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嫌狗吵刺杀邻居全家 报警管不管用你有数么

度一叨 狐度工作室 2018-10-21

如果邻居不好说话的,警方能不能严格执法,罚款或者“捕杀其犬”?


文 | 于 新

因狗引发的邻里冲突很常见,但这一次,冲突却演变成了触目惊心的血案。

宁波市高新区梅墟街道蓝庭花园小区,一男子王某某因邻居家养的狗常吠影响睡眠,心存怨恨。10月10日,他再去与邻居陈某交涉未果,回家取刀捅向陈某全家,造成三死一伤。


因狗叫纠纷情绪失控,造成惨烈的伤亡悲剧,王某某的行为自然逃不掉法律惩处。围绕狗的争端太多,网上的站队情绪激烈,可即便是再厌恨狗的群体,也不能认同拿刀行凶这样的报复行为。


但在警方通报中,还是有条信息很耐人寻味——“双方均未曾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报警”。这句话也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报警管不管用心里没数么”,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情绪。


“他为什么从没报警”,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问题的答案,可能关涉狗所引发争端该如何解决,如何避免冲突的失控。


就个案来说,王某某为何不报警,是不知道这种事情可以由警察出面解决,还是不相信警察可以有效解决?旁观者无从猜测,只能有待后续的信息披露。不排除他个人性格或者做事方式因素。但就网上的普遍情绪来看,对公权解决类似争端,确实信心不足。


而这种信心不足,恐怕不能简单归咎于网友不理性。就拿事发地宁波来说,今年7月份,在宁波民生e点通上,还有市民投诉违规养狗行为。市民就公共场所不牵狗绳的现象,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公安部门现在有没有在对违反规定的养狗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这块工作目前我们是怎么在做的?


第二,处罚过程中是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吗?难点在哪?


第三,如果被没有牵绳子的狗咬伤,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有明确规定吗?


宁波市公安局对此做了回应:治理这个问题的难点有人力、经费、决心等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如对流浪犬只的身份界定,对收容留检犬只后续处理的法律依据等。目前,公安机关正积极参谋建议,参与《宁波市限制养犬规定》的修改工作,力争在法规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流浪犬只收容工作。


截图于“宁波民生e点通”

虽然问答双方把问题聚焦在了流浪狗,但揭示出的问题其实有普遍性。狗的问题之所以难解决,一方面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执法上的“人力、经费、决心”问题。也就是说,警方在全面解决狗所引发的问题上,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尽管按照《2016-2017年宁波养犬安全管理规定》,其中有养犬不得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的条款。违反该规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捕杀其犬,吊销《犬类准养证》。

但是可以想象,面对狗叫这种极为普遍的问题,要有关部门或警方一一出面,给出到位的处罚,难度还是可以想象的。

以宁波公安局回复提出的“人力”来说,很多城市里确实警力有限,公安部门往往连人都管不过来,很难再抽出时间,负责城市中数十乃至上百万只狗。出现人狗纠纷时,能保证出警已经难能可贵了。即使警察出面干涉的纠纷,绝大多数情况下,养狗人受几句批评就过去了。

比如媒体报道过一个重庆的案例:李大爷被隔壁狗叫吵醒失眠,天亮后报警。狗主人表示了歉意。民警建议狗主人去买个狗的嘴套戴上,那样,晚上就叫不出声了。狗主人表示可以试试,再不行,就把狗弄回乡下老家。双方沟通还比较友善,但后续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如果邻居不好说话的,警方能不能严格执法,罚款或者“捕杀其犬”?至少这样的案例在媒体上很少听闻。

图片来源:拍信网


所以总结下来,要解决类似冲突失控,或者说要让大家对执法者抱有信心,方向是很明确的。正如宁波市公安局之前给出的回复——


尽快完善养狗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各城市虽然也有养犬规定,但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惩罚力度太弱。宁波的规定一般违法是“并可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比一下媒体报道的英国的相关规定,如果狗叫持续扰民,狗主人面临罚金最高达5000英镑。


此外,则是解决执法层面的人力、经费、决心等问题。其实以宁波相关的规定,虽然经济惩罚额度不高,但最严重的可以“捕杀其犬”,如果执法到位,本来也是有威慑力的。只是现实中,警察是不是“愿意”管这类事情,是最大的疑问。


不妨看媒体报道过的意大利一个案例,Trentino地区一只牧羊犬,因为叫声“扰民”,主人先后遭到警方两次罚款,第三次扰民时,警方直接把它带走并扣了起来。有了警察不厌其烦的执法,相信这类不规范养狗的事,就能少很多。


来源:搜狐号狐度出品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关键词


抢孩子 | 范冰冰 | 朱军

晒官职 | 萝卜招聘 | 儿童血铅案

滴滴整顿 | 吴小平 马云退休

点击“阅读原文”来搜狐参与更多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