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开二孩大家都“不敢生” 还不抛弃控制人口思维

2018-01-22 杨子实 有狐

一个以减少人口为目标的高压政策,一定会使相应的社会服务同步异化。养育环境的恶化自然引起生育意愿的低迷。


 | 杨子实 (独立人口研究者)


近日,国家统计局披露,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少了63万人。放开二孩仅是第二年,生育数量就不升反降,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回想2016年,出生人口也仅为1786万人,比2015年仅多出131万人,大大低于预期。当时专家们的解释是,2015年10月末中央决定全面放开二孩,2016年有些人还没有准备好,所以生的并不多,2017年或者2018年将会有一个生育高峰。

 

如今,2017年已经尘埃落定,预想的“生育高峰”却不见了踪影。

 

为何放开二孩到了第二年,出生人口数量却不升反降呢?

 

我觉得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生育观念被彻底颠覆。高压政策强力推行数十年,“只生一个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经被新一代人所唾弃,这已经不是政策一变就能改变了的。



仅从1980年发布计划生育“公开信”算起,到如今已经过去了37个年头,相当于一代半人的时间。这样长的时间,足以使任何传统观念变得面目全非。同时,对社会养老能力的夸大性宣传,致使更多民众对社会化养老产生严重依赖。

 

其实,不管你依靠社会养老,还是依靠自己的子女养老,归根结底都是要靠全社会的年轻人来共同养老。即便科技水平在飞速发展,缺少了年轻人,养老体系也是难以为继的。要让生育观念恢复常态,正视养老金体制的局限性是必要的,让人们降低对社会养老体制的过度迷恋,正视未来,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都是负责任的。

 

当然,现在养育环境严重恶化,仍是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生育水平如此低迷,人们更多担心的是“养不起”。几十年来,那么多原本有利于养育的环境全都逆转为不利于养育的环境:机关企事业自办的托儿所、幼儿园不见了,安全的上学小路不见了,免费的街头儿童游戏不见了,低廉的求学成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全是高端的也是高价的服务。这些变化,一方面源于社会的自然发展,一方面也源于政策的挤压,一个以减少人口为目标的高压政策,一定会使相应的社会服务同步异化。

 

养育环境的恶化自然引起生育意愿的低迷。如不彻底改善养育环境,生育意愿是不可能恢复的。要改善养育环境,真是一项宏伟工程,涉及公共政策的各个方面,绝不是修订一下计生法就万事大吉的。比如:增加幼儿园、托儿所、儿童医院的供给,适当延长产假、给新生儿父亲相应的护理假、改变住房户型设计增加居室等等。



 

改善养育环境,本质就是要努力构建“儿童友好型社会”,让每一个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包括那些没按计划出生的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幸福地生活。这样才能让家长在生育养育中找到快乐,从而更积极主动生育。

 

此外,鉴于目前的生育形势来看,生育政策改革步伐仍然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需要 49 30641 49 15232 0 0 3328 0 0:00:09 0:00:04 0:00:05 3327。虽然,即使全面放开生育,也不会有太多家庭会生育三孩四孩,但在生育如此低迷的当下,继续限制有能力生育者为社会做贡献,是十分不妥当的。还有其他原来在控制人口思路下形成的各种规定、制度以及工作惯性,还都在给民众的正常生育行为带来多重障碍,更有一些基层计生干部,企图抓住最后的机会多捞一把是一把,都让想生的民众畏缩不前。

 

要促进生育水平的提高,必须打破控制人口增长的思路。如果继续沿用控制人口、限制生育的思路是无法实现提高生育率的目标的。这需要相关部门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对相关政策进行彻底的改革。否则,人口发展的方向一定会与社会走向背道而驰。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要把这一思想落实到位,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搜狐号三條出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婚姻法24条 | 冰花男孩 | GDP注水

高校性侵 | 女律师炫富 | 西湖大学

天降 | 百度监听电话 | 楼市松绑

点击“阅读原文”来搜狐参与更多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