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创新范式演进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创新理论研究回顾与思考

音乐·拾间



作者简介:陈劲,男,浙江余姚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我国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体制机制、组织模式与政策研究”(71941026);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江西省科技创新生态位研究”(20181BAA208011)

原文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1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创新范式的研究经历了引进、选择性吸收与本土化应用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扎根中国国家和企业创新实践、面向新时代新挑战的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不断涌现,中国创新学派正逐步兴起。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实现理论赶超的关键在于对国际创新范式的选择性吸收,以及面向中国创新实践经验与挑战总结提炼原创性创新理论。

关键词:创新范式;本土化;原创性创新理论;创新型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和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速度”令世人瞩目。在中国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及走向创新引领的过程中,中国创新范式历经了不同阶段的探索与发展,有效支撑了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新形势下,中国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借鉴和应用国际领先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更需要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引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者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创新范式,拓展研究并推动本土化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创新实践提出和应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创新范式,对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回顾中国创新范式的演进与发展,剖析其内在理论发展逻辑和规律,对于中国创新理论的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双元性创新和非双元性创新两个维度梳理了国际创新范式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回顾了创新范式的中国原创性成果,探索中国创新范式的演变脉络,及中国创新理论追赶模式下的创新范式研究的发展规律,揭示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创新理论研究方面超越追赶实现引领的关键所在,研究成果将为创新引领背景下中国创新理论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国际创新范式的本土化研究


创新范式由技术范式演变而来,即以获取新的知识为目标,基于自然科学的高度选择性原理、解决特定技术—经济问题的途径或模式。为便于比较,本文以Giovanni Dosii提出的概念产生时是否已包含两类相对立或冲突的创新活动来划分,将国际上的创新范式以双元性创新和非双元性创新进行梳理。其中,双元性创新是指两类相互冲突或对立的创新活动的组合和共存。


1.主要双元性创新范式研究回顾


双元性创新(Ambidexterity innovation)主要有渐进式/突破式创新、持续性/破坏性创新、利用式/探索式创新、封闭式/开放式创新以及原始/模仿创新等,简要归纳如表1。



(1)渐进式/突破式创新


按创新结果所带来的变化大小分类,将创新范式划分为渐进式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突破式创新(Radical innovation)。渐进式创新指不断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良和拓展;突破式创新则是指在技术原理和观念上有巨大突破和转变的创新。相比渐进性创新,突破式创新呈现出耗时长、非线性、不持续、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多发生于中小企业。现有研究发现,渐进/突破创新模式的选择因素主要有:组织架构和经营观念以及知识搜索方向和吸收能力等。目前,我国突破式创新仍存在创新战略不清、创新文化不足、创新主体结构不合理以及创新研究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持续性/破坏性创新


1995年,Christensen提出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又译作破坏性创新,并指出颠覆性创新是一种与主流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创新活动,且破坏力极为强大。持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是维持并提升现有性能指标趋势的技术创新,而颠覆性创新是改变或破坏产品现有性能指标趋势以开辟新的市场的技术创新。持续创新注重创新的领先性、系统性、制度性和效用性,具有长期性、市场性、更迭性以及发展性等特点。颠覆性创新基于破坏性技术,遵循“破坏—延续—破坏”的路径,目的上先占领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往往成为后发企业进入市场并获得成功的契机。与持续性创新相比,颠覆性创新具有更高的市场及管理风险,一旦颠覆性创新成功,新加入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实施持续性创新,从而形成颠覆性创新与延续性创新的不断交替。


(3)模仿性/原始性创新


1980年,Linsu Lim总结韩国发展路径,提出了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同化并吸收,再对技术进行改良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模式。1987年,乐婉华提出学习韩国经验,中国的技术引进应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3个阶段。此后,施培公提出模仿性创新(Imitation innovation),即在率先主导设计者基础之上的渐进创新。与此同时,吴晓波提出二次创新,即以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为榜样,吸收并掌握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开发出有竞争力产品,并通过对中兴通讯和阿里巴巴等案例研究,提出了基于核心技术与辅助技术匹配的二次创新及其演化模型以及二次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共演模型。


1999年,Goldenberg和Mazursky提出原始性创新(Original innovation),即在遵循自然科学的规律基础上,首次提出基础或关键性技术发明及其应用,具有原始性和唯一性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相比于模仿性创新,原始性创新具有技术的基础性和根本性、成果的超前性和价值被承认的滞后性等特征。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原始创新尚缺乏机制规范,原始性创新能力也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营造鼓励原始性创新行为的文化氛围提升原创实践的成功,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原始性创新的实证研究仍有待加强。


(4)利用式/探索式创新


根据创新强度及其创新技术重要性的不同,将创新范式划分为利用式创新(Exploitation innovation)与探索式创新(Exploration innovation)。利用式创新是为了满足现有顾客及市场需求对现有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更能促进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探索式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新技术创造新需求的过程,对企业长期绩效影响更大。影响两种创新的因素有动态能力、研发强度和企业属性及规模等,并且两者间的平衡受外部技术动态性、竞争强度和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


(5)封闭式/开放式创新


2003年,Henry Chesbrough指出20世纪及以前的创新范式聚焦于企业内部,实质为封闭式创新(Closed innovation),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需求,进而提出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的概念。开放式创新模式是企业有意识地突破组织边界,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从而快速实现商业化及占领技术市场的目标。现有研究聚焦在开放式创新的优缺点、开放度度量及影响因

素,以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等。开放式创新的核心在于拥有一个将内、外部创新相联结的商业模式,应加强设计和完善开放治理机制、收益分配机制以及退出保障机制。在理论研究方面,应加强开放式创新网络、创新风险把控等重点领域。


2.主要非双元创新范式的回顾


国际上对创新范式的研究,除了上述创新范式外,本文观察到其他的创新范式主要有社会创新、用户创新、知识创新、集成创新、包容创新以及负责任创新等,简要归纳概括如表2。



(1)社会创新


1986年,Peter Drucker指出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是由社会型企业家推动的以促进社会变迁,实现社会目标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社会创新是在给定技术水平下通过观念更新与思想解放来更好地利用生产要素,提高物质生活标准与经济生产率,其结果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变革,其过程包括新创意的形成、试验评估和传播与扩散3个阶段。社会创新的社会性和公共性特征,决定了在社会创新过程中,其所要满足的需求和解决的问题具有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社会创新经历了从“政府”单一主体、“政府—社会”二元主体和“政府—社会—企业”三元主体的演变过程。在中国,社会创新的发展还存在治理上的阻碍,如公民社会独立性不够、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缺失等,需要重新思考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定位,并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增强公民及公民组织的参与。


(2)用户创新


1986年,Hippel Evon提出用户创新(User innovation)的概念,指出用户创新能帮助企业快速完成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过程。用户创新是在用户对现有产品或服务不满前提下,而乐意对产品或服务提出的新设想或进行的新改进,用户创新依靠用户的参与可以降低创新成本、减少风险、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以及提高用户满意度,一般包括选择项目中心和范围、确认趋势和要求、收集需求和方案信息,以及和领先用户一起开发等阶段。影响用户创新绩效的因素主要有领先优势状态和创新投入,以及产品的复杂程度等。目前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是从用户对企业创新和对社区互动的贡献度、用户参与深度和用户参与宽度等视角展开。随着社会化媒体兴起,用户参与创新的方式由线下转向线上,虚拟的群智创新社区得以产生,企业可以藉此聚集用户,鼓励其利用网络进行产品问题处理或提出解决方案,使用户创新真正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




(3)知识创新


1995年,Nonaka和Takeuchi提出知识创新模式(Knowledge innovation model),将知识创新定义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螺旋上升的转换过程,并提出了SECI知识转化经典模型。中国学者认为SECI模型存在封闭性、缺少对隐性与显性间的知识考虑以及对知识创新方向、速度和路径分析不够透彻,因而进行了修正与重构,修正模型有IDE—SECI模型、O—KP—PK模型以及Bas—C—SECI模型;重建模型有知识发酵模型、知识灰箱模型和混沌动力学模型等。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知识特性、知识基础、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知识创新能力等,通过推动知识创新的系统动态循环可以提升企业绩效,但是,应注意防止知识创新合作中的“搭便车”行为。


(4)集成创新


1998年,Tang提出创新的集成模式(Integrative model of innovation),指出集成创新是将不同领域的知识集成到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模型中的过程。集成创新将创新要素交叉融合,是各类创新主体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的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包括概念开发、研究、整合和开发等4个阶段。研究发现集成创新更多关注创新的中后期,重视创新成果的形成及其市场化和产业化应用,同时集成创新具有持续性、集成性、系统性和结构化等特征。研究模型主要有:技术集成创新模型和产品衍生模型;集成创新知识产权评估模型等以及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等。影响集成创新的因素有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调,集成创新能力、产业集群文化和政府对创新的投入等。


(5)包容性创新


2002年,Prahalad提出通过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来缓解甚至消除“金字塔底层”(Base of the pyramid,BOP)群体的贫困。2012年,George等提出包容性创新范式,将穷人纳入创新体系并致力于通过创新满足其内在需求。包容性创新本质是通过创新为弱势人群提供支付得起的质廉价优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创新思维系统性、创新形式多样性、创新过程开放性、创新机制独特性和结果可持续性等特征。影响因素主要有:创新政策和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家精神及企业吸收能力角度。包容性创新改变了传统创新范式背后的支撑逻辑,把贫困问题转化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包容性创新的研究主要围绕BOP及其市场环境来建构,其内含的作用机制、关键影响因素及评价等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中国情境下的反贫困、乡村振兴等相关研究也有待深入。


(6)负责任创新


2003年,Tomas Hellsromt提出负责任创新(Responsible innovation),认为应该在更宽泛和普遍的技术发展背景下建立负责任创新的一般框架。至2012年,欧盟“地平线2020”报告中提到应该结合道德可接受性、风险管理和人类利益3方面来思考创新,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负责任创新延伸了传统模式对技术不确定性与危害的讨论,意味着对现有科学与创新的集体管理,从伦理角度有效评估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负外部性及其潜在风险,其本质是创新共同体以积极履行、承担责任为方法论的一种创新评价、认识和实践,具有集体性、响应性、前瞻性、自省性和过程交互性,以及协商决策、社会技术集成方法应用等特征。负责任创新的理论框架研究包括英国学者欧文提出的预测、反思、协商和反馈四维模型,预测、自省、包容和响应四维框架,以及发展中国家情境下的“中正框架”等。为避免科技创新可能造成的有害后果,应积极推进负责任创新的本土化思考,重塑创新主体的责任,防止责任过度导致有损责任对象发展、责任结果与责任动机背道而驰现象的发生。

二、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的崛起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实践突飞猛进,原创性的创新理论也层出不穷,自主创新、全面创新、协同创新和整合式创新等原创性的创新理论范式相继提出,为中国进一步的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表3概述并比较了中国主要原创性创新范式的高被引作者、提出时间、主要解决问题和理论侧重点。



1.中国主要原创性创新范式的提出与内涵


1994年,陈劲提出自主创新(Indigenous innovation)。自主创新是中国原创理论的一个新的尝试,试图解决此前的模仿创新模式带来的关键及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产业技术“空心化”等问题。自主创新是通过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提升,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许庆瑞在研究总结企业管理规律基础上,形成了全面创新管理(Total innovation)理论,提出实现创新的“三全一协同”框架体系,即以战略为主导实现全要素创新、全员创新和全时空创新的全面协同,其中全要素创新是创新内容,全员创新是创新主体,全时空创新是创新形式。全面创新包括沟通、竞争、合作、整合和协同5个阶段,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广泛性和主导性等特征。2012年,陈劲和阳银娟提出协同创新模式(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即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强调创新要素的整合和创新资源的无约束流动带来的叠加效用。协同创新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多元性、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并逐渐向跨学科和区域化、国际和网络化方向发展。2017年,陈劲、尹西明和梅亮基于东方哲学底蕴和中国企业创新实践,提出了整合式创新范式(Holistic innovation,HI),即战略视野驱动下的创新范式,是战略创新、协同创新、全面创新和开放创新的综合体,包含“战略”“全面”“开放”和“协同”。整合式创新思想蕴含着全局观、统筹观以及和平观,符合东、西方哲学的核心价值追求,有助于促进企业与外部各创新利益相关主体作出决策,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有益的生态位,并在动态协同中开发市场机会和科技潜力。2018年,陈劲和曲冠楠提出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将创新关注点从传统的“市场与技术驱动”维度向兼顾“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引领”的意义维度转变。强调科技思维、人文思维和哲学思维的统一在创新流程中的体现。有意义的创新研究的框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是对创新过程的整体把握,而微观层次是对创新产品维度的具体讨论。


2.中国主要原创性创新范式的实现路径


现有文献显示关于自主创新研究模型有: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模型,动态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以及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等。自主创新实现路径有本土领先用户主导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通过产品线延伸、国产化项目和技术合作。全面创新研究中构建的模型主要有全面创新C3IS五阶段协同模型、全要素创新概念模型,以及企业文化、技术与创新能力三维模型(TIM—CTM)等。实现协同创新路径主要有:政府、高校及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依托协同创新文化成立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和扶持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机构,以及采取同主体多区域、同区域多主体和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等。整合式创新的实现需要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入手,实现科技战略、教育战略、产业战略与金融、人才、外交战略的有机整合,通过战略视野驱动各要素的横向整合和纵向提升,从而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国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为全球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的引领性贡献。有意义的创新通过“正向推演”和“逆向反思”两个机制,通过确定创新意义为底层逻辑,要求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主动选择,在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推动和约束下,创新各要素的互动关系为市场因素和社会因素双驱动下的产品功能模块与意义模块的良性互动。


3.现有主要原创性创新范式的局限与未来发展


自主创新范式理论研究中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关键是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即这种创新范式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创新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实施自主创新的难度较大,从而影响了该理论范式的普适性。如何借助外部资源实施自主创新是企业在创新实践中的难题,也是学者们进一步在研究的命题。全面创新管理的提出促使企业加强创新制度体系安排,以保证创新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是创新管理理论在企业中应用的新范式,但其提出的“三全一协同”理论体系涉及到全要素创新、全员创新和全时空创新,将创新提到了企业战略及发展的高度,虽然有利于企业的创新,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也较高。对于部分规模较大的集团性企业来说,实施全面创新管理具有较高的挑战性。整合式创新融合了“战略”“开放”“全面”和“协同”,有助于促进组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而有意义创新范式提倡企业主动选择,关注中长期利益的创造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然而由于提出时间尚短,在理论体系的完善及丰富方面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整合”“有意义”的概念及内涵的界定较为宽泛;对“整合”“有意义”创新难以测度与衡量;对企业的要求较高,前者要求企业有高度整合能力后者要求企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等。

三、中国创新范式的理论演变及发展规律


1.国际创新范式的快速引进与本土化应用


将创新范式的引进时间曲线与国际上提出时间曲线比对(如图1所示),发现进入21世纪,两条曲线几乎完全拟合,说明中国学者密切关注国外理论创新,引进国外创新范式的速度较快,有的甚至是在一年之内就引进中国并实现本土化。



中国学者不仅关注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创新范式,对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新理念同样加以研究。对国外提出的创新范式,学者们并非是简单引进和直接应用,而是基于中国情境,对引进的创新范式进行选择性吸收和本土化应用,并经中国实践后提炼出中国的原创性理论。如对日本知识转化经典SECI模型的改良与重构;在熊猫集团调研基础上产生的自主创新;海康威视模仿创新基础上的二次创新,以及海尔集团的开放式创新和精益创新管理基础上的全面管理等,从而对创新实践提出的理论建议更具指导性。


2.面向中国情境的互补和融合是创新范式发展的一大趋势


实际上,我们发现,不同创新范式间存在大量的交叉结合研究,如知识创新与渐进式/突破式创新的结合;开放创新与渐进式/突破式创新的结合;开放创新与利用式/探索式创新的结合;持续性创新与渐进式/突破式创新的结合;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原始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结合;二次创新与渐进式/突破式创新的结合,以及渐进式/突破式/持续性/破坏性的关系研究等。这也表明,在面对中国特殊的发展情境下,不管是引进国外的创新范式,还是发展中国原创性的创新范式,单一的创新范式在解决中国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复杂现实问题都存在不足。因而,将不同的创新范式进行融合以有效解决中国创新问题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创新范式的趋势。


3.原创性创新理论的发展和追赶速度越来越快


正如印度的包容性创新范式的产生基于对解决贫困人口的福祉研究,日本的知识创新和精益创新的提出源于国内资源匮乏的对策研究,原创性创新范式的提出源自于实践。近年来,中国进行了大量创新实践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中国的阿里巴巴、华为、中车、海尔以及中国商飞等企业取得的创新成就,既是中国创新理论的成功应用,也为中国创新理论的崛起提供了有力基础。


反观国际创新范式提出时间主要集中在1980—1990年间以及2000年前后,2005年后就没有新的范式出现。从时间轴来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范式的研究,发现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的提出时间呈现出一定的时间规律性:1994年陈劲提出自主创新范式,至2003年许庆瑞提出企业全面创新管理规律,再到2012年正式形成协同创新理论,最后于2017—2018年陈劲提出整合式创新和有意义的创新范式,中国原创理论的提出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如下图2所示)。这与中国近年来发生着大量的创新实践,学者们长期专注创新理论以及贴近实践有着紧密的关系,正是基于中国大量的创新实践基础,中国原创性的理论得以产生并进一步指导中国的创新实践。全球聚焦下的中国,由创新驱动走向创新引领,正是原创性创新理论产生的最佳地和最佳时。



4.实践挑战和传统智慧为中国创新范式发展提供动力


创新的发生和创新理论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创新理论的创新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进行无畏的探索。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的提出及完善,也是在传统智慧基础和前期学者积累上的绽放。


自主创新的提出与学者们模仿创新的研究基础是分不开的。学者们发现加强引进零配件国产化和进口设备的翻版仿制,以及技术引进政策的完善,都不能有效形成中国在重化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国家竞争力,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元器件和辅助配件不得不向国外采购而受肘于人,从而产生了以打造自主品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为目标的自主创新范式理论。全面管理理论的基础是组合创新的研究。组合创新是组织因素和技术因素制约的系统性协同创新行为,基于核心能力的组合创新范式,强调企业应考虑创新组合效应,以解决中国企业决策速度与创新速度与实际能力间的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战略等非技术因素方面的协同的全面管理理论得以提出并完善。


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到技术、市场与管理的协同创新,再到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为日后协同创新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整合式创新范式的提出更是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智慧和东方哲学中源远流长的全局观,如总体思维、对立统一、有机整合和动态发展等,强调东方文化与中国情境下的全局观、统筹观以及和平观对于创新范式的重要性,对于理解中国重要科技领域和典型企业的创新实践,帮助企业管理者落实基于战略创新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实现企业创新绩效最大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5.原创性创新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政策的导引


通过对中国原创性创新式产生或形成时间前后的创新政策的检索(考虑政策对实践传导存在时滞性,往前推了5年左右),发现每次原创性创新范式的提出都与国家创新政策的密集出台有相应的关联。



如1994年提出自主创新范式前颁布的政策有《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以及《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计划》等;2001—2003年形成全面创新理论前颁布的政策有《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法》《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2012年协同创新范式形成前的政策有:《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而2017—2018年提出整合式创新与有意义的创新前的政策更为密集,包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及《“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一般来说,国家对创新的政策扶持作用于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与提炼则有利于创新理论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从而,认为中国创新范式原创理论的产生与国家政策的出台有着紧密的关联,这其中的内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创新范式的研究成果,以双元性创新和非双元性创新两个纬度以国际创新范式进行了梳理,发现中国对引进创新范式的理论研究历程包括引进、选择性吸收与本土化应用。同时对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的产生离不开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企业创新实践、国家创新政策的扶持以及中国传统智慧和学者们长期知识积累,从而揭示了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实现理论赶超的关键在于对先进理论的选择性吸收和本土化应用后展开的大胆而务实的原创性理论创新。



中国国家创新理论研究经历了破坏性创新、开放式创新等引进创新范式的研究,以及自主创新、整合式创新等原创的中国创新理论发展,逐步从单一范式向多元范式并存转变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营养,又放眼世界勇于引领创新理论的时代大潮。创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既需要中国学者抓住时机进行中国情境下大量企业创新实践的总结与提炼,也需要国家在创新政策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全面推动中国创新实践与创新理论的双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前40年的流量和要素型改革开放,正迈向制度和规则型改革开放,意义更为重大,挑战也更加艰巨。在这一趋势下,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支撑,核心技术突破和创新强国的建设更需要中国特色创新理论体系的支持和引领。中国创新研究学者需要以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在深入研究创新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转型和企业创新实践,积极面向中国创新发展战略需要,以推动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加快中国创新学派的崛起和原创创新理论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东西方创新理论的对话与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助力科技创新强国建设并最终推动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部分参考文献


陈京民.大型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方法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1999(6)

付玉秀,张洪石.突破性创新:概念界定与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3)

瞿孙平,石宏伟,郑爱翔.中小企业的知识搜索方向、吸收能力与双元创新——基于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13)

彭灿,陈丽芝.突破性创新的战略管理:框架、主题与问题[J].科研管理,2008(1)

吴贵生,谢伟.“破坏性创新”与组织响应[J].科学学研究,1997(4)

臧树伟,胡左浩.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时机选择[J].科学学研究,2017(3)

乐婉华.略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J].经济与管理研究,1987(6)

施培公.模仿创新与我国企业创新战略选择[J].科技导报,1995(4)

吴晓波.二次创新的周期与企业组织学习模式[J].管理世界,1995(3)

吴晓波,朱培忠,吴东,等.后发者如何实现快速追赶?———一个二次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共演模型[J].科学学研究,2013(11)

陈雅兰,张晓明,戴顺治.原始性创新驱动因素与创新绩效相关性研究[J].科研管理,2017(10)

邢丽微,李卓键.组织忘记、组织柔性与原始性创新:组织学习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J].预测,2017(4)

陈劲,汪欢吉.国内高校基础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多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4)

吴晓波,陈小玲,李瞡琰.战略导向、创新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1)


 本文编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图源网络,侵权则删


往期精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目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摘要一览(一)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摘要一览(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摘要一览(三)

【专题推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认识研究

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论解读

中国音韵学研究70年

中国冷战史研究70年及其思考

有关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的几个关系问题

产业链传播创造价值:版权的价值形成与保护模式的选择

区块链技术、教育资源差异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的实证分析



联系邮箱:xuebao@snnu.edu.cn

联系电话:029-8153087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