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烈人集结,丈量城市的层次

挑一麻袋 P8星球 2022-05-21







「可持续旅行」,是向善旅行,是自带好意,是去考虑行为的正负影响力。


Dani在致力于此之前,读的旅游专业,当过兼职导游,资深旅行爱好者,也曾独自行走在不丹、蒙古等地,在云南尝试「国内是否也能摇手搭车上路」。关于旅行,她是体验者,是践行者,现在更像是一名研究者,透视旅行的意义。




采访、撰文|挑一麻袋





让出行自带好意。

「提到长沙,你会想到什么?」
 -「快乐大本营」
「不不不,我是说可以去旅游的地方」
 -「湖南卫视的芒果大楼」
「......」

长沙,以其多年「闻名」在外的地域特征出现在了「imPACKED Travel」创始人Dani的文案中,但Dani并不是记录旅行打卡地的人,更不追星,她给自己的介绍里写到:「一个热衷于钻研如何科学旅行的普通人」

在同篇文章中出现的城市:昆明,Dani则抓住了其「鲜花饼与嘉华饼屋」的印象定格。西湖之于杭州、涮羊肉之于北京、火锅味儿之于成都街巷...她紧攥着每座城市最入骨的滋味走近城市,但足迹所至的,却是不太为人们所关注的痕迹:「可持续」。

「向善好去处」外出走访功能包(来自好瓶)


将可持续推进人群,或者说从人群中寻找可持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描述这三个字?

imPACKED Travel分为几个维度出发,「环境永续」、「社会共融」、「经济共荣」、「文化多元」,再细化到关键词,有:「纯素」、「公益」、「有机」、「文化保育」、「再利用」、「减塑」...越往细分,越接近行为本身, 可持续的理念落实到生活中,被赋予平凡的参与感,也回复了曾在网络上出现的一句留言:「可持续听起来好遥远,感觉是环保践行者才有能力做的事」。

很长一段时间,Dani自己一个人在做这件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自媒体窗口:「imPACKED Travel」是由她很早以前开始写的个人自媒体改名而来。

今年2月,带着「可持续旅行」的思路走完澳大利亚和柬埔寨之后,她觉得可以开始做了,「我先把那些刷过我三观的东西写出来分享给大家,吭哧吭哧开始研究、写文章」,当时Dani在Smart Air全职工作,她给自己的要求是:无论多忙,一周要至少写一篇文章。

Dani在旅行路上

现在,「imPACKED Travel」是线上团队协作模式,有了「排版女明星」、小助理Aha以及分布在各个城市的志愿者和city烈人。去年,「推广可持续旅行」这一打算刚萌芽的时候,一张xmind思维导图框出了全部想法,但并未有详密的计划,Dani自己也表示「其实不是一个喜欢做长远安排的人」。

年底之际,「imPACKED Travel」呈现的面貌与涉猎的广度,是xmind图没有框到的。比如以小程序为载体的可持续打卡地图:「imPACKED Go」,以及与之对应的「烈人计划」。


烈人集结

不是猎人。Dani对「烈人」的定位是:对「可持续生活和旅行」的爱强烈、热烈、壮烈、激烈、剧烈。


「我都会去跟他们讲品牌故事、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可持续旅行到底是什么,会全方位的去提供知识库与想法给大家『洗脑』。他们不仅是志愿者,更是做理念推广与渗透的独立个体」。维度划分和细则分类也是这个时候做的传达,长沙烈人Phoebe在寻找在地商家的时候,遵循着这套逻辑出发。

最开始,Dani自己是独行的烈人,她只身走了北京、上海共40+地点,探店、调研,「因为我自己去做了,所以知道这个过程是很快乐的!不能我一个人快乐,要让其他人也体会这样的快乐」。也是因为亲身体验过,Dani坚持开发地图选择的地点一定要是亲身拜访过的才有效,「没到场,凭借来自网络的介绍和信息,怎么能确保他们真值得被推荐。」

Dani探店上海减塑社区咖啡厅

烈人项目开始于今年9月中旬,「招募10个分布各地的city烈人,用20天时间各自搜索城市20+向善去处」。最开始的定向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长沙属于「包括但不限于」的行列。最终的「imPACKED Go」可持续打卡地图上有长沙的足迹,用Dani的话说,「是烈人的存在决定了这10个城市的优先出现」。

长沙烈人Phoebe 出发在街头


长沙烈人Phoebe今年刚从澳大利亚毕业回国,澳洲是将「可持续」理念践行到方方面面并做得很出彩的地区,与家乡长沙相比,差异太大。「每次回来长沙的感受是:说吃喝玩乐的话,这里完全没有问题。但想看到更深层次东西的时候就会有一点失落的感觉,好像找不到途径去了解我想要了解的东西」,但成为烈人之后,Phoebe的感受是「我觉得通过这次活动还是看到了家乡在慢慢的有变化。」

「人,是长沙可持续最大的特色」,这是一句Phoebe写在长沙向善攻略里的文案。外来的、本地的倡导者与创业者,小众但不缺失,像拼图,拼接着长沙关于「可持续话题」模糊但仍有群体做壮大与践行的现状。

长沙烈人Phoebe 与队友寻找向善去处

Dani感受到10位来自各地的烈人各有特质。长沙烈人Phoebe是有领导力、超级擅用社群力量的一位。她集结了两个群聊,一个是核心团队,集众力寻找地点,也会一同行动;一个是资讯站,让探访联结到的商家与兴趣者、商家与商家建立沟通渠道。行动力与影响力在滋生。

广州烈人麦麦则喜欢独自作战,但效率极高,她也是首期烈人计划最后大奖的得主。最近麦麦在广州还参与了自己挖掘的可持续目的地「加减木永续生活馆」举办的「看不见的咖啡」分享会,她将现场图发到烈人群,之后imPACKED生产了一篇文章:社企咖啡馆,一种正义的蔓延

广州烈人麦麦 在分享会现场

大理烈人三功,人送外号「大理万能修」,会做东西、在大理什么都会修。有个自己的小酒馆,也写了个公众号。做完这一期烈人项目之后,去到哪里都会开启推广模式,比如好瓶的「回收塑料包」(烈人项目配备的工具)。他说「一定要把可持续生活这个事情进行到底」。

大理、昆明两地的烈人因项目结缘,线下碰过面,一起的还有Dani。搭建起联系之后,他们因共同命题奔走,开始一起办分享会、参与素食节。昆明烈人Leo在当地推广零浪费与素食的生活方式,自己有创立品牌「Green Solutions」,他喜欢带落脚昆明的游客去逛当地菜市场,推荐纯素食的特色小吃,加入项目后,也乐于将「imPACKED Go」地图以及项目本身的内容分享出去。

大理、昆明烈人与Dani线下集合
昆明烈人Leo在昆明线下分享 介绍imPACKED Go

像Leo这样,本身工作也在相关行业的烈人不少。深圳烈人一林是「零垃圾」的创始人,深耕「可持续生活方式社群建设」很久;北京烈人Fang是坚持了很多年的可持续生活达人,对当地城市的可持续实践情况非常熟悉。在她们眼里,「烈人项目」带给自己的,除了探寻之外,更是「重新看待这件事情」。

深圳烈人 一林

Fang带领不太熟悉可持续实践的伙伴去到北京的零污染村庄:辛庄村,体验那里的可持续面包工坊,在行动过程中,影响了新的人群,燃起的,是自己对可持续实践的另一层理解。

北京烈人Fang 体验可持续面包工坊


「影响并且培养可持续旅行达人」,Dani的出发点,在烈人身上有了第一波体现。烈人出发之后,收到的用户反馈也不少。

线上社群里,一个女生说:「太及时了,我马上订票去长沙玩」,后来的聊天中得知这个女生是看了长沙的可持续目的地之后决定出发的。其实同样的感觉Dani也有,之前,长沙从来不在Dani的目的地清单中,「imPACKED Go」里寻找的长沙气质,让她觉得新鲜并惊奇。长沙不止是无限的互联网流量与吃喝玩乐。

一次,imPACKED发了篇「可持续滑雪话题」的文章,朋友圈有人留言说:「刚准备下个月去绍兴滑雪的我马上去退啦!这个科普来得真及时」。「看一篇刷新一个认知,然后决定不再做某些事情,或想投身某些事情」,是很多人看imPACKE文字的体验。


「可持续旅行」,是向善旅行,是自带好意,是去考虑行为的正负影响力。Dani在致力于此之前,读的旅游专业,当过兼职导游,资深旅行爱好者,也曾独自行走在不丹、蒙古等地,在云南尝试「国内是否也能摇手搭车上路」。关于旅行,她是体验者,是践行者,现在更像是一名研究者,透视旅行的意义。

烈人计划的第一期已经完成了,imPACKED Travel提出了一个「留任机制」,选择留任的烈人们将继续在城市里行走,挖掘城市的更多层次。

长沙烈人Phoebe的玩法最特别,她和另外两位因烈人计划结缘的小伙伴结成团队,一块儿推动imPACKED Travel在长沙地区的进程。关于未来的行动,Phoebe团队有三个方向:继续寻找向善去处;对已寻访的地点做深度采访、挖掘;进行线上或线下分享会、扩大社群与辐射面。

从一张xmind思维导图散出的imPACKED Travel、未受计划所导的烈人计划、愈来愈壮大的烈人团队与同行者... 「imPACKED Travel」,以公众号「imPACKED」为眼,搜寻、锁定着每一位对视者的目光。




烈人计划,全员在路上!
戳视频查看各地烈人探店回顾



戳下方地图,一站浏览
「imPACKED Go」全国烈人探店地点!




发掘城市,关注青年生活,不止于线上。借P8星球在城中心落地「無用事多概念店」之机,我们与寻访过的部分商家、独立创作者的商品与作品做了线下联合。现发起「雷达探访员招募」!可领取实体手牌走访我们走过的城市地点,详情请戳下图:




雷达の足迹   


关于下一站



🏃🏻‍♀️🏃🏃🏾‍♂️
添加「P8星球小助手」
立即加入我们城市寻访的队伍
小助手会拉你入群 找到组织!

🙋🏼‍♀️🙋🏻🙋🏽‍♂️
添加「雷达采写人」
欢迎分享/介绍城市记忆
深挖城市与人群的多面故事





设计 | 霸王 painhub
图片来源 | Dani Phoebe







专栏作者 :挑一麻袋  
毕业于西安美院,千禧一代的文字工作者
爱好拍照片 ,终生职业是一名人间观察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