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风解读 | 真挚与质朴-黄庭相的本色版画

2016-12-19 画风解读 揭阳书画网



真挚与质朴

黄庭相的本色版画

文/李绪洪


Painting style

[画风解读]


“艺术是人类感情生活的折射,我祈望在作品中能融进哲学意识,从情感中表示对人生的关切,我的画是让人挂在家庭的。在复杂、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环境中,当主人抱着疲惫的步子经纶世务归来时,看到我的画使灵魂得以短暂的安息,并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享受时,我将在离开这忧伤的世界时,嘴角会挂上一丝苦涩的微笑。”

——这段朴实无华的话语是画家黄庭相老师从艺几十年的感悟。




画家黄庭相老师是勤奋的,真诚的,淳朴的。他的黑白版画作品质朴、清新、浩大、旷远,意境深遂、情趣盎然,散发着田园诗般的恬静高雅。他追求大自然的宁静,渗透着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无限眷恋。黄庭相老师黑白版画作品单纯质朴的品格来自于他身上的人格本质,来自于他对黑白版画艺术的朴实与纯真的追求。黑白版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给人们一种思想单纯,手法概括、视觉强烈的感觉,它能够给画家明快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所以,对黑白版画技艺要求极强,也需要有较深的文化内涵修养,才能对黑白版画艺术进行有效地表达与传达。同时,黑白版画作为一种多媒介的艺术表现,它的艺术效果与审美价值却来源于大众生活的体验。黄庭相老师黑白版画难能可贵的是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觉意境,引发读者的无限想象,而且这种意境与黄老师的心迹吻合,更显哲理。品味黄庭相老师朴实无华的黑白版画作品,一种单纯质朴、返朴归真的艺术气息油然而生,把我带进一个弥漫着潮汕乡土的情韵世界。




黄庭相老师,1941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西社乡一农户。从小对绘画有着狂热的爱好,童年喜欢用木炭在墙壁上塗鸦,以致邻居告状门庭。他的母亲说:“童年的黄庭相喜欢画画,家长去种田时,只要在家里摆上纸笔让他塗抹,把他锁在家里也无妨。”童年的塗鸦兴趣,造就了黄庭相一辈子与绘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1954年,黄庭相考入普宁第二中学。在中学期间,他得到了毕业于上海艺专的蔡初光老师的指点。蔡初光老师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美术教育进入了一个思想空前活跃的“海派画家”,他中、西兼能,把在上海学到的西方美术中的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设计学以及工艺制作中的一些新的理念引进了粤东中、小学美术教育之中,开创了“技”与“艺”并举的教学实践。蔡初光老师欣赏黄庭相这位极具美术天分的学生,使黄庭相对绘画的热情更加浓厚,这时黄庭相也开始迷恋上水彩风景写生,在潮汕很多地方的闾巷阡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58年,黄庭相考上了广东汕头艺术学校美术科,授业于岭东著名画家刘昌潮,喜用毛笔画速写,后受同乡人黄兰仁影响,对黑白木刻产生兴趣。因为黑白木刻版画在中国当时是比较潮流的画种,主要用来表现中国社会热点的社会改造问题。黄庭相经常与比他大几岁的杜应强交流版画创作,课余常请教陈望老师。在学期间,版画创作《赶制木车,支援农业》发表于《汕头日报》。1961年,黄庭相中专毕业后到陆丰教育系统任美术教员,在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黄庭相创作了《抢险》、《学犁》、《晚归》等一系列黑白木刻作品发表于《汕头日报》。作品《晚归》入选广东省第三届群众美展。1963年创作了《出海》、《张纲》、《春色图》、《万帆待发》、《甲子渔港》、《母校来信》、《东方红》、《少女头像》、《烤船》、《女教师》、《向海洋》等作品。其中,作品《张纲》获汕头专区美展三等奖,《春色图》入选广东省第四届群众美展,并发表于《汕头日报》。同年,5幅黑白木刻作品《山村》、《温暧的山谷》、《抢险》、《春集图》、《甲子渔港风光》入选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群众艺术馆、汕头市文联、湛江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广东木刻版画巡回展”。黄庭相的艺术创作进入了旺盛期,但,随之而来的“小四清”运动使他开始了无奈的艺术挣扎,尽尝人间的辛酸。这时,他还是坚持艺术创作,如《工地作课堂》发表于《汕头日报》。文革期间中,黄庭相的作品受审查,人身遭侮辱和迫害,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如,1968年,创作了黑白木刻《江河水》、《春雨初情》等作品,1972年,创作了《听课》,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30周年汕头市美术作品展。他借作品抒发文革期间的抑郁心情,表现对政治运动的厌烦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在他自编的速写小辑自序中说:“一个人,当他有所追求的时候,生命每一秒钟都是丰富多彩的,埋头苦干使他不知时光之流逝。但是,一旦感到自己所作出的努力是渺茫和徒劳的时候,便会手脑瘫痪,空虚和无聊绞痛他的心。”从中可以看到黄庭相在十年文革中对艺术的追求、彷徨、挣扎。改革开放之后,艺术活动出现了一个思想解放,创作活跃的新天地。黄庭相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为建设祖国注射了新鲜的血液;作为一名版画艺术家,他以还原社会,表现以社会为中心点,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潮汕农村、渔家的作品。1981年,黄庭相告别他20年的讲台,调任普宁文化馆美术干部,艺术创作进入成熟期。




黄庭相老师对黑白木刻的激情与真挚,在这黑与白的世界里,他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探索了其中的奥妙,黑与白、刚与柔、阴与阳,在他画面表现为和谐相处,包涵世界一切的生命力,画面黑白处理,仿佛是万象的终极。黄庭相老师在黑白木刻版画付出了辛劳,但也得到了乐趣。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丰富的生活体验,刻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把生活情景上升为诗意的艺术描写。如《故乡风清溪水》、《故乡风雨情》、《长河落日》、《鸭妹》、《河滩暮色》等一系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表现家乡的小桥流水、田垄村舍、沙滩小船、水牛牧童等,深刻地感染着读者。黑白木刻版画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一种宣传正能量的媒介,唤醒民众,教化世俗,成为驱歌社会主义改革成就新乐章,改革开放之后,墨白木刻版画艺术呈多元化发展,除传递一种正能量的信息外,更多是传递一种美的追索,对美的向往和对形式的探求,一种潜在的无意识的文化追求。艺术作品表现不仅是大自然的写实,而更是表达事物的本质,体现作品形式语言所表达的文化意义,对美的一种诠释。黄庭相的黑白木刻版画通过这种特别的媒材语言与读者心灵对话,能够使读者的心灵激起震荡。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经济和文化正在转型,原有的审美标准正在产生巨大的变化,艺术家一方面要关切世界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坚定自己艺术语言的锤炼,在经受着传统、殖民、流行等文化的碰撞中前进。黄庭相最难能可贵的是对墨白木刻版画的执着、真诚、自在坚守。祝黄庭相老师艺术长青!


李绪洪

博士、博士后

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设计艺委委员





黄庭相  山水画欣赏
















揭阳书画网·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精彩

点击阅读

喜读杨两标画家

孙喜和 花鸟作品欣赏

画家王兰若:一生付于水墨丹青之中

郑少洲作品《春风又绿江南岸》

真情注笔墨 蕴藉是词心 -郑沛佳山水画印象



近期最热

点击阅读

笔底春意正盎然-黄少南花鸟画赏析 New

郭笃士书法:不拘法度写修养

陈森作品《满园春色》

一荷花气送诗情-说说谢伯开

廿载醉心临晋帖-陈少忠书法评赏



超级热文

点击阅读

画风解读 | 墨里风景·温锦照与他的书法艺术

在线画集|黄斌斌 写生风景水彩画

淑彦说画 | 满城争说胡天民

潮风研究|林受益:吹尽黄沙始到金

佳作品读 | 林墨源作品《水墨桂林》New



 画风解读 最热文章 

点击阅读

墨里风景·温锦照与他的书法艺术 / 廿载醉心临晋帖-陈少忠书法评赏  /  掬水月在手-读王佩嵩山水 / 用水彩寄托淳厚的情感-谈陈晓生的水彩画 / 自然隽雅 含蓄和谐-江卓佳书法艺术浅谈 / 程小宏谈书法创作与人文修养 / 梦里乡关犹自在-许为邦中国画赏析   /  无法之法 乃为至法-郑利平的花鸟画艺术 / 鉴识林锐翰 / 用艺术方式叩问世界和人生的真谛-黄斌斌对工业文明的思考

点击本链接最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阅《画风解读》全部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画风解读·全部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