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朋友圈日更1285天,廖梦涵律师为何如此执着地“晒”?

廖梦涵 律媒智库 2023-08-25

导读

年轻帅气优秀的廖梦涵律师,连续更新微信朋友圈1285天。优秀的他,也因此变得更加优秀。

他为什么如此执着地“晒”?他究竟“晒”了些什么?他的经历体会,对年轻律师又有什么启发?

一起来看看他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朋友圈日更1285天后...这是我想写下的话

一、写在前面的话


为什么是1285天,因为起算时间是2020年1月1日,截至文章发布时,也就是2023年7月9日,一共是1285天。努力去做到,每天多则3条、少则1条的朋友圈日更。

其实在2020年以前,也有持续发朋友圈的意识,但是没有下定决心日更。2020年初疫情的出现,很多“大事”干不了,只能找到一条“小路”尝试、坚持。

疫情三年中,直至后来的今天,几乎没有断更过。而且我也曾在同事面前“夸下海口”:我的朋友圈日更,要更10年。也就是说持续不间断,至少要更新3650条。

所以,有了今天的题目,有一点点的标题党的味道。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2023年下半年,但“一切皆可线上”的职业惯性和习惯依旧持续,甚至越来越强化。

青年律师们,常苦于案源发愁,常不被看见而觉得无处发光,常因为想达到的目标与目前的处境的落差,而感到焦虑。

其实,反而最容易忽视的是平常应该做的动作,比如用心好好地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树立鲜活、真实、立体的自己,应该是每位青年律师的必修课。

为了不打脸,我目前在坚守着。当然不止我一人在坚持,周围很多青年律师在持续日更。如果把眼界放在全国,那就更遍地开花了,用我媳妇的话说“朋友圈日更,就是一件喝凉水的简单事,你有啥可讲的?!”

慢慢地走出来看这个行业,会发现真的有太多的优秀同行们,清一色日更族,甚至打招呼方式都是互留个人公号名片。

所以应验了那句话: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早晚遇到什么样的人。律师,也是同频的人,更容易走近。


二、发好朋友圈的意义


1

永远真诚,持续开放,打开一扇了解你、认识你、走进你的窗口


一名微信好友,如果与律师有同频性,那么他在与律师未曾谋面之前,了解、判断律师画像,最简单、高效、直接的动作就是点进律师的朋友圈。如今越来越多的同行,认同做律师就是做客户。如果你遇到的也是一位热爱分享、喜欢记录、有共频的客户,那么在信任基础打造上也许无需多言。

就好比谈恋爱,如果两个人有共同的话题、价值观,在了解彼此上直接去省去了很多精力与时间,能走在一起的概率自然也很大。

怕有人看到你的私生活,怕有人看到你的工作状态,是给自己上的内心戏。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人关心你。那些发现你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恰恰是关注你的人。而你刚好为对方关上了一扇窗。

有时候,当我们明白自己本就是一名普通律师,明白中国律师本就是一个普通职业的时候。就能放下诸多的心理包袱,去掉本不存在的枷锁。

02

青年律师需要一个真实、立体、饱满的自己


朋友圈并非单纯的心灵花园,它记录了我们职业生涯的酸甜苦辣,它反映出我们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律师朋友,进而让潜在客户群体最终认识、了解、信任、选择我们。

也许有人说,见过的大佬都是从来不发朋友圈。可能很快就会有人补一句:“那只能说,是你见过的大佬太少了。”

其实我们忽视掉一个律师职业的常识:80%的律师都是带着普通背景、普通资源、普通条件,孑然一身地投入了律师职业的茫茫大海。看到的“大佬”不发朋友圈,是以结果倒推过程,却全然忽视是否需要审视自己的方方面,忘记自己是否自带资源和自带渠道的现实,更忘记了如今的时代特征和客户找律师的思维习惯。

出来“混”最关键的是什么?是出来。当你发现既有不靠朋友圈这种私域IP工具展示的大咖,也有每天日更亦能做成为行业标杆的大咖时,才能看到多彩的世界。

青年律师需要一个真实、立体、饱满的自己,向所有人展示你自己,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03你办的不是别人的案件,而是自己的人生


起码我周围的伙伴们,目前还极少认为青年律师完全不需要用心发好朋友圈。都认为需要发,需要用心发。但是做到与没做到,坚持与没坚持到则是另一回事。

如果在总结年度个人盘点,以及年度案例汇总的时候,如何能做到比较轻松就能完成?最好的办法就是,翻开自己丰富、立体、真实的朋友圈。因为平时已经积累了素材,已经养成了职业习惯,水到渠成。

如果不记录,就像没发生。生命的本质是一段时间,是一段旅程,记录好自己的身边的美好的人与事,优秀的成功的案例手记,就构成了我们整个职业生涯和生命线。

“死生亦大矣”,那就将更大的意义赋予给中间的过程。对待每一件小事的态度、方式与动作,构成了我们的人生画卷。毕竟活得好,也是生命的一种自觉。

“你办的不是别人的案件,而是自己的律师职业生涯”,正是这些普通的点滴,构成了我们饱满、丰富与真实的职业生涯。


三、如何发好朋友圈


01

晒律师的真实职业状态——“把你的后台努力,搬到前台来”


不表达,别人不知道律师的背后工作长什么样子。不表达,可能无法让别人记住你的特点。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则是万里挑一。“任何行业,最怕的就是你这个人好像没特点。”

有效表达,是青年律师树立IP的一个必然路径。让所有人知道,哦,原来律师的后台是长这样子,是和原来影视剧中是不同的。这样做,是不是你就能律师群体里慢慢变得有意思,慢慢变得有特点呢?从而对你,过目不忘。

02

晒有血有肉的人和鲜活的生活——“乔哈里视窗的神奇效应”


有一句话叫,表达越具体,越有故事性,越会增加信任感。除了职业身份之外,我们还是一名老公、老婆、父亲、母亲、朋友、恋人、同学,还是一名合伙人、专职律师、律协成员、社会公益志愿者等等,从各个身份和各个角度出发,大方晒出自己的真实生活,真实故事,过去与现在。

只有这样,我们才塑造出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人。我大胆地认为,这就是无论AI技术如何进步,都无法替代的人类价值所在。努力去成为让更多的人所喜欢的律师,自然而言就会走上一条相对轻松的“少有人走的路”,成就自己的律师职业生涯。

03

晒出你的同事、老师、团队、律所——“爱要勇敢说出口”


为什么要晒出你的同事、你的老师、你的团队,以及你的律所这样的大平台。就是因为对别人的赞美,是一种高级的赞美。

“人以群分”,你所在的平台是优秀,那么你自己一定也是优秀的。

04

晒资质、荣誉、成绩等——“晒着晒着就优秀了,足够优秀时继续晒”


时代发展到今天,很多人的微信好友中,做律师的可能就不下5位。避开其他因素不谈,你凭借什么突出自己的显著性、立体性?如何让别人能记住你?

那就是一定要晒出自己的资质、荣誉和成绩,这是你的付出应得的回报,也是真实的成长过程。

05 晒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你能好,是因为很多人希望你好”

自己肯定自己,是一种自信。别人肯定自己,是一种品牌。当遇到客户的肯定时,就是应该需要我们感谢信任、大方晒出的时候。客户的感谢信、锦旗,同事的赞许,行业的表彰,单位的荣誉,都是来自于他人的一种肯定。

“你能好,正是因为很多人希望你好。”当遇到别人的肯定时,就应该把这些要素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作为幸福职业道路上的添加剂。但如果一开始就定位到能挣到多少钱上,就容易陷入焦虑,因为自己会发现原来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律师并不是商人,赚不了大钱。但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过上健康、自由、富足、体面的生活。

06

晒别人好文章,转发要走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晒别人的好文章,转发要走心。当同事甚至外所的同仁们,写完一些好的文章时候。我们的转发,应该是真诚的、走心的,否则会导致形式大于内涵。写上几句推荐语,并没有那么复杂。可能就是一个等红灯的时间,也可能下午喝杯茶的时间。

当别人,打开一名律师的朋友圈,整整齐齐就是链接,而没有附上任何读后感、推荐语。作为一名观众,他的阅读体验是如何呢?又能靠什么,激起大家继续了解你、走近你、认识你的意愿呢?

07

晒愿景、使命、价值观——“从专业律师走向优秀律师”


成为一名专业律师,靠的是案件与时间的积累,是一种被动结果。但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必须要有利他的精神和一些情怀在,是需要主动追求的。一家组织,需要愿景、使命、价值观的,个人的发展也同样需要。

愿景是一种理想状态,关乎到底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律师。使命,是想没想好自己的定位、角色。而价值观,则是一种人生道路的选择,是一种取舍、是非的判断。这些看似虚无的东西,也能通过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朋友圈这样的私域工具,去有效表达案件办理、职业体悟、所见所思等内容。

以上,就是我想写下的话。




【近期热点】
青年律师敢“秀”善“秀”,才会优秀!
为何?这位主任逼着律所公号——日日更新、篇篇原创
一地司法局专项行动:整顿和规范法律服务市场
明目张胆!盗用“千人”大所名号,设置虚假办公室招揽客户
2万+名律师怒了,因为这条“嘚瑟”的朋友圈
12位 | 最高人民法院领导,认识一下
江苏高院答复:有些岗位为何排除“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报名资格
孙劲松:公开报道恶性案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江苏又一地宣布:7月1日起,向立案当事人提供全国户籍人口信息查询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