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30:你來生會遇到什么人跟你的想法有關聯,经常憶念谁就跟谁容易有交集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视频目录(20181231)点击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1.19)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5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30

楞严经要义30

 净界法师宣讲

请打开讲义63面,寅二 破斥。

我們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是有二個重點:第一、在根本上的安住,第二、是在枝末上的对治。我們先讲、根本上的安住,菩薩应該要生起菩提心,菩薩应該依止菩提心來广修善法,但是当我們在修学善法的時候,到底我們的标准在哪裡?我們不能夠像凡夫一昧的執有,也不能像二乘的偏空,我們在行菩薩道你要建立一种中道的思想,隨時要調整你自己布施的行為、持戒的行為、忍辱的行為等等,你应該將你所有的善法,安住在一种中道的观念当中。

那么中道的观念到底是什么呢?蕅益大師將十番显見作一個总結,十番显見就是告訴一個菩薩,要保持不变性跟隨緣性,有所不变有所隨緣,有所堅持有所让步,最后是以不变应万变。其实你就是在学這個道理,因為你行菩薩道的時候「云何应住?」,你应該以什么樣的理性來安住,你应該以什么樣的理性來隨時的修正自己,才能夠很快速的成就《如來密因》,你才能夠很快速的成就《諸菩薩的首楞严》一种堅固不退的功德。我們就要從這個地方來学這個道理,從明白道理当中,以道理來自我修正。前面佛陀是破除和合,這以下是破斥非和合。

審其畔处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諦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我們這一念心当我們去攀緣光明相的時候,這一念心跟光明相的相互关系,假設是完全不加以摻合,是完全分離的,這一念明了的見分去接触光明相的時候,是絕对跟它是分離的,二個是互不相干的,那這樣子,則見與明必有邊畔,二個東西完全不相干,那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光明相,二個应該有一個很明確的界線,從這個地方之前是光明相,從這地方之后是見分,因為你二個都沒有接触,都沒有摻合,那应該有一個很明確的界線。阿难尊者你应該從這個地方好好的去仔細观察,何处是明,何处是見?什么地方是光明的界線,什么地方是見分的界線?因為二個完全沒有摻杂,应該有界線,那界線到底在哪裡?

前面是說明光明的界線跟見分的界線,以下进一步說明,見分跟光明相,它們二個以什么当為界标,它們中間有沒有界線可得呢?

正破非和    

阿难!若明際中必无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阿难!假設我們這念明了的心去接触光明相的時候,二個完全是分離的、是沒有接触的,那這樣在光明的範圍当中,就找不到能見的見分,因為這二個是不互相摻合。光明相裡面沒有能見的見分,見分当中也沒有光明相,那這樣就有問題,這二者就不相及,見分跟光明相二個不互相接触,光明是光明,見分是見分,這樣我們自然就看不到光明的相狀,因為二個沒有接触,你連光明相都看不到,何況是兩者交接的邊際在哪裡,你怎么看得到呢?你說你這一心見到光明相,二個人都完全不加結合,是彼此分離的,那你怎么看得到光明相?這不符合道理。

結示例餘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黑暗相、通達相乃至於种种的阻塞相的道理,也是這樣子的。我們在学《唯識学》的時候,有二個观念,說是「境由心生,心隨境转」。外境是怎么來的?你為什么今天會看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說穿了就是「万般皆是业,半點不由人。」你自己的阿賴耶識变現出來的,然后我們的第六意識再去攀緣境的時候,我們讲「心隨境转」,自己变現一個境,自己被這個境所转。那現在有一個問題,我們這一念心接触外境的時候,我們真的會受外境的影響,所以你不应該說我們的心跟外境是完全分離的,這二個會有作用。比方說,現在你的心你去思惟你欢喜的親屬,你起欢喜心,你想到你的父親母親对你有恩的人,你心裡會产生欢喜的感受;你想到你的冤家、想到曾经傷害過你的人,你心裡會感到不快乐的感受這是事实。你怎么能夠說你這一念心跟外境完全是分離呢?不可能!

孟子是亞聖,他是善根多強的人,小時候他媽媽是住在菜市場旁邊,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菜市場叫賣的境界,他整天就学這個,怎么樣去賣菜,怎樣把菜整理得很乾淨。他媽媽想說完蛋了,這個人長大以后一定是買菜的,就趕快搬家,搬到墳墓旁邊。到墳墓旁邊,他的心跟墳墓的外境接触,就是怎么樣去扮演祭祀祖先、作儀軌,后來她母親看还不对,就搬到学校旁邊,孟子就学习人家讀書,后來就成為亞聖。如果他媽媽不搬家,孟子可能变成一個很高明的賣菜的人。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的確是會受到外境的影響,我們會心隨境转,所以你不能說完全不和合,這不合道理。

非和合跟非不和合:外境不能改变我們,但它可以影響我們,你慢慢体會;它不能完全改变我們,因為你还有主導性,它沒有真正的和合,它不能夠改变我們,但它能夠潛移默化慢慢的影響你,但它不能改变你,要改变是你自己要改变。一個人會犯錯,你說是外境影響我,不对!你有選擇權,它只是影響你,你不能說外境改变你。一個要改变,是你自己要改变,沒有一個人會让你改变。所以一個人要顛倒,佛都沒辦法,你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还有人墮三惡道。外境可以影響我們,但是外境不能真正改变我們。你能夠將影響跟改变抓到,你就知道什么叫非和合,什么叫非不和合,中道的思想就抓到了,你就知道你应該怎么用功,你就知道怎么善知取捨。

卯二、破非合。前面的和是互相摻杂,這裡是互相結合。

舉法标列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我們這种微妙的見性,生起見分的了別功能的時候,假設跟外境是完全不和合,那到底它是不跟光明結合?还是不與黑暗結合?还是不與通達結合?还是不與阻塞結合?

明其乖角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触。

假設我們的見分是絕对不與光明相結合,那這就有問題。能見的見分去攀緣相狀的時候,二個沒有真正的結合,這樣子性相乖角(“性”指的是見分,它是心法;“相”指的光明相,是色法。),那這二個应該是各处一邊,二個都沒有接触,就好像耳根跟光明相一樣,耳根根本沒辦法攀緣光明,是眼根攀緣光明,耳朵的活动範圍只能夠听到声音。所以耳朵跟光明相是二個完全不能夠接触的,你說你跟光明相不結合,就像耳根跟光明相一樣二不相触。

正破非合      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那這樣子你的見分連光明相都看不到,你怎么去甄別,怎么去分明,到底它有沒有合或者是不和?你根本沒辦法判断,所以我們心跟光明相不和合,是不能成立的。

結示例餘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黑暗相通達相乃至於群塞相的道理,亦復如是。非不和合給我們的啟示是,其实我們這一念心去憶念什么東西,你憶念佛菩薩跟憶念五蘊的境界其实效果是不一樣的,它的確會产生作用的。你看我們念佛,我們念佛是一种本尊相应法,我們這一念心,能念的心生起強烈的皈依心,集众生心投大觉海,我們的心跟佛號接触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慢慢慢慢进入到无量光,无量壽的大功德海,你可以說不和合嗎?

我之前讲過一個在台灣的实際公案:在三义有一個母親帶著二個女兒到台北去辦事,晚上回到三义交流道的時候,突然間整個三义交流道的燈光全部暗掉,听到一种很淒慘女众哭泣的声音。這時候她那個母親方向盤幾乎快要抓不住了,這時候她那個女兒趕快念阿彌陀佛,大女兒念小女兒也跟著念,她母親也跟著念。三個人這一念心去憶念佛號,心跟佛號接触的時候,啪!产生一道光明的相狀,這時候那哭泣的声音消失掉了,高速公路的燈光也亮起來了,回去以后就沒事了。第二早上看報紙高速公路在三义段,就在那個時段,发生了車禍死掉三個人。其实這三個人应該是她們三個要死掉,她整個生命转变了。為什么?就是那光明相救了她,阿彌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壽的光明相救了她們。那光明相哪裡來的呢?当然是你這一念心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如果我們的心跟佛號是完全沒有結合,那怎么感应道交呢?阿彌陀佛有再大的功德都救不了你。為什么叫帶业往生,阿彌陀佛為什么能夠救拔你?就是他會对你产生一定的影響力。所以我們不能夠說,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完全不和合,這是不对!我們深受外境的影響,所以你看你心中的念頭,你一天到晚想什么,你心中想的是三宝境,你心中想的是五蘊的境,想的是阿彌陀佛的境,大概你未來人生,生命的靈动就往那個方向走,因為它对你會有引導的作用,你來生大概會遇到什么人,也跟你的想法有關聯,你经常憶念誰,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你经常憶念某一個人,你跟他生命就容易有交集,那你可以說你的心跟境沒有接触嗎?当然有接触。我們的心是受到外境的影響,但是我們不能夠被外境所改变。

到這個地方十番显見的道理全部讲完,十番显見的道理就是在說明我們一個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二個原則:

第一、它是一种不变的体性。我們的心要盡量的離一切相,盡量不要受在在的境界干扰,你該做什么,你还做什么,這是不变,守住不变的体。第二、守住隨緣的用。我們這一念心也的確會受到外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应該要親近一個好的因緣,我們這一念它會受薰嘛!你经常去憶念殺盜淫妄,你來生就出現三惡道的果報;你心中经常憶念五戒十善,你來生就出現人天果報;你经常憶念四諦十二因緣,你來生就出現二乘的涅槃;你的心经常想到要怎么樣去修六度万行,你就出現佛菩薩的功德莊严。

我們這一念心的確會隨順染淨的因緣,而出現十法界的差別因果,有隨緣义。所以你要合乎不变隨緣,隨緣不变,這二個观念抓到了,你就大概知道你在修习菩薩道的時候,怎么樣調整自己。這個不变跟隨緣,其实這個中道是很难抓,所以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先求「攝用归体」,先求不变,再求隨緣,然后以不变应万变。比方說「非和合跟非不和合」,其实你要完全做到非和合跟非不和合,這個中道是很难拿捏的。

我們一般在应用上是這樣,当你在破惡的時候,当你在懺悔业障的時候,你要去观想是非和合,你的心跟一切法是不和的;你在調伏煩惱的時候在破惡的時候,你要观察你這一念心其实沒有煩惱,煩惱是一念顛倒生的,当你迴光返照的時候,覓之了不可得,它沒有真正染汙你的內心,所以当你在破惡的時候,你要把心用非和合的道理來攝受你。但是当我們在生善的時候,当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就要思惟我們的心跟外境是和合的,我們一定要假借环境才能修行,要借假修真。你要跟阿彌陀感应道交,你都不念佛,那你怎么感应道交呢?沒有因緣,諸法还是因緣生,所以当你在修习善法的時候,你要用和合的道理來調整你自己。

這二個「不和合跟和合」在破惡生善的運用是不一樣的,這种道理你要巧妙存乎一心,隨時把這中道的道理,不变隨緣,隨緣不变,你要怎么運用,你看你自己。

庚三、徧歷陰入处界會理(分二:辛一、总示。辛二、別明)

前面的破妄显真它只是約著見分,從六根当中見的功能,來发明我們众生本具諸佛所證的心性,不变隨緣、隨緣不变的中道之义,是一种比較狹隘的見分而已。到這個地方佛陀說,其实不是見分如此,是宇宙万法都是不变隨緣,隨緣不变,都是即空即假即中。你要善會運用,其实整個五蘊、整個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這一切的因緣所生法,它都是即空即假即中,一种不变隨緣,隨緣不变圓融无碍的道理。這地方是會事入理,把宇宙的因緣法都回归到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前面只是約著見分來发明見性,這地方是說明其实不是見分,整個宇宙万法都是這個道理。

辛一、总示。先作攏总的提示。

舉相幻化   

 阿难!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当处出生,隨处滅盡。

這地方是把整個因緣所生的相狀、內涵把它說出來。阿难!你今天尚且未能明了這宇宙間一切的万法。万法我們姑且用五蘊身心,我們由於過去的业力而創造一個人的五蘊身心,而這個身心世界是怎么回事呢?它是浮塵的,是幻化相。“浮塵”它是一种飄浮在空中的灰塵,它是飄來飄去可上可下,所以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生滅变化的。你看我們一個人的身体,不可能每天都很健康,也不可能每天都生病,你看你昨天是好好的,今天生病;今天生病,過幾天就好了。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处在一种动態的,不是靜態的,它是动態的。整個宇宙万法像浮塵一樣,它是一种动態的,它不断在动,它是虛妄不实的,它沒有一個真实的体性。如果生死是真实的,那生死就不能消滅,它只是一种虛妄的相狀,它不真实,就好像魔術師拿一條手帕,变出一隻兔子,兔子变完以后再变出一隻小狗,再变成一隻小貓,其实就是一條手帕变來变去,哪有真实的兔子,哪有真实的小狗可得呢?也就是說其实它是一种业力的转換,所以叫做“諸幻化相”,它沒有真实的体性。

身為一個动盪变化,虛妄不实的五蘊身心,它到底是怎么來,怎么走的呢?是当处出生,隨处滅盡。

這段经文蕅益大師的解释是很獨到的,他將“当处跟隨处”這二個字发揮出來。蕅益大師說:「什么是当处?什么是隨处?」這二個处所是同一個处所。說是生死從哪裡來,又從哪裡去?其实這“当处跟隨处”就是我們众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因為我們一念心性当中,受了业力的薰习,我們過去造了五戒十善的业,就变成人的五蘊身心,当這個业力的功能消失了,它也在自性当中消失。所以我們整個流转沒有離開我們的一念心性。

「当处出生,隨处滅盡。」如果我們把生命都回归到原點,其实我們生命是沒有差別的,跟我是一樣的,就是把心帶回家,还它本來面目,其实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是平等的,為什么從平等中变得不平等?仁者心动,我們的心真如不守自性開始动,而每一個人动的方向不一樣,有些人是往五戒十善的地方动,有些人往殺盜淫妄的方向动,有些人往菩提心的方向动。這地方就是「当处出生,隨处滅盡。」动以后就創造业力,有业力就開始出現果報。假設我們前生由於過去业的关系出現一個女人的身心世界“当处出生”,這時你就变現一個女人的身相,一個女人的思想,你前身的想法跟現在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不可能一樣的!一個人換了果報体想法就不一樣,因為你是女人,你是女人的思想,当你這個女人的业,這個能量慢慢释放完了,你前身你找不到,那個東西不存在,“覓之了不可得”隨处滅盡。你又变成一個男人的色身、男人的思想,你今生結束了,你沒到極乐世界,你因為今生的布施持戒到天上去了,你今生的果報也找不到了,你又变成一個天人的色身、天人的身心世界,這就是所謂的出生跟滅盡。但是你都沒有離開你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就是所謂的「当处出生,隨处滅盡」”

总而言之,這段经文所要說明的,就是在整個因緣所生法当中它是「当体即假」,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什么叫“假”?因為它动盪变化,它虛妄不实。

剖相示性      幻妄称相,其性真為妙觉明体。

如此虛妄变化的相狀,它的確有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我們真的能夠做一些暫時的受用。但是当我們去問他,你從什么地方來的時候,当我們要去探本求原的時候,我們发觉我們現在每一個人变現的身心是不同的,你現的是男人的色身,她現的是女人的色身,男人女人又各自不同。但是我們发觉其实我們的出处是一樣的,我們最初的根源都是來自於一种清淨不变的心体“其性真為妙觉明体”,都是這种微妙的本觉理体,從那個地方发动出來的。

在這么多差別相狀,当我們把這個相狀还它個本來面目的時候,其实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妙觉明体。你看到一隻螞蟻,你也不要輕忽牠,牠暫時現出一隻螞蟻,搞不好你來生比牠还差,因為牠也有佛性。每一個众生的本性,当我們把业力的因緣拿掉以后,我們要观察它本來面目的時候,其实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妙觉明体。從這观念当中建立每一個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叫“剖相示性”。

這地方是发明諸法的即空,它的不变性,前面是說明隨緣性,以下做总和。

徧歷諸法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圓妙真如性。

前面的浮塵諸幻妄相到底指的是什么東西呢?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首先我們先把心法開出來,就是“五蘊”,蘊就是积聚,色受想行識,每一個法它都是积聚而成。“六入”就是六根。六入跟十二处就是把色法開出來“合心、開色”。六入為什么叫作六根呢?因為六根能夠攝入六塵,它能夠受用六塵。“十二处”包括內六处(六根)跟外六处(六塵)。“十八界”根塵識,色心具開。為什么叫“界”呢?因為根塵識各有各的界限,眼根只能夠去攀緣色塵,來成就眼識;耳根只能夠攀緣声塵,來成就耳識,根塵識各有各的活动的界限。总而言之,以上的身心世界,它整個相貌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在整個清淨本然不变的体性当中,我們讲不变而隨緣。什么叫“隨緣”?当我們的业力成熟的時候,就显出一期的身心世界來受用,当因緣別離的時候,這身心世界就覓之了不可得。

譬如我 (師父) 現在是释淨界,你可以看到我的假名假相假用,我有我的释淨界的色身,我有我內在的思想、有我的感受,有我意識的分別,但是经過幾十年后,我的身业力释放完的時候,我释淨界的身心世界就完全找不到了。這就是所謂的因緣的和合而显現,因緣的別離而消失,這就是所謂的“隨緣义”。在整個隨緣当中,其实它有一個東西是不变的,生命是变化的,但是变化当中有一個東西是永远不會变,它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東西是什么呢?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我們在三界中是來來去去,一下子到天上,一下子到人間,一下子跑到螞蟻去,生滅变化的,像是客人一樣,但是這客人当中有一個主人是不會变的,就是“如來藏性”。

“如來藏性”圓瑛法師說:「“如來藏性”是具足四种功德:一、常住,本无去來,你在三界來來去去,我們的如來藏性,它是沒有去也沒有來的;二、妙明,它不屬於迷悟,它不是迷也不是悟,所謂的迷跟悟都是生滅法,妙明就是它沒有迷也沒有悟,所以它永远不变;三、不动,它无有生滅;周圓表示它是周徧法界。妙真如性,微妙真实的本性。它是常住、妙明、不动、周圓的一种微妙真实的本性。」

我們在看人生要養成看二部份,一個是一种变的東西,一种是不变的東西,就是我們讲“即空、即假、即中”。但我們要先找到不变,從不变的地方再去創造一個变化的東西;先找到不变的家,然后從家裡面再出來。

真本无妄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禪宗開悟靠這句話)在真实的心性当中,其实我們去找,我們色身去來,來、死掉又去,又回到本性,從本性又出來、又去,或者說你是迷是悟,或者說你是生是死,其实從清淨的本性來观察,是了不可得,那只是一种虛妄相,永远不會干扰到你的真实本性。生命不断地变,一下子变成螞蟻,一下子变成人,一下子变成天人,不管你怎么变,你的心有一個永远不变的,就是你那真实的心性,它永远不會变。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每一個人,总有一天可以成佛的主要理由,因為你不管造再大的业对它都沒有影響,假設我們的业真的會染汙清淨本性,那完蛋了!沒有一個人能夠恢復清淨,那就完了!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這一段蕅益大師有很多很多的開示,讲得非常好,諸位可以去讀一讀)

蕅祖其中有一段的观念:蕅益大師說:「流转三界中,誰在流转?」你去參!你說我明明在流转啊!沒有一個我在,那個我是我們捏造出來的,沒有一個我在。我們的清淨本性是本來沒有去來,本來沒有生死。那怎么會有生死,那誰在流转呢?就是一念的妄想在流转,你那一念无明妄想在流转,所以為什么說「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你那個妄想,啪!破了以后生死就沒有了。因為你隨順妄想你就看到生死,但是為什么妄想消失的時候生死就消失,為什么?因為我們本來无一物,本來就沒有。為什么會有呢?因為仁者心动,心动以后就有,但是当我們心不动的時候,又恢復沒有。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不是把生死去掉,不是!你如果还存在你把生死去掉,那你不是大乘佛法。我們修行是恢復本來面目,不是把什么東西拿掉,是把我們原來的東西把它显現出來。

蕅益大師說:「你不能夠明白,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就不能夠如实的修习圓頓止观,就不能成就《如來密因》乃至《諸菩薩万行》。」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圓三諦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必去改变很多的外境,其实它都是你妄想变現出來的,因為你本來沒有。

本经中讲到二個東西:一個是妄想,就是攀緣心,虛妄的根本,一個是真实的心。前面三卷半都是在分別真妄,什么是客人、什么是主人?什么是暫時的、什么是永恆的?什么变化的、什么是不变化的?前面三卷半都还沒開始修行,到了后面三卷半到第七卷,開始讲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就開始修行,就是正念真如,我們開始怎么樣去取捨,远離妄想,順從真如。這個地方其实都还沒有修行,是建立菩薩的中道观念,你对人生,你要用什么角度來看人生,才是最恰当的,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不变中有隨緣,隨緣中有不变,你先建立這個观念。

我們大乘佛法在断煩惱,都不太強調也不太习慣用激烈的手段。我最近看過一本書,是美国作者寫的,書名叫做「祕密」,它裡面很多观念跟大乘佛法的中道很像。美国的心理学家說我們一個人,你討厭一個人,你不能一直討厭他、一直討厭他,這樣你會受傷,你的身体不會好,你只要远離它,不要想他就好了。你討厭一個人,你心中一直想他,然后一直释放你負面的力量,到最后你會产生反作用力傷害到你自己。所以我們為什么讲,即空、即假、即中,為什么要讲沒有真正的煩惱可断?声聞人他在断煩惱是非常極端的,那極端的方法在断除煩惱的時候,某种程度也折損我們的菩提本性,錯損菩提,变成一种灰身泯智。

所以当我們在面临惡法的時候,其实你不要太刻意断滅它,因為它沒有真正染汙你,你不用緊張,你只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动」就好。所以你看為什么大乘佛法在断煩惱,他断煩惱以后他不产生副作用,而小乘人他断煩惱以后,他变成一种灰身泯智,他就是一開始沒有学好中道实相道理。雖然他剛開始用很激烈的手段,用猛烈的藥把三界的愛取断了,但是他后面的路非常难走,因為他总性搞壞了。

你要走菩提道之前先了解,到底生命是怎么回事,你应該怎么去断惡修善,要用怎么樣的观念會让你最快速,所謂的『不歷僧祇獲法身』『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它的確是有它不同的方法,會产生不同效果,就是〔天台宗〕所說的「总性」。你在断煩惱的時候你用什么樣的概念來断煩惱,會对你产生影響。

大乘的根本在建立大乘的正見。我們花那么多的時間在研究《楞严经》,就是要能夠很正確的去看人生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实相,訓練自己产生雙向的思考,不即不離,我不隨順你,但我也不刻意的去排斥你,但是我不隨順你,断滅不得,但隨順不得。我希望我們好好的体會中道实相,你養成這樣的思考,对你以后的修行會很有幫助,你會快速成佛。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