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佳 ​章璐琼:青年律师进阶的避坑指南

懂律师的→ 律媒智库 2023-08-25

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大多是焦虑与迷茫交杂,长期忍受未来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业绩压力。

在执业过程中,哪些心态不能有,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道,拒绝低效成长,健康发展,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有话说。

01被动式成长心态

一名成功的律师绝对是内心自驱能力很强,至少我没见过躺着赚钱的律师。所以在执业发展过程中的大忌就是被动式成长,抱有打工心态。

律所不是学校,老板不是老师,这是一个残酷的竞技职场。律师行业本就不是一成不变就能解决所有的职业,所以如果抱着朝九晚五,到点走人,只要工资的心态,甚至有时候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工资收入与工作量不匹配,设定为剥削心态,那一定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而且随时会被团队或行业所淘汰。

如果想要在职业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有所突破,就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有明确的职业梦想和规划,化被动为主动。

当然,心态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转变,但是如果你坚定要在这个行业深耕发展,那么就必须要从现在开始调整了。

02过早定位专业化

专业化的律师当然是大势所趋,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就给自己贴上标签,当然这里要除去本身就是专业性、资源性很强的律师,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律师。

律师业务总体分为诉讼与非诉,现在很多青年律师会认为非诉业务高大上,才是大律师所为。上市、并购、私募等非诉业务,客户大,收费高,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使得很多青年律师排斥做其他业务。

但是,现实情况是,一青年律师资源不足使得大部分青年律师无法直接接触到这些所谓的上层业务,二未能充分去接触各个类型的案件,对于基础业务的专业都不够扎实,无法客观在执业初期就给自己做专业化定位。如果在一开始没有充分分析我是谁,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律师,我的优势在哪里,轻易定位,会给青年律师更多的限制。

所以,专业化律师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过程,不建议青年律师在一开始就贴上明显的标签,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专业化找到合适的定位才是正确之路。

03工作习惯的养成

形成好的工作习惯能够减轻我们在职场上的工作压力,也能够帮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自我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律师行业,每天接触的工作内容会比较多。

学会记录。计划本身也是一种记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记录可以帮助复盘工作,查漏补缺。在前一天下班前记录明天待处理事宜,第二天有条不紊的逐一完成;办理案件过程中对于每个案件建立案件进度表,方便自己及团队直观了解案件进度等等都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直接作用。

办公软件的运用。对于一些能够帮助我们做流程化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软件,可以高频运用。除了WPS,Word,Excel以外,还比如印象笔记、石墨文档、XMIND、白描、讯飞听见等等,大家可以结合自己不同的场景需求进行使用。

注重律师礼仪。注重着装礼仪,改变学生时代的稚气,置办两套得体优雅的基础色西装,用于接待客户;注重乘车礼仪,在与客户或者老板出行的时候可以参照国际惯例(乘坐轿车的原则一般是“右高左低,后高前低”);还有介绍礼仪、餐桌礼仪等等生活习惯转化至工作中,不仅能提升自我的修养,还能在工作中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其实,青年律师能学习,需要关注的点很多。成长就是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上述几点不完全但从现在做到改变,能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

做一个爱惜自己羽毛的律师,以上,共勉。

【认识作者】




张 佳律师(Joanna)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涉外与争议解决法律事务部主任

江苏省省级涉外律师人才库成员、江苏省司法厅合法性审查“国际贸易及自贸区管理组”专家库专家、东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江苏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

擅长领域:国际贸易、投融资、企业合规




章璐琼律师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企业重整重组法律事务部副主任、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杭州市温州商会律师顾问团副秘书长

杭州市法律服务志愿总队驻温州商会服务团副秘书长

擅长领域: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复杂民商事争议解决、破产与不良领域法律服务

【相关链接】

律动之星 | 张佳:我不喜欢运动,只是喜欢坚持以及可控

检察官眼中的“消极辩护”

@法先生,北京律协《严正声明》来了!

避免上当!律协发布三条提醒

“75后”田秀娟,履新山东省司法厅副厅长

训诫!律师按照“习俗”写了一张贺卡给法官,并附上2000元购物卡

30岁女法官辞职!一年后,她后悔吗?

698家 | 证监会公布《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律师事务所备案基本信息情况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