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徐敏义教授团队和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合作《ACS Nano》:用于波浪能采集的仿海草摩擦纳米发电机
海洋物联网(Marine internet of things, MIoT)是海洋开发和保护的重要基础,它由大量的水下分布式传感器组成,用于监测波浪、潮汐等各种参数。这些传感器高度依赖电池,存在维护成本高、维修工作繁琐、电池污染环境等缺陷。利用原位海洋波浪能为海洋传感器供电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目前市面上多数波浪能采集装置为电磁发电机(EMG),但EMG在低频条件下很难保持高效工作。在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下,亟需一种更加稳定的供电方式,持续为水下分布式传感器提供能量。
针对上述问题,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连市海洋微纳能源与自驱动系统重点实验室徐敏义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合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洋物联网供电的基于仿海草摩擦纳米发电机(S-TENG)波浪能采集装置。
该团队选择由导电油墨覆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导电油墨覆盖的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 FEP)和两片聚四氟乙烯膜(PTFE)制成仿海草摩擦纳米发电机(S-TENG),灵活的柔性结构使其能在沿岸水面、水中和水下实时将波浪能转化成电能。
图1. S-TENG结构及其应用示意图。(a)仿海草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示意图;(b)S-TENG的实物照片和材料表面形貌的侧视图;(c)S-TENG的工作原理;(d)S-TENG在海洋物联网中的应用。
由于仿海草摩擦纳米发电机(S-TENG)在波浪条件下的摆动属于受迫振动,S-TENG可近似看成具有高拉伸刚度和低弯曲刚度的薄膜结构,因此本文对S-TENG的弯曲特性进行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斯特劳哈尔数(Strouhal number,Sr)和长宽比(aspect ratio)的增加,薄膜的依次出现稳定状态、一阶模态和二阶模态, 通过对上述状态输出信号对比分析得出一阶模态的输出特性最佳,能在海洋环境中获取最多的能量。
图2. S-TENG的实验装置和振动特性。(a)S-TENG实验装置和材料表面扫描电镜图;(b)S-TENG的振动模型;(c)S-TENG的模态分布图。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研究仿海草摩擦纳米发电机(S-TENG)在各种状态参数下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9个S-TENG并联可输出开路电压120.6V、短路电流8.7μA和功率79.023μW的功率,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图3. S-TENG在不同条件下的输出性能探究。
综上,柔性、低成本、强适应性、高稳定性的仿海草摩擦纳米发电机(S-TENG)可应用于海上浮标的能源供给、水下电站和沿海堤坝的波浪能能量采集,是实现海洋物联网(MIoT)水下传感器自驱动工作的有效方法。
该成果发表在ACS Nano(ACS Nano, 10.1021/acsnano.1c05127)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博士生王岩,共同第一作者为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硕士生刘翔宇、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硕士生王雅巍,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共同通讯作者为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徐敏义教授。
文章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1c05127
相关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团队《JMCA》:基于介电材料选择和表面电荷工程的抗高湿度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团队《自然通讯》: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形状可设计且高度压缩回弹的三维编织结构智能发电和传感织物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ACS AMI:基于超可拉伸水凝胶导体的自供电智能手臂训练带传感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纤维/织物基压电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应用于可穿戴电子和人工智能系统
纳米能源所王中林、吴治峄与海洋所王鹏《Adv. Energy Mater.》: 成功构建一种具有较优输出性能的特制FR-TENG
中国矿大许程教授和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ACS AMI》:氧空位和阳离子价态对亚化学计量比氧化物薄膜的摩擦电特性的影响
重大郭恒宇教授、上大彭艳教授、中科院纳米所王中林院士《Adv. Mater.》:摩擦电驱动的可移动式电渗流泵
王中林院士AFM:基于MXene/PVA水凝胶的柔性多功能摩擦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蒲雄研究员《Adv. Mater.》:动态交联的干燥离子导体弹性体材料与软体离电子器件
诺奖得主领衔科思奖评奖委员会,王中林、颜宁等中外院士任评委,开始征集候选人
王中林院士团队Nano Energy:可拉伸、自修复导电水凝胶纤维,用于应变传感和摩擦电能量收集智能纺织品
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陈翔宇研究员团队等《Sci.Adv.》: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虚拟电触觉系统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与清华大学程嘉副研究员团队合作《ACS Nano》:研发出一种新型“悬浮式”能量收集与减负背包
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ACS Nano》: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探针来揭示水滴-聚合物接触起电的电子转移机理
北京大学付恩刚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纳米所陈翔宇研究员和王中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摩擦纳米发电机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陈翔宇研究员综述:通过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电压直接驱动的电响应材料和器件
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与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员团队合作《AM》:开发出自修复、可粘附高分子水凝胶柔性触摸屏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杨亚研究员《Sci. Adv.》:柔性多功能触觉传感器
王中林院士团队《Adv. Mater.》:用于火灾逃生和救援的可机械化生产的3D蜂巢组织阻燃摩擦纳米发电织物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杰&王中林团队《自然通讯》: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形状可设计且高度压缩回弹的三维编织结构智能发电和传感织物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蒲雄、胡卫国&王中林团队在可拉伸自充电织物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蒲雄研究员、胡卫国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可任意变形和瞬时自愈合的摩擦纳米发电机
北京大学付恩刚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纳米所陈翔宇研究员和王中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摩擦纳米发电机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城大王钻开教授、UNL曾晓成教授和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合作Nature:用一滴水点亮了100个LED灯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具有超高输出稳定性与耐久性的低频摩擦纳米发电机
华中科技大学吴豪研究员团队和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合作在机器人电子皮肤领域取得新成果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和普渡大学范凤茹博士合作:一种具有良好柔性、耐久性的高性能木基摩擦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员 ACS Nano:面向闭环系统的电子皮肤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纤维/织物基压电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应用于可穿戴电子和人工智能系统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和北航樊瑜波教授团队合作:仿电鳗可拉伸水下发电机及其应用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和北航樊瑜波教授团队合作:可降解植入电子医疗器件的能量源—全可吸收电容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王中林院士团队和北航樊瑜波教授团队合作:可降解植入电子医疗器件的能量源—全可吸收电容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李琳琳研究员与王中林院士团队:光热可控降解纳米发电机用于组织修复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员和王中林院士团队AM:基于天然材料的生物全可吸收摩擦纳米发电机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Adv.Mater》:光电发射探讨摩擦起电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北京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团队《Nat. Commun. 》:首次测定摩擦静电序列表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张弛研究员团队:海洋能摩擦纳米发电网络的能量管理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陈翔宇研究员综述:通过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高电压直接驱动的电响应材料和器件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