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这位主任逼着律所公号——日日更新、篇篇原创

李风 律媒智库 2023-08-25
编者按:
日日更新、篇篇原创,江苏海辉律师事务所把律所公众号既当作品牌宣传的窗口、普法宣传的载体,更当成青年培养的舞台。
近期,律所举行“青年律师写作座谈会“,主任李风律师从为什么要坚持写作、文章写给谁看、素材哪里有、内容如何组织、标题怎么拟等五个方面,与青年律师分享自己的体会。他的分享极具参考性,推荐。

“日日更新、篇篇原创”,海辉官微已经坚持了数年。
我们文章的质量可能还参差不齐,甚至难免差错,但是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官微没有外包,都是我们律师自己写、自己改、自己发。
作为一家律师事务所,能做到全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推送,篇篇原创,已经很不容易了。
据我有限的观察,无锡近400家律所,能做到“日日更新、篇篇原创”的也就这么三四家,这份坚持的含金量不亚于我们海辉墙上的那些奖牌。
在此,我代表事务所、代表全体合伙人,感谢大家的坚持,特别是要感谢海辉青工委的各位小伙伴,感谢坚持写稿投稿的“写手”们,感谢每天不停催稿发稿的“兼职编辑”行政。
行百里者半九十,小事坚持了就是大事。
为了做到这份坚持,我们设立了“辉泽写作计划”,投入一定的管理费用,鼓励青年律师多写稿、写好稿。
为了将这份坚持继续坚持下去,不断完善“辉泽写作计划”,不断提高文章质量,我们今天召开青年律师写作座谈会,就其中的相关问题和各位青年律师做一个交流,期待能对大家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坚持写作?
我们海辉为什么要这么重视青年律师的写作?
大家都知道,“能说会写”是律师的基本功,写的内容不仅是指法律文书,还包括各类文章论文等,甚至包括律师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写作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积累的过程,就是律师思维训练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发现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也帮助了所内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提高了执业技能,打造了个人专业品牌。
普法宣传本就是我们律师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正是因为这么多年的坚持,普法宣传工作才成为海辉品牌的鲜明底色。每年那么多的普法文章、那么多的普法培训、那么多的普法产品,“能说会写”的海辉律师越来越多,海辉无愧于挂在墙上的那些奖牌。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官微推送的坚持,普法宣传的坚持,背后其实也是我们对律师行业发展规律的思考,也是我们对律所发展路径的选择。
海辉当然还在发展初期,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历经十一年的发展,我们毕竟从五人发展为近百人规模,营收总额多年稳居无锡前十。
我们没有什么技巧,更没有套路,我们有的就是这份坚持,“结硬寨,打呆仗”就是海辉成长发展的方法论,这也成为海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份坚持的文化吸引着优秀年轻律师加入海辉,并在海辉大家庭中迅速成长。
当然,最美的风景总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正如海辉的发展正在向新阶段攀登一样,我们的“海辉写作计划”也要不停升级打磨,我们的微信普法写作也要进入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第二个问题:文章写给谁看?文章是写给谁看的?这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最最重要的问题,爆款文章都是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我认为,我们律师写文章,就是写给两类人看,即法律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法律专业人士是指律师、公检法、法务人员等;非专业人士是指没有法律背景的其他人士。理解好这个区分极为重要。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目标很重要,但目标也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海辉对于官微的定位也曾经迷茫过。
原来我们认为,专业的律所、专业的律师当然应当写专业的文章,为了运营好我们的官微,就动员大家写专业文章。大家都知道,写给专业人士看的,就一定要理解专业人士的需求(即他们想看什么),要用他们认可的表达方式,写出有专业价值的文章。但是写一篇三四千字的专业文章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我们天天逼大家,官微几天发一篇,结果是专业人士没有印象,非专业人士看不懂,效果并不好。
后来,我们反复讨论,最后确立了以非专业人士为主要阅读对象,以“天天推送、篇篇原创”为定位。
确定了这个定位,那么我们就要从形式到内容、从标题到语言,符合非专业人士的口味,只要不出现专业上的差错,一定要投“其”所好,满足非专业人士的需求。
言于此,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说专业文章青年律师不要写,我认为一样也是要写,甚至要多写,尽管未必有很强的专业深度、未必有前沿的的研究价值,但研究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成长,并且至少可以证明你是专业的律师、你有勤奋的态度。特别是对于非专业人士,他可能不能完全看懂你写的内容,但他可能会认为你是专业的律师。
要特别提醒的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文章,一定一定要对专业问题有最严格的把关。如果专业问题出现差错,专业人士看到了,不但起不到宣传推广的效果,甚至还会贻笑大方。
第三个问题:素材哪里有?
好素材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和阅读量的起点。
在我看来,关键是要理解阅读者的需求,要有运用的场景。
如果这个文章是写给企业家看的,一定要理解企业家关心什么、需求什么、应该做什么。
如果是家事方面的,一定要注意未婚人士关心什么、已婚人士担心什么、准备离婚人士需要准备什么。
其实,这种对客户的理解力,不仅是写文章的关键,也是我们接洽业务、服务客户的关键。成功的律师对客户的需求都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客户的需求有精准的把握,甚至还能迅速的掌握客户的性格特点、察颜观色到客户的喜怒哀乐,以客户认可的方式沟通交流、提供服务,从而获得客户最大程度的满意。
可能有青年律师会说,我执业时间不长、经办案件不多,这些需求我不知道或者无法准确理解。“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对律师职业的领悟,需要我们的长期积累。但并不是没有捷径可走,以下四类题材其实可以信手拈来:
第一类,日常接到的大量咨询,就是最有价值的素材。
尽管可能只是一个朋友咨询你,但我相信一定会有其他人关心同样或类似的问题,所以将朋友咨询你的问题以最快速度写出来,就是最有效的宣传和积累。
其实此类文章也很好写,无非是将你解答咨询问题书面化,一般包括咨询问题、法律规定、律师分析、操作建议等几个部分就可以了。
海辉之前有一位律师,她个人的微信公众号长期坚持,非常有价值。她发的文章尽管很短,甚至部分问题很浅显,但都源于真实的咨询,都是她的客户、她的朋友碰到的真实问题。
接受咨询是我们律师最常见的工作内容,我们很多律师,咨询电话打完了,微信聊完了就结束了,但是我们这位律师接到这些咨询后,就去研究、就去总结,并且写出来,发到公众号上,长期坚持,其价值是不言喻的,事实上,她也得到了成长。
第二类,自己经办的真实案例。
我多次说过,青年律师一定要在办案的第一线,因为办案才是律师成长最快的路径,办一个案件,不仅可以收一笔律师费,还可以交一批朋友(委托人、对方当事人、对方律师、司法人员),更要搞懂一批相关的问题,而写文章就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案件办结了,卷宗装好了,我们很多律师认为这个案件的工作就结束了。其实,在我看来,这里面至少可以写两篇文章。
一篇是专业研究文章,这个案件涉及哪些法律专业问题、双方是如何抗辩的、有无更好的办理思路等等都值得研究或写出来;
第二篇就是将案例写出来提醒其他人,这是最鲜活的素材。
现在有人咨询我问题,我首先就想我们海辉是否办过类似案例,官微是否有类似文章,如果有,我就直接发给咨询者,并告诉他,我们海辉办过类似的案例,或者说研究过类似的问题,效果真的要比百度截图一下或网上找一篇其他律师写的文章发给对方好上百倍。
20年前,我刚从法院辞职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承接了封某抢劫案,这也是我从事律师工作后办理的第一件刑事案件。
此案办结后,我写成了办案手记——《为责任而辩》,后来公开发表在当时的《律师与法制》杂志上。去年,我将原文发在海辉官微上,受到很多微友的转发。
每当有刑事案件咨询时,或有青年律师和我交流时,我就将此文发给他。
内容可能粗陋、文笔难免稚嫩,但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执业之路、珍藏人生记忆,多么有意义啊!
第三类,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的律师评述。
我们天天在刷微信,新闻天天在发生,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可以从法律视角进行评述,以一个律师的视角对这些新闻或现象写出来,这些都是很好的题材。
其实此类文章也很容易写,将新闻事实用500字归纳一下,用500字将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分析出来,再用500字站在律师的角度对此进行评论和评述,这样2000字左右的文章就出来了。
当然,这样的文章,一定要注意时效性,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文章写出来。有人批评这为“蹭热点“,我认为,我们的律师就是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蹭热点“,敢于对社会时事发出自己的声音,其实这同样也是律师的一种社会责任,关键是要言之有物,不能“白蹭“,文章要有一定质量,不能“瞎蹭“,跟热点并没有错。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5斤芹菜被罚6.6万元,进价1.2元土豆卖2元被罚30万,小餐馆卖一盘拍黄瓜被罚5千等新闻,我们李荣华律师就写了一篇《如何突破“卖5斤芹菜被罚6.6万元”之执法困局》,“蹭”了一下热点,效果就非常好,我们多家行政机关客户的领导来和他交流,并邀请他去作讲座。
第四类,裁判文书网中的案例。
现实总比故事精彩,裁判文书网不仅是我们律师学习加油的“图书馆”、也是我们工作不可缺少的“资料室”,更是电视电影编剧们的最大“素材库”,我们青年律师要充分利用好裁判文书网这个万能的“宝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在所里经常说,我们青年律师如果想要迅速提高自己,就是要多看裁判文书,其中的原因和方法,我和其他律师都在所里作过分享。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不仅关注其中的法律问题,还要注意收集可供写作的素材,看是否有现实中运用的场景,是否有一定的故事性,是否能给非专业人士以启示。
第四个问题:内容如何组织?
青年律师初学写文章,素材和结论可能都有了,但有时候还是写不出,或者写出来的文章阅读量也不大,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准确理解微信普法文章的独特性,文章内容没有组织好。在此,我分享几个所谓的方法或者说技巧。
第一:观点,观点还是观点。
世界上当然没有绝对的东西,但是一篇文章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和明确的观点。
我不太喜欢说那些“正确的废话“,正如我不太喜欢和那种“四平八稳”,没有个性特点的人交朋友。
我们写一篇微信文章,就是要围绕主题和观点展开,微友们看完了,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并且最好能“记得住、用得上“,只有这样这篇文章才是有价值的,也才会有阅读量。
普法文章最好是短平快,原始的案情可能是复杂的,我们要围绕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需要对内容进行取舍。
基于手机阅读都是碎片化,又是非专业人士,我建议大家尽量用短句,重要的观点要表达得直截了当,并且要反复提醒。
另外,一个案件的事实往往很复杂,也会有很多争议焦点,但是我们普法微信文章,我建议一篇文章一个主题,这样才容易让微友“记得住、用得上“,比较忌讳面面俱到、观点分散。
第二:案例,案例还是案例。
海辉官微坚持几年来,我作过统计,最受欢迎的文章就是“以案说法”,案例总比空洞的说教好。所以,我们推荐写案例的“三段论”,即案例简介、专业分析、律师提醒。
案例简介,就是用三五百字介绍案件情况,其中的争议焦点,相当于法院判决书的“经审理查明“部分。
专业分析,就是基于案例简介部分的介绍,围绕主题进行法律分析,类似于法院判决书的”本院认为“部分。
律师提醒,类似于法院判决书的”判决如下“部分,就是要点明文章的主题,同时要从实操角度,提出建议性的意见建议,对于容易弄混搞错的部分、容易掉进的陷阱进行提醒。
比如,最近几年,我们办理了多起因为违法减资而导致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案件,现在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元创新”,企业认缴的注册资本也是一家比一家高,这个主题的运用场景非常广泛。
也有几位律师写了类似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我们就不仅需要从法律角度分析违法减资的法律后果,还要反复提醒企业家审慎确定认缴注册资本的数额。
当然,如果能从律师角度,再延伸到确定注册资本数额的考量因素、减资的必要性判断、合法减资的程序要求等企业家关注的实操问题,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第三:律师也要学会“讲故事“。
有些青年律师,写法律文书写得很好,于是就用写法律文书的办法来写微信文章,但效果却未必好。
还有青年律师,将判决书的“经审理查明”部分,直接复制粘贴后,就变成一篇案例分析了。
其实,这里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要用非专业人士喜欢的方式和语言将判决书“翻译“成受欢迎的普法文章。
还有,法院的判决只是给出是或否的答案,不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的方法。所以,除了“翻译‘,还要有思考,要告诉微友应该怎么做,要注意哪些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写一篇受欢迎的微信普法文章可能也未必比法律文书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文学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微信普法文章来源于真实案例,但同样也可以高于案例。
为了更精准、更集中地说明一个观点,对案例的事实部分适当加工是完全可以的,甚至也是应该的,对于那些和主题无关的情节和细节要作必要的删减,不必如判决书那样面面俱到。
不会讲“故事”的律师不是好律师,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写文章如此,培训授课如此,说服法官难道也不是如此吗?
律师如何讲好“故事”,这同样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以后找机会再和大家作专门分享。
第五个问题:标题如何起?
有人说,起一个好的标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此观点对于微信阅读尤其如此。
手机阅读是碎片化的,所以内容肯定是短平快的,很少有人在手机上会看上万字的长文。
一篇好的文章,好标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一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没有好标题,人家根本不会打开;没有好的第一段,人家根本不会阅读下去。
我们不要做“标题党‘,但每篇文章一定要尽量起一个好的标题。
如何起好标题,我认为标题一定要短。律师囿于自己的专业思维,总以为要用足够长的字数标题才更规范,否则标题可能就不严谨周密,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没有专业错误,标题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其次当然是要吸引人,这个方法,网上有大量的文章,大家可以借鉴,恕我就不展开了。
如果说好律师是“熬”出来的,那好文章当然是写出来的。
我已经“熬”了二十年,还在“熬”的过程中,而青年律师的执业之路才刚刚开始,我希望大家在“熬”的路上能有写作相伴。
我相信,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看似并不惊艳的一案一文,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让我们看到坚持的意义,让我们和海辉一起加油!
【作者简介】

李 风,海辉律师事务所主任,江苏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无锡市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END


编后:

看完李风律师这篇分享稿,小编感到惭愧和压力。一位法律人,对新媒体有如此深刻全面的理解,真是令人佩服。在第五部分,李风律师提出了标题的重要性。如何为李律师的文章配一个醒目的题目呢?

小编们群策群力,想了三个备用标题,并在小范围进行了测试,最终选择了现在的标题。

对于这篇文章和标题,不知道您是否满意?还有什么高见?

【相关链接】

该出手了!中国律师苦“法律服务公司”久矣!

出手了!“北京大律法律咨询”运营中心被责令整改

法律咨询公司涉嫌违规经营,律协出手了!

避免上当!律协发布三条提醒

张律师实拍:看守所前的震撼一幕

@法先生,《严正声明》来了!

第十届全国律协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名单公布

四十二楼的风景,一种置身云端的美丽

检察官眼中的“消极辩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