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痛悼念华东政法学院创建人之一唐培吉先生

唐培吉先生于2月5日12时14分在新华医院仙逝,享年93岁。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唐培吉先生!


唐培吉,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1930年6月29日出生在上海。唐培吉先生为华东政法学院创建人之一,曾任复旦大学分校历史系主任、上海大学历史系主任、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兼法律系主任、同建律师事务所主任、《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曾任上海党史学会会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名誉会长。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获上海市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终身荣誉奖”。


唐培吉先生长期从事中共党史、抗日战争史、中国现代史的教学研究,为此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著有《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上、下)、《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两次国共合作史稿》《抗战时期的对外关系史》《上海抗日战争史通论》等多部专著,并主编 《中国历史(现代)大事年表》《辞海·中国现代史分册》。此外,唐培吉先生为上海学和来华犹太人研究的倡导者。在复旦大学分校(后为“上海大学文学院”)任教期间,成立“上海学研究所”,开展上海史和犹太学研究,主编《上海犹太人》,发表《上海学研究若干问题》《犹太学刍议》等百余篇论文。



《史苑拓耕——唐培吉先生口述》序

文 | 张 云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上海大学历史系王敏博士打电话给我,要我为她所整理的《史苑拓耕——唐培吉先生口述》一书作序,我几乎不加思索就答应了下来,并要她将文稿发我,以便学习参阅、提高认知,避免因评价不当而有损先生口述之质地。



唐培吉先生是我最为尊重的一位师长。作为后学,我有幸与先生有过一段同事的经历。我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入伍,成为福建基地一名人民海军战士。提干后不到两年,被推荐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75年毕业后转业留校,分配在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任教。翌年,先生等一批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国革命史教研组的教师10多人并入历史系,加盟现代史教研室。此后,大凡系室活动,先生都积极参与。他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特别是每每带有磁性的讲话发言,以严密的层次感和逻辑性,紧紧扣住听众的心弦,更使我这位来自海疆的新教员佩服得五体投地,先生自然而然就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1979年,复旦大学成立分院,先生被派去组建历史系,就任系主任。整整3年多时间的同事生涯一晃而过,但先生的强大气场始终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在复旦大学历史系主讲中国现代史等课程时,先生在学界已经名声鹊起。他参与撰写的几部著作如《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等,就成了我备课及攻读硕士学位的案头参考书。1985年他所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上、下册)问世,更让我得益匪浅,获得了从抗战史ABC的学习到进入抗战史研究领域的飞跃。这部一百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在国内研究抗日战争史通史类著作中莅于首席,他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抗战史研究第一人,并在中共党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奠定了大师级人物的基础。而后,唐先生以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不懈耕耘、努力攀登,在创新和超越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凸显其独特的学术智慧。


先生又是我参与上海市社联学会工作的引路人。虽然我是“文革”后恢复的上海市历史学会和新成立的党史学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最早会员之一,但到1987年,我被特招到上海空军政治学院,这是我第二次入伍。从海军到空军,以后学校转隶总政治部,我又穿上了陆军军服,从戎三军,我致力于军校的军事历史与军事史学的研究,与上海市社联学会工作渐趋疏远。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叶,随着军地合作的加强,上海社会科学界五路大军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全面。当时,我正主编一份军事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军事历史研究》,并承担军事学硕博研究生的带教,工作相当繁忙。但在先生的鼓动下,我参加了党史学会活动,并接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务长朱华教授担任的秘书长一职。1998年,我以党史学会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上海市社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并被推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2002年10月上旬,在先生的竭力推荐下,我接替先生担任第七届学会会长,先生为名誉会长。之后,我连任第八、第九届学会会长,共三届历时13年另8个月之久。由于先生教诲有方,我也能够萧随曹规,学会大事均向先生讨教,在先生强有力的关心、支持下,学会每年都被评为社联优秀学会。2012年下半年,党史学会还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我代表学会在上海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工作会议上作《加强学会建设,推进学会发展》的发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先生的鼎力相助和潜心指导!2016年5月下旬,学会召开第十届换届大会,上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忻平教授接任会长,先生与我都随了心愿,并都被聘为学会名誉会长。至于我参加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活动,并先后就任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会长等职,也是在先生的引荐下实现的。


10年前,党史学会为庆贺先生80华诞,编纂了《史苑拓耕——唐培吉学术论文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我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莲英为该书作序。为惜史存墨,我把当年序文中的几段话摘录如下:


《史苑拓耕》除见长于内容丰厚、史料详实、观点鲜明、视角独特等特点外,本人以为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体现在“拓耕”两个字上。


所谓“拓耕”,关键在于敢为天下先。综观唐先生的学术成果,诸多篇目均列于同类之首。如上文所述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上下册)、《两次国共合作史稿》《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上海抗日战争史研究丛书》等,在同类著述中名列前茅,为同行之先。


所谓“拓耕”,核心在于敢为天下新。创新是学术研究的不竭源泉。唐先生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始终致力于新学科的开拓,被学术界传为佳话。他在《上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文中,首次提出要建立“上海学”,呼吁学界关注。他在《延安学刍议》《延安学的核心内容——群众路线》等文中,首次提倡“延安学”,为“延安学”的问世揭开了序幕。在他《犹太学刍议》《犹太学研究发展的轨迹》等文中,又倡导“犹太学”。他接二连三地思考新学科的建设,既体现他可贵的学术创新精神,又展示了他坚定的使命意识。


所谓“拓耕”,重要的还在于敢为天下争。作为学术界的大家巨擘,唐先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不重复于前人的定律,而是敢于思考、勇于争辩,旨在复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探索客观的发展轨迹。他在《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社会主义改造的再认识》等文中,对诸多传统说法给予新的判定,有根有据、入木三分,令人折服。


时间如流水,弹指一挥间,一晃10年过去了。2020年是先生90华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史苑拓耕——唐培吉先生口述》即将由上海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一部“史苑拓耕”,前有论文集,后有口述篇,相得益彰,基本上可以反映先生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和学术贡献。回望十年前对先生“拓耕”的解读,深感认知之不足;今读“口述篇”,却见先生拓耕之“史苑”,更觉内涵之厚重! 


唐代《史通》作者刘知几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才少。夫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梗楠斧斤,弗能成宝。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刘知几所说的“才”,指的是治史之人对于历史研究成果的表达水平;“学”,指的是治史之人所应当掌握的知识;“识”指的是见识,即治史之人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能力;而“善恶必书”,则包含了治史之人应当具备的史德。重视史才、史学、史识、史德,是治史之人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素养。然而,能够集“四史”于一体者可谓“世罕兼之”,而先生做到了。这方面,先生称得上是当代治史之人中的一面标杆。先生也认为:“中国修史传统渊源深远,有着世界上最为完备的修史制度和优良史风,史家具有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博大精深、秉笔直书的学风,重视史才、史学、史识、史德。这也是我做历史研究追求的境界。”


先生之史才,世人有目共睹。先生何以如此感叹“人间正道是沧桑”?是自身经历之使然!他出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成长于战乱的年代和火红的岁月。他的治史之道,是在历尽社会动荡、政治运动和行政管理等场景变迁,经过艰辛的磨砺,依靠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在自我选择中逐步铸就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生不辞劳苦,勤劳耕耘,在事无巨细的繁忙工作中挤时间,在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中打基础,终于厚积薄发,经过40年的精耕细作,取得了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他撰写的论著共达130种以上,约800万字左右。“这些成果大致可以归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抗战史、新四军军史、中外关系史、犹太学、延安学和上海学等学科或研究领域”,足见先生在史学领域不仅具有博大精深之功底,更具有触类旁通之能力。先生之史才,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彰显。


先生之史学和史识,当然体现于丰厚的学术成果,但更为重要的还体现在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水平上。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实为治史之人必要之遵循。先生认为:“历史研究要建立在史料基础上,搜集史料要找尽可能发掘的原始资料,并通过考证核实,使之翔实确凿,有根有据。”他指出:“历史研究要有哲学思维,应有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要实事求是,回归历史的本来面貌;要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到历史是由诸种因素合力而形成发展的,看问题要求全面,不能失之偏颇;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来研判社会的进退与发展;摆正社会活动中群众、政党、领袖的三者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要有辩证法,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或多重性,要看到事物会从量变到质变,要看到事物的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不然就会形而上学、片面地看问题。”他强调,治史之人“更要独立思考,要出观点,做到论从史出,既不可以论带史,亦不是史料堆砌;撰写文字只重平直朴素,不求词藻华丽;要注意和掌握好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差别,学术研究可百家争鸣,宣传教育按政策规定。”先生的治史之论,政治导向和问题意识极其鲜明,史学、史识智慧之光闪烁其字里行间,质朴但深邃,实为治史之金玉良言!


先生之史德,是学界公认的。按照刘知几的标准,史德则为“善恶必书”,这显然是狭义之史德。这方面,先生是不折不扣地做到了。先生研究历史,历来强调实事求是。识信史、辨伪史,写真史,实事求是地将历史事实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于考察,在历史的陈述中总结历史的教训,探求历史的规律。极不人云亦云,更不东拼西抄,诚如古人所言,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德务于真,先生之史论和史述,是为真史之史,无假言之说。但“文如其人”,我所评价的史德还在于先生的道德风范和人格品位,特别是为社会文化进步所作出的示范功能。他多次明确表示:“我做历史研究的目的是学史、修身、资政、育人”。只因为如此,先生也获得了不少学术方面的荣誉,他主编的《社会科学争鸣大系·历史卷·党史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政治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10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丛书均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86——1993年)、(1986——1993年)及(2000——2001年)著作类一等奖。特别是2017年,先生被评为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终身荣誉奖,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先生的座右铭是“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做爱国爱民的实事”。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胸怀坦荡,无私无畏;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坚信马列,矢志不渝。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后学,我不仅仰慕他有过多少的传世之作,培育过多少对他“生命的回响”的莘莘学子,更仰慕他身体力行的道德文章。祝愿先生学术之树常青,笑口常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是为序。


庚子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于五角场寓所


来       源:微信公众号“上海史研究通讯”、“淞沪馆”

深切缅怀王者宛同志
沉痛悼念著名的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者孙彤
沉痛悼念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原副院长刘常坤教授,享年64岁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

著名浙商、杉杉股份董事长郑永刚逝世,享年65岁

沉痛悼念吴宗锡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心理学家与教育理论家燕国材教授

重磅福利来袭:免单、抽奖、红包、游戏、兼职,全部都有!
本公众号提供的基本服务!学术之路(问津学术)2023年限时开放优惠购物交流群!
广开教育之路视频号好物推荐视频汇总1
广开教育之路视频号好物推荐视频汇总2
广开教育之路视频号好物推荐视频汇总3

沉痛悼念中国白酒泰斗梁邦昌先生

沉痛悼念姜岩教授

沉痛悼念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原校长齐栋同志

深切缅怀我国著名心脏病学家黄震东同志

沉痛悼念著名血液病专家、国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先行者纪树荃教授

沉痛悼念梁晋才院士

痛别!消息传来,又一位去世…
沉痛悼念名老中医滕义和教授
沉痛悼念秦裕权同志
沉痛悼念张学海先生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光明网:大学校园应该开放,这没什么疑问
国家能源集团原副总经理李东,被查
沉痛悼念清华大学陆大䋮教授
沉痛悼念深圳市人民医院陈递林教授,享年59岁!
沉痛悼念北方工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贡献奖获得者齐东旭教授
沉痛送别广霖老和尚!董安生教授追思会启事
沉痛悼念著名文化学者毕亚丁先生
蒋力行先生讣告及生平
沉痛悼念海钧教授

沉痛悼念吴中如院士

沉痛悼念著名摄影家廖衍强同志

国内多所著名大学名誉教授星云大师圆寂

沉痛悼念著名辞赋学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家、民歌学家万光治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知名经方学者娄绍昆先生
沉痛悼念罗光楠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常留柱先生

中央纪委原副书记王德瑛同志(正部长级)逝世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卞度宏教授沉痛悼念卢乐珍教授
深切缅怀周玉英教授沉痛悼念北京大学王恩涌先生
沉痛悼念中国人民大学赵大伦同志沉痛悼念我国著名乳腺外科专家黄汉源教授送别!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教授陈启智中将逝世
沉痛悼念饶兴武法官
沉痛送别朱正文先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切缅怀沙叶同志
深切悼念终南山净业寺本如法师,中医学博士,享年56岁!沉痛悼念“中国ERAS之父”黎介寿院士
沉痛悼念我国大提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马育弟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语言学家丁邦新先生
深切缅怀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美术教育家史振峰先生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龙惟定教授!沉痛悼念欧阳平凯院士,享年79岁
深切缅怀环球律师事务所原主任高隼来先生,享年96岁!
沉痛悼念常留柱教授沉痛悼念许宜铭教授,享年61岁!
沉痛悼念著名学者韩振亮教授
沉痛悼念许秀成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学者叶险明教授,享年68岁!
沉痛悼念中国古典文献学家韩格平教授,享年67岁!
深切缅怀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原天津市眼科医院院长张开伯教授

沉痛悼念贾庆军博士,年仅48岁!

106岁“巴渝才女”去世,沉痛哀悼王德懿!

王圩院士讣告

沉痛悼念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

深切缅怀全军眼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郭守一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

李文俊先生逝世

西原春夫先生千古

讣告

沉痛悼念杨存昌教授,享年60岁

沉痛悼念敬爱的陈琳同志

缅怀

“螳螂拳王”于海逝世,吴京发文悼念

著名医学家、教育家李庚山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庄次彭教授

沉痛悼念廖松林教授

深切缅怀杨建军同志

沉痛悼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伯仁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学者康玉岩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先生

沉痛悼念郭靖宇律师

深切缅怀米景扬先生

沉痛悼念东南大学教授邓学钧先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八百壮士”杰出代表孙梦菊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著名高耸结构专家——同济大学王肇民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先生

银梅可乐创始人汪英杰先生因新冠去世!

著名导演马科因病逝世

沉痛悼念冯吉岭律师

深切缅怀顾树桢先生

沉痛悼念刘先弟律师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黄如训教授

悲痛!广西一辅警为救援群众不幸牺牲,年仅35岁

短短一个月,我国痛失2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卫健委通报近期全国新冠相关死亡病例数:59938例

深切缅怀中国爱乐乐团首席曾诚同志,年仅46岁!

沉痛悼念张宇峰教授,年仅43岁!

沉痛悼念著名化学家、教育家钱逸泰院士

中国科大原副校长卞祖和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武汉大学卢烈红教授,享年64岁

深切悼念著名京胡演奏家马锦良先生

沉痛悼念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麻风病专家陈家琨

沉痛悼念著名伦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唐凯麟教授

沉痛悼念中国汽车涂装行业学术泰斗王锡春同志

沉痛悼念葛修润院士

沉痛悼念茆智院士

沉痛悼念张国成院士

沉痛悼念龙驭球院士

沉痛悼念于德泉院士

冯天瑜教授讣告

沉痛悼念博导李小江教授,年仅42岁!

沉痛悼念周志强教授,享年69岁!

沉痛哀悼刘书亮教授,享年68岁!

深切缅怀伍柏麟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放射学专家李森华主任

沉痛悼念、深切缅怀!上海健康医学院原上海职工医学院院长段嘉田同志

深切缅怀深圳市眼科医院古洵清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西北工业大学罗时钧教授

沉痛悼念中国金融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洪葭管教授

沉痛悼念詹建俊先生

沉痛悼念谭毓铨教授

沉痛悼念孙国雄教授

沉痛悼念陈安岳教授

沉痛悼念我国儿科学感染消化专业的先驱者董永绥教授

讣告

讣告

沉痛悼念陶志武律师,年仅28岁!

沉痛悼念著名雕塑家、中国当代彩塑的领军人物、杰出的彩塑艺术家和教育家、“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先生

沉痛悼念石刚刚教授,享年67岁!

沉痛悼念何平导演

沉痛悼念方利君教授

沉痛悼念顾学荣教授

沉痛悼念国家著名消化专家段芳龄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赵仰胜教授

沉痛悼念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麟

沉痛悼念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葛荣晋教授

沉痛悼念学科创始人谭兴渠先生

沉痛悼念陆本瑞同志

上海市名中医王羲明同志逝世

深切悼念我国著名骨科专家欧阳甲教授

沉痛悼念程金水先生

沉痛悼念冯增昭先生

深切缅怀清华大学吕应运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麻醉学与疼痛医学专家、广医二院疼痛科奠基人高崇荣教授

沉痛悼念!湖南中医骨伤泰斗、湖南省中医院终身教授孙达武不幸去世

沉痛悼念中国著名微量元素专家王振权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医学影像学专家、原天津市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鲍润贤教授

沉痛悼念沧南教授

沉痛悼念陈戍国先生

沉痛悼念胡安良教授

深切缅怀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钱倩教授

深切缅怀李荣科教授

深切缅怀毛昭晰先生

沉痛悼念陈天宝同志,年仅52岁!

深痛悼念车文博先生

沉痛悼念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熙炎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心血管核医学奠基人刘秀杰教授

沉痛悼念程蕾老师,年仅43岁!

与病魔抗争了三年之后,秦岭人民法庭庭长走了,年仅44岁...沉痛悼念!

沉痛悼念陈剑虹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妇产科专家严敬明教授

沉痛悼念贺巍先生

沉痛悼念王益英教授

沉痛悼念刘振江教授

沉痛悼念范维唐院士

沉痛悼念秦锡麟院长

沉痛悼念曲生同志

沉痛哀悼我国著名麻醉学家金士翱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徐文堪先生

沉痛悼念费声重教授

沉痛哀悼 !中国经济法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李昌麒教授逝世

讣告
沉痛悼念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当代中国法学名家李昌麒教授沉痛悼念徐銤院士
法律出版社原社长马德太同志逝世
沉痛悼念武胜院士
著名翻译家王智量先生去世,享年94岁
沉痛悼念李国炎先生讣告
陈逸云教授追思会启事

沉痛悼念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静教授,享年60岁!

上海中医学院原院长、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上海市名中医陆德铭同志逝世

沉痛悼念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梅玉文同志

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画院名誉院长潘鸿海先生逝世

沉痛悼念!原遵义医学院院长、药理学家黄燮南教授辞世

沉痛悼念周令钊先生

沉痛哀悼刘德顺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熊源伟先生

沉痛悼念江龙院士

沉痛悼念钟涵先生

沉痛悼念曹有成先生

沉痛悼念保彬教授

沉痛悼念我国昆虫毒理学家、农业教育家高希武先生

著名大学今天发布25则讣告!

沉痛悼念王佛松院士

沉痛悼念王涛老师,工作期间感染新冠,享年52岁!

上海滑稽剧团著名“双字辈”滑稽表演艺术家李青因病逝世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范存养教授!

深切缅怀李忠正教授

沉痛悼念第三、四套人民币设计者侯一民先生

刘增杰教授讣告

沉痛悼念荚立刚老师,年仅36岁!
沉痛悼念伍少昊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舞蹈家赵青
沉痛悼念全国公安一级英模李本春
沉痛悼念石昌渝先生
沉痛悼念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李从培教授一路走好!42岁知名主持人傅大勇因癌症去世
沉痛悼念尹晓贤老师,年仅23岁!
沉痛悼念许同均教授
沉重哀悼并深切缅怀李世忠先生
沉痛悼念王秉纲教授
著名美术家张辛国逝世
沉痛哀悼刘守本大师
沉痛悼念汤忠赞律师“球王”贝利去世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天初院士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孙敬良院士
沉痛悼念徐敦源教授
沉痛悼念陈振光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德华先生
郑闻慧先生逝世沉痛悼念许征帆教授
郑英烈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鲍士旦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原党委书记华泽澎教授
沉痛悼念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庆林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宋金如教授
杨金岚教授逝世

沉痛悼念蒋伟教授,年仅41岁!曾与癌症病痛英勇抗争一年半

郑克晟教授讣告

沉痛悼念张之华教授

沉痛哀悼并深切缅怀郭恩章教授!

沉痛悼念吉林大学柳英绿教授

沉痛悼念王果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关桥院士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关肇邺院士
著名文物专家吴梦麟先生逝世
沉痛悼念鄂征教授
沉痛悼念刘淑兰教授
沉痛悼念王达人律师
沉痛悼念付永盛律师

沉痛悼念赵刚教授,年仅48岁

沉痛悼念张金哲院士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王仲奇院士!

沉痛悼念冯德全先生

沉痛哀悼并深切缅怀郭骏教授!

童坦君院士讣告

吴承康院士逝世

第一轮感染后会死多少人?

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先生逝世

著名中医针灸专家郭剑华教授逝世

东军同志不幸逝世,年仅48岁

沉痛悼念简其华先生

沉痛悼念张元萍教授

沉痛悼念赵伊君院士

沉痛悼念欧阳丽斯老师,年仅43岁!

云南民警詹焌因公牺牲,年仅51岁!

广西民警蓝覃翔不幸逝世,年仅46岁!

永平县公安局民警刘龙同志因公牺牲,享年55岁!

沉痛悼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同志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顾真安院士!

导演王景光因病去世,享年54岁

王劲松:妈妈被疫情带走了!

沉痛悼念刘统教授

知名经济学家曹凤岐逝世:曾建议散户少进入股市

当代著名古琴斫琴大师田双琨先生逝世

沉痛悼念胡钧教授

深切缅怀许光建法官

北京奥运会“福娃”设计师吴冠英教授因感染重型感冒离世,享年67岁

沉痛悼念张桂香老师,享年48岁!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周涛老师,享年59岁!

沉痛悼念和缅怀我国著名药剂学家魏树礼教授

“新京剧”创立人储兰兰病逝,年仅40岁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逝世

沉痛悼念薛荣久教授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夏云教授

著名性学专家刘达临去世,享年90岁

著名金属材料科学家、北科大建校元老章守华先生逝世

清华大学再发讣告:栗德祥教授逝世

沉痛哀悼王邦康教授

深切哀悼任扶善先生,享年107岁!

沉痛悼念王福堂先生

沉痛悼念清华大学史其信教授

沉痛哀悼!公安民警施建平因公牺牲

中山大学讣告:成建定教授检案途中遇交通事故

沉痛哀悼“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

沉痛哀悼张同禄大师

沉痛悼念汤鸿霄院士

中山大学讣告:江志强副教授突发疾病逝世,终年40岁
北京师范大学发布讣告
于志刚博士羁押期间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续如何处理?李彦坤同志因公牺牲痛心!又一位去世,享年101岁

清华大学一个月发了17份讣告,真的有点儿多

深圳市龙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刘渠同志病逝,享年57岁

高占祥同志逝世

沉重悼念马启龙律师

陈德昌教授逝世

痛心!年仅34岁的他,经40多天的全力救治,还是走了

沉痛悼念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陆宝森教授

沉痛送别因公牺牲民警江辉平同志!

沉痛悼念著名法律史学者杨堪教授
四川派出所所长吴猛不幸离世,年仅38岁

沉痛悼念李明律师,年仅48岁!

沉痛悼念徐晓明教授

清华大学讣告,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黄克智院士

沉痛悼念陆柱国先生

沉痛悼念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薛康同志,享年64岁

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家、厦大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

沉痛悼念吴兴明教授,享年65岁

沉痛悼念叶绪锳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