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唯识三十颂讲话02:永远不要恨任何一个众生,你发出任何的力量你将来会回收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唯识三十颂讲话02 

唯识三十颂讲话02

慧律法师主讲

【怎样叫做“异类而熟”呢?譬如大海之水,是从江河溪涧而来的,其性质各各不同,但是到流到大海里面去,就变成一味了,这就叫做“异类而熟”。】

[怎样叫做「异类而熟」呢?]也就是说,因有善恶,果为无记。简单讲就是,果报无记性,无记就是非善非恶,这里说:[譬如大海之水,是从江河溪涧而来的,其性质各各不同,但是到流到大海里面去,就变成一味了,这就叫做「异类而熟」。] 异类,不同种类的,到最后都变成无记性的果报,所以叫做异类。异类是因,所以有善业、有恶业,虽然不同,但是到成熟都是无记性。

[第八“阿赖耶识”是由前世造的“因”,而成了异熟的“果报”,所以时间就不同。既是由前世所造的因,至成熟时,当然也有些变易,从少变多,由小变大,所以在“因”中所造的善恶一到了受“果”的时候,就变成了非善非恶的无记果——是“异熟果”,不是“等流果”。]

[第八「阿赖耶识」是由前世造的「因」,而成了异熟的「果报」,]造什么因,就遭受什么果报,我们前世杀生重的人,今生短命、病苦。我们前世偷人家的东西、骗人家的东西,我们感得贫穷,我们不肯布施。我们前世奸猾狡诈的人、心怀不善的人,今生今世感得的貌相,就不是庄严相。前世躺在床铺上看佛经的,今生今世就会很矮,157.5公分,他就会很矮,虽然很用功,但是躺着看,果报,没有办法。[所以时间就不同。既是由前世所造的因,至成熟时,当然也有些变易,] 前世造因,到了果报,时间它会不同。

所以,这中间由因到果,它会有变化,譬如说:[从少变多,由小变大,所以在「因」中所造的善恶一到了受「果」的时候,就变成了非善非恶的无记果——]这一句话很多人听不懂,他不晓得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果是无记呢?因有善恶,果是无记。它为什么这样子呢?我举一个例子,譬如说:你欠银行的钱,我现在在还债务啊!还债务你就不能说我不好,我在还债务嘛!欠你的,我就还你的嘛!对不对?所以说,在还债务,你不能说,我是善的还是恶的,那是应该还的嘛,所以说:一只猫去咬死一只老鼠,它也有果报,可是果报小;一个人发瞋恨心,人的灵性大,造业力特别强,你去杀一只老鼠,你的果报麻烦了!重,果报很重。譬如说:我今天建筑这个房子,一不小心,一块砖块掉下去,碰到那个人的头,那就麻烦大了,就死了!他不是有意要去杀那个人的,这个果报又更轻了,又不一样了!所以,万法唯心造。

同学们,你一定要记住,学唯识,师父底下讲的,你要注意听,你一生一世就受益无穷,你记住!你发一个恨心,在你的八识田中产生一股力量,将来你所有恨的力量,这个力量,你就要遭受这个果报的痛苦。也就是你发什么心,回归的都是你自己。你懂吗?我恨你,这个恨恨出去的一股力量,它不是跑到别人的身上,是你的心产生一种障碍,将来你就必须遭受你这个恨的念头的果报。所以,我们为什么常常说:要把恨转变成感恩,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把恨转变成感恩,修正我们的理念,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观念叫做修行

那么由这个例子,我们更可以了解,我们贪、我们瞋,甚至我们愚痴,包括我们骄傲,你在心中的烦恼,所发射出去的恶的频率,到最后,一定要你自己承受。对不对?为什么?种子落入八识田中,这个种子落进去,谁给你除掉呢?要除掉,是不是要升华自己的心境,对不对?要赶快不要让它生根发芽。我恨,好!我从明天起,我感恩,我感恩。我以前恨一个人,我赶快马上把它转,学唯识就有这么了不起的地方。我赶快把它转变过来:我感谢你,我不恨你。因为你恨,这个种子一直落在八识田中里面,将来要遭受果报的,你发多大的恨,你就要回收多少的苦,对不对?所以,我们要开始学作聪明的人,喜悦是生命的本质,我们真正的生命是不生不灭,清净的喜悦的心。一个人开始拥有这份喜悦的话,他就开始迈向涅槃的意境里面,所以,我们永远不要恨任何一个众生,永远不能伤害任何一个众生。因为你发出任何的力量,你将来回收,还是自己的痛苦。唯识学讲的:如是因,得如是果,一点都逃不掉的,就转变。

修行就转变一个观念,禅宗里面讲:即心即佛。你内心里面常常想着:我是佛,我为什么要对他这样子?小小的事情而死执不放?我是佛嘛!你们女孩子更大,你是佛母:我是佛母嘛!我为什么跟人家计较这个呢?你是佛母嘛,佛的老母嘛!对不对?你想想看,当直下承担,常常以佛的行为期许自己:我是佛,我怎么可以为了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金钱,而被它诱惑呢?对不对?或是陷入感情的执着,我是佛,我就是要成道!放下!你不放下,你到死的时候,你死不瞑目,我也无法救你!你放不下,你放不下能如何?我现在问你:你能如何?所以,要把它转移:好,我执着我老公的心,或者我执着我老婆的心,把它转变执着在阿弥陀佛。

你回去就跟阿弥陀佛说:我今天去听慧律法师讲经,阿弥陀佛,你完蛋了!我学到一计绝招,现在我把执着先生的招数来执着您!这样对,你这样做就一百分!执着你先生,你先生有何过人之处?他也是有大小便啊!对不对?他也是一天到晚看报纸、看报告新闻、赚钱养妻儿,你执着你先生做什么?他能怎么样?让你得到什么?让你解脱?对不对?真是傻得可以了!所以,纠缠的功夫是女人的专长,要拿出专长嘛!一直缠着阿弥陀佛,让他白天、晚上都睡不着,这样就对了,这样做我就赞叹你,如果说:执着金钱、名利,在男女的感情漩涡里跳不出来,这是最笨的人!还是你的心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执着,一下子改变不过来,好,转变成执着佛号:阿弥陀佛……,我要往生,我就是要往生!我的老公靠不住,或者是,我的老婆靠不住、金钱靠不住、名靠不住、总统靠不住、五院院长靠不住,统统靠不住嘛!只有什么?只有阿弥陀佛,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

所以,修行不困难,你就是转一个念头就好嘛!有的人就没有办法,象绕圆环一样,就在那个地方转,转来转去,始终在三百六十度的范围里旋转,有的人就是很悲哀,唉呀,这实在是……我们煮老上人讲的:业障,业障。江苏腔,如皋人。师父,他转不出来。业障深重,那也没有办法。这个又不能用铁槌,或者是用斧头把它打开来,把他的烦恼割掉。有的人的日子是烦得不得了,烦得不得了,看不开,莫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所以说:学道的人,运用智慧在一念之间,就会完成佛道,对不对?你不学道的人,拼命的撞得头破血流,没有办法。

不过学道的先决条件,第一个要环境,最重要的,还是要善知识的开导,没有善知识是绝对不行的,自己一个人修是一定死路一条的,不听经、不闻法,你是没有办法开大智慧的。听完唯识以后,回去照镜子,每一个脸都在笑:从今天以后,我要对镜子微笑,然后,你每天都告诉自己:万法唯心造,何不开颜笑?你为什么不开颜大笑呢?每天高高兴兴的过日子,也是一天;你苦苦恼恼的过日子也是一天,你为什么放不下呢?所以说:因有善恶,果报是无记。

我们既然知道果报无记的话,我们就不能在受果报时继续造业,也就是要一切法不受。一切法不受,就不落入善恶的念头,就是禅宗里面讲: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就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那你就是明心见性的人,住于无所住,是名真住。为什么?果报本身就是无记性的嘛!你要是在果报里面起心动念,那你就会造将来的善、恶因。我们在果报里面如如不动,欢喜地接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遭遇,我们不觉得不幸,我们很满足今天的现况,我们今天只要能够听到佛法,哪怕是残障,哪怕是有所缺陷,哪怕是贫穷,哪怕是男孩子、女孩子,哪怕是种种的挫折,我们统统心满意足!为什么?直下承担,无所怨言,你就完成了和谐。在无记的果报里面,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解脱自在的念头,就是:一切法不受,不能在善恶里面打转。这个人很善,他是善,他善,他自己的,性相一如嘛!这个人恶,他的恶,恶也是空性嘛!

所以,《园觉经》讲:成法破法,皆是法。因缘生的时候,你可以悟道;因缘灭也可以悟道。讲堂建立的时候,他不能悟道;讲堂解散,他竟然悟道了,因缘生,因缘灭,成法破法,皆是佛法。所以,果报无记性里面,不能再加进去善、恶,那么你的生死就解决了!

[是「异熟果」]就变成了非善非恶的无记果,是异熟果,[不是「等流果」。] 异熟果就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它会成熟,等流果,是种种的习性无法改掉。譬如说:他前世喜欢讲笑话,他今生今世也就喜欢讲笑话,他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个性。他前世一个人一天到晚保持沉默,他就不喜欢讲话,你今生今世叫他讲话,他比什么都痛苦,那个习气没有办法,等流习气,等流果。他前世的英文顶呱呱,他今生今世一出生、一投胎,小学生时,你教他英文,他马上就会作文,马上就会跟美国人讲话,他的语言能力非常的强。等流果,等流的能力,上游是什么色,下游就是什么色的。譬如说黄河,对不对?上游是什么黄色的,难道下游是黑色的吗?不可能。

[怎样叫做“思量”呢?“思”是“思虑”,“量”是“卜量”。就是第七识的“见分”去思虑、卜量第八识的“见分”为我、一、常、遍、主宰。但“思量”的意义八个识都有,须加“恒”和“审”二字来区别它: (1)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的思量。 (2)第六识是“审”而非“恒”的思量。 (3)第七识是亦“恒”亦“审”的思量。 (4)第八识是“恒”而非“审”的思量。]

[怎样叫做「思量」呢?「思」,是「思虑」,「量」,是「卜量」。就是第七识的「见分」]第七识的见分去怎么样?[去思虑、卜量] 卜量就是衡量、分别,卜量就是一种执着。思虑就是一种分别,卜量就是一种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其实眼睛看物质现象,本来就不是我,可是我们硬把它分开,人生跟宇宙的对立,为我、为外在的。为[一、]有一个区隔,一个统一性的宇宙观。为[常、]以为这是永恒的,不晓得是无常。为[遍、]以为遍一切处,恒常的执着一个我,遍一切时空,以为我可以[主宰。]殊不知这是假相。以前,逢甲大学有一个教授,这个教授学问非常好,但是,他非常的执着,他求好心切,他教导学生也非常的严格,可是他的执着性很强,到最后死的时候吐血,一直吐血。为什么吐血?他一直放不下他的学生,后来死的时候,眼睛吊起来。

所以,我们说:没有听到佛法,你再怎么样都是凡夫,包括美国的总统。我看他们立法委员也是满辛苦的,从早上就要出去拜访,拜访到晚上,有时候,到晚上还不能休息,也很伟大、很了不起,你看,在世间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你看他要付出多少的辛苦,多少的辛苦?对不对?而我们学道的人,更应该精进修行,我们为了了生死。所以,广钦老和尚讲那句话最有道理:世间人的辛苦没有目的,修行人的辛苦有目的。对不对?世间人的辛苦哪有什么目的?整天就是忙着养儿养女,拿着奶瓶,小心翼翼的喂孩子,没想到把他养大后,不孝。忙,忙着赚钱,忙着赌博、喝酒,一生忙忙碌碌的,到最后一阖眼,什么都没有,白忙一场!世间人的忙碌没有目的,修行人的忙碌有目的,他有什么目的?他可以成佛作祖,他可以解脱啊!同样辛苦,就要在修行下功夫,为何要在世间打滚呢?我的意思不是叫你们大家都出家,不是这个意思,有一个外省籍的来听佛法,他听了写信来骂我,他说:慧律法师,拜托你以后讲国语讲到一半,不要讲台语好不好?我听得很精彩的时候突然听不懂,那有多痛苦!好,好,是,是,咱们是老乡嘛,同乡的嘛,不须要这么凶,连这样也写信来骂我,你看,您讲那一句话,我又听不懂,结果今天这一句他听得懂。

怎么叫做思量?就是这个意思,执着一个「我」字,我、一、常、遍、主宰。[但“思量”的意义八个识都有],意思就是说:八个识都有思量的力量,但是,有一点差别。[须加「恒」和「审」二字来区别它:] 「恒」就是永远,「审」就是分别心。

[一、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的思量。] 非恒就是它不是永远的存在性,它会断,晚上睡觉,眼睛就不必看了,没有在看、耳朵没有听,前五识就没有作用了。非审,晚上也没有什么作用,甚至一个人白天睡午觉,他前五识也没有作用。

[二、第六识,是「审」而非「恒」的思量。] 「审」有分别的意思,但是,不是永恒的存在。譬如说:一个人被打昏了,第六意识就不在了。或者晚上睡觉,他没有梦的时候;或者证阿罗汉果,漏尽了,第六意识就没有作用了,所以,是审而非恒。

[三、第七识,是亦「恒」亦「审」的思量。]它不但牢执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而且有强烈的分别的力量,亦审的思量,它永远的思量,永远的审察、分别的思量。

[四、第八识,是「恒」而非「审」的思量。] 恒就是永远的,它分别力小,力量小,它的种子一直不断,永远存在,但是,没有对外分别的力量。

[列表说明之:]第六页[前五识] 前五识非审非恒,所以,它就没有画线。[第六识――审]而非恒,它有分别的力量,但是,它不永恒。[第七识――审、恒] 亦审亦恒。[第八识――恒] 但是,没有审。

【怎样叫做“了别境识”呢?“了”是“明了”,“别”是“分别”,就是前六识: (1)“眼识”明了“色尘”的境界。 (2)“耳识”明了“声尘”的境界。 (3)“鼻识”明了“香尘”的境界。(4)“舌识”明了“味尘”的境界。(5)“身识”明了“触尘”的境界。 (6)“意识”明了“法尘”的境界。】

【“三能变”中现在先讲初能变的“阿赖耶识”,所以叫做“初”。梵语为“阿赖耶”,译为“藏”,其意义有三:(1)能藏: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故名“能藏”,对种子说——“持种义”。(2)所藏:被前七识杂染法所熏染,故名“所藏”,对前七识说——“受熏义”。 (3)执藏:为第七识所执持,故名“执藏”,对第七识说——“被执义”。】

[「三能变」中,现在先讲初能变的「阿赖耶识」,所以叫做「初」。梵语:为「阿赖耶」,译为「藏」zang或者是cang,][其意义有三:] 一、能藏,二、所藏,三、执藏,阿赖耶识它三个角度来讲,有一点不相同,但是,都是指阿赖耶识。就象你对你的儿子来讲,你是妈妈;你对你老公来讲,你是老婆婆;你对你公公来讲,你是媳妇;你对你的学生来讲,你是老师。所以,一个人可以扮演多重角色,第八意识就是这样的意思,看你是站在哪一个角度来讲的。

 [一、能藏:能藏一切法的种子,故名「能藏」]也就是第八意识能够藏一切法的种子。[对种子说——]它可以藏了很多的种子,所以,叫做[「持种义」。]这个「持」就是不断,种子不能断的,断了就没有了,「持」就是不断,这种子不能断掉的,持续不断的种子。[二、所藏:]一个是主动,现在讲的是被动,[被前七识] 前七识就是七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前七识。[杂染法] 杂染法就是善、恶、无记,[所熏染],被善、恶、无记所熏染,[故名「所藏」],站在前七识的能藏,第八意识就变成所藏。所以[对前七识说——「受熏义」。]受熏义就是接受熏习,接受熏习叫做受熏义。[三、执藏:为第七识所执持,故名「执藏」] 故名执藏,就是说被第七意识所执着,所以,第八意识名执藏。[对第七识说——「被执义」。]

【最初的“阿赖耶识”叫做“自相”,其次的“异熟识”叫做“果相”,也就是“果报相”。再次的“一切种识”叫做“因相”,也就是“种子相”,因为在凡夫位一切杂染有漏的善、恶、无记法种子都藏在第八识中之故。】

[最初的「阿赖耶识」,叫做「自相」],所谓最初就是无始无明,或者叫做生相无明,统统叫做阿赖耶识的自相,在自相的旁边写:具足因果相,叫做自相。阿赖耶识是果,也同时有具足一切因,叫做自相。具足因相,具足果相,名自相。阿赖耶在某一个角度,它是论因相,譬如说:站在种子来讲,它是因相,站在果报来讲,它是果相。但是,站在整个阿赖耶来讲,它有因相也有果相,同时存在,那当然就讲自相了!因为无法形容,就讲一个「自相」。[其次的「异熟识」叫做「果相」,也就是「果报相」。]现在论断果报了,我们造恶业以后,第八意识的种子慢慢的成熟,变成我们现在的果报,果报里面又有种种的心所,因相又在心里面了,又在心里面,阿赖耶因相、果相统统具足,所以叫做阿赖耶,统统有,根身、器界、种子,统统是阿赖耶的自相。[再次的「一切种识」叫做「因相」],在种子的论断来讲,它就变成了因,[也就是「种子相」,因为在凡夫位一切杂染有漏的善、恶、无记法种子,都藏在第八识中之故。]

【不可知执受  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  相应唯舍受】

 [「不可知」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一段还在描述第八意识,也就是说:凡夫对第八意识无法了解,因为第八意识太微细了,太微细了!这个不可知,当然不是指诸佛菩萨,是指凡夫还有二乘人,二乘人因为有法执未断。所以,这个不可知就是,凡夫以及二乘人,无法去了解第八意识微细的东西。「执受」就是所谓的根身,五根身,因为我们这个色身,我们会有执着,也会有感受,所以「执受」就是指我们的色身,「处」就是所谓的器界。「执受」就是根身,「处」就是器界,这个「了」就是第八意识的行相,我们所谓的明了,处了,这个「了」就是能缘,能够攀缘。上面的「执受」是根身,「处」是器界,是所缘,是被认知的对象,「了」是能够认知的,是第八意识的行相。但是,因为它很微细的在执著着,不为凡夫、二乘人所了解。所以说:不可知,然后,执受,处、了,就是形容第八意识的能所,常与触心所、作意心所、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这个是五遍行心所,常与触、作意、受、想、思,「触」就是触心所。

我们说:八识都有心王跟心所,第八意识除了根身、器界为所缘,还跟哪一些心所相应呢?还跟五遍行心所相应,五遍行就是触心所、作意心所、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相应唯舍受,]我们说:有苦受、乐受、忧受、喜受。一般在肉体上,我们有苦受、乐受,在心灵上,我们有忧受、喜受。在身体上不苦不乐叫做舍受,不忧不喜,也叫做舍受,那么说:[相应唯舍受,]「唯」就是只跟,只有与这个「舍」:不苦不乐、不忧不喜相应。

换句话说:五受当中,五受就是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舍:就是不苦不乐,不忧不喜,就是跟「舍」相应。为什么?因为它行相微细,行相微细,它不是象第六意识,忧悲、苦恼、苦乐,一下子就表现得出来。造作恶业全凭第六意识,造作善业也是全凭第六意识,它的行相很粗糙,为凡夫、二乘所觉察到。而第八意识太微细了,所以,第八意识只有跟这个「舍」字相应,就是舍受,舍受就是不苦不乐,不苦受、不乐受、不忧受、不喜受,统统不受。简单讲就是:行相非常的微细,微细到难以察觉。

【“不可知”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讲到这第八识,因为无论“能缘”的“行相”和“所缘”的“境界”,在我们凡夫位中都是不能明了,因为我们凡夫“智慧”不够,“法执”未除,“所知障”未破故。】

[「不可知」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讲到这第八识,因为无论「能缘」的「行相」]能够攀缘的行相,[和「所缘」的「境界」],这个「能缘」,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那个「了」字。知道吗?不可知执受,处、了,就是这个「了」,能缘,就是第八意识的行相。和所缘的境界,[在我们凡夫位中,都是不能明了,因为我们凡夫「智慧」不够,「法执」未除,「所知障」未破故。]其实不只凡夫,包括二乘人,都没有办法了解第八意识。小乘只讲前六识,微细的第七、第八都没有讲到,他根本不知道有一个法执。

【“不可知”并不是说连佛菩萨都不可知道,如果佛菩萨也不知道,怎么可以讲得出来呢?所以这“不可知”三个字但约凡夫位上说的,诸佛菩萨是究竟证到了。这样说起来,“不可知”到底是甚么东西呢?其意义有三:(1)执受;(2)处;(3)--能缘,执有二义:一是摄为自体,二是持令不坏。受有二义:一是领以为境,二是令生觉受。】

[一、执受,{][二、处{]把笔拿起来,「执受」是所谓的根身,「处」就是所谓的器界。根身、器界、种子,就是第八意识所幻化出来的,自己变出来的,自己执着它,根身、器界、种子。根身跟器界,这是已经变成识了,对不对?种子就是还没有变出来的东西,叫做识种。万法唯识,就是已经变现、呈现在你面前的,叫做万法唯识;孕育在八识田中的,叫做识种;已经变出来的叫做唯识;还没有变化出来的,叫做识种:识的种子。这个要特别注意!你不要把唯识以为是,孕育在我们八识田中叫做唯识,不是的!天地万物,只有意识自变自缘的东西,自己变现出来,自己去攀缘的,所以,这个叫做迷惑颠倒的众生,迷惑颠倒的众生。意思就是:我们的眼睛,目前所看到的,都是自己变现出来的。根身跟器界是[所缘][三、了--能缘] 能缘,能够攀缘与所缘,但是,因为它不强烈。

[执有二义:一是摄为自体,二是持令不坏。受有二义:一是领以为境,二是令生觉受。]这个「觉受」是知觉,不是悟道的觉。令生觉受就是所谓的感觉。

【甚么叫做“摄为自体”呢?“摄”是“收摄”,就是摄收这根身为自体性。甚么叫做“持令不坏”呢?“持”是“执持”,就是执持这根身不会损坏。甚么叫做“领以为境”呢?“领”是“领纳”,就是领纳这根身为所缘的境界。甚么叫做“令生觉受”呢?“觉”是“知觉”,就是令这根身有知觉的领受。列表说明之:(略)】

[什么叫做「摄为自体」呢?「摄」是「收摄」,就是摄收这根身为自体性。]我们一般人,都把这个色身当作是自己的,所以,就因为从这个错觉开始,所有的痛苦就会演变出来,所有的痛苦全部由这个色身演变出来,然后,继续去造业,因为虚妄的……。

前几天,这一个礼拜,台中总共抢了三次,这一个礼拜,这七天,台中有三次的抢劫,抢了一百多万,还抢了二十一万,还抢了一百多万,抢劫的是谁呢?是保二总队的,保安队的,这就是警察,抢劫银行的竟然是警察,the policeman 这很不可思议的!身上佩带那一支,竟然是用来抢劫的!结果一问之下,问他的原因:你为什么要抢劫这一百五十万呢?他的回答也很不可思议,他说:结婚的钱不够,结婚钱不够,要用抢的吗?今天假设说:我今天如果要结婚,那我跟对方讲:我没有钱!她说:没有钱,我不爱你了。不,再见!没有钱就不爱,哪有这个道理?那我将来成就,你又要向我拿钱,哪有这个道理。对不对?我现在是暂时贫穷,那有什么关系?饿死了也不要去抢嘛!对不对?然后,又有两个,现在抓到一个,就是抓到这个警察,结果连坐法,十几个上级单位全部记过,他上面的什么队长、大队长,统统记过。连累了别人,叫你们不要结婚偏要,为了结婚又去抢,这是何道理?象我们不结婚,就不必去抢。这个人也很悲哀,另外一个才不可思议,也不是拿刀,也不是拿枪,拿什么?拿汽油弹,他跑到七信面前,汽油装在酒瓶里,酒瓶里面装汽油,然后,背一个背包,去的时候,走到门口就点燃,点燃了,结果那个汽油弹就丢进去了,那些小姐就惊叫,你晓得女孩子都会叫得很大声:啊!趁兵慌马乱的时候,他就冲进去,一大把拿起来,总共拿了二十一万,这个抓到就枪毙。

最近几天,彰化银行你知道吗?有个人领钱出来,领六十万,他骑机车,出来就被人家抢走了,最近几天而已,六十万,抓到要判二十年,为了六十万,坐牢坐二十年,划得来吗?二十年,你想想看,二十年,胡须就长多长了!我说:我们不懂得佛法,以为这个色身就是自己,为了结婚、为了三餐,然后,签大家乐、卖速赐康、打电动玩具、柏青哥,开电动玩具这个行业的,如果你的亲戚、朋友,你爸爸、妈妈有开这个,我跟你劝告,最好还是不要开这个。开这个,孩子都去打柏青哥、打电动玩具,一打完,钱都输光了,他就会去抢。开这个行业,也要有一点道德。所以,我们要了解,了解佛法的人,这个自体、这个色身,本来就是假的,也没有什么好执着的,我们只要粗茶淡饭,我们也一样可以过一餐嘛!就象广钦老和尚讲的:我们只要能够呑得下口,维持这个色身,那也就心满意足了!他说:我们百年后,我们就长辞三界,我们就要离开这个三界了,不要为了这个吃,弄得烦烦恼恼,又跑去抢劫。

还有一个更妙的,世间就是有这种人,前几天报导的,说:有一个人去餐厅吃饭,吃完的时候,人家要跟他算钱,算一算的时候,结果是一、二万块钱,可能是喝酒或怎么样子,花了不少钱。他说要签约,不是签约,sign叫做什么?他要用签帐的,结果人家不给他签帐,他一生气之下,跟里面的人打架,结果人家叫警察来,叫警察来处理,把他抓起来!你看,为了这个色身,跑去餐厅吃,何必呢?速食面,我们超市里面的速食面,一包才十五块钱,你不会去买啊?傻瓜!你为什么一餐要花一万多?那个钱为什么不拿来作录音带基金?买一个便当才六十块钱,那也吃得饱啊!所以,什么叫做快乐?知足常乐,这一句话就是佛法。当我不缺少任何东西的时候,我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金钱是一个数目而已。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个根身,我们不了解这个根身是假相。

还有一个,昨天报导的,柏克莱大学有一个大学生,二十三岁,光着身体去上课,哇!这个太厉害了!(日语)这很不可思议哦!在校园里面,他人高马大,然后,就光着身体,进去大学校园里面,就在大学里面这样走来走去的。柏克莱大学的校长就告诉他说:我们要处分哦!先警告他,二十天前就警告他不要这样子,结果他不听,他还是光着身体去上课,今天又报导出来了。你们晚上回去,有眼福的话,可以看得到,哇,那是……又健康,人又高大,也很不可思议。虽然说,他可能悟道了,他知道这个身体是假的,但是,也不要悟到这种程度,这个悟得太洒脱了,悟得太洒脱了,不得了了!如果慧律法师今天从电梯一走进来,啊!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本来面目,如如不动,那你会说:一定有问题,法师的精神有问题!所以,我们说:虽然悟到无生,但是,不能坏事相,不能坏这个事相。

前几天报导,有一个女孩子,你知不知道?因为晚上太晚了,结果她在娱乐场所,好象是赌博还是怎么样,被抓到。被抓到,你知道吗?她怎么样抗议,你会连想都想不到,她怎么样抗议警察?她进去就全部脱光光了,抓去关,那个警察就不敢看,象我的话,就会赶快把眼镜拿起来,我什么都没有看到。结果后来就赶快叫女警来,就赶快用棉被把她包起来。这个世间,就是什么样子统统有,大彻大悟的很多,(众笑)一点都不怕人家看嘛,对不对?我如果生到这种女儿,光是气就气死了,底下说:

[什么叫做「持令不坏」呢?「持」是「执持」,就是执持这根身不会损坏。]注意!这个就是寿命,持令不坏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够保持这份温度?就是因为我们意识没有离开;我们意识一离开,温度就会慢慢下降。所以,执着这个根身不会损坏,就在旁边写一个:指寿命的长短。因为我们有第八意识的执持,所以,我们才有寿命。

[什么叫做「领以为境」呢?「领」是「领纳」,就是领纳这根身为所缘的境界。]我们的色身是业报,我们从第八意识里面,转变出这个色身来受苦,因为我们造业嘛!来受苦的时候,我们又不知道,这个受苦的色身是自己变现出来的,然后,我们以这个为出发点,都一直执着这个色身为真实性的东西,所以,一直贪恋这个色身、贪恋我们一切的境界,藉这个色身又继续造业。

[什么叫做「令生觉受」呢?「觉」是「知觉」,就是令这根身有知觉的领受。]有感受,所谓的有作用、有感觉。[列表说明之:阿赖耶识{执受]各有两个: [执{摄为自体持令不坏] [受{领以为境令生觉受]

[根身(四义)]四个统统有。就根身来讲,根身,我们摄为自体,以为这个身体是自己的,我们不晓得,这个色身是由一切因缘生因缘灭,地水火风、五蕴所构成的,所以,这不是实在的、实在的体,持令不坏,根身有四义,四义就是四种都具足,二执、二受统统有,四义就是上面的四种,所以,它那个符号连接四条线,根身就是摄为自体、持令不坏,保持一段的生命、一期的生命。领以为境,拿这个色身来当作自己执着的境界,然后,令生觉受,产生了感觉,我们这个色身有所感觉。所以,根身四义就是四种,二执、二受,摄为自体、持令不坏、领以为境、令生觉受,都是根身的定义。

[器界(一义)]器界是领以为境,为什么说领以为境呢?因为我们以为,身外有一个山河大地、宇宙,所以,我们自己把它当作是外面的东西,其实是内心里面变化出来的。

[种子(二义)] 持令不坏,种子当然不会坏,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种子会坏,那就不可思议了。种子会坏,就没有因果,因果论就永远不成立。所以说,我们台湾话讲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台湾话说:害人,到头来是害了自己!我们要害人,就要先落入这个种子。我恨你,我不一定能够让你受遭殃;但是,我这个恨,就会落入八识田中的种子,落入这个种子以后,将来就要结恶果。因为一个恨,就有一个不好的根身、器界会产生,将来我们藉着这个不良的种子,就开发不良的果报。所以,真正修行人,他是转这个念头,不落印象,千万不能够把坏的印象、行相,落入这个种子

譬如说:这个人刚刚要信佛,而你毁谤三宝,假设说。这个坏的种子,让他心里面想:这个怎么样不好,出家人怎么样坏……生生世世他有这个恶劣的种子,他因为无知,他无法判断你的语言对跟错,然后,因为感性,因为你是他的好朋友,然后,又讲出家人的过失,三宝的过失,这个不得了!他生生世世没有机会接触三宝,他毁谤嘛、他远离嘛!这个罪非常重,他永远不能成佛,你要落入八识田中的话,你麻烦大了!所以说:这个邪知邪见、邪魔外道,断众生的慧命,为什么罪那么的重?因为在八识田中,存留这个破坏三宝的种子,那么可以说是一阐提:断善根的众生,那很难成就道业的,很难!所以,我们要散播爱、慈悲、宽恕、善的种子,结善缘。

一个真正有修行的人,你要听他一句攻击别人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他的语言一讲出来,统统要散播种子,在你们的心中,统统是善良的。为什么?他散播好的种子,他自己就会欢喜,他以这个欢喜的种子,就是增进菩提嘛!长养圣胎。他哪里会去到处生人家的是非?毁谤别人,损自己的阴德,揭发人家的阴私,到处伤害众生?这不可能的事情!了解唯识的人他一定会转这个念头。(未完)


唯识二十颂讲话01:说只有唯心所造没有实在的外境,凡夫以及二乘人会怀疑

唯识二十颂讲话02:天上的傍生是由业所感的果报,地狱中的傍生是由罪人业识所变的

唯识二十颂讲话03:唯识没有境只有心,自己意识所变现出来的相似的境界都是你的心

慧律法师唯识三十颂讲话

唯识三十颂讲话01 :我们以为心外有法,而不知道这是唯识所变、唯心所造

短视频目录(2020.01.01)

近期的目录链接(2020.01.03)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106(未完)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