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36 :若一直活在对错当中,你的瞋心永远不能调伏
摄大乘论 36
摄大乘论36
净界法师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二页,我们这一大科是讲到大乘的因地。大乘因地的修学,无著菩萨根据《大宝积经》,摘录出三十二种法。这三十二种法,不表示我们今生可以完成,但是我们起码要知道整个菩萨道的标准在哪里!就是我们经常用三十二个法来要求自己,让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哪一方面做得还不错,哪一个地方还有加强空间?就是不断的用三十二个法来自我反省,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进步。如果一个菩萨,连标准在哪里都不知道,只根据自己的直觉妄想来修正自己,那是很危险的。所以研究教法就是:我们知道真实的功德在哪里,从真实的功德,来对比自己内心的相貌,我们就知道哪些地方我们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不悕异熟而行施故
菩萨从最初的发心,为令「一切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为了使令一切有情众生得到安乐、得到利益,而开始发心修行,这当中有五个重要的阶位:从刚开始的自我充实、培养正念;到第二个阶段历事练心、积集资粮;到第三个阶段(十三到十九是讲第三个阶段),弘护正法、修学六度。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历练,慢慢的他内心的堪能性强,福报也增加了,他开始去做弘扬正法的菩萨正业。弘扬正法是法布施,这个时候菩萨要告诉自己:「不悕异熟而行施故」。弘扬正法是很广大的功德,使令众生开启智慧,弘扬正法、开人智慧,使令他心中产生光明,这是一个无量的功德;但是菩萨不要因为这样的施舍,而贪求世间的福报,当然这个福报是一定会出现,但是菩萨不应该贪求。
这个地方,有很多法师会问我说:身为一个法师,面对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如何调伏自己的贪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普遍的问题,你逃避也不是办法。你说:既有名闻利养,那我干脆不弘扬佛法好了,这个叫因噎废食。吃饭会噎到喉咙,我干脆不吃饭了,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重点是我们如何来防止这个名利的伤害。其实防止名利的伤害,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你要培养智慧的观照,你观察:其实人世短短几十年,如梦幻泡影,我们每一个人来人世间,都是过客。每一个人在几十年当中,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追求你要的,我追求我要的,这个锣声一撞,咚隆一声,大家都走掉了,各取所需。
重点是,这几十年你到底要追求什么?当然我们要什么之前,我们要先观察观察: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暂时的虚妄?这个名闻利养,基本上它就是当我们追求摩尼宝珠的过程当中,旁边的几棵小花,如此而已,如梦幻泡影,根本就是你带不走的东西。所以,当我们知道生命是无常的,而你在无常当中,你临终真正需要的是你的菩提心、你的善业力跟智慧的观照力,这些名利,你很容易走得过去。身为一个法师、身为一个菩萨,你做执事也好,我们生活的所需够了,其它多余的东西,尽量展转布施出去;因为你不布施,反而会产生太多贪着,障你的道,你就很难继续往前走下去。
所以蕅益大师说:一个人没有高超的见地,就很难培养出高超的品格。你不靠智慧的观照,你只是靠着持戒要求自己,靠禅定的力量,看到名利我就不动。你不动,你贪爱的烦恼被那个不动的心压在内心深处,问题并没有解决。颠倒的心必须靠智慧来开启,用光明来化解黑暗。就是说很多事情,你应该心平气和的去面对,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相貌?它值不值得你追求?这才是重点,而不是一味的逃避。所以这个地方,菩萨应该要观察人世间是生灭无常,我们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所以对这个短暂的因缘、这个名闻利养,我们不要去追求眼前这些暂时的东西;后面往生净土、成就佛道这摩尼宝珠,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应该为无上菩提而行布施,就是这个意思。
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前面的布施是偏重在今生的福报,这个地方的持戒是来生的安乐。这个「有趣」,三界中的人天果报叫「有趣」。这个地方,在中国佛教可能问题不大,因为中国的祖师都很喜欢在所有的戒法当中安立一个戒体,说:你受五戒,要缘境发心,对于一切有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得到五戒的戒体。我们看五戒的戒相──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实都是摄律仪戒,没有摄善法戒、没有摄众生戒。中国祖师的智慧,「以大融小,无法不大」。所以他就告诉你:持五戒虽然当体的果报是人天,但是你也要发菩提心,就是「不依一切有趣而受持戒故」。这个地方,我必须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相:你不要以为你不贪求人天果报而持戒,好象你就丧失了人天果报,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因缘感招,你要不要都是一回事。你不求人天福报,人天福报还是会现前;但是你得到人天福报以后,你不会产生迷惑颠倒,你会继续往前走。你求人天福报,人天福报现前的时候,你就在那个地方停住了,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观念:身为一个有情,追求安乐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希望身心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趋吉避凶,这是每一个有情的自然反应。但是,当安乐出现的时候,或者即将出现的时候,这个安乐你要不要追求,有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这个安乐出现的时候,能够让你今生安乐,也能够让你来生安乐,起码不会障碍你来生安乐,这个安乐可以追求,这个叫合理的安乐。你说佛法连合理的安乐都不追求,那实在是要求太高了。但是有一种安乐出现以后,它会让你现在得到安乐,但是让你来世得到痛苦,这个就是不合理的安乐,你应该拒绝。
所以我们佛法的思惟,我们看经典,你会发觉佛陀的思惟,是要我们菩萨尽量往后面的时空去想,就是说你不要老是想想今生、来生,你的眼光不要那么浅;你要把眼光多想想以后会怎么样,你做了这件事情,它以后对你的影响怎么样?当你把时空一直往后拉的时候,这事情的真相就会出现,它只能够欺骗你一时,现在很快乐,但是来生让你痛苦。所以你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把这个事情拉到好几生的时候,它的真面目就现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不管布施也好、持戒也好,你应该要发比较长远的心情。
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
菩萨透过布施持戒以后,这菩萨不是普通的菩萨,是有资粮的菩萨,在佛教界也都是领众一方的大善知识。这个时候,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对佛教的伤害都是相当的重大,所以菩萨应该要修「忍」辱波罗蜜。什么叫忍辱波罗蜜呢?「于诸境缘,内心不动」,保持不动。这个「不动」的意思,是要智慧的观照,不是禅定的不动。当菩萨受到逆缘刺激的时候,要观照二件事情: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想。我们一个人不要老是活在对错当中,这个对错的观念会害死我们,遇到事情总是你对我错、我对你错,那就起烦恼、起瞋心,觉得都是你错,所以造成我也被你拖累。若我们一直活在对错当中,你的瞋心永远不能调伏。把对错的观念拿掉,想想这是我的业力,不管是谁对谁错,这件事情会在我的生命出现,一定是我内心的阿赖耶识有这个业力被逼出来。既然是我自己的业力,那我应当承当,今生不承当,来生也是要承当,只是迟跟早的问题。
所以,刚开始你一定要把对错的观念消掉,随缘消旧业想,你就会觉得泰然,觉得安心一点。第二个,当善知识想。这是更积极了,把这个恶因缘当作是来考验你,历事练心。我们每一人都很喜欢顺境,但不幸的是:有很多重要的功德,都必须从逆境当中成就。如果你一生都在顺境当中,那你很多功德都没有成就;所以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少一个味道都不行。当你有这个心情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进步的时候。当然这是更积极的想法;起码你要能够随缘消旧业想,「于诸境缘,安心不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在瞋心发作的时候,就要开始观照,在你还没有把瞋心调伏之前,记住一句话:不要随便乱动,不要随便讲话,不要随便作决定。这个时候,你讲的话、所作的决定,一定会后悔;等到你把瞋心都调伏下来,这个时候你想作什么再去作。这就是「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
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
这是修「精进」。菩萨面对一切的善法,必须如贫得宝想,无有厌足,啊,多多益善、多多益善!我个人亲近过几个老和尚,给我很深的印象,第一个是忏公师父。忏公师父到八十六岁还办斋戒学会,他说他要办到九十岁,坐轮椅来办斋戒学会。真是不可思议!第二个是海公长老,海公八十几岁了还到处传戒。你说他求什么?他求名闻利养?他今生也应该够了。我们经常说:「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哈──)海公八十犹传戒(哈──)……,当然这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有时候看到老人家在前面跑,我们后辈就觉得压力很大。(哈──)因为有时候我们想:弘法三四十年,五六十岁应该退休安享晚年了。我们后代的人,总是心胸比较狭隘,容易得少为足。特别是年轻人,他弘法没几年,就觉得够了!够了!开始就受用老本。老一代的修行人,你看他们真的是精进!他们对善法是无有厌足。达公长老也是一样,达公长老也是八十几岁往生,我印象很深刻,他往生的前一年,还跟我讲《楞严经》。他那一部《楞严经》没有讲完,讲到三卷多就往生了。他那个时候,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他还是照样讲经。我说:「您老人家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讲经?」他说:「我们一个人不讲经就会退步,所以我一定要讲经,让自己保持正念。」所以,这个地方提醒菩萨,你对于善法不要得少为足,得少为足是标准的声闻种姓,菩萨种姓是多多益善。菩萨「为」了「摄受一切」波罗蜜的「善法」,是不断的「精进」。
舍无色界修静虑故
菩萨「修」习禅定,应该远离到四空天去。菩萨如果不到净土,可以到欲界、也可以到色界,但是佛陀禁止菩萨到「无色界」。因为无色界的心识太过暗钝,你的菩提心跟智慧的观照会受到伤害,所以从无色界出来后,你的菩提心跟正知见都受到伤害;而且你在无色界也不能利他:自、他二害。所以在三界当中,佛陀禁止我们往生无色界,只有外道才会到无色界去,你可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以应该要「舍」离四空天。
方便相应修般若故
这个「般若」是我空、法空的无相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有些部分是通小乘法。大乘不共的般若叫做「方便相应」,就是大乘是依止大悲的方便而「修般若」,小乘是依止出离而修般若。我们作一个说明。小乘佛法的空,它喜欢讲空性;大乘佛法对空的描述,它喜欢讲心性,它不讲空性,就是在空性当中,多一个明了的功能,一个生命现象的明了功能。这二个地方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参透。空性是没有生命现象的东西,所以它那个空是灰身泯智的境界。大乘佛法很避免谈空,它喜欢讲清净心、或者讲现前一念心性,就是在那个空性当中,有无量无边的愿力在里面、或者我们讲真如都好,那都是一个假名,它们所形容的内涵,都是在空性当中,有一个充满大悲心、明了性的功能在里面。这叫什么呢?「方便相应修般若故」,这「般若」波罗蜜有大悲的「方便」摄持在里面,这是大乘佛法不共小乘的地方。小乘只修空,他没有大悲方便,所以他只能够自受用。
.....十三胜进行业 由四摄事摄方便故
前面的六度要加持众生,就是我修六度要施舍、加持众生的时候,要假藉四种方便,叫「四摄」。第一个、布施:就是以财物摄受,令生正信。刚开始你要摄受这个众生时,可以用财物、资具来摄受他,使令他对三宝产生信心。第二个、爱语:开导佛法,令生正见。他对佛法有信心以后,你开始为他开导佛法,使他知道什么因缘成就人天果报、什么因缘成就涅槃、什么因缘成就佛道?把这十法界的因果,次第的开导让他知道。第三个、利行:方便劝修,令生正行。你应该要劝他赶快把握时间,修习一个相应的法门,开始行动,方便劝修,令生正行。第四、同事:同事助伴,功德成就。你应该陪伴他修行,在旁边不断的指导他,有问题帮他解决,使令他修行的功德能够次第的成就。所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刚好是菩萨摄受众生的信、解、行、证四种功德。这整个六度四摄叫做「十三、胜进行业」,就是菩萨依止六度四摄,不断的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个叫「胜进」,殊胜功德不断的进步。这个地方是弘护正法、修习六度,菩萨开始去荷担如来家业。
我们看第二十到第二十八,菩萨进入第四个阶段,加功用行、功德增上。菩萨在利他的时候,开始觉得:学,然后知不足,开始加功用行,使令自己的福德、智慧,再作进一步的突破,这叫加功用行、功德增上。
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亲近善友----
菩萨开始历练以后,他会觉得自己还是有所不足,他应该再用功,再有进一步用功的机会。进一步的用功,第一个是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基本上有二种:一种是「持戒」,一个是「破戒」,我们作一个说明。这个「持戒」,就是他戒行清净、威仪具足,这种人我们很容昜「亲近」,他有摄受力。第二种人「破戒」,这个破戒不是破四重戒,而是说他的戒行有所亏损,威仪不具足,他可能对于一些微细的戒行不重视。这二种的善知识,我们应该平等的亲近。我们作一个说明。蕅益大师说善知识必须有三种相貌:第一个要有正见,他要通达大乘的缘起;第二个要有慈悲心,你有正见,你不喜欢教授别人也不行,要有想要利益众生的心情;第三个是方便,他有善巧方便的教化。菩萨具足正见、慈悲、善巧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威仪,有的是威仪具足、有的是威仪不具足,这个时候,菩萨都应该要平等亲近。
我们众生,有些人的本性比较厚道,他看一个人,他很自然就能够看到他的优点,这种人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善知识,得到很多很多的法宝,使令他心中的光明灯,很快就点燃起来,得到善知识的加持很快。有一种人是生性刻薄,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多生多劫有这样的等流习惯,就很容昜看到别人的缺点,然后障碍自己。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要调伏自己,不管别人威仪具不具足,只要他能够开导我们产生正见,我们都应该平等亲近,见得不见失,就是这个意思,叫「亲近善友」。
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听闻正法----
亲近善知识的目的,不是要攀缘,重点在于能够「听」他的开导,加强心中观照的智慧。我们一个人长时间不听法,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哈──)一个人外表面目可憎,内心也一定是可憎。我们一个人长时间没有熏习大乘佛法,就表示你不断的熏习妄想,因为你不是被妄想熏习,就是被佛法熏习,你就是退步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内心不断的变化流动,你一定要保持进步,就是要多「听闻」佛「法」。
以殷重心住阿练若故...................住阿练若----
前面是智慧的栽培,这个地方是讲禅定。这个「阿练若」就是寂静处,我们应该要选择一个远离愦闹、息诸缘务的寂静处,来修习禅定,对治心中的散乱,加强心中的堪能性,因此这个禅定是很重要的。你的禅定增加,不管自利、利他的功德,都往前迈一步,因为所有的功德都是以心念来主导。你心念强,所有的法在操作的时候,就多一分的力量。所以佛陀劝我们:你在加功用行的时候,要找一个寂静处。
十四成满于世杂事不爱乐故....................离恶寻思 .....加行业-
这个「杂事」是世间的五欲。前面菩萨在经历弘扬佛法、修学六度的时候,是在人世间打滚,当然心中也留下很多的回忆、很多的影像。在修禅定的时候,要把蕴留在心中的那些影像全部逼出来。我们面对这样一个杂染的影像,应该要远「离恶寻思」,远离种种贪爱的烦恼,要用诃责的方式,来诃责我们对这些影像的爱取。《楞严经》上说:我们的妄想有二种:一种叫散动妄想,它是比较粗的,就是平常打的这些妄想。我们在修专注的时候,这些散动妄想你不对治便罢,你一对治,往往愈对治愈多。所以刚开始修禅定的时候,你要念佛就只管念佛、你要持咒就只管持咒,刚开始这些粗重的表面妄想,你都不要对治。但是慢慢的你心专注以后,心中有正念力、一片寂静的时候,就会把内心深处叫做微细坚固的妄想逼出来,这个时候就要对治了。所以《楞严经》讲:这个坚固妄想,要诃责、对治。这个地方,就是当我们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坚固「寻思」逼出来的时候,要远「离」它,远离就是诃责。
我们在成就禅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得到禅定,有时候会喜欢寂静,有时候会忘失大悲。所以佛陀劝勉我们,在禅定的心中,要不断的「作意」一件事,就是我们应该远离小乘的功德,这种少事、少业、少希望住的功德要远离;要追求多事、多业、多希望住的广大功德,要不断的提醒自己。这个「作意功德」,佛陀在前面也讲过好几次了。这个地方为什么要不断的提醒「作意」呢?从人性的角度,修学声闻法是比较容昜的,因为跟人性比较接近,但求自利,不欲度人。修学菩萨道,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是严重违背人性。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要我们不断的提醒自己。
在修行当中,一定会有同参道友,我们一定要「远离」伤害自己菩提心、伤害自己正见的「恶」知识;要「亲近」增长菩提心、增长正知见的「善」知识,这就是「助伴功德」。在《华严经》上说:你亲近一个恶知识,比接近老虎还可怕。因为你亲近老虎,它顶多伤害你今生的生命,死了就算了,你来生可以重新开始,这只老虎对你的来生没有影响,它的伤害仅此一生。亲近恶知识,他告诉你一个错误的观念,你依止这个观念,产生错误的行为,招感错误的果报,来生也是这样、来生也是这样;要直到哪一天,又遇到一个善知识,把这个错误的观念改变,才会停止。所以恶知识的伤害,是多生多劫的伤害。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善巧的「远离恶友」,「亲近」大乘的「善友」,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看第二十六。前面是菩萨在经过弘法利生以后,再作进一步的加行;这个地方,菩萨经过加行以后,开始有三种的功德增上。
恒修治四梵住故...............无量清净----
菩萨经过以「大悲心为上首」所修的禅定,乃至智慧时,这个时候菩萨释放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个时候,内心更加的清净圆满,「无量清净」故。
常游戏五神通故.................得大威力---
前面菩萨得到禅定,依止禅定而引生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使令菩萨变成有「大威」德。菩萨有神通以后,度化众生就更有力量。
十五成满依趣智故...........证得功德..........业
前面是利他的善巧,这里是讲菩萨的自受用。真正的智慧是根本无分别智真实的现前。菩萨虽然广度一切众生,安住在无所得的清净心当中,「证得功德」,这个叫「成满业」,菩萨已经慢慢成满内心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这个「成满」,也包括从前面的自我充实、培养正念、历事练心、培养福德,然后弘护正法、修学六度,到加功用行、功德增上。
我们看菩萨的第五个阶段,菩萨到这个时候,开始要教授弟子、续佛慧命,要把续佛慧命的工作交给下一代的弟子。
菩萨在教授弟子的时候,弟子有二种:一种是安「住正行」的弟子,他安住在戒定慧,叫「正行」;有的弟子他目前的安住叫放逸,做种种放逸的事情──破戒放逸的事情,叫安「住不正行」。但是菩萨应该对这样的弟子,都「不」能够「舍」离,叫「御众功德」。在《瑜珈菩萨戒》讲到菩萨摄受众生,要根据二种的情况而摄受:第一个,对方有大乘善根。一个人要没有大乘善根,你要摄受他就很困难,今生才开始栽培就很困难。就是他前生有大乘善根,虽然他暂时表现放逸,但是不怕。为什么?善根能够破除黑暗,光明能够破除黑暗。所以他即使暂时的放逸,只要他的善根被启发起来,这个放逸的因缘就马上消失,因为这只是暂时的妄想,当善根出现的时候,那些乌云自然就消失掉,所以菩萨的重点在于他是不是有大乘的善根。第二个,他跟菩萨是不是有因缘,这也很重要。你想度化他,他不让你度化,这也没有用,这第二个是因缘的考量。不能把安住正行、不安住正行,当作是不是摄受的考量,这是重点。
言决定故...........决定无疑教授教诫----
菩萨在「教诫」弟子的时候,所说的法一定要「决定」而没有「疑」惑,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是学术界跟宗教师的差别,学术界讲的话,永远是模棱二可──这个事情有时候有功德,但是另外一个地方也说有过失,到底怎么样,你自己判断!所以我们听学术界的演讲后,不能产生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悉檀完全不具足。所以菩萨说法,一定要为众生作出正确的抉择,「言决定故」,就是要作一个「无疑」的「教诫」,这样子才能够产生四悉檀。
重谛实故..................财法摄一
菩萨在教授弟子的时候,要尊「重」真「实」的情况,不说妄语,这个地方,财跟法都要能够一致。什么叫「财」呢?菩萨摄受弟子,有时候须要摄受一些财物,这个财物应该要始终如一。什么叫始终如一呢?你刚开始跟信徒说这个财是盖庙的,你就不能拿去供僧。就是你刚开始是什么因缘,最后就是什么因缘,这叫做「摄一」。佛法也是这样,你在教授的时候也是要始终如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重谛实故」,要尊重真实的情况。
你教授弟子,并不是希望得到弟子的回馈、供养,是完全为了要成就大菩提心,这个叫第「十六、安立彼业」,这个「彼」就是弟子,使令这个弟子能够安住在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业中,把这样的佛法传递给下一代。
好,这个地方讲到三十二种业,我们回到《讲义》。这「三十二」种业叫做「义处」,就是菩萨的因地,这个地方所引用的经是《大宝积经》。
我们接下来看「丑二」的「释义」:丑二、释义(分二:寅一释说意趣;寅二释业差别)
总而言之,前面所说的三十八句、或者讲三十二个法,都是一个「初句」的「差别」相。什么叫「初句」呢?就是你希望使令「一切有情」生起「利益」、生起「安乐」的坚定希望,就是为了这样,才发出三十二个法门,就是每个法都要跟「一切有情利益、安乐、增上」相随顺。
三、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四、不动坏业。五、无求染业,此有三句差别应知,谓无染系故、于恩非恩无爱恚故、于生生中恒随转故。六、相称语身业,此有二句差别应知。七、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八、无下劣业。九、无退转业。十、摄方便业。十一、厌恶所治业,此有二句差别应知。十二、无间作意业。十三、胜进行业,此有七句差别应知,谓六波罗蜜多正加行故,及四摄事正加行故。十四、成满加行业,此有六句差别应知。谓亲近善士故;听闻正法故;住阿练若故;离恶寻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助伴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十五、成满业,此有三句差别应知,谓无量清净故、得大威力故、证得功德故。十六、安立彼业,此有四句差别应知,谓御众功德故、决定无疑教授教诫故、财法摄一故、无杂染心故。
「由最初句故」,是讲「德种」,就是佛的功德,佛功德的总相叫「初句」。什么叫「总相」呢?就是「最清净觉」。如果我们为人解说什么是佛的功德呢?简单的说就是「最清净觉」,所有的功德以「清净觉」当作基本。如果你要开显,那就有二十一种「差别」,有很多自受用、他受用的二十一种功德,来赞叹佛的功德庄严。从因地来说,「由最初句故,句别义差别」。当有人问你:什么是菩萨道的根本精神呢?请你简单的说明一下。我们也可以说:谓「于一切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这是菩萨道的基本精神,开出来就是三十二个法、十六种业,这是它的别相。
前面的「所知相」是偏重在理论的说明,什么是「依他起相」?有杂染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什么是遍计执相?在染净的因果当中,我们产生很多的妄想执着。第三个讲到圆成实相,它的本体都是毕竟空的。理论讲完以后,这个地方是套入实际的大乘修行,从三自性发明大乘果地的功德,从三自性发明大乘的因地,来作一个总结。所以到这个地方,「所知相」我们全部学习圆满。
我们今天讲大乘的因地,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一个菩萨,首先你要先了解自己。一个人不了解自己,那这个人是糊涂菩萨,你不可能有进步的。就是说你要经常要用这三十二个法来观察自己,你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善根强?哪一方面的善根最薄弱?因为我们经常活在习惯性,我们永远会在自己好的那一方面不断的进步;在弱势较差的部分,永远就是保持弱势:这是不对的。我们修行不能够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是不对的,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三十二个法,它就是一面镜子,你一照下去,你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看到自己,你就知道哪些是非常急迫要调整、哪些是比较不急迫的,你的修行就会有一个方向出来。
所以我总是觉得一个修行人,第一个,你不一定要先了解别人,这个都不急,你要先了解你自己。先了解自己,你才能够进步。了解自己,第一个用「法」来了解自己,第二个更深的说,用「观照」来了解自己。我们前面讲到三自性,遍计本空,依他如幻。遍计本空,就是修空观把这些因缘所生法都消灭以后,我们能够回归到我们一念的清净本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诶,这个是你真实的自己,原来这一切的善根也好、烦恼也好,都是因缘所生,这也是了解自己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第二个依他如幻,就是说虽然清净,但是所有的法都可以创造出来。你心念一动,就落入了依他如幻,你也可以创造善根、也可以创造烦恼,所以透过观照,也可以了解自己。这个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是偏重在用佛法来了解自己。
答:我们先打开〈补充讲表〉第二页的第「十四、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这个法门,有它的权跟实。权就是说这个法的当体,我们讲「持戒」,持戒的当体是来世的人天果报,《律》上讲很清楚:「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就是持戒的当体,它是得到「有趣」的安乐,就是尊贵身;但是菩萨必须把这个法,引导到无上菩提。就是说佛陀施设这个法的时候,持戒的当体,它让你来生得到人天果报以后,这个法的力量就消失了,正常是消失了。如果说你没有发菩提心,你去受戒的果报,来生得到天人,持得庄严一点得到天王,这个法的力量就消失了。但是菩萨因为他内心当中,有清净广大的菩提心跟智慧,当他清净的菩提心去接触这个法的时候,这个法会让菩萨生到天上去;但是这个法的力量没有消失,它会继续的引导他再往前走。就是用自己的心力,把这个法的力量加强。这样讲不知道大家能够理解吗?就是说这个法的当体,它只是人天果报;但是你要把这样的力量加强到更大,就是我们祖师经常说的:「以大融小,无法不大」。
所以智者大师说:一个读过《法华经》的人,对他来说没有所谓的五乘。你说这是人天法、这是声闻法,对《法华经》来说,这是开玩笑,因为所有都是成佛的法。但是你没有读过《法华经》的人,的确这个法对他来说是五戒、对他来说是十善,是人天果报、是什么果报,这个车乘的确有一定的到达。一个人没有得到《法华经》的传承思想之前,这个法门本身的确是有差别,所以才须要判教。这个法,它的体宗用是什么?你受持这部经,它最后的效果到哪里?这个车子开到台中停止了,不能再开了,你再开你要换车子。这个车子可以载你到台北去,这个飞机可以载你到美国去,这个车子的确有它的差别相。但是你读了《法华经》以后,《法华经》「以大融小,无法不大」这样的智慧产生以后,所有的车子它只到一个地方去,就是成佛。不管你是扫地,扫地是人天果报,扫地对他来说是成佛的资粮,这个就是「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就这个意思。它能够开权显实,这是菩萨的菩提心跟正知见的引导,用心力来引导法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的心没有力量,就是用法,完全听法的招呼,由法来引导心,那我们是被动的,那这的确是有五乘的差别,不能否定,法的确有高下;但是当你的菩提心在主导的时候,法就没有高下。所以有时候你读经典,你会觉得:佛陀一下子说法有高下,一下子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不是矛盾吗?佛陀说这是人天法、小乘法,这就是高下了嘛!但是讲到《法华经》的时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譬如众流,汇入大海」,那么你要懂它的真实义是什么。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没有发菩提心之前,所有的法对你来说都有高下,因为你的心是受法来主导。你受五戒,得人天果报;修禅定,得色界果报;修智慧,得出世解脱:法的确是有高下。但是你的菩提心成就以后,你是以心来引导法,这个时候的法,完全没有高下的分别。正如《梵网经》所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你是以一心为宗,所有的法都是在庄严一念的心性,那这个法就没有高下,这个时候,你需要什么法,这个法对你就是妙法,所有的法只是趋向成佛的布局而已,这个就是「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
摄大乘论28 :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把诵经当功德想是你内心有一个自我
摄大乘论29 :你一直修空观,对因果愈来愈相信,这个空是对的
摄大乘论33 :佛法是不重视结果的,它重视的是过程--就是你的因地
摄大乘论34:如果你看到佛陀的功德没有感觉,这是非常严重的警讯出现
摄大乘论35:若我们活在希望当中,我们永远一无所有,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