)之所以會轮回於世間(世指的是時間相,間是空間相),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是超越時空的,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但是我們現在的生命体是有時間相的,你看!你會出生會死亡,你生在臺灣,你就不可能生在美国。我們這個生命体從一念心性而变成一個受時空限制的個体,那是怎么來的呢?有二种顛倒分別見妄,主要是由二种顛倒之心 (顛倒的意思就是一种錯誤的認知,譬如它是白的你把它說成黑的,它本來是沒有,你把它当作有,這都是顛倒。) 由錯誤的認知,而产生二种的妄見。這二种妄見是怎么來的呢?「当处发生,当业輪转」這二句話非常重要,后面的经文都是在发明這二句話。

從本体來說我們众生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十法界同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但是我們這一念心在清淨当中,我們众生會产生一念的妄动。這一念心從真如不守自性妄动的時候,這生命就产生差別,因為每一個人动的方向不同,有人是往善法的地方动,往五戒十善的地方动,所以他出現善业的力量;有些人是往殺盜淫妄的因緣动,就創造了罪业。“当处发生”這個“处”指的是我們一念心性裡面产生了妄动。為什么有生命?不是上帝創造的,不是風动,不是幡动,因為仁者心动,因為我們過去開始动,动了以后就产生了迷惑;当然這迷惑的动也可能往善的地方走,也可能往惡的地方走,总而言之我們的心開始动。“当处发生”就是我們的心中開始啟动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可能是善念也可能是惡念。动久了以后就“当业輪转”。我們剛開始是心动,到最后变成行动,就付出行动,行动的時候就产生业力了,可能是造善也可能造惡,這业力就創造安乐的果報跟痛苦的果報。這二种的妄动业力跟果報,都是在一念心性产生。也就是說当我們開始动了以后,生命從无差別当中,就产生了很多的差別,无差成差“当处发生,当业輪转”。

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二种,一种是众生的別业妄見,第二個是众生的同分妄見;“別业妄見”就我們讲的別业,“同分妄見”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共业。一、众生“別业妄見”,当我們的心一念妄动以后,我們清淨本然的一念心性就開始造业,造业就會产生不同的果報出來。因為每一個人所造的业不同,就有所謂個別业力差別。譬如你現在放一盆水,我們人看到的是水,餓鬼道看到水是看到火,魚看到就像牠清涼的房子,天人看到水是一個莊严的琉璃大地。為什么同樣都是水,四种众生看到的不同呢?因為仁者心动,我們心的动不太一樣,所以就产生別业的問題。

二、众生的“同分妄見”這是共业,雖然我們心中不断的动,但是在动当中有些人动的大方向,还有一种共同的方向。譬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看到了讲堂,我們看到了佛像,看到了蓮花燈,看到了讲桌,你看到我也看到,我們看到的大致差別不大,這個就是共业。就是我們過去生心念在动的時候,大家在方向上有一點相同,所以會招感這個业力“共业”這地方讲到「当处发生,当业輪转。」,我們在动的時候,有共同的活动跟各別的活动,就产生了一种差別的果報出來。总而言之就是众生的顛倒,所以就产生很多生死的轮回出現。后面會讲到其实共业中有別业,別业中有共业,這二個到時候是把它混在一起。譬如說我們今天佛学院二十幾個人,怎么大家都會在一起用功呢?相逢就是有緣,就是我們過去在某一生当中,你可能看到佛像很高興,我也看佛像很高興,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大家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就在一起,可能在一起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不一定,這就是共业!就是我們過去的心仁者心动,在动的時候我們有共同的方向,所以大家在一起。

我們今天過去要是沒有共同的业,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你會到天上去或者三惡道去。但是在相同中有不同,譬如我們現在大家同樣吃飯,我們去看飯菜的時候,每一個人看到飯菜不完全一樣,福報大的人他看到今天的飯菜怎么那么好吃,业障重的人他看到的菜色就比較差。我們每一個人同樣看佛像,每一個人看的佛像不完全一樣,善根強的人看到佛像是放大光明,有业障的人看到佛像是比較昏暗。所以共业中有別业,別业中有共业,那個业是共中有別。总而言之,為什么生命會出現?簡单的讲就是仁者心动,你要不动沒有生命。這二种的妄动以后就产生了业力,就产生轮回的果報,果報跟业力分成別业跟共业二种差別。

己二、別释(分二:午一、释別业妄見。午二、释同分妄見)

午一、释別业妄見。

云何名為別业妄見?佛陀提出一個問,佛陀也自己回答。

番於二处    

阿难!如世間人,目有赤眚ㄕ,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当見色?

阿难!我現在舉一個例子让你了解什么是生命的相貌,譬如在世間上有一种人,這個人他的眼睛产生了赤眚,眼睛過度勞累而产生薄膜叫翳,所以他看外面的東西是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楚,。眼睛有毛病的赤眚之人,他有一天晚上去看那远处的燈光,這時從燈光的外圍看到了另外一個圓形五色重疊的影像。我們眼睛好的人看燈光就燈光而已,而他眼睛有斥眚(有薄膜)的人,他看燈光的時候看到燈光,但是燈光的外面有一層五色圓形的影出現。佛陀跟阿难尊者說,你的意思怎么樣?這個人在夜晚看到燈光出現了五色的圓形的光明,這五色的圓影是怎么來的呢?是燈光产生的?还是眼睛产生的?

正常的眼睛就比喻我們這一念清淨本然的現前一念心性,但是我們的眼睛太過疲憊以后就产生赤眚,眼睛中产生薄膜。赤眚就是我們心中一念的妄动,一念的妄想产生了。眼睛产生赤眚以后,就看到燈光外面有五色的圓影,這五色圓影就比喻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身心世界出現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看到我們的身心世界,我們問它“你從什么地方來”?就是從一念的妄动而來。佛陀的意思就是說,這五色圓影是從什么地方來,是從燈光而來,还是從眼睛而來,佛陀提出這個問題。

了其无实

非即   

阿难!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观?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佛陀說阿难!假設這五色的圓影,是燈光的关系才出現的,那這地方有個問題,那為什么一個眼睛健康的人他看不到呢?你說是燈光有,但是為什么你看到五色圓影他就看不到呢?這是不合理。而此五色圓影只有眼睛有毛病的赤眚之人才看得到,所以你不能說它是從燈光而來,這是不对的。若你說是從能見的眼睛而來,那這樣子有個問題,能見的眼睛這個見分它已经变成五色圓影,這樣子它是從眼睛而來,而眼睛又看到自己,那這樣的話赤眚之人又看到圓影,那变成自己看到自己,這個不合道理。

意思是說這個五蘊身心,我們現在产生一個人的形狀、想法、思想…的五蘊身心。你說它從什么地方來?你說它從眼睛而來,它從現前一念心性而來,不对!佛陀安住在自住三摩地的時候,佛陀攝用归体进入正念真如的時候,佛陀看不到五蘊身心,它是“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塵埃”,所以五蘊身心不是我們本來有的。你說五蘊身心是自己产生的也不合理,它怎么會自己产生。這個地方它不是燈有,也不是見有,非即燈有,非即見有,但是它也不離開非離。

非離  

復次,阿难!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观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应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阿难!若此五色的圓影是離開了燈光而另外有它的自体,它跟燈光是完全沒有关系的,那這個也有問題,那我們应該離開燈光去傍观屏風或是桌子,你看屏風桌子有沒有圓影,是不是有圓影出來呢?事实上沒有,所以它也沒有離開燈光。你說它離開我們能見的眼睛而有,離開了見分而有,它真的是離開眼睛,那你眼睛就看不到了,那為什么這個赤眚之人他可以看得呢?所以它也不離開眼睛。

這地方讲出一個消息,当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因為一念的妄动而显現這個五蘊身心的時候,這個五蘊身心它不是心性,但是它也不離開心性“非即非離”。這地方是說明它跟心性是非即非離的关系。

詳示妄因

法說   

是故当知色实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应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所以阿难你应該了知,這五色的圓影是的的確確在燈光中显現出來的,你看你是看到燈光它才有五色圓影,它的確是在燈光中显現出來的,它沒有離開燈光;但是它的产生必須以見病当作影,它必須有眼睛的毛病产能夠显現出來。影見俱眚,当我們能見的見分去看到所見的影像的時候,其实都是赤眚所产生的;見眚非病。但事实上我們這一念清淨广大的見性,它本來是沒有赤眚的,是因為你的眼睛中产生了赤眚才有影像的,但是我們本來也沒有赤眚。你不应該說這五色圓影是燈所有或者是見所有,也不可以說是離開燈而別有,或者離開見而別有。因為它就是這一念心性,這健康的眼睛突然間产生了赤眚,才看到了五蘊身心,我們這一念的心性因為一念的妄动,所以才产生了生死轮回,這生死轮回它本身不是心性本來有的,但是它也不離開心性。

譬喻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应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這一段佛陀又讲出一個譬喻,譬如第二月。天上有一個真实的月亮,而我們捏眼睛捏了幾次以后,我們眼睛疲勞去看月亮的時候,就产生一個朦朦朧朧的第二月,然這第二月也沒有離開真月;所以身為第二月就是我們讲的依他起性,它不是真月之体,但是它也不是遍計執的水中之月。

妄想跟依他起是不一樣的,妄想是本來都不存在的,但是五蘊身心你不能說它不存在,它的的確確是让你能夠感受得到能夠受用的。所以第二月,不能說它是水中月,因為水中月是本來就沒有的;所以依他起性你不能說它是遍計執,但它也不是圓成实的体。何以故?因為第二月之所以能夠观察得到,是因為捏目的关系产生疲勞而看得到,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应該說,由捏目所产生的第二月,它是形或者非是形,或者離見,或者非離見;你不应該說第二月是真月之形,或者非真月之形,或者是離開了見,或者離開了非見,或者非離見都不可以。

結示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总而言之這個道理也是這樣子,五色的圓影主要是由於我們的眼睛的赤眚,而产生了五色圓影,所以当赤眚消失的時候,這五色圓影就消失了。所以你不应該說是所見燈光而有的,或者能見的見分而有,或者離開燈別有,或者離開見別有,它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改造我們的生命,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安乐的生命,那你应該了解生命是怎么來的,你不了解生命怎么來你沒辦法改变,因為它的源頭你沒找到。從這段经文的開示佛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消息,你的生命是從你的念頭而來的,你就是有赤眚,你眼睛有赤眚才看到五色圓影。我們心中因為一念的妄动,所以产生了生命,它也沒有離開心性,但是它也不是真实的心性,如果它是真实的心性,我們就不能改变,如果它完全離開心性,我們就不能受用。我們今天因為眼睛的毛病每一個人不同,所以看到五色圓影就各式各樣。

這段经文佛陀的意思就只有一個:我們一念心性它是不变,但是它會隨緣,隨你妄动的不同,你往哪一個方向动,你往五戒十善的方向动就創造人天的身心世界;你往四諦十二因緣的动,它就产生二乘的涅槃;你往六波罗蜜方向动,它就出現菩薩法界,它有隨緣意。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最重要是認清消息,生命它有消息就是「莫向外求」。当你一個人你看誰都不对勁的時候,你看這個人也不对,那個人也不对,那一定是你自己不对,仁者心动,你起煩惱了。你看善业強的人看那舍利子看到是光明,业障重的人看舍利子是昏暗的,其实舍利子就是一個,是我們的心动的方向不一樣。我們一個修行人你可以起煩惱,但是你不能起顛倒。你看我們起煩惱,但我們观照力还在,我們不迷、不取、不动,我們知道我們在起煩惱,這時候我們心不动让它過去。

煩惱最大的天敵是什么,諸位知道?就是“時間”。因為煩惱它是生滅的,你不动它就自然消失掉。一個人最可怕是你起煩惱,你不知道你在起煩惱,這非常可怕,你跟煩惱揪成一团,你起顛倒那就完了,那沒有救,那佛陀救不了你。你起煩惱但是你知道,你看誰都不对勁了,你趕快去拜佛去懺悔,你很快就過去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因為我們无始劫來我們心性累积很多业力,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善业,什么時候起惡业,我們的人生就像開車一樣,你從高雄開到台北,從高雄到台中是風和日麗,台中到苗栗又是暴風雨,都沒关系,但是你要很清楚经常保持观照,你只要是外面有問題,外面的世界出了狀況,一個修行人他會莫向外求,懺悔自己、調整自己。

諸位從這段经文要知道,一個人是可以起煩惱,但是不可以起顛倒,起顛倒就沒有救了、沒有救了!

楞严经要义01: 感应道交的內涵以心力为主导,佛力只是一個被动的配合

楞严经要义02:《楞严经》整個拔业障是如翻大地,业障是從根本拔起

楞严经要义03:整個自利利他的功德就是你要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

楞严经要义04:先求不变再求隨緣,你沒有找到不变的体性就沒有資格談隨緣

楞严经要义05:你经常跟著感觉走,那你要了生死很困難

楞严经要义06:錯不在平等乞食,問題是在阿难尊者沒有好好的調伏他的攀緣心

楞严经要义07:以攀緣心來修学,風平浪靜時什么事都沒有,遇到魔障碍時就控制不了

楞严经要义08:真实的修行,你一定是從內而外,不能從外而內

楞严经要义09:身心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一個人心中有愿望能夠滋養色

楞严经要义10:七处徵心主要的目的要我們逆流造性,問你這一念心從哪裡來

楞严经要义11:六根是因為有明了的心才能夠产生見聞嗅嚐觉知的功能,是心能見

楞严经要义12:你內在心是什么相的心境,外面就有什么樣的环境,跟別人沒有关系

楞严经要义13:一個喜欢攀緣做事易情感化的人,他的痛苦特別多也容易造罪

楞严经要义14:我們每一個剎那的念頭都是在感受過去的果報,又再創造一個新的业力

楞严经要义15:我可以把福報迴向給你跟你分享,但善根是不能互相取代

楞严经要义16:把這一念心归零,把因緣法归零,把心帶回家的時候就入不二法門

楞严经要义17:我們对今生是做不了主,但是我們來生做得了主

楞严经要义18:走大乘佛法要訓練自己雙向思考,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有所看破有所承当

楞严经要义19:你不隨外境所动的時候阿賴耶識就開始慢慢的消失,就慢慢转識成智

楞严经要义20: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傷害你,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傷害自己

楞严经要义21:生命沒有所謂的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当念、当念、当念

楞严经要义22:我們一個最严重的問題:自我受限,認為自己做不到

楞严经要义23:你不要以為你今天幫助众生,好像給众生恩惠,其实不是

楞严经要义24:我們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只是当面錯過而已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