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玩与教育(三人谈)

2016-05-01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

玩,便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龙应台|泛阅读


玩,是天地之间学问的


说到“玩”,你知道吗?我觉得不懂得“玩”,确实是一种缺点。怎么说呢?席慕蓉曾经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因为,他没第一手接触过美。 

我有一个非常欣赏的作者,叫沈从文,我觉得他的文学魅力来自他小时的逃学经历——到街上看杀猪屠狗、打铁磨刀的小贩,看革命军杀人、农民头颅滚地……这给他呈现的是人生百态。在街上撒野给予他的成熟和智慧可能远超过课堂里的背诵。 



儿子小的时候,我常带他去剧场看戏,去公园里喂鸭子,在厨房里揉面团,到野地里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风筝,在花园里养薄荷、种黄瓜,去莱茵河骑单车远行…… 

现在,他大了。自己去巴塞罗纳,去看建筑,看雕塑。 

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

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 

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

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 

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

不如让写作的人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儿童的学习,大部分是从玩耍中产生的。心理学家约翰·马理做过一个很有趣的研究,他观察未成年的猴子在笼内相互嬉戏作乐,你追我逐。于是,他把一部分小猴子放到别的笼中,不让他们有机会耍乐。这些失去游戏机会的猴子,长大后变得十分呆木,有些甚至失去求偶及生小猴子的本能。


 

孩子的“离开”是去开展他自己 

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儿子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灭”。那时候,儿子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 




我知道:和儿子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他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以后,这样的镜头不断重复:儿子上中学,看着他冲进队伍,不再羞怯;儿子到美国留学,在机场看着他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着他回头一瞥,他却头也不回地昂然进了关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儿子正在离开他的朋友们,他正在离开小镇,离开他长大的房子和池塘,他同时也正在离开我。这,是一种永远的离开。 

但我明白,儿子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他自己。所谓父母,就是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那些人。




孩子的快乐最重要 

我要求儿子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他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他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他的工作在心中有意义,他就有成就感。当儿子的工作给他时间,不剥夺他的生活,他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儿子带来快乐。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儿子有否成就,而是他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第一,它给他意义,工作不把他绑架,不做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孩子时间,容许他去充分体验生活。 




我不介意儿子是否平庸,但要儿子找到快乐的自己。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限期的。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要认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实。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




《守望新教育》——

乡村校园里的别样幸福

自由与教育

小孩子要走向大艺术

天地一教室

分数和人格、智慧完全是两回事

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童年的秘密


(二)

知识是传授出来的,

本领是玩出来的

文|马云|网络

        马云说:如果他重新设计当今的教育体制,他会让孩子从音乐、体育、美术中学习做人道理!因为,音乐,是开启孩子智慧的道路;画画,是开通孩子的想像力;体育,是让孩子学习团队建设的好机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82byvdg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三)

蒙氏的日常生活教育,

不只是玩那么简单

作者| 文章来源| Peagym

 

在蒙特梭利教室里,我们经常看到小朋友们联系擦玻璃、系扣子、切水果。他们认真专注的表情时常把我们萌到。可是如果你觉得他们只是在玩,那可就错了。我们都知道蒙特梭利教室里分为五个区域:日常生活区、数学区、语言区、文化科学区、感官区。

 

感官教育教具在蒙氏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的,蒙氏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敏感期。在22.5岁达到高峰.37岁是感字发展最快的时期。

 

儿童通过直接接触周围世界,利用感觉收集外界的各种刺激,获得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概括和思维,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有直觉思维,行动思维,接着才有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离不开感官教育做基础。蒙氏主张,在孩子这一年龄段,要正确地使用感官教育训练孩子.

 

感官教育包括五种感觉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       视觉教育引导孩子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       听觉教育的重点是使孩子能辨别声音的强弱、高低和种类;

·       触觉教育在引导孩子辨别皮肤的温度感觉、压觉和实体认识感觉;

·       味觉教育的重点是用舌头来感觉不同的味道;

·       嗅觉教育的内容则是用鼻子来嗅闻不同的气味。

 


视觉教具


 粉红塔:能帮助孩子认识大小。

 棕色梯:帮助孩子认识高矮。


 长棒(红棒):可帮助孩子认识长短。


带插座圆柱体:通过操作孩子学会区分大小,高低。


 彩色圆柱体:进一步锻炼对不同尺寸和大小等概念的识别能力;加强比较和辨别相似、相异、对应的能力。


 几何图橱:认识不同的几何形状。


 几何立体组:培养幼儿对实体的感觉,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共同作用来掌握立体形状。

 构成三角形:通过三角形的拼图活动,孩子可以明确了解有很多图形是由数个三角形组合而成。


 色板:认识不同的颜色,培养视觉观察能力、分辨颜色的能力和对颜色的美感。         

单项式:理解二倍数的概念,认识简单倍数关系,导入平方概念。


 二项式:发展孩子对三度空间的认知和理解,为孩子将来学习代数(a+b)3来做间接的准备。


 三项式:发展孩子对三度空间的认知和理解,为孩子将来学习代数(a+b+c)3来做间接的准备。


02class听觉教具

发音筒(训练听力强弱)    音感钟(韵律和节奏的训练、)      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



03class触觉教具

触觉板(体验物体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温觉筒:瓶子内装有不同温度的物质,可让孩子通过触觉分辨不同的温度。           
                重量板(大小相同及不同、拈重量)



04class嗅觉教具嗅觉瓶:装有不同物质,可让孩子学习分辨各种物质的不同气味,进而认识新物质,并增加新的词汇。



05class味觉教具味觉瓶:(感受酸、甜、苦、辣、咸)                                             


  

    新教育是什么?

    新教育在哪里?

    如果没有遇见你

    新教育之光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风起云涌新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