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8岁公司骨干,涕中带血,鼻塞不适,以为是感冒,却诊断为癌症。

许云宝 药事网 2023-03-01


药事网—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成员单位。来药事网,加入超过5000位医院药师和医生的实名制社群。


作者 | 许云宝 头条号:肿瘤用药谈(三甲医院主治医师、药事网成员)


小王是一家公司职员,说是小王,其实年龄也不小,今年38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壮年。作为公司的骨干,小王平时工作繁忙,压力较大。这不,2月前就出现了涕中带血,因为回吸的鼻涕中只有少量的血丝,他就一直以为是天干地燥,没当一回事。老婆很关心她,一直让他多喝开水,血丝也是时有时无,他便没当一回事。


1月前小王“感冒了”,出现了鼻塞不适,有时还有点耳鸣耳闷,“工作太忙了,抵抗力都低了”他向老婆抱怨道。平时不生病的他,最近“感冒”也不好,吃了感冒药也不见效果。


这天早晨,小王像平常一样早起洗漱,整理衣领时好像碰到脖子有肿块,这下他有点心慌,马上喊来老婆,反复触摸之后,发现左侧的颈部有一个小核桃大小的肿块,这下小王再也淡定不了啦,向公司请了假,来到本市三级甲等医院就诊。肿瘤科的医师很专业,做了鼻咽及颈部磁共振,还有鼻咽镜活检,不查不要紧,一检查,还真发现了大问题:小王得癌症了--鼻咽癌,而且还不是早期!


(一)鼻咽解剖              


(二)小王鼻咽MRI



患者朋友可能对这个癌症不太了解,其实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鼻咽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鼻咽癌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并存在家族高发倾向。它的发病涉及多个基因之间或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目前较为肯定的致病因素有EB病毒感染、化学致癌因素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耳鼻症状、头痛、面麻、复视、颈部肿块是鼻咽癌患者最常有的主诉,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外侵的部位不同,生长的快慢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血涕:占初发症状的18%~30%,确诊时超过70%的患者有此症状。回吸性血涕一般为鼻咽癌外生型病变的早期表现之一,尤以清晨起床后回吸血涕更有诊断意义。


(2)耳鸣及听力下降:原发于鼻咽侧壁咽鼓管咽口、隆突的肿瘤常引发咽鼓管通气及内耳淋巴液循环障碍,造成鼓室负压,出现一侧耳鸣耳门、堵塞感及听力下降。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单纯一侧耳鸣耳闷也是鼻咽癌的早期表现之一,确诊时约80%的患者有此症状。


(3)鼻塞:肿瘤增大侵入后鼻孔和鼻腔,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单侧或双侧鼻塞,确诊时约40%的患者有此症状。


(4)头痛:初发症状为头痛的患者约20%,确诊时约50%~70%,多表现为持续性一侧的偏头痛。多因合并感染、颅内受侵以及肿瘤侵及骨膜、筋膜、颅底骨等相应部位引起。


(5)面部麻木:三叉神经受侵或受压可致浅感觉异常,约15%~27%的患者有面部麻木症状,是鼻咽癌前组脑神经受损发生率最高的症状。


(6)复视及眼部表现:主要因肿瘤侵及眶内、颅底、海绵窦、眶尖及眼外肌支配的神经而致。


(7)颈部肿块: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表现为颈部肿块,初诊时达40%~50%以颈部肿块为主诉,就诊确诊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达70%~80%。


此外,根据病情进展,还有张口困难、鼻咽大出血、脑神经麻痹综合征等表现。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专科就诊,通过耳鼻喉科常规查体、完善鼻咽镜、鼻咽MRI以及脑神经检查,明确诊断。


一旦确诊,也不用太害怕,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成熟,包括放射治疗、药物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等,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鼻咽癌总体预后相对较好。鼻咽癌的5年局部控制率已经上升到80%~85%。


本文前面的“小王”虽然确诊已不是早期,但经过规范的综合治疗,还是顺利康复了。治疗后的随诊复查很重要。


鼻咽癌治疗后随诊期限为终身随诊,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后1个月复查1次,以后第1~3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最长不超过4个月,每年做3~4次全面检查(包括实验室指标、颈部腹部超声、CT或MRI等),第3~5年内每4~5个月复查1次,最长不超过半年,每年至少1~2次全面检查。5年后每年复诊1次。


综上可见,随诊医学科学发展和治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接触病毒、化学致癌因素,均衡营养,保持心情愉悦,工作劳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可以更好的预防癌症的发生!


作者简介:许云宝(头条号:肿瘤用药谈)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放疗、化疗、靶向等治疗经验,善于制定个体化综合诊治方案。曾被单位委派英国UCL访问学习,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修学习1年,全方位学习肿瘤的诊治。开展线上患教多次,并利用云诊疗平台为广大患者服务。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多中心课题多项。


作者其他文章:《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为何会引起血压升高甚至高血压?》

近期焦点


《大明劫-飞沫传播里的王朝覆灭》

《一个完美的太空药房长什么样》
《男教师杀妻,只用了一颗降糖药
《医保限制的那些事之质子泵抑制剂的艰难处》
《48岁女性,双眼突出伴视力下降,医生这样说》

《70万天价续命针,除了价格,您更应该知道的还有这些》

《这个“隐形杀手”不可忽视!一张漫画揭开高钾血症的神秘面纱》

《用药不当险丧命,来院投诉暖心回—他犯了什么错误,又得到了什么》


上药事网小程序,看药事前沿信息


药事网原创文章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下载专区精选


《2019年超说明书用药目录》

《2019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药品管理法全文+对比解读》

《中国药学会医院用药监测报告》

《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

《质子泵抑制剂优化应用专家共识2020》  

《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附解读)》

关于加强儿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通知

                    药事网

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戳原文,看药事网全频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